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从土地使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4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并对我国东北地区15个地级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不高;省际间空间格局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东中西地区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增的趋势;单个城市间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石油城市>冶金城市>煤炭城市>森工城市的特征.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城市规模、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呈正相关,针对如何提高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定量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异,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区域分布、区位商和时序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县(区)级别结构、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项目类型为主;②甘肃省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化程度不一,形成"三团两轴"的空间分布;③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序空间格局上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陇中东黄土高原文化板块;④非遗资源密集区为定西市和甘南州,而旅游资源密集区为天水市和酒泉市,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不协调,可对甘肃省不同类型的非遗资源采用主导模式和辅助模式进行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3.
川南区域旅游资源空间整合及旅游合作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宝  张勃  周陶  张金华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1):1043-1046
区域间旅游合作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川南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开展区域旅游的合作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通过分析川南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可行性,对其合作发展的旅游资源空间整合、组织形式、当前应给予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川南区域的合作发展对整个川南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腾飞具有重要意义,而政府引导、旅游企业依据市场规律的联合运营、富有地域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乐山市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潜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挖掘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潜质角度重新解读乐山的旅游:走出两大名牌景区旅游经济的“单行道”,再创不同主题的品牌并与之呼应,为全方位发展乐山旅游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森林覆盖率达55%,森林资源品位较高,是森林旅游资源大省,但还不是森林旅游强省.为了适应外部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内部产品升级的要求,湖南省发展森林休闲旅游势在必行.根据湖南省森林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湖南省森林休闲旅游产品谱,并初步提出了湖南省森林休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探讨旅游设施空间分布及其与旅游资源的空间错位特征,能够为旅游设施空间合理规划、推动云南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旅游设施兴趣点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11年和2021年云南省旅游设施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利用重力模型探究了云南省旅游设施与旅游资源的空间错位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省旅游设施空间上整体呈东—西分布格局,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趋势具有一致性,且整体分布呈现收缩趋势;(2)不同旅游设施空间分布均朝着均衡的方向发展,各类旅游设施在空间上形成块状集聚、多中心发展的格局;(3)云南省旅游设施分布与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的不一致性较高,空间错位距离明显;(4)旅游设施与旅游资源整体空间错位距离在降低,但各州市间空间错位程度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7.
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旅游资源空间管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UTECC主要充当控制旅游需求的功能。UTECC的降低最明显的后果就是损害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紧接着会导致旅游需求的降低。为了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旅游需求不能超过旅游环境承载力。通常对城市旅游资源过度需求的空间管理方法主要有5种。本文在AlanCollins(1999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并借助城市旅游资源过度需求管理方面的理论对如何使用及防止滥用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构建纳入旅游资本的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以甘肃省敦煌市莫高镇1550份农户调查访谈数据,从自然、物质、金融、人力、社会和旅游资本6个维度对农户生计资本进行量化评估,采用K-means聚类、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刻画案例地农户生计资本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水平差异较大,社会和金融资本在农户生计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贡献最高,自然资本的贡献度最低。(2)莫高镇农户生计资本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与依赖性,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各行政村农户生计资本与其地理区位具有较强的耦合性。(3)莫高镇农户生计整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现象,局部表现为稳定的高低值区双向集聚,高低值差异明显;金融和自然资本主导高值集聚,旅游和物质资本主导低值集聚。  相似文献   

9.
