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探究天津某区域湿地对水质净化功能与效果,对湿地进口、出口水质因子进行了监测,并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湿地进口水质相比,出口水质COD、NH3-N、TN、TP和Chl-a相应去除率分别达到45.0%、42.0%、37.7%、69.7%和62.1%,湿地进口和出口水体综合营养指数分别为62.2和52.3...  相似文献   

2.
采用循环式复合水解酸化—CASS—絮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江苏省某化工园区污水厂的实际废水(COD260~815 mg/L、ρ(氨氮)19.15~40.41 mg/L、TN 22.51~50.66 mg/L、TP 0.79~3.21 mg/L),考察了污染物浓度的沿程变化,评价了各工段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废水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平均COD、氨氮、TN、TP的去除率分别高达83.29%、95.34%、61.29%、82.70%,平均出水COD、ρ(氨氮)、TN、TP分别为56.2,1.27,14.34,0.33 mg/L,出水水质接近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3.
利用兼氧塘、好氧塘和水生植物塘三级串联组成的复合生态塘深度处理石化废水,塘内采用多孔生态混凝土护坡、填料和水生植物浮床等强化措施以增强处理效果.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当HRT 为2.0 d时,复合生态塘对进水中COD,NH3-N,TN,TP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6%,93%,42%,31%,出水主要水质指标皆达到了GB18...  相似文献   

4.
MBR—NF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MBR—纳滤(MBR—NF)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运行结果表明:MBR出水的COD、ρ(NH3-N)和TN分别为94,0.93,8.88mg/L,COD、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95.8%和70.2%,出水水质满足GB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再经NF处理后出水COD、色度、ρ(总Fe)、ρ(总Mn)和pH分别为11~30mg/L、2.3~7.4倍、0.065~0.095mg/L、0mg/L和8.06~8.21,水质可满足印染工艺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庆丰 《化工环保》1993,13(1):50-52,53
三、日常运行时的水质稳定检测日常运行时水质稳定检测非常重要。通过分析、检测各种有关水质的变化信息,从而不断掌握和调整水质稳定的操作参数,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一)水质分析监控做好循环水和补充水的水质分析,是保证生产稳定运行的关键。水质分析项目较多,可视用户的需要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6.
王刚 《化工环保》2019,39(3):354-359
为了满足严苛的污水排放标准,采用中试试验比对的方法,考察了4种石化污水提标处理工艺的特点和实际效果。针对炼化污水及烯烃污水的不同水质,分别确定了"均质调节罐—反硝化滤池(DNF)—臭氧反应池—生物活性炭滤池—高密度澄清池"及"均质调节罐—中和池—高效生物反应池—高密度澄清池"的不同处理方案,并实施了工业应用。实际运行结果显示,两套提标改造装置的处理效果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12/599—2015)的要求(COD≤30 mg/L,TN≤10 mg/L,ρ(NH_3-N)≤1.5 mg/L,TP≤0.3 mg/L)。  相似文献   

7.
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协同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处理模拟城市污水,在厌氧--好氧运行方式下,考察了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协同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O的变化对该系统中有机物的去除影响不显著,当DO为1.5~2.0 mg/L时,TN及TP去除率均能达到90%以上,并可以应用pH曲线拐点来判断系统硝化过程是否完成.  相似文献   

