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落实《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2017—2019年)》,加快推进标准项目研究工作,2018年12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在京组织召开2017年度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研究项目推进会,14家相关部标准化委托机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实施工业绿色发展战略,加强对地方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引领带动全系统进一步突出重点,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动工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经工信部领导同意,现将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刊发,请各地区结合实际部署推进。  相似文献   

3.
<正>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扎实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和《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了解2016年上半年工业企业绿色发展实际情况,2016年7月7—9日,节能司高云虎司长带队先后赴上海市和贵阳市开展工业绿色发展专题调研。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贵州省经信委、贵安新区管委会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陪  相似文献   

4.
<正>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于2019年8月21—22日在广西组织举办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培训班。来自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行业协会和有关机构代  相似文献   

5.
正为贯彻落实《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和《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加快推进绿色(生态)设计产品评价工作,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于2018年6月5—6日在重庆召开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与管理培训会。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毕俊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负责同志、部属事业单位和有关行业协会的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相似文献   

6.
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行动为抓手,着力抓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试点示范、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5%,工业生产过程清洁化水平和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为实现"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重点支持企业应用能效信贷等投融资机制,开展节能节水改造,加强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展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开展工业绿色发展重点项目推荐工作,共同支持一批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8.
正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等法律法规,促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化、绿色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近日,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9.
<正>为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谋划"十三五"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发展思路,2015年9月25日,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在京组织召开了"十三五"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发展思路研讨会,装甲兵工程学院、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等有关高校、行业协会及部分再制造企业参加会议。会上,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高云虎司长介绍了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绿色制造的有关工作情况。他强调,再制造产业是绿色制造的典型形式,对于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十三五"推  相似文献   

10.
为使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好“十三五”资源综合利用相关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于2016年10月10—11日在青岛举办了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培训班,来自全国各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协会代表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中央企业,相关单位: 为深入推进工业节能和综合利用工作,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和2011年全国工业系统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部研究提出了《2012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和本单位实际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2.
正6月初,国标委正式发布了国家标准《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导则》(GB/T33635-2017),这是我国首次制定并发布绿色供应链相关标准,该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提出。标准规定了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范围和总体要求,明确了制造企业产品设计、材料选用、生产、采购、回收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等全生命周期过程及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商、物流商、回收利用等企业有关产品/物料的绿色性管理要求。标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3月27—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高云虎司长带队赴天津市开展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赴天津立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天津分公司、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单位进行了实地  相似文献   

14.
<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探索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2015年7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唐山市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启动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6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重点园区、企业和科研机构代表150余人参加了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高云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绿色发展座谈会在天津召开201 9年1月2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绿色发展座谈会在天津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山东省、  相似文献   

16.
<正>工信厅联节[2019]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国家开发银行各省(区、市)分行: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开发银行将进一步发挥部行合作优势,充分借助绿色金融措施,大力支持工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实现绿色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工业实现节能减排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资源、能源为依托的工业结构和粗放的增长方式是内蒙古工业的主要特点,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瓶颈.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接续产业发展、推动资源型产业发展高端和集成产品、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建立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力促内蒙古工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走出一条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新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研究讨论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思路,2014年11月27—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在甘肃省金昌市组织召开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工作会。有关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所在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有关协会、企业代表及专家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节能与综合利用司2022年5月27日举办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线上培训会,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部分骨干企业等参加。就贯彻落实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切实将法律赋予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的职责落地抓好,特别是推动固废源头减量和资源综合利用等任务。生态环境部固体司有关同志解读一般工业固废环境管理相关政策和管理要求,行业专家结合新形势、新要求,详细解读《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专家介绍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体系和下一步打算。与会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围绕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政策体系、协同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突出抓好节能降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积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力争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年度计划任务,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努力推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