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福建省主要湖库水质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文飞 《环境科技》1998,11(3):32-34
人工湖泊、水库在建造时都具有不同的功能,但目前有些湖库的水质受到污染、水质富营养化加剧,影响湖库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在评价了福建省主要湖泊、水库水质的污染状况及分析了富营养化的原因后,提出对策与措施,为防治湖库的污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多准则神经网络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提出了基于误差平方和准则与模糊熵准则下的多准则神经网络湖泊水质营养化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我国五大湖泊水质营养化的评价。结果表明,多准则神经网络用于湖泊水质营养化评价,具有简便,实用,客观和广泛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3.
水质较好湖泊是国家重要生态资源,水质较好湖泊的保护规划是地方涉湖专项开展的重要决策依据,本文以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水质较好湖泊焦岗湖为例,针对焦岗湖生态现状,对湖泊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因子进行溯源分析得出焦岗湖流域污染源主要为农业源和生活源,并从加强源头污染控制、生态破坏区域恢复重建、河湖水系连通、跨境/界联动联治等方面对水质较好湖泊保护对策措施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武汉湖泊治理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武汉市劣Ⅴ类水质湖泊数量逐年递减,武汉市湖泊水环境整体趋好。但在已划定功能区类别的湖泊中,达到相应目标水质的湖泊数量占比不足50%。文章以武汉市蔡甸区长洲赛治理工程为例,分析了湖泊综合治理的方法,包括污染源清除,生态修复等。通过上述工程措施,实现湖泊水质由劣Ⅴ类逐步提升至Ⅳ类的目标,后期通过湖泊的自净能力和水生态修复工程的持续作用使水质逐步改善与稳定。  相似文献   

5.
集对分析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建立了利用集对分析方法进行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新模型,并研究了我国五个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适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湖泊水环境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智琦  潘保柱  韩谞  李刚  王韬轶 《环境科学》2022,43(11):5073-5083
湖泊是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的水资源和生物栖息地,由于气候和地形等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湖泊水环境面临着愈加严峻的问题与挑战.为明确青藏高原湖泊水质现状、分布规律、水质主要特征因子和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于2020年夏季(7~8月)和秋季(10~11月)对青藏高原12个典型湖泊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根据野外采样实测和室内实验检测数据综合分析显示:①青藏高原典型湖泊两个季节的多项理化参数在时空分布上均有差异,基本呈现出夏季高于秋季,西藏地区湖泊高于青海地区湖泊的规律;②盐度(salinity)为青藏高原典型湖泊水质的主要特征因子;③湖泊富营养化指数时空分布差异较小,基本分布在贫营养到中营养等级之间.湖泊水质综合指数时空分布差异较大,湖泊水质等级随盐度分区的升高由"中等"下降至"极差",秋季湖泊水质优于夏季;④青藏高原湖泊水质的时空差异主要受控于降雨、蒸发浓缩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本研究可为青藏高原水环境保护和改善高原水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全面地开展我国主要湖泊污染发展趋势的预测工作,及时地制订出防治湖泊水质进一步恶化和改善湖泊水质的对策,我们在查阅国内外有关湖泊污染预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湖泊的特点和我们在湖泊调查研究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就选用输入输出水质模型来预测我国2000年湖泊污染状况的预测模型、工作程序和实例分析等方面问题作一归纳与介绍,供正在广泛开展的环境预测研究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湖泊蓄水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近年来,湖泊污染致使湖泊水质恶化、水体鱼类种类下降,对湖泊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威胁,尤其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镜泊湖水环境现状分析以及时水质进行预测、评价,分析镜泊湖水污染特征,并为解决镜泊湖水环境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B-P网络用于环境质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全国25个湖泊的水质指标资料作为训练样本,应用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分别建立了3参数和4参数的水质分类模型。并用所建立的模型对6个湖泊水质进行分类检验效果。结果表明B-P模型应用于环境质量分类是可行的。且由于B-P网络有自学习、自适应的能力,因而与其它的环境质量分类法相比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水质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对其水质的监测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1980~1988年水质监测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了鄱阳湖水质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作出了比较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已受到轻度污染,但其水质总体状况尚属良好,是全国淡水湖泊中最好的湖泊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星云湖的生态结构遭到了严重破坏,这是导致其污染自净能力下降,从而加速水质恶化的主要内在因素.在2000年3月湖泊水生生态演替调查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湖泊生态学的原理,提出了星云湖湖滨带生态建设与水生植被恢复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2.
浅析水生植物在异龙湖水体净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异龙湖历年的水质变化及湖泊水生植被情况的综合分析,提出利用生态工程治理异龙湖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治理方向。在水污染外源得到控制后,湖泊健康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关键在于优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提高对水质净化作用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生态工程降低湖体含磷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刚  王振堂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Z1):127-129
在长春南湖实施了生态工程以降低湖体含磷量。 1 996年 ,通过收获水生高等植物和鱼产品带出湖体的磷量分别为 1 49 6kg和 1 89 9kg ,蚌体生长固定的磷量为 1 53 4kg ,三者合计 4 92 9kg ,与湖体每年纳磷量大体持平。实施生态工程后 ,水质明显好转 ,湖水中的总磷浓度逐年下降 ,浮游植物个体密度减小、种类数增加。  相似文献   