8.
探索了泥质活性炭用于污水处理的效果。以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原料制备的泥质活性炭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的处理,探索了泥质活性炭的投加量、吸附时间、溶液p H值等影响因素对污水COD,TN及TP去除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污水处理厂初沉池出水,泥质活性炭投加量为15 g/L、吸附时间30 min、酸性条件下,污水TN去除率可达70%,在中性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95%;投加量15 g/L、中性条件下,吸附时间5 min时,TP去除率可达96%,其出水的各项指标均满足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由于泥质活性炭用料廉价,不仅解决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问题,还可用于污水的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石化行业面源无组织排放VOCs难以准确定量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开路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OP-FTIR)的面源污染源源强反演模型,并进行了现场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监测距离、数据处理周期等都是影响反演模型准确性的重要灵敏度参数。以反演源强QP与实际排放量Q的比值(QP/Q)为量化指标,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处理,确定了构建反演模型适用的边界条件。当各灵敏度参数稳定于适用边界条件之内时,QP/Q为0.85~0.90。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质调节—混凝沉淀—厌氧水解—缺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处理某化工园区以氟化工和精细化工废水为主的工业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废水经处理后,COD=35 mg/L,TN=5.2 mg/L,ρ(NH3-N)=3.1 mg/L,TP=0.15 mg/L;COD,TN,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1.1%,67.1%,70.5%,89.3%;出水达到DB 32/T1072—2007《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排放标准。工程设计规模1.0×104 m3/d,工程总投资约5 000 万元,直接运行费用1.50 元/m3。每年减少COD,TN,NH3-N,TP的排放量分别约为1 324.6,38.69,11.05,4.56 t。该工程的实施明显改善了区域水环境,为太湖流域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气浮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气浮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并对传统的水解酸化工艺进行了改进,经过调试运行,实验结果表明,废水经组合工艺处理后COD去除率高于92%,色度平均去除率为95%,NH3-N和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均为90%左右.最终出水水质可达到GB 8978-96<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厌氧消化-A/O-臭氧催化氧化-BAF”组合工艺对某农药企业污水处理站生化出水进行中试研究。中试装置设计处理规模为12 t/d,进水水质主要指标: COD为214~346 mg/L,ρ(NH3-N)为8~35 mg/L,TN为65~108 mg/L。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为51.2~71.4 mg/L,ρ(NH3-N)为2.4~6.8 mg/L,TN为13.6~19.2 mg/L,出水水质可达到江苏省《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2/939-2006)中的一级标准。整套工艺对进水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可适应难降解、高氮废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对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研发中心生活饮用水中金属元素(As,Cd,Cr6+,Pb,Hg,Se,Al,Fe,Mn,Cu,Zn)进行检测,分析和总结该生活饮用水金属含量合格情况,为相关部门完善天津市饮用水水质检测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当地饮用水水质和生态安全性。依据生活饮用水金属指标测定的标准方法,采用原子荧光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进行金属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生活饮用水的常规指标中的重金属指标全部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4.
利用啤酒废水培养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研究了初始COD、DO、氮磷元素等培养条件对藻生物量(每mL培养液中极大螺旋藻的质量,以干重计)及废水水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将废水稀释至COD=700 mg/L,控制DO=2.5 mg/L,并添加氮磷元素使废水的碳氮磷质量比为225∶15∶1,培养3 d,极大螺旋藻的藻生物量可达175.55 mg/L,即每吨啤酒废水可生产极大螺旋藻175.55 g;废水中COD,TN,NH3-N,NO3-,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43%,94.54%,74.66%,94.53%,61.54%。利用啤酒废水培养螺旋藻在收获极大螺旋藻生物质的同时,还能对废水起到一定程度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30%(w)H_2O_2溶液氧化处理活性炭(AC),再以三聚氰胺为含氮前驱体经高温处理制得氮掺杂AC催化剂。采用催化湿式氧化(CWO)法去除草甘膦废水中的有机磷(OP),将其彻底氧化降解为PO_4~(3-),再利用Ca(OH)_2沉淀法去除总磷(TP)。表征结果显示:氮掺杂改性可在AC表面形成多种含氮碱性官能团,从而提高其对OP的催化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和的工艺条件下(130℃,1 MPa),该催化剂对不同来源废水的OP去除率均高于90%;当m(Ca(OH)_2)∶m(TP)为20时,Ca(OH)_2沉淀可有效去除CWO出水中的TP,最终出水TP质量浓度小于5 mg/L,可有效缓解后续生化系统除磷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MBBR)和厌氧生物滤池(AF)组合工艺处理高氨氮农药废水。考察了HRT、pH和DO等工艺条件对SMBBR-AF-SMBBR组合工艺运行稳定期COD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 408~7 440 mg/L、ρ(NH_4~+-N)为160.21~433.84 mg/L、TN为208.27~537.65 mg/L、HRT为8d、pH为8.0、DO为4 mg/L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平均COD为342 mg/L,COD去除率达92.3%;ρ(NH_4~+-N)小于4.0mg/L,氨氮平均去除率为89.2%;TN小于50 mg/L,平均TN去除达83.0%。出水各指标均优于原A2O工艺出水。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溶液和LaCl3溶液对人造沸石进行改性,以实现其对废水的同步脱氮除磷。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改性沸石制备的最佳条件,并运用SEM、BET、EDS、FTIR、XRD和TG技术对改性沸石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可提高人造沸石对废水中氨氮(NH4+-N)和总磷(TP)的去除率;改性沸石制备的最佳条件为HDTMA质量浓度12 g/L、LaCl3质量浓度9 g/L、HDTMA溶液和LaCl3溶液的体积比1∶5,固液比1∶90;采用该条件下制备的改性沸石吸附处理NH4+-N和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3.78 mg/L和11.78 mg/L的废水,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96.88%和95.12%。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HDTMA和LaCl3有效负载于人造沸石表面,且未改变人造沸石的基本骨架。  相似文献   

18.
陈燕斌 《化工环保》2012,40(3):342-345
针对已建炼化污水处理装置提质达标的需求,采用旋流强化工艺对缺氧-好氧(A/O)池进行改造,生化出水TN由(32.8±8.9)mg/L降至(25.6±5.7) mg/L,TN平均去除率提高了约10百分点,且出水TN达标率达到100%,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 31570—2015《石油炼制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TN排放限值要求。旋流强化工艺技术先进,便于实施,适用于石化行业污水处理装置的改造升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解法在离子隔膜电解槽反应器的阴阳极室以较高的电流效率分别合成了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对原位合成的次氯酸钠等含氯氧化剂的氨氮去除效果进行了考察,在初始ρ(NH_4~+-N)为1 000 mg/L和电极间距为5 mm的条件下,阴极合成过氧化氢的电流效率和TN去除率均高达100%。  相似文献   

20.
微电解/斜板沉淀/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印刷电路板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印刷电路板企业生产废水的水质特点,对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后,采用微电解/斜板沉淀/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综合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