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但环境污染却未随着经济翻番而翻番,从污染物的排放量来看,烟尘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增加较少,二氧化硫,生活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呈增长趋势,处理和利用率很低,以我国电力工业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为主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二氧化硫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1997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达到2346万吨,成为二氧化硫排放大国,其中电力工业的排放量接近1/3。二氧化硫的排放使酸雨程度不断加剧,酸雨造成植物大面积的枯死,水源的恶劣污染,给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3.
《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简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统计,我国目前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约为2000万吨,其中燃煤二氧化硫排放量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0%以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要求:到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0年基础上削减10%,“两控区”削减20%。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也明确要求: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将控制在1800万吨,其中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控制在1450万吨。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关于二氧化硫减排的任务和要求,遏制我国酸…  相似文献   

4.
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保产业》2002,(3):12-13
1.总则1.1我国目前燃煤二氧化硫排放量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0%以上,为推动能源合理利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控制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大量排放,遏制酸沉降污染恶化趋势,防治城市空气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有关要求,并结合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制定本技术政策。1.2本技术政策是为实现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0年基础上削减10%,“两控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20%,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控制目标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1.3…  相似文献   

5.
防治工业污染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通过技术改造治理老污染源,取得了明显成效。使我国在工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工业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没有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翻番而翻番。但是在肯定这一成绩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尹健  李伟娟 《四川环境》2020,39(2):96-101
在对2007~2016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的基础上,采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LMDI)从能源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装备制造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能源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仅为经济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贡献值的12.41%,能源效率减排作用显著,与经济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贡献值的比值从2008年的36∶100扩大到2016年的57∶100,从推广清洁能源和推行绿色制造等方面提出装备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重点管控行业之一.石油化工行业12源项VOCs排放量核算方法较复杂且每种方法适用条件要求不同,通过对辽宁省重点石油化工行业VOCs排放量核算实例分析,梳理石油化工行业VOCs排放量审核要点,提出石油化工行业VOCs核算存在问题及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过程中VOCs排放量审核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三角区域已经是我国第四个国家级城市群,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需要以节能减排、资源环境等为重点,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双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本文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为主要大气污染物,对我国中三角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区十群"等进行了多方位比较。结果表明,2013年中三角区域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51.7万t,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40.1万t;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47.2万t,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为93.6万t;烟(粉)尘排放量为81.8万t,其中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71.4万t。中三角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均位于"四极"的第三。中三角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单位GDP排放强度分别为25.03t/亿元、24.29 t/亿元、13.50 t/亿元,分别位于"四极"的第一、第二、第二。同时,本文还从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煤炭消费方式等方面对我国中三角等经济"四极"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挥发性有机物(VOCS)活性炭吸附回收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婕  羌宁 《四川环境》2007,26(6):101-10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类有机溶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有机废气的排放量也随之逐年增加,其所带来的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过去,研究人员主要致力于开发高效的VOCs控制技术。随着我国建立可持续社会目标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经济有效的VOCs回收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活性炭吸附回收VOCs的工艺现状和研究进展,并预测了VOCs分离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九十年代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代。在此期间,我国要完成国民生产总值的第二个翻番任务,使人们的生活水平由温饱型达到小康型。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会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使本来已经十分脆  相似文献   

11.
向跃霖 《四川环境》1997,16(2):43-46
中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既是一个灰色系统,又是一个离散动态系统。本文基于GPM(1)灰色生长曲线,建立了预测中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GIPM(1)这一灰色对数幂函数曲线新模型。应用表明,GIPM(1)不仅与实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也为国家制定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控制治理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集输过程中储罐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采用美国环保署EPA提出的TANKS计算模型,对小型储罐的排放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储罐静置排放量占比13%,工作排放量占比87%。分析不同参数的计算结果,发现地区温度越高,风速越大,太阳能总辐射越大,则排放量越大;储罐体积和年周转量分别是影响储罐静置排放量和工作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降低储罐温度、优化储罐类型的减排对策。  相似文献   

13.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杨朝晖,杨霞(湖南大学环境工程系,长沙410082)粉煤灰是燃煤电厂产生的尘状废弃物。目前,我国电厂每年排放的粉煤灰约5000万t。随着火电厂的发展,预计到本从改末全世界粉煤灰的排放量将由80年代的一5亿t增加到10多亿t,我国也将达...  相似文献   

14.
张敏 《青海环境》1999,9(2):94-95
1998年环境统计结果表明,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比上年下降134%,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15%,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85%。乡镇工业“三废”排放量减少。现将1998年环境统计数据分析如下:一、“三废”排放情况(一)废水1998年全省废水排放量为13...  相似文献   

15.
城市垃圾甲烷气体排放及减排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讲述了城市垃圾的现状以及影响垃圾甲烷排放的各种因素,并根据IPCCGuidelines(1995)提供的方法对1990~2010年江浙沪地区城市垃圾甲烷排放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统计计算,1990年江浙沪地区城市垃圾甲烷排放量为7123万吨,2010年预测的甲烷排放量为26676万吨,本文就垃圾中甲烷的排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减排方案。  相似文献   

16.
石油开采中总烃对大气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2~1995年油气田污染源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总烃、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总悬浮物五种废气污染物中,总烃排放量占61.92%,是油田排放量最多的特征污染物。由于总烃主要产生在原油的开采和集输过程中,因此各油气田采用密闭集输流程,并在联合站设原油稳定装置和集气站,回收轻烃,大大减少了油气集输过程中烃类的排放。  相似文献   

17.
造纸行业是高污染行业,目前我国制浆造纸工业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量的10 ̄12%,居第三位;污水中COD(化学耗氧量)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0 ̄45%,高居第一位。针对占造纸污染负荷80%的蒸煮黑液,安徽新宇纸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其有效的处理与转化技术,并利用造纸制浆黑液和中段水污泥等废物生产高效有机复合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走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实践,分析了双重市场激励型规制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并利用2002—2017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双重市场激励型规制均显著地促进了工业绿色转型,但是费用型规制的促进效应存在递减特征。②异质性检验表明,费用型规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均GDP较高省份以及第二产业占比较高省份的工业绿色转型促进效应更为明显。③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提高末端治理技术是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渠道。④研究还发现,费用型规制对高能耗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粉尘排放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投资型规制对废水排放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的抑制效应更明显。⑤随着工业绿色转型程度的不断提升,双重市场激励型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边际效应先后呈现“ L”形骤降特征。因此不断优化与创新环境规制手段,才是持续推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运用2001-2009年的阶段统计数据,选取单位农业增加值——农药、化肥使用量,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COD排放量、工业氨氮排放量,第三产业增加值——生活废水排放量、COD排放量、氨氮排放量等系列水环境排污指标,对南四湖流域和山东省的产业排污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南四湖流域的工业排污总体上已得到良好的控制,但农业和第三产业还有待加强,南四湖流域内不同地市间存在一定差异性,今后的环保控制重点可因地制宜地选择。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的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管理体制导致垃圾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将要实行的垃圾排放收费制度也难以达到减量化排放,建立垃圾排放权交易机制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的可供选择的有效方式,本文对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垃圾排放权交易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