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对参与过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的从事橡胶业、铝业、制漆染料业和汽车制造业4种不同职业人群血压的调查,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血压变化情况及高血压患病情况。探讨职业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食品厂噪声对作业工人血压、心电图的影响,更好地加强管理,保护作业工人身心健康,为积极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食品厂接触噪声的作业场所测定噪声强度,同时对该厂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选取接触噪声岗位的作业人员92名设为接触组,将同厂从事其他非噪声作业人员65名设为对照组。体检项目包括血压和心电图。结果噪声强度符合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接触组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Р0.05)。接触组高血压检出率在15~19a工龄段较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在10~14a工龄段较高。结论该厂噪声强度符合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物理因素)接触限值,该厂噪声对作业人员血压及心电图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某市2057个车间的噪声进行了调查,把3位学者评价工业噪声危害分级的方法分别应用于此调查结果,发现蔡氏方法所得到的比例梯度较均匀,适合噪声作业点危害的评价。本文还对其它噪声危害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与读者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4.
对某市2057个车间的噪声进行了调查,把3位学者评价工业噪声危害分级的方法分别应用于此调查结果,发现蔡氏方法所得到的比例梯度较均匀,适合噪声作业点危害的评价,本文还对其它噪声危害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与读者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器的功率越来越大,转速越来越高,带来的噪声也越来越强。 噪声不仅对机器设备有破坏作用,特别是对人的听觉器官有损害,甚至对整个机体的健康都有影响。长期在强噪声下工作,人会睡不好,吃不香,头昏脑胀,耳鸣目眩,血压增高,血管痉挛,心脏跳动节奏改变,消化机能减弱。这往往导致心脏病、胃溃疡、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等。 噪声虽对人体有严重危害,但它却是完全可以控制的,还可以采取措施减轻它的危害。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现就噪声及其控制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作些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声音和噪声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每…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高血压发展为中风者,占脑中风病人的70%,确诊高血压者出现中风的危险是血压正常人群的32倍。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病人长时间血压升高,脑部已经硬化的小动脉形成了一种粟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微动脉瘤可能会破裂而发生脑出血。同时,由于高...  相似文献   

7.
在纺织工业中,女工约占工人总数的70~80%。纺织女工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职业危害,有高温、高湿、粉尘、噪声和不良照明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噪声。 工人长期接触强烈噪声,首先会使听觉器官受损伤。依照噪声的强度和接触时间的长短,听力损伤可由听力下降逐渐发展为噪声性耳聋。此外,还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状,有人出现心率加快、血压波动、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的症状。 近年来,我国学者就噪声对女职工健康的影响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噪声对月经机能有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月…  相似文献   

