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户是农地整治项目的最终受益者,农户参与出资可作为农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的一种合理供给渠道。从理论上分析了后期管护农户出资行为,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支付意愿是影响农户支付意愿额度最关键的因素;(2)农户支付能力、农户对后期管护工作重要性的认同程度和农地整治项目工程设施质量对农户出资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3)承包地面积对农户支付意愿额度的总效应为负;(4)采用统一无差异的出资方式是低效率的,而基于农户承包地面积差别化的出资方式是合理有效的。为促进农户参与出资,应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提升农户对后期管护重要性的认同程度,加强农地整治项目施工监管力度,提高项目工程设施质量。  相似文献   

2.
以宁波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例,通过入户调查的形式,了解农户对当前生活污水治理的认知、支持、配合以及支付意愿;通过村镇干部访谈,考察其所在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现状、面向农户的政策实施情况及政策的宣传力度,挖掘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动力和阻力;通过三大示范工程的跟踪调查,总结经验,探寻当前农村治污项目实施前期、中期、后期以及运行维护阶段制约的瓶颈因素,为后续工程的方案修订、实施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化肥是中国农业生产中最基础的物质投入要素,而化肥的过施滥施则是造成和加重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农户作为化肥施用行为的主体,引导其科学施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区353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依托社会嵌入理论,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农户减施化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农户减施化肥意愿不强;农户减施化肥意愿不仅受到经济利益因素的驱动,还受到社会背景特征、农户自身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政府支持、农户认知及社会关系等社会嵌入因素对农户减施化肥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政府应加强对科学施肥行为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构建科学施肥的社会嵌入环境,提高农户关于减施化肥方面的认知水平,充分发挥社会关系在科学施肥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微生物技术在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目前环境微生物技术在污水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成果,探讨了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进行污水治理和环境修复的研究方向,并对实施微生物技术进行环境保护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基于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西龙湾村9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总体上较强烈,且农户的意愿主要受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流转期限、流转价格、对土地的认知、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为了提高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促进农地流转的有序进行,需要增强农户的政策意识,明确定位政府角色,构建农地流转市场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山东省391份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宅基地"三权分置"背景下的农户城镇化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年龄、土地征用情况、土地转入意愿、村里宣传农业振兴情况、宅基地申请与审批程序认知、宅基地交易对象认知对农户城镇化意愿有显著负向作用;文化程度、当前职业、宅基地权属认知、宅基地流转认知对意愿有显著正向作用。②农户对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正确认知程度低,导致其对农户城镇化意愿的影响有限。③宅基地和承包地的存续可提高农户的城镇化意愿,其中宅基地的影响作用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7.
基于湖北省的农户数据,分析农户低碳经营现状,构建平原(丘陵)农户和山地农户Logit回归模型,探讨不同地形农户低碳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在灌溉、保护性耕作、地膜处理方面低碳经营程度较低。农户低碳经营意愿具有区域差异性,平原(丘陵)地区和山地地区的农户具有低碳经营意愿的比例分别为52.4%和44.3%,影响这两类地区农户低碳经营意愿的因素同中有异。碳排放信息的关注度对两地区农户均具有显著影响,是否具有非农业技能、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情况、周围人低碳行为的影响、作物出售比例对平原(丘陵)地区农户有显著影响,种植规模对山地地区农户有显著影响,因此应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对策,提高农户低碳经营意愿,推进低碳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为例,实证分析人际信任、制度信任、一般信任对农户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对亲人、外乡人、村干部、邻居、政府的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农户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兼业及其环境认知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其中农户的环境认知效应最为明显。基于此,可通过丰富农户人际关系网络,完善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探索第三方参与农村环境治理机制来提高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  相似文献   

