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城市病"概念1何为"城市病"?城市病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它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病"。"城市病"概念2"城市病"的表现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尖锐。"城市病"表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我们已经开始理性地用批判辨证的眼光看我们周围给我们带来愉悦和便利的种种新生事物。我们在利用它们为自己服务的同时,也应时刻思考着它们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和破坏性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和财富的集中,地震造成的灾害将更加严重.分析了陕西省城市地震灾害现状、历史强震给城市带来的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探讨了防震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针对性地提出了陕西省城市防御地震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程延 《防灾博览》2003,(4):20-21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国有企业改制、私营企业崛起,推动了城市建设,安置了就业人员,拉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然而,劳动的同时,也给从业者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各种各榉的职业病更给劳动者带来无尽的痛苦。职业危害,已成了一个无情的“杀手”。据了解,目前个别企业在生产中大量使用有毒物品,从而导致中毒事故的发生,仅2001年,卫生部  相似文献   

5.
《民防苑》2006,(Z1)
城市地下空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面资源的匮乏,为人们躲避战争与灾害的威胁带来了安全感,其平战结合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也给社会创造了财富。然而,近年来发生在地下空间的事故灾难却给我们的应急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如何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应急管理,减少地下空间事故灾害的发生,降低地下空间事故灾害对人员的伤害、财产的损失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淮南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城市经济带来的损失日益增大。以淮南市为例,探索了编制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技术方法。规划在现状调研、灾害风险评估和用地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对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通道、避难场所、应急物资保障等城市应急设施进行了规划布局;对防洪、抗震、消防、人防、地质灾害、突发水环境事故等防灾专项规划提出了指引;另外,规划也提出了防灾基本对策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7.
作品通过阿辉这一人物形象,讲述了强烈地震发生时,楼房被摧毁,人被埋压幸存于"三角区"的真实体验。同时还再现了阿辉小时候一次有惊无险的小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惊慌。通过一个生命不断经历和成长的过程,表达了人类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安全、建筑安全、青少年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对于生命安全、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原生、次生、衍生和耦合灾害,造成城市灾害复杂化和扩大化,给城市应急管理带来重大挑战.基于应急管理体系的层次性、多样性和模糊性特点,分析了我国当前城市应急管理基本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当前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工作重点是制定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与协调以及生命线系统恢复三个要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继续提高,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但城市环境质量却不容乐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集、机动车数量增加、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等都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严重威胁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统计数据显示,至2012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4亿辆。环保专家表示,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正步行是人的基本需求,几乎每个人在一天的某一时刻都是一个步行者。然而,粗放式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向郊区的蔓延,催生了过度依赖机动车的交通模式,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包括道路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紧缺、土地资源浪费、居民生活成本上涨、社区归属感丧失等。这种"以车为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严羽 《防灾博览》2005,(5):22-23
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空气质量的高低决定了生存质量近年来,空气污染加剧,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而空气污染又首当其冲.据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全国70%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是山西省,据综合整治报告结果,临汾、阳泉、大同是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座城市的前三名.多年来,临汾市区环境一直处于严重污染状态,主要污染物颗粒物超出国家二级标准3倍多,二氧化硫超标率100%.污染最重的时候,汽车在大白天也需开大灯.空气严重污染,蓝天渐渐离我们远去.一旦没有了蓝天,人类将如何生存?  相似文献   

12.
陈光  朱诚 《灾害学》2003,18(4):89-94
自然灾害不仅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各种影响,对于人本身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从秦朝统一中国至清朝灭亡的2000多年间,中国发生了大小成百上千次农民战争。虽然每一次农民战争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但多数都发生在出现了自然灾害的时候。本文通过大量的历史史实证明了自然灾害是导致农民战争的直接导火索。并以史为鉴,提出几点警示。  相似文献   

13.
林捷 《防灾博览》2011,(1):32-35
在2008年版美国联邦调查局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美日城市防震减灾研究的最新进展。城市防震减灾是一个老话题,可是对它的研究却有较长的历史了。美日两国各有多个城市随时都面临着地震的危险。从城市编年史资料可知,大地震的突然发生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破坏,日本灾害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七八世纪,美国可以记录到100多年前。  相似文献   

14.
日前,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上海将启动建设健康城市的“三年行动计划”,成为我国第一个提出建设健康城市的特大型城市。 建设健康城市是个什么概念?这是世界卫生组织面对21世纪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挑战而倡导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战略。上海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将着重加强城市生态和环境建  相似文献   

15.
“九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经济的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从现有水资源的环境质量上看,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已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水污染相当严重,重点流域绝大多数河流断面水质都超过Ⅴ类标准,水污染呈现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  相似文献   

16.
贾振文 《灾害学》1991,6(1):65-67
北京在历史上曾发生多次重大水灾,给人民生命财产、城市建设及社会安定带来了巨大影响。形成水灾的主要因素是永定河决口泛溢和区域雨涝。现从大量的历史文献中列举几个实例,来看水灾的严重程度及其影响后果。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继续提高,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但城市环境质量却不容乐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集、机动车数量增加、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等都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严重威胁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统计数据显示,至2012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4亿辆。环保专家表示,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来源。机动车排放的污染中,含有已被证实能致癌的物质100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能在书刊报纸上看到,有人把我国的万里长城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也有人把浩浩荡荡的秦兵马俑方阵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更令人不解的是还有些人把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给了墨西哥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歌窟……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究竟在哪里?说到世界第八大奇迹,还必须先说一说什么是世界七大奇迹。所谓“世界七大奇迹”习惯上是专指世界上七大宏伟的古代建筑物(或雕塑),它们是:埃及金字塔——在埃及,从古代传流至今的金字塔,大大小小的共有近百座,它们是存放古埃及国王即法老的木乃伊的陵墓。当年建造金字塔的目的就  相似文献   

19.
<正>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生和中年知识分子往往在学业和事业上获得成功的时候,却失去了健康,有的甚至英年早逝,给自身、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带来很大的损失。于是,有人发出无奈的感叹:难道学业、事业和健康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吗?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为了将来更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城市减灾防灾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自然灾害往往给城市造成重大损失.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中,城市绿地系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平衡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游乐场所等作用,同时还具有防震、防火、防洪、减轻灾害的功能.从城市绿地的定义和分类人手,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并通过介绍和分析日本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探讨了城市避灾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