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废电池的环境污染问题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废电池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日益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该文分析了废电池中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污染途径,以及主要的污染危害;探讨了如何防治废电池污染的方法,提出了加强电池生产过程污染防治的控制,加强废电池管理法规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废电池回收体系以及环境无害化管理体系,开发环境无害化处理技术,加强废电池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废电池的环境管理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管理办法,为了配合政府部门制定法规政策,中国危险废物管理培训和技术转让中心举办的“废电池环境管理研讨会”日前在清华大学召开,来自电池生产者、行业协会、科研单位以及首都部分新闻单位近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环保总局有关领导到会听取汇报,与会代表一致呼吁,加强废电池的环境管理刻不容缓,国家应尽快出台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推动废电池的回收、再生、处理和处置,使废电池做到资源化和无害化。由于本次会议是我国首次把生产者、科研、政府官员聚集一堂,畅所…  相似文献   

3.
小型废电池填埋焚烧处置的健康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废电池采取填埋、焚烧处置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分析,采用3种模型,分别研究了废电池随城市固体废物一起完全填埋处置,一起完全焚烧处置,一起部分填埋处置和部分焚烧处理时,可能引起的健康风险,由分析可知,镉镍电池焚烧过程将引起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填埋废电池也会引起重金属非致癌风险,提出在现阶段没有单独收集分类管理的条件下,对于小型废电池应采取填埋焚烧联合处置的办法,但应避免镉镍电池的焚烧,在建立了收集体系后,应该分类进行资源化和无害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废电池的潜在环境污染已日益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针对废电池中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污染途径及主要污染危害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加强废电池无害化管理的方法;提出了加强管理法规建设、完善废电池的自愿和强制回收体系、建立健全废电池环境无害化管理运行机制、开发环境无害化处理技术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周娟  张硕新  陈斌 《环境保护》2011,(14):46-47
河南新乡的个体户田桂荣从1999年开始发起了回收废电池的活动,几百个废电池回收箱,几万份传单,随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理解和和支持,废电池回收量日渐增长.然而,麻烦也来了:"这么多废电池到底咋办?真是难死我了!谁能告诉我处理废电池的好办法?"她这样说. 其实受此网扰的绝不只是田桂荣,废电池的回收利用一直是个难题.废电池有毒,不能乱扔,这大家都知道.于是很多学校、机关、商店都开展了废电池回收活动.但没过多久,各地的活动就陷入困境,因为收上来的废电池找不到出路,堆积如山,反成了负担……  相似文献   

6.
废电池的环境污染及资源化价值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各类废电池的资源化,安再生利用价值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铅酸蓄电池、镍镉、镍氢电池、普通干电池。电池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质包括重金属以及酸、碱等电解质溶液。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废电池类别主要为:(1)含汞电池,指氧化汞电池,部分汞含量较高的锌锰和碱锰干电池;(2)铅酸蓄电池;(3)含镉电池,主要是Ni-Cd电池。废电池中化学物质释放进入环境过程是在电池包壳破损后发生的,或者是电池包壳本身发生浸蚀作用。普通家用干电池中的污染物质大多呈固态,由电池内部迁移到环境中是一种缓慢的过程。文中还分析了废电池污染环境的主要途径、采用各种不同处理、处置方式管理废电池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废电池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日益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该文分析了废电池中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污染途径 ,以及主要的污染危害 ;探讨了如何防治废电池污染的方法 ,提出了加强电池生产过程污染防治的控制 ,加强废电池管理法规的建设 ,建立和完善废电池回收体系以及环境无害化管理体系 ,开发环境无害化处理技术 ,加强废电池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科学认识废电池的环境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日 ,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召开了“废电池收集利用讨论会” ,就社会上比较关注的废电池问题听取有关部门、专家的意见。与会代表就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发达国家政府和中介组织在这方面的政策和经验以及国内的现状做了论述 ,澄清了废电池回收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清华大学环境学教授聂永丰应邀在会后撰写了本文  相似文献   

9.
林瑾 《福建环境》2003,20(3):52-54
分析了我国在废电池回收利用与管理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实现废电池循环再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废旧电池的合理加工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欧许多国家不仅在商店,而且直接在大街上都设有专门的废电池回收箱,将收集起来的废电池先用专门筛子筛选出那些用于钟表、计算器及其他小型电子仪器的“钮扣”电池。它们中一般都含有汞,可将汞提取出来加以利用,然后用人工分拣出镍镉电池。法国一家工厂就从中提取出镍和镉,再将镍用于炼钢、镉则重新用于生产电池。其余的各类废电池一般都送往垃圾场掩埋在地下,同时还得使其有害物质不会污染地下水质。这种做法不仅花费太大(例如:在德国掩埋一吨废电池费用达1700马克),而且仍造成浪费,因为其中尚有不少可作原料的有用物质。瑞士…  相似文献   