9.
农户对林地的生计依赖性同时受到农户家庭因素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由此构建了农户对林地生计的依赖性测算模型,并考察了农户对林地生计的依赖性与农户对林地流转意愿的关联性。利用福建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得到农户对林地生计的依赖度,并基于此对农户对林地生计的依赖性与他们对林地流转意愿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探讨。结果表明:农户对林地生计的依赖度在不同区间内的分布较不均衡,且农户对林地生计的依赖性较弱的农户数量所占的比重较高。同时,农户的林地流转意愿与他们对林地生计的依赖性表现出了较强的相关关系。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文中的两个基本假设:农户对林地的生计依赖性越强,农户的林地流入意愿越强,流出意愿越弱;农户对林地生计的依赖性越弱,农户对林地流出意愿越强,流入意愿越弱。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旅游扶贫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影响到农户对生计策略的选择。借鉴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关于生计资本的研究结果,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以河南省西河村为例,对乡村旅游发展框架下的农户生计策略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受教育程度、能否获得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住房情况等因素正向影响着农户参与旅游生计活动的意愿;农户实际耕种面积作为农户的自然资本负向影响着农户参与旅游生计活动的意愿;农户家庭是否有男性成年劳动力、拥有的耕地面积、能否获得物质支持等因素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提升农户社会资本和降低农户生计风险是乡村振兴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理论分析社会组织如何提升和改进社会资本后,聚焦农村社会组织如何影响农户社会资本的积累与提升、农户生计风险防范策略意愿,利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武威市、张掖市995位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参加社会组织状态及类别、地区差异等因素对农户生计风险防范策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参加社会组织类别因素对农户生计风险防范策略意愿的影响作用显著,其中:服务类社会组织影响最大,文化类次之,经济类最小。(2)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对农户生计风险防范策略的影响显著,受教育水平对其影响存在“脱钩”现象。(3)武威市农户参加社会组织对农户生计风险应对的影响显著小于张掖市。  相似文献   

12.
农业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农业发展的关键是要依靠农业科技。基于福建省24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应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性别、对农业生产动态的了解情况、与农技站交流情况、新品种的销售前景、农业技术指导情况、新品种种苗的获取、周围人对新技术重要性的认知、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新技术需求情况与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农业劳动力比重、土地用水情况与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提高农户新技术采纳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业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农业发展的关键是要依靠农业科技。基于福建省24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应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性别、对农业生产动态的了解情况、与农技站交流情况、新品种的销售前景、农业技术指导情况、新品种种苗的获取、周围人对新技术重要性的认知、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新技术需求情况与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农业劳动力比重、土地用水情况与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提高农户新技术采纳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岳阳市云溪区污水灌溉农田对农业环境的影响,通过长达6年对污灌区农田灌溉水、农田土壤以及水稻大米的定位监测与分析,为污灌区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提出一系列的合理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四川省安岳县823户农户的入户调查,对户主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流转特征等因素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发现,总体上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意愿较高;户主年龄、土地自主经营能力、人均耕地面积、土地闲置情况、土地流转过程中政府或村委会参与情况、土地流转已参与情况等因素对土地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户主年龄越大、土地自主经营能力弱、人均耕地面积越多、有长期闲置土地的农户或尚未参与过土地流转、有政府或村委会参与引导的情况下,土地流转意愿更强。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辽西北丘陵地区农村进行现场调研,测算了农村生活污水产污系数。结果表明,监测农户总生活污水中人均日产污水量为16.42 L,COD、BOD5、NH3-N、TN、TP、动植物油浓度的平均水平分别为696.9,341.83,4.34,36.79,4.32,2.28 mg/L;用水来源对农户生活污水中人均日产污水量和动植物油产污系数无显著影响,可取监测农户的平均值作为统一值;锦州北镇市农户生活污水人均日产量为19.12 L,COD、BOD5、TN、动植物油产污系数分别为0.05,0.11,0.09,0.87 g/(人·d),NH3-N和TP产污系数分别在7.29~7.35 g/(人·d)和14.69~14.83 g/(人·d),朝阳北票市农户生活污水人均日产量为19.12 L,COD、BOD5、NH3-N、TN、TP、动植物油产污系数分别为13.59,6.49,0.09,0.43,0.02,0.87 g/(人·d)。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膜技术包括膜生物反应器、反渗透、膜集成技术等,在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上取得了较大进展,并且已有众多成功运营的典型。为了进一步推动污染治理的技术进步,加快膜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上的应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于10月14日在江西南昌召开了“膜技术处理废水推广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王心芳在会上表示,膜技术对于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和实现污水资源化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未来我国膜技术治理水污染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8.
结合某污水处理场的情况,提出了对高浓度混合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改进的方法,对炼油、化工废水处理场进行了优化管理。分析了影响污水治理的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实施改进方法以后,提高了污水处理抗冲击能力和治理效果,使污水处理场实现了长期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全国7个省大规模的村和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本文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的采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的建设还相当落后,集中于几种基础的或初级的设施;而且投资主体是农户,政府投入十分有限。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估计结果都表明,农户修建生活污水的分散处理设施受到卫生补贴政策、相关规章制度和项目工程的显著影响,另外,农户的人均纯收入越高,家庭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修建生活污水的分散处理设施。在人口居住越密集、交通越发达的地区,农户修建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的概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审计处于探索阶段,在审计对象上,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在审计类型上,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不能综合考虑环保工程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根据苏州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调研和长期的监测,并听取了经济、审计、环保专家的意见,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提出了科学、合理、可行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