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对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废物的环境监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对这些废物的管理目前受到各国高度的重视。文章介绍了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废物的监管机构、监管要求和管理实践,以期对我国油气行业勘探开发废物的环境监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针对配合国家五部委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涉及环境敏感区联合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如油气田企业涉及的环境敏感区及生态保护红线类型复杂、数量众多,其划定的科学性,涉及该类地区油气生产设施强制退出缺乏有力法律法规支持等,提出进一步评估、梳理现有环境敏感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的范围和功能分区,区别对待、加强环境敏感区禁止情况的针对性,降低环境敏感区内油气设施退出的盲目性,加强油气资源探、采矿权批准的严肃性,分级管控、建立战略储备勘探及分级开发机制等对策建议;并对油气田企业提出加快摸清环境质量现状,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进一步加大对国家油气勘探开发战略评估提供技术支持的重视力度和参与力度,加快与地方政府就生态保护红线问题沟通对接,积极争取纳入地方政府正面清单管理,加快建立并完善油气生产及设施建设的基础数据库,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信息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油气勘探开发建设项目存在滚动开发的特点,在近年来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实践中引发较多矛盾。文章分析了目前油气勘探开发建设项目环评管理中存在的环评要求不清晰、分类管理需细化、审查尺度不统一等问题,并从界定建设项目类型、明确环评开展时间和要求、明确环评文件编制类型、界定项目重大变更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油气项目环评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回注是我国海上油田生产水处置的常用措施,减少了海洋环境的污染,但也面临着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制度不清晰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海上油田生产水回注监管体系、明确监管制度对环境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梳理我国与美国生产水回注监管体系,分析对比二者的差异,表明:美国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回注监管体系,并明确了油气行业回注井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制度;我国海上油田生产水回注在法律法规、技术要求和监管体系较美国存在一些不足;针对我国海上油田生产水回注法律法规、技术要求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对海上油田生产水回注的环评、许可、报告、监测、审查一系列监管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海上油田生产水回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有关方面热衷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原因和意图,就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措施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工作是油气田安全生产、推进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具有“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特性,油气开发过程用地分散、单点用地少、总量需求大,同时油区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反差明显、自然环境脆弱,其水土保持更具重要性。文章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田勘探开发实际,总结经验,剖析案例,提出水土保持新思路,从超前部署、综合防治、强化监管、自主验收等方面阐述如何强化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工作,以期为该地区油气田企业勘探开发过程水土保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油气田开发地下水环境监管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根据国家相继出台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地下水环境监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分析了油气田开发存在的主要地下水环境风险:采油污水回注/回灌风险,油水井固井中套管损坏等造成的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油水管道泄漏风险,固体废物处置设施渗漏风险。提出了在面临新的地下水环境监管形势下,油气田开发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应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并将其纳入HSE信息系统管理;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管控制体系;在油气勘探开发中,防范地下水污染;加强开发项目前期地下水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与防控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8.
环渤海滩涂-浅海区域油气储量丰富,是目前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及海上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的存在,海洋石油开发面临巨大的安全环保风险。文章概述 了环渤海区域4家滩浅海油田的位置、储量、生产设施和生产现状;从风暴潮、海冰、风浪等三方面,总结了渤海 典型海洋条件及其对滩浅海油田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定性影响;结合工程管理实际,分析提出了滩浅海油田常 见的安全环保风险:人工岛岛体失效风险、海上平台失效风险、设备设施失效风险、海底管道失效风险、恶劣气象引发的风险,并从管理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该研究可为防控海上油田安全环保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完善我国油气勘探资金筹措渠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油气勘探资金贫乏、渠道单一的现象,提出了通过建立石油股票和债券市场实施公司投资,开辟地质市场和引进外资等方式来完善我国油气勘探资金的筹措渠道,以促进油气勘探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姚敏 《环境技术》1993,(4):9-12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面积达33.7万平方公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其腹地,是世界上第二大沙漠,其流沙面积占整个沙漠的85%。大量资料表明,该地区油气蕴藏量极为丰富,已引起世界瞩目。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的突破,为我国石油工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接替地区。九十年代石油工业重点发展将再次西移。搞好西部沙漠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对搞好石油工业的战略接替、保持油气产量的稳步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所指的石油开发设备,包括石油钻采机械、发电、配电、运输、工程机械和通讯等开发塔里木石油有关的各类设备、装置及生活设施。为了能很好地开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油气资源,首当其冲的问题是保证设备  相似文献   

11.