11.
有关废电池环境政策法规有望出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配合政府部门制定废电池环境管理法规政策,中国危险废物管理培训和技术转让中心举办的“废电池环境管理研讨会”日前在清华大学召开。与会代表一致呼吁,加强废电池的环境管理刻不容缓,国家应尽快出台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推动废电池的回收、再生、处理和处置,使废电池做到资源化和无害化。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1998年电池的产量和消费量高达140亿只,但锌锰电池、镍镉电池的回收基本上还是空白。另据清华大学聂永丰教授介绍,我国每年干电池生产所耗费的锌达13~14万t,占我国年锌产量的13%左右,而废电池再生利用每年能回收锌皮4万t。…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废电池的种类及其污染危害,分析了国内外废电池处理的现状,论述了几种常见废旧电池处理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了《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该技术政策对我国废电池的生产与使用、收集、运输、贮存、资源再生、处理、处置以及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做出了相关的规定。然而,该技术政策已不能适应日益紧迫的电池管理需求。因此,环境保护部于2013年将开展《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修订及审定工作。针对我国近年来电池使用种类的变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池处理工艺的进步等,结合多个部委出台的废电池管理相关政策文件,分析了旧版《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不足,总结了修订《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过程中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4.
阎军 《环境导报》1997,(6):42-43
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主要发生在废旧电池丢弃后或随垃圾焚烧时。焚烧时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将进入空气或随残渣埋入地下进而流入水源。美国CarnegieMellon大学曾对废电池危害环境问题做过深入研究,否定了把电动汽车看作未来绿色希望的主张。他们认为,电动汽车需要大量的电池,可能造成比普通汽车更严重的铅污染。尽管此说法受到广泛的批评,但是毕竟揭示了废电池对环境构成威胁的事实。镍镉电池是目前最通用的可充电电池。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镉的危害,但目前还没有能取代它的材料。最近欧美的发达国家开始采取集中回收处理废电池办法,此外…  相似文献   

15.
日本废电池再生利用简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一)前 言电池被人们称为“电的罐头”,它可产出光、声、力、热和信息处理等5种能量,给人们的生活以很大方便。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池的使用量和废电池的产生量亦随之大幅上升。以干电池为例,我国年用量约20亿支,它的废品中既含有镍、锰、锌等有用金属,又含有铝、铜、汞等有害金属。抓好废电池的再生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亦有利于改善环境,故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早在“七五”期间,在原国家经委和有色金属总公司的支持下,由中南工业大学和北京冶炼厂共同完成了“从废电池及镀锌渣中综合回…  相似文献   

16.
李将辉 《环境》2004,(11):18-19
王自新,人称“环保狂人”,熟悉他的人介绍他时用的是6个字:“废电池王自新”,老朋友见面时总会问上一句:“还干废电池哪?”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上海市废电池回收过程;通过对2个试点项目实施效果的分析,指出了目前废电池回收存在的误区及原因。在相关宣传教育方面,指出针对废电池回收的宣传教育并未随政策改变而作相应调整,宣传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内容相对陈旧,效果不理想。提出了提高公众认识、调整宣教内容、在环境宣传教育中增强专业性和创新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废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满江红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废电池对水生生物的危害很大。20世纪30年代,日本某小镇由于常把用过的废电池随手扔在井水边,久而久之,电池中的有毒物质污染了井水,人们饮用了含有大量有毒物质的水,引起中毒,造成多人发疯。 废电池含有哪些有害、有毒物质,对水生生物的危害究竟如何,怎样净化废电池对水质的污染等,我们通过实验进行了一些探讨。2 实验材料与步骤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足够数量的体重相近的金鱼;足够数量的满江红;各种型号的白象牌废电池;直径34cm,高12cm的鱼  相似文献   

19.
校园一次性废电池回收关键环节的问卷调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从分散的大量用户手中回收一次性废电池是目前一次性废电池回收体系构建中的关键环节。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在校本科生为对象,研究了针对校园大学生用户回收一次性废电池环节中的存在问题和解决。提出了"以旧换新"的回收方式,初步确定了该方式运行所需的几个关键参数:回收的"旧新电池回收比例"为5:1,回收地点在各宿舍管理员处,回收时间为每月定期进行一次。文章结果对于构建废电池回收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废电池浸出液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采用半静态生物效应实验,研究了废电池浸出液对鱼类、虾类以及贝类等海洋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废电池浸出液中Cu为指标,黑鲷的24、48、72、96h LC50分别为35.548、29.742、29.185、29.185μg/L;脊尾白虾的24、48,72、96h LC50分别为79.070、33.399、30.205.27.418μg/L;缢蛏的24、48、72、96hLC50分别为367.347、173.378、63.970、37.916μg/L。以废电池浸出液中Zn为指标,黑鲷的24、48、72、96h LC50分别为105.668、88.441、86.780、86.780μg/L;脊尾白虾的24、48、72、96hLC50分别为234.633、99.287、89.762、81.458μg/L;缢蛏的24,48、72、96hLC50分别为1097.3561、515.632、189.918、112.653μg/L。废电池浸出液对这3个类群的影响程度基本上是鱼类〉虾类〉贝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