14.
滇中三大湖泊氮、磷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师莉莉  杨晓红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B06):67-69,73
通过对滇中抚仙湖、星云湖和杞麓湖1988~2005年总氮、总磷浓度的变化研究,发现抚仙湖全湖总氮平均浓度为0.179mg/L,总磷平均浓度为0.009mg/L;星云湖总氮为0.926mg/L,总磷0.075mg/L;杞麓湖总氮为2.446mg/L,总磷0.055mg/L。抚仙湖水质明显优于星云湖和杞麓湖,星云湖次之,杞麓湖水质呈逐年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星云湖、杞麓湖水体磷含量变化情况、流域产业结构和磷入湖途径的比较分析,认为近年来星云湖水体磷含量水平的大幅提高,使星云湖水质由Ⅲ类在大约5a的时间里下降为V类、劣V类,与星云湖流域及周边磷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而杞麓湖由于流域内无磷矿资源也没有大的磷化工产业,其磷含量水平得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星云湖、杞麓湖磷污染来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星云湖、杞麓湖水体磷含量变化情况、流域产业结构和磷入湖途径的比较分析,认为近年来星云湖水体磷含量水平的大幅提高,使星云湖水质由Ⅲ类在大约5a的时间里下降为Ⅴ类、劣Ⅴ类,与星云湖流域及周边磷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而杞麓湖由于流域内无磷矿资源也没有大的磷化工产业,其磷含量水平得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阳宗海水体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振宇  孙冶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108-111
以近年来阳宗海水体TP、TN、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水体中N、P比和水生生物特性等湖泊富营养化要素综合评价了阳宗海水体水质变化特征.在总结阳宗海污染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仍然存在的富营养化威胁,建议将恢复湖泊生态系统、控制内外污染源以及强化流域环境管理作为新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88~2007年滇池水质监测数据,评价了近20a来滇池水体主要富营养化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有逐年加重趋势。根据其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及变化趋势。认为昆明市虽然在治理滇池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相似文献   

19.
对抚仙湖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一对一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专家对抚仙湖目前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以便对抚仙湖生态服务功能实施合理的保护与利用。调查结果显示:抚仙湖生态服务功能权重指数以饮用水功能最高,其他水产品、休闲娱乐功能决不能有损于饮用水功能;抚仙湖目前还保持优美的自然生态系,是人类开发高档休闲旅游的胜地,已是直接或间接影响水体生态系统变化的隐患;抚仙湖自然湖滨带已消失,大型水生植物覆盖率很低,所以抚仙湖生态服务功能很高,但很脆弱。  相似文献   

20.
治污工程对武汉东湖生态恢复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武汉东湖水域水质污染现状的调查 ,东湖已成为浮游植物响应型的城市富营养湖泊。对东湖入湖污水几乎全部截流 ,并通过长江补充新水 ,辅之换水 ,挖除部分底泥 ,污水处理 ,利用水浮莲的作用及生态调整等措施 ,湖水经大约 2 3~ 2 4a时间 ,随着东湖水质的改善 ,必将促进其水生生物的良性演替 ,使湖泊生态功能较迅速得以恢复 ,不断增进湖泊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