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历届主题2016年:干旱与水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2.
2008年6月17日是第十四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加快防沙治沙步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每年由于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亿元。本文介绍了我国荒漠化防治立法概况及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完善我国荒漠化防治法律制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朱震达  崔书红 《环境保护》1995,(4):30-31,29
荒漠化研究的理论实践与发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朱震达,崔书红1993年联合国环境署指出:“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联合国荒漠化防治国际公约已于1994年6月17日在法国巴黎经联合国荒漠化防治国际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通过。它标志着这一...  相似文献   

5.
邹晶 《世界环境》2006,(4):12-13
对于国人来说,沙尘暴一词应该说是非常熟悉、家喻户晓的术语。特别是今年春天北京城里的“满城金甲”更是让沙尘暴成了“罪大恶极”的“污染”元凶。沙尘暴不光是中国的“敌人”。更是全球荒漠化恶化的“副产品”。因此。在纪念国际荒漠年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生效10周年,以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之际,我刊记者对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大气科学家,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能力建设中心主任格兰茨(Glantz)先生进行了越洋电话采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张路 《环境保护》1996,(3):27-29
新法治沙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中国荒沙治理促进会张路一、环境生态问题姜春云副总理在纪念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于旱大会上指出:防治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使命。在即将跨入21世纪的今天,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的道德准则。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权威人士有如下评...  相似文献   

7.
保护环境 ,造福人类 ,使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子孙后代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是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为了提高大众的环境意识 ,联合国以及一些国际性的专业组织先后设立了不少与环境有关的节日。它们是 :世界水日 ( 3月 2 2日 )、世界气象日 ( 3月2 3日 )、世界地球日 ( 4月 2 2日 )、世界电信日 ( 5月1 7日 )、世界无烟日 ( 5月 31日 )、世界环境日 ( 6月 5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 6月 1 7日 )、中国土地日 ( 6月 2 5日 )、国际禁毒日 ( 6月 2 6日 )、世界人口日 ( 7月 1 1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 9月 1 6日 )、世界旅游日 ( …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世界环境日聚焦"沙漠和荒漠化",关注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为全人类敲响"沙漠和荒漠化"警钟!本文从土地荒漠化这一概念入手,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及成因;以各个部门法为切入点,阐述了目前中国预防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9.
环境墙报     
《环境》1996,(6)
(一).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有关工作防治荒漠化公约是联合国环发大会后签署的第一个环境公约。为了更好地在中国履行《公约》,采取了以下措施: (1)、成立了防治荒漠化公约的中国执行委员会。 (2)、成立了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执行委员会高级专家顾问组。 (3)、编制防治荒漠化规划:  相似文献   

10.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旱地的影响,约克大学教授Lindsay Stringer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应该以更加综合的方式管理全球水资源. 学者们研究了最近和预计的气候变化对到2100年世界旱地水安全的影响,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21年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之前.研究指出,更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技术和基础设施以及更好...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主办的2009年防治荒漠化国际论坛暨技术和产品展示会预定于2009年6月15日~17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本次论坛具有国际性、务实性、权威性的特点。相关政府要员,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多年来关注、支持治理荒漠化的国内外企业家、知名人士和华人华侨、海外团队等代表都将出席,这是一次参会代表与企业精英间的高层对话,也  相似文献   

12.
库布齐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荒漠化程度严重,经过多年治理已初见成效。本文主要是对在库布齐地区实施"国际荒漠化防治教育行动"项目进展研究,该项目旨在通过开发创新性课程资源,提升当地学校及教师对于荒漠化防治的意识和培养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评价和传播防治经验,最终形成一个专业的荒漠化防治教育国际网络。内蒙古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呼和浩特RCE)目前已全面完成了项目第一阶段的任务要求,初步建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荒漠化防治教育区域,为项目下一步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实现国际荒漠防治教育行动网络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钰 《环境保护》2012,(11):72-73
5月23日至25日,由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国家林业局、新华通讯社和韩国山林厅联合主办的“亚洲防治土地退化、荒漠化及干旱区域媒体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召开,韩国、印度、埃及、乌兹别克斯坦、泰国、越南、孟加拉以及中国等国共计40余名媒体记者和管理人员参加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6月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之前的一次媒体准备会.  相似文献   

14.
关于荒漠化研究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书红 《环境保护》1998,(12):20-21,36
本文结合荒漠化研究历史,简要论述了荒化概述,成因和范围,探讨了《联合国荒漠化防治国际公约》对我国荒漠化研究和防治的影响,指出荒漠化不包括史前时期由于自然因素所形的沙漠,戈壁,提出了判断荒漠化过程的指征。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其生态系统脆弱,荒漠化问题突出,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重挑战。本文从国家战略全局和全流域视角入手,分析黄河流域荒漠化现状及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黄河流域荒漠化协同防治与全流域绿色发展的五大策略,即上中下游协同攻坚,打好黄河流域荒漠化防治与生态保护总体战;创新突破,建立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生态特区;积极布局推广荒漠化治理重大先进技术工程模式,多途径破解荒漠化治理难题;建立黄河流域绿色生态经济体系,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多渠道融资,构建荒漠化治理资金保障长效机制。本文旨在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统筹协调防治荒漠化,实现全流域绿色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一项重大战略。黄河流域荒漠化问题仍然严峻,有效根治荒漠化问题,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与根本保证。本文从黄河全流域视野出发,阐述了黄河流域基本情况和荒漠化现状,从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黄河流域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并提出了不断完善区域生态治理政策和法律机制、积极探索荒漠化防治与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区域水资源节约化集约化利用、着力打造区域荒漠化协同防治体系等生态治理优化路径,不断推动黄河流域绿色生态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心亮 《环境保护》2006,(11):26-2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希望通过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使人们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发展的积极行动者,使全人类拥有一个安全而又繁荣的未来. 联合国大会确定2006年为"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为了遵守惯例,UNEP确定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莫使旱地变荒漠",以突出强调土地荒漠化这一人类所面临的紧迫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波恩 《世界环境》2006,(4):14-16
荒漠化概念是用来表达陆地生态系统严重的退化形式和它们服务功能丧失的影响。干旱是沉默的杀手,是非常容易被人遗忘的自然灾难。经验显示,对荒漠化和干旱内涵的知识必须扩大,政策取向必须由健全的监测和相关的调查结果所支撑。千年生态评估对这一目的做出了重大的和值得赞赏的贡献。它谨慎地描述了生态系统功能对人类福祉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有着极端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世界的早地有更强的说服力。在早地、半旱地、干旱的半湿气候地区的人口受环境脆弱性和贫穷的极大影响,被定义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所干预的领域。 依据健全的科学证据,荒漠化综合报告声明,为了满足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必须要解决荒漠化的问题。防治荒漠化的战斗必须在各级展开,并且最终必须在当地获胜。证据还表明,成功是完全可能的。这份报告始终,现在更清楚地表明这一现象植根于全球一连串的因果关系之中,它的后果远远超越所影响地区的疆界。荒漠化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有重大影响。 在荒漠化的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为了扩大知识基础,应该产生政策相关的调查结果、促进决策过程更加明智,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科技委员会应该有能力在这方面做出贡献。同时,这份评估显示了这一挑战的广度,并邀请国际社团把精力集中在所需要的行动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我国土地荒漠、荒漠化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荒漠化成因,提出了防治荒漠化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沙尘暴灾害是全球范围内荒漠化的一种表现,目前,有关防治荒漠化的国际法软法件已经有所发展,并且专门应对这一问题的《防治荒漠化公约》已经生效,这为我国解除沙尘暴的困扰提供了契机,可以为本国的治理工作提供资金、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