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静脉产业园建设是“城市矿产”资源再生利用的重要载体。在静脉产业园的建设过程中普遍出现了空间规划与产业规划脱节、产业同质化等发展的困境。结合西北某市实际情况,通过梳理传统的可再生资源回收工艺流程和产品链关系,建立起小型园区的城市矿产体系图谱,并从园区的发展定位、产业选择、空间布局及规划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规划研究,以期为专业型小型静脉园区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国家对绿色、生态、低碳目标的要求,各地的静脉产业园发展较快,这是解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各种废弃物合理处置的有效方法。但是,静脉产业园区在建设、运行期间,存在规划、协调、引导以及完善产业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国情出发,基于全覆盖理念,提出了我国低碳产业园区的涵义,从建设时间、产业构成两大角度分析了我国低碳产业园区的主要类型及其低碳化路径,希望为我国产业园区分类施策、全面低碳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工业(产业)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探索,已经逐渐超越经济技术开发区、技术产业园等传统园区建设模式,向能够顺应经济社会绿色循环发展需求的循环型的生态工业(产业)园区发展。当前,生态工业(产业)园区的表现形式是多重多样的,但是其发展实质上都是系统地运用循环经济思想来组织企业或生产单元,在共生层次上实现园区物质、能源和信息的循环利用。循环园区是一个由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因子组成的复杂系统。若采用一个或少数几个指标很难全面、客观地反映园区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因此,综合诸多学者的前期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正在开展的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工作实际,分别提出了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典型特征和评价园区循环化程度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5月31日,位于太原市晋源区的山西新天地静脉产业园正式揭牌,这是山西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实施循环经济的静脉产业园区。为发展"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在太原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2010年4月30日,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和太原物产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山西新天地静脉产业园的建设运营。  相似文献   

6.
静脉产业类园区最显著的特点是资源的净产出,以各类废物作为生产的原料,经过预处理、拆解、再生、加工等生产过程,得到再生资源。深入研究物质代谢对于园区节能减排的作用,对于园区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建设福州市海峡供销再生资源产业园区项目的背景、内容、规模,以及园区开发经营和效益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园区建设作为一个长期项目,将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8.
经济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带来的原生资源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现状,促使全社会高度重视"城市矿产"的开发利用。以具备产业聚集、土地集约、设施完备、生态环保特点的产业园区建设运营,推动"城市矿产"向着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方向加快发展,是山东省近年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之一。重点介绍了山东省"城市矿产"产业园区建设运营的经验和做法以及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2014年1月8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的中国再生资源行业首届年度领袖峰会暨再生资源产业产业园区发展圆桌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37家国家级产业园区、大型龙头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以及行业主管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共计4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创新,突破,提升价值”,探讨再生资源领域园区发展和建设,及相关联的企业创新发展和政府政策扶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家具类大件垃圾不当处置,会对环境卫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家具类大件垃圾的处理十分必要。梳理我国出台的家具类大件垃圾管理相关政策,调研家具类大件垃圾处理现状,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简约式处理利用模式是适宜我国国情的家具类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模式。结合家具类大件垃圾的特点,分析今后处理技术发展的趋势:依托国家静脉产业园区建设,协同处置家具类大件垃圾—园林垃圾—建筑装修垃圾;完善家具类大件垃圾收运处理信息平台建设;布局建设二手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煤基能源化工基地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指标体系,包括准入指标、行业生态化发展指标和园区生态效率指标,并对煤基能源化工基地生态化建设的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议(基本原则:提高准入、总量控制、清洁生产、坚持“3R”原则),为国家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开展分类指导提供决策参考。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有待进一步论证和优化。  相似文献   

12.
绿色产业示范园区在发展绿色经济和发展循环经济形势的引导下,对发展循环农业方面进行了多种探索和尝试,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了广阔平台。重点介绍各地方政府在绿色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及成效。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人类文明转型的高度,分析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探寻了再生资源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间的内在联系,剖析了再生资源产业的典型特征,并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再生资源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陈瑶  辛志伟  付军  关睿 《化工环保》2017,37(1):110-115
从园区的规划布局、监督管理、废水处理及排放标准等方面对化工园区水污染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分别从四个方面针对化工园区水污染防治政策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管理顶层设计,促进协调监管;严格园区环境准入条件;实行企业废水分质分类管理,加强企业准入标准建设;建立激励机制,推动第三方服务。  相似文献   

15.
Industrial park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goods and services. The proper management of solid waste is a major challenge for industrial parks due to the large quantity of wastes and the variability of wast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se types of developments. Therefore, integrate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has become very crucial to the industrial park managers. Such an approach requires industrial park managers to assess the overall use of resources, and to seek waste reduction, reuse and recycling opportunities both at the individual company level and among different tenant companies. The adoption of this method can bring both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lanning efforts of a real case in China. It first presents the basic information on Tianj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a (TEDA), and then introduces its current practices on solid waste management. The main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how to plan an integrate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at TEDA.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are all identified and analyzed. The experiences and methods from this case study should be applied in other industrial parks so a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eco-efficiency of the whole industrial park.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的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建设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发展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政策建议。指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是推动再生资源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电力节能减排法规体系建设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述了中国环保法规建设的发展和现状,重点分析了电力SO2排放控制的法规、行政要求;介绍了电力行业供电煤耗、烟气脱硫、脱硝、废水排放等节能减排成效。对法律间存在的不够协调,法律与法规、法规与规章之间缺乏一致性、配套性以及法律本身存在的不明确、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从改革发展、体制变化、环境性质、基础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对项目环评、规划环评、工频电磁场、火电厂脱硫、排污收费、污染物总量控制、区域限批等要求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冉丽君  梁鹏  梁睿  崔积山 《化工环保》2016,36(6):692-695
介绍了我国化工园区基本情况和布局现状,指出了化工园区布局不合理、城市规划源头缺少环境风险控制要求、后期规划实施和控制不利导致环境风险累积、已属末端的园区规划环评无法改变不合理的空间布局等问题,提出了科学布局新建化工园区、从城市规划源头控制环境风险、推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针对现有城市开展环境安全评估、推进现有园区清理整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的建设是破解城市固体废弃物“邻避效应”的创新道路,有助于新型城市功能区的建设,是推进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方式。以北京市朝阳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为例,研究其基地建设的优势基础及制约因素,通过探索基地建设模式,分析了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和重要举措,以期为其他地区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十大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鹏高 《化工环保》2001,21(6):355-359
为促进环保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满足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的需要,确保“十五”目标的顺利实现,提出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建立环保设施运营机制等十大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