开发油气资源对新疆经济的带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新疆丰富的油气资源日益显示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但这种资源优势究竟有多大,它对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作用是否持久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从资源的自然禀赋和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开发油气资源对新疆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美国页岩气开采的水环境监管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气开采所使用的核心技术——水力压裂技术不仅消耗大量水资源,而且向地下注入裂解液可能污染地下水。为应对页岩气开发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美国已开展并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环境监管经验和技术。文章就美国页岩气开采场地的水环境监管体系、法规、制度及技术等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提出我国在页岩气大规模开采初期的水环境监管思路及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页岩气开发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新能源,已成为我国油气"十三五"规划的重点目标之一。文章借鉴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多国的页岩气开发经验和教训,指出页岩气开发过程存在的生态破坏、水污染、甲烷泄漏、噪声污染、固体污染等潜在环境风险。压裂取水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影响、压裂返排液对地下水环境的潜在影响、危险废物废弃油基泥浆和油基钻屑的环境风险等对我国页岩气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考验。为此,我国相关部门正在加快相关环保技术研究、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制定、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逐步加强对页岩气开发过程的环境监管,完善全过程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页岩气的资源现状、页岩气开采压裂技术和环保问题及页岩气开采压裂技术面临的挑战,如水资源挑战、监管和环保治理的缺失等。建议建立健全页岩气开采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加强页岩气项目的环境监管,完善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的环境管理规定,尽快制定页岩气压裂开采技术标准和开发规范。当前应当做好矿权秩序维护,建立先导试验区,探索重要的成熟技术和管理模式及经验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我国油气资源状况和影响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分析了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有关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6.
油气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油气资源开发环境税费是由专门税费、相关税费和税费优惠政策构成的。分析了我国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税费存在的专门税费制度缺乏、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范围窄、弃置费的法律依据不规范、资源税设计不合理、特别收益金难以适应条件变化等问题,提出了开征环境保护税、扩大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范围、规范弃置费法律依据、健全油气产品税负价格传导机制、提高资源税税率、取消石油特别收益金等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南海北部海域油气勘探保障建设选址的适宜性,在广泛研究备选区特征资料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原理,以自然环境因素、开发环境因素、基础设施与投资情况以及其他因素作为一级评判准则,建立了包括12项二级评判准则的递进层次结构模型,并以永兴岛、赵述岛和晋卿岛作为3个假定备选区,来验证分析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AHP评判结果显示,3个备选区的整体优劣指数依次为0.587 1, 0.212 1, 0.200 8;AHP模型的一致性比例CR值为0.020 3。通过分析和筛选影响远海油气勘探保障建设的选址因子,构建基于AHP原理的选址评价模型,可用于分析评价南海北部岛礁油气勘探保障建设选址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8.
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于我国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与污染物减排、煤炭总量控制等相关工作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增效。文章从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必要性、对其他工作的推动作用、基础条件、制度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借力现有大气污染物监管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理念的重要举措。文章梳理了自然保护地现状及保护地内油气田勘探开发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对油气田开发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调整的契机,合理布局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推进能源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伴生矿开发利用引起的天然放射性水平升高正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通过介绍和分析我国伴生矿辐射环境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问题的制度成因主要是监管职责不明确、资金保证制度和废物处置导则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监管机构为主导,开发废物处置示范工程和建立资金保证制度等政策建议,以推进我国伴生矿辐射环境管理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