8.
由工作场所的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失在我国是一类普遍存在的职业危害。长期接触过量的噪声会导致听力损失,并会引起其他的健康损害,例如高血压、失眠、食欲减退,胃溃疡等疾病。在绝大多数工业场所中,噪声危害并不致命。噪声危害虽然容易辨识,但听力衰退却是一个缓慢的进程,员工往往误以为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上海工业街坊固定源和流动源噪声进行了调查和测试,取得了大量的数据,找出了工业街坊中主要噪声源和噪声级的变化范围,提出了大城市工业区域噪声评价的方法并进行评价,得出各工业街坊噪声污染指数与评价等级。文章将处于此噪声等级下的职业工人和居民的职业病与人体健康状况,进行了特异性损伤与非特异性损伤的分析,并重点研究了纺织业等工业噪声对职工健康的影响。文章最后就工业街坊噪声污染治理对策,提出了合理工业布局和建立低噪声工业街坊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回顾并阐述了80年代国内外在工业噪声控制方面的几个主要进展。通过对比,分析评述我国当前工业噪声控制技术的实际水平。虽然我国在噪声控制技术的某些方面,例如计算机在工业噪声预测和控制方面的应用、声强测量、有源消声的实际应用等方面,同国外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就总体来说,我国的噪声控制技术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大体相当,有的方面甚至还要超过。为达到有效控制我国工业噪声危害的目的,建议除进一步加强噪声控制技术的研究外,制定并推行有效的听力保护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二者合并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变化。方法对70例入选者行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尿常规等测定。结果①单发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随血压或血糖增加,尿微量白蛋白增加。②二者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虽然血压或血糖未达到单发时程度,但其尿微量白蛋白却高于单发水平。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早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2.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中规定,“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分贝(A)。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力暂时达不到标准时,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90分贝(A)。”对每天接触噪声不到8小时的工种,在时间减半的情况下允许提高3分贝。对这一标准,大多数劳动保护工作者已比较熟悉。但是,我们在工厂企业调查中发现,许多人不能正确掌握这一标准的衡量方法,有一些模糊的认识,以致得出错误的评价结论。对此,借刊物一角提出,以帮助大家运用好这个标准。 设定工人在一个工作日里始终处于一个基本恒定的噪声环境中,对其岗位噪声是否超…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我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但缺乏相应的噪声评价方法和标准的问题,以武广高铁南部新城组团某段作为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噪声数据与人群烦恼率,得出最大声级LAmax比等效声级LAeq更适合评价高铁噪声;同时提出噪声变化率这一新的评价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最大噪声级(Lmax–L95)取得的噪声变化率与噪声烦恼率A%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R为0.9837。建议将最大声级和噪声变化率作为高速铁路噪声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工业噪声不仅会造成听力损失,严重时还会导致职业性噪声聋,并损害神经、心血管、消化和内分泌系统。针对工业噪声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与危害,介绍了工业噪声的来源及分类,研究了职业性噪声耳聋,提出了工业噪声的控制与耳聋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的发展,噪声已成为工业生产中比粉尘、毒物分布还广泛的职业病危害.在当前的听力损伤人群中,职业人群占据了1/3.尽管如此,噪声性耳聋因具有隐匿性、损伤进展慢、潜伏期长等特点,并未引起用人单位、作业人员应有的重视,噪声性耳聋报告病例呈逐年递增态势. 近日,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主办的工作场所噪声危害及个人听力防护高峰论坛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所所长李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噪声性耳聋可防可控,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切莫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6.
<正>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不良生活方式主要指高盐饮食、摄入过多脂肪及垃圾食品、过量饮酒、蔬菜水果摄入少、体力活动不足等。2012年10月8日为我国"全国高血压日",以"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血压"为主题。  相似文献   

17.
增加睡眠时间美国心脏学会的杂志《高血压》今年早些时候刊登的一篇报道说,睡眠不足可能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在32岁到59岁的人群中,每晚睡眠时间在5小时以下的人患高血压的比例约为25%,而睡眠时间在七八个小时的只有12%。哥伦比亚大学的詹姆斯·甘维施是这项研究的主要发起人,他解释说:“睡眠让心脏跳动的速度放慢,血压降低。睡眠时间短的人24小时的平均血压和心率较高。这可能会让心血管系统承受更大的压力。”多吃水果水果和蔬菜含有的电解质和植物化学成分较多,这些成分能够防止细胞遭到自由基的破坏,而自由基正是造成心脏病的元凶。香…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在劳动部科技委1992年3月12日召开的科研成果鉴定会上,《国内职业噪声危害治理技术评价及对策》通过鉴定。该科研成果包括了国内职业噪声危害现状调查及统计分析,国内工业噪声控制水平评价,以及制订听力保护计划纲要草案等三项内容。 该课题通过调查表明,我国工业噪声造成的职业危害极为普遍且相当严重,目前大约有1000万职工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下工作,约有100万职工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性耳聋。由于噪声造成职工的心理恐惧及对报警信号的遮蔽,它常是导致工伤死亡事故的重要配合因素。此外,职业噪声危害还潜在着巨大的经济损失,按照国家…  相似文献   

19.
发表在最近一期《高血压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显示,长期睡眠不足是造成高血压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参加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表示,睡眠时间很少的人可使其24小时的平均血压和心跳升高不少。这种情况会迫使整个心血管系统不得不在一种高压下工作。研究人员介绍说,过去的一些研究结果已发现,在睡眠紊乱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这些研究并未阐明无睡眠紊乱症状,但又由于各种原因经常缺少足够睡眠的人是否会因为其睡眠时间少而造成高血压的发生。研究人员表示,即使排除了像肥胖症和糖尿病这样的危险因素后,这种长期睡眠不足与高血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体检观察发现机车乘务员血压升高的情况,及时控制、治疗高血压,为铁路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方法对5 987名机车乘务员进行体检,按年龄分组统计高血压患病率。结果血压升高人数为1 512名,占总体检人数的25.3%。结论高血压是机车乘务员的多发病,应当加强机车乘务员的健康监护,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