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我国A股石油石化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它们的企业社会责任、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股权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②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呈倒"U"型关系,股权制衡度、国有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③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社会责任呈负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并不显著,国有股比例、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社会责任呈正相关关系;④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国有股比例、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社会责任交互作用对企业价值有积极影响。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引导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优化股权结构的相应建议,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2.
落实企业环境责任,推动环境信息披露,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本文根据《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对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进行刻画,基于Richardson投资期望模型对投资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环境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不足,但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且环境信息披露对投资不足的缓解作用在国有企业、两权分离度高等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本文因此提出推动环境信息披露的建议,一方面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监管压力,确保企业环境责任的落实,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另一方面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强化诱致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动力,让市场形成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强需求,促使企业提升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2—2017年沪深A股披露环保投入额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环保投入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环保投资对企业价值具有提升作用且具有一定时间的延续效应;按产权性质、行业性质差异分组研究发现,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环保投资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果更明显;环保投入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仅在重污染行业显著。从政府、企业双角度给出对策建议,推动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2009—2015年面板数据为样本,就金融发展和融资渠道对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上看,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企业研发活动存在融资约束问题,金融发展可提高企业研发投入,且企业研发投入不依赖于股权融资而依赖于商业信用融资。(2)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提高了企业研发投入,而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企业研发投入不相关。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股权融资会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即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研发投入不依赖于股权融资。(3)从所有权性质看,在国有控股公司中,金融发展与企业研发投入不存在显著关系,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依赖于商业信用融资;但在私人控股公司中,金融发展会显著提高企业研发投入,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不依赖于股权融资。从缓解企业研发投入的融资约束、增强高科技上市公司的企业研发投入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2009—2015年面板数据为样本,就金融发展和融资渠道对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上看,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企业研发活动存在融资约束问题,金融发展可提高企业研发投入,且企业研发投入不依赖于股权融资而依赖于商业信用融资。(2)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提高了企业研发投入,而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企业研发投入不相关。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股权融资会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即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研发投入不依赖于股权融资。(3)从所有权性质看,在国有控股公司中,金融发展与企业研发投入不存在显著关系,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依赖于商业信用融资;但在私人控股公司中,金融发展会显著提高企业研发投入,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不依赖于股权融资。从缓解企业研发投入的融资约束、增强高科技上市公司的企业研发投入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而企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体之一,也是环境制度压力的主要调控对象,如何引导和控制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已成为一个亟须研究的重大议题。根据制度理论,以中国上市公司7459个观测值为基础,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评估了制度压力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影响,还引入企业环境战略、内部控制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压力能显著促进企业环境责任的提升;企业环境战略、内部控制等因素正向调节了制度压力与企业环境责任的关系,并且制度压力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中更强。以上结论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反事实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这些结论启发了企业管理者运用企业环境战略、内部控制等企业自身因素强化企业环境责任,同时为政府根据企业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环境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法律制度、利益相关者压力、竞争压力、公司声誉、环境问题对企业发展的威胁以及公司管理层的视角,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决定因素进行规范性研究。企业必须遵守相关法律制度才能生存下来;利益相关者决策时越来越关注公司的社会环境责任及其信息披露;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将为企业创新提供许多机会,更新公司创造竞争优势的能力;公司社会与环境信息披露更多的是作为企业形象管理的工具来减少公司由于社会和政治压力面临的曝光;环境问题对公司的发展产生影响;管理层如果也有社会责任的认识和了解,将促进更多的社会环境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8.