系统评估沿线国家环境社会系统的发展状态,识别典型地区的脆弱性特征,对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至关重要。本文集成了脆弱性与恢复力的概念内涵,构建了综合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哈萨克斯坦各州的综合脆弱性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哈萨克斯坦综合脆弱性总体上处于中度水平,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西部各要素脆弱性均处于中高位,东部整体脆弱性相对较低,中部则呈现多样性特征;(2)要素间关系复杂,脆弱性降低的瓶颈因素主要集中在资源使用和保障、社会系统保障等方面;(3)系统提升哈萨克斯坦环境社会系统的韧性,需要强化产业结构转型、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在这些方面中国可以提供强有力的合作条件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
空间规划作为政府管理空间的工具,所规区域的客观详实性和谋划合理性同等重要。规划前首先要对规划区域进行地理国情调查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然后对保护区域进行禁、限划界,再按全域综合系统协同优化的规划理念整合空间规划内容和构建空间规划体系,做到有理、有据、有度、有序布局区域空间,使所做规划在公共利益优先的前提下达到效益与公平的统一,从整体上促进社会生态经济文化协同有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市州为基本单元,分析甘肃省1990—2010年的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2000—2010年的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0—2010年甘肃省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整体上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各市州老年人口比重差异不断缩小,向着平衡的态势发展;2000—2010年甘肃省空间分异受平均教育年限的影响程度最大,受人口密度及其空间压力的影响最弱,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扎龙湿地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以全域旅游作为视角,通过营造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整合湿地旅游资源、降低生态负面损失以及打造生态旅游新品牌等方面,分析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环境,针对生态旅游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运用计量统计和GIS工具对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已开发体育旅游资源1039个,地均55.80个/万km~2、人均16.85个/100万人,人文旅游资源远多于自然旅游资源。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分布,其分布密度具有多中心分布的态势,总体表现为"两边多、中间少"的分布格局;空间分布重心位于荆门京山县南部,各类型体育旅游资源重心位于武汉城市圈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交界地带;空间分布具有明显自相关性,热点区位于武汉城市圈内鄂城—汉川—孝昌构成的三角地带,冷点区位于巴东—竹山—茅箭—谷城形成的梯形地带和咸宁地区。从战略制定、开发模式、资源整合三方面对湖北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两型社会关注的是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切实提高,这与休闲空间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分析了株洲城市休闲空间现状,认为两型社会背景下发展城市休闲空间要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公平公正的三个原则,提出从非营利性城市休闲空间、营利性城市休闲空间、城市休闲氛围三个方面构建城市休闲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梳理全域旅游发展观点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5A城镇建设"概念,论证5A城镇建设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关系。以首批进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的巴里坤为例,在选择"5A城镇"发展模式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探索"5A巴里坤"全域旅游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实现路径,以期对县域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省级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测度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方法体系,并利用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方法体系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其时空分异和演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①2013—2016年,我国各省域非景区旅游接待发展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区域差异不明显,仅有部分省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②各省域的泛旅游化指数整体较低,泛旅游化发展呈现较低水平,空间格局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③4年间,大部分省份的旅游投资收益指数基本处于较低水平,旅游投资收益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以下,空间格局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④旅游就业强度指数显示,2013—2016年各省份旅游就业强度指数整体趋势无明显变化,仅有部分省份出现复杂性波动,旅游就业强度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⑤2013—2016年各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指数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各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提升较为明显,区域差异不断缩小,上海和北京的全域旅游发展一直保持着高等水平,位居全国前列。4年间全域旅游发展空间格局由"中东部集中"发展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相似文献   

17.
在旅游资源优势的贫困乡村地区,社区旅游参与是扶贫的重要途径。当地社区居民是否真正参与旅游关系到扶贫成效。构建社区旅游参与能力评价体系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同时可正确地认识社区参与的实际能力,有利于政府制定旅游扶贫政策,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社区旅游参与能力,把旅游扶贫落到实处。在现有旅游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贫困乡村社区旅游参与能力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构建了贫困乡村直接参与、间接参与、不具备参与等社区旅游参与能力类型的三个一级指标层和多个二级指标参与能力的评价体系,采用专家实地考察打分方法评定为四个等级,并以红河县甲寅乡他撒村为个案进行了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18.
制造业和物流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两业联动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促进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和提升物流业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从制造业与物流业相互关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出发,运用耦合理论和协同理论建立了两业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从投入水平、产出效率、发展规模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建立了两业耦合协调指标体系。以2016年统计年鉴两业截面数据为样本,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两业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其空间分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两业耦合协调水平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地域差异,总体呈现东部较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梯次分布特征。从区域来看,两业有序发展较好的地区,两业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也较高;从两业自身来看,物流业有序发展程度好于制造业,对两业协调发展的贡献更大。最后从我国不同地区的两业发展水平出发,提出了两业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一、基本评价(一)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①本区横亘于长江旅游热线之上,是长江三峡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拓展区;②本区处于渝、汉两大经济中心之间,是我国 T形经济战略长江轴线上的重要经济开发区;③本区界鄂、湘、黔、川边地、通过水陆交通与我国中、南、西部地区各风景旅游区及中心城市联系非常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