以2014—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两控区政策下本地与邻近环境规制强度对本地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地及邻近环境规制与本地企业生产率均呈"U"型关系;两控区较严格的环境规制强度促进了该地区的企业生产率,非两控区则反之。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对环境规制与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揭示了环境规制的生产率效应,为政府针对两控区、非两控区精确定制环境规制政策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对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以2013—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股权构成特征与国企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国有资本控股型企业相比,国有资本参与型企业的创新效率更高;国有资本持股比例增加,将促进国有资本参与型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国有资本持股比例增加,将抑制国有资本控股型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我国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时,应进一步减少国有资本绝对控股型企业的大股东持股比例,并适当增加国有资本参与型企业的国有资本持股比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我国沪深两市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经济数据和应用中心发布的PM2.5浓度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雾霾污染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市的雾霾污染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具有正向影响,即本地雾霾污染越严重,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就越多。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雾霾污染会削弱经营绩效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正向影响,即雾霾污染越严重,经营绩效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正向影响越弱。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雾霾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正向影响,也揭示了雾霾污染对经营绩效和企业环境责任之间关系的调节影响。该结论对于加强雾霾治理和推动企业良好履行环境社会责任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264家母公司属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将样本企业在2016年年报、2017年半年报及2016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等定期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信息,对照上市公司年报与半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与规范,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合规性进行评估。评估认为:上市公司通过定期报告披露环境信息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均有所进步,但距离基本的形式上合规披露仍有显著差距,信息披露的全面性、有效性与针对性更远远不能满足强化环保监管与优化资本市场的目标本意与政策需求。基于上述评估结果与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制定管理办法与技术导则、提升政策层级与规范披露标准,强化部门协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2010—2019年我国能源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了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能源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①能源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②非货币性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③市场化程度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的正相关关系具有增强作用。④市场化程度对非货币性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强。⑤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能够降低权益资本成本,提高预期现金流量,形成影响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4—2020年我国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构建基准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环保投资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环保投资对企业竞争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引入环境规制变量后,发现其对环保投资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正向调节作用。②相比于我国非国有企业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有色金属企业环保投资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正向调节效应在国有企业和中、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加明显。③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大于或等于2.203这一门槛值时,环保投资对企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才会显著。  相似文献   

14.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5,(2):71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评价报告发布《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2013年)》近日发布。报告显示,我国上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总体水平偏低。报告认为,与2012年相比,201 3年我国上市企业发布相关环境信息报告的数量增加7.8%,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总体处于起步阶段。行业间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水平差距较  相似文献   

15.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是指把公司各种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向外部社会公开.本文主要围绕"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这一主题, 简要介绍了中外各国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上的政策实践和法律规定,同时,本文梳理了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环境信息内容的界定;第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决定因素分析;第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效应分析.本文的介绍将帮助我们初步了解中外各国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上的政策差异,以及通过理论文献上的整理厘清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问题,找到未来中国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和政策实践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国家和旅游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社会、政府和员工三方面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以A股19家旅游上市公司连续6年的数据为样本,对财政补贴、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国家财政补贴可有效地激励旅游企业吸纳就业人员,但对员工福利水平的影响不明显,员工的福利水平长期被忽视.此外,基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视角,旅游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因此,国家应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财政补贴力度以达到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目的;旅游企业应当积极地与政府、员工、社会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重视员工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环境信息披露与环保治理效果脱节的问题,从信息规范性、决策有用性和治理有效性三个层级建立了环境信息披露有效性概念框架。以生态环境改善为最终目标,构建环境信息披露有效性评价体系,确定多级赋值与加权汇总相结合的评分模式。以中国A股矿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统计发现多数矿业公司的有效性得分处于低分段,通过独立报告披露环境信息的比例偏低,对资源使用及环境污染类生态信息披露不足,存在选择性披露提升环保形象的正面信息,忽略了负面信息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矿业企业整体环境信息披露有效性偏低,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无法反映生态改善效果,企业仍然存在不披露或模糊披露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环境信息披露与环保治理效果脱节的问题,从信息规范性、决策有用性和治理有效性三个层级建立了环境信息披露有效性概念框架。以生态环境改善为最终目标,构建环境信息披露有效性评价体系,确定多级赋值与加权汇总相结合的评分模式。以中国A股矿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统计发现多数矿业公司的有效性得分处于低分段,通过独立报告披露环境信息的比例偏低,对资源使用及环境污染类生态信息披露不足,存在选择性披露提升环保形象的正面信息,忽略了负面信息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矿业企业整体环境信息披露有效性偏低,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无法反映生态改善效果,企业仍然存在不披露或模糊披露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升我国大型建筑工程企业的价值,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塑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我国大型建筑工程企业必须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做好品牌管理工作。以企业社会责任为自变量,品牌价值为中介变量,企业价值为因变量,划分维度;通过路径分析得出,大型建筑工程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慈善责任维度对品牌价值下的忠诚度维度影响不显著,内部治理责任维度对品牌价值下的扩张力维度影响不显著,其他路径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角度,提出通过提升品牌价值来彰显大型建筑工程企业价值的建议,推动我国大型建筑工程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并购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并购溢价是并购活动中的核心问题。以2012—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考察在不同支付方式下信用评级对并购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股票支付方式下,主并方存在主体信用评级可降低并购溢价,但评级等级的高低不会对并购溢价产生显著影响;在现金支付方式下,主并方是否存在主体信用评级对溢价水平无显著影响,但当主并方拥有主体信用评级时,评级等级越高,并购溢价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产权性质对信用评级与并购溢价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在股票支付方式下,与国有企业相比,是否存在信用评级对并购溢价的影响在主并方为非国有企业的交易中表现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