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神经网络模型在环境现状评价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并行性、自适应、容错性及自学能力,已广泛应用于包括环境在内的多学科领域。文章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中,通过案例研究用人工神经网络解决环境评价中的问题。以山西吕梁地区环境影响评价为案例,选择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网络,径向基网络和自组织竞争网络等三种网络模型对其进行环境影响现状评价,并对评价结果作对比分析,通过网络设计、网络训练和模拟,结果说明BP神经网络模拟结果比其它两种方法更贴近环境质量现状。同时对不同参数选取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经过网络参数的不断调整提高评价结果的精度,总结出各种神经网络模型在环境评价应用过程中参数的选取方法。尝试用神经网络解决环境评价中的问题,使环境工作中的方法技术更科学。  相似文献   

2.
金属/有机涂层体系环境失效的电化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简要介绍了金属/有机涂层体系环境失效的现代电化学研究和评价方法,包括交流阻抗技术、局部交流阻抗技术、扫描Kelvin探头技术、电化学噪声技术等.综述了这些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使用原位无损评价方法,多种技术综合研究,将有助于进行涂层性能的评价和金属/有机涂层体系环境失效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国内外环境风险源监控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分析了当前我国环境风险源监控技术体系的特点,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风险源监控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包括环境风险源基本信息底数不清、监控指标不能满足环境管理的需求以及环境风险源监控管理方式相对落后。在调研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环境风险源监控技术体系的设计原则为先进性、可靠性、整体性和经济性原则。按照"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的信息处理思路,分别从监控方案设计、监控技术与设备、监控数据采集传输、监控网络架构、监控管理系统等5个方面构建了环境风险源监控技术体系。并将环境风险源监控技术在上海市闵行区、高桥石化地区及张家口市进行了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生命周期评价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网络技术的应用,本文详细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的生命周期评价数据管理系统(LCADS)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对数据库的框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污/废水的水质安全性评价与管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阐述了废水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总结了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水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指出只有将生物毒性检测技术尤其是微生物检测技术与化学分析技术相结合,发挥二者的优势,才能满足保证水质安全和保护水生生态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企业计算机网络与系统安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网络技术与系统的内在结构以及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分别对如何提高局域网,广域网,外部网和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环保科技》2014,(4):6
《环保科技》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环境科学及应用技术期刊(双月刊),是各网络/数据库入网/来源期刊,广泛开展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讨论,登载环境管理、环境法规、环境研究、监测分析、环境评价、应用技术、生态保护、生物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报告、应用技术、监测分析、环境评价、论述。适合  相似文献   

8.
《环保科技》2014,(6):27
《环保科技》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环境科学及应用技术期刊(双月刊),是各网络/数据库入网/来源期刊,广泛开展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讨论,登载环境管理、环境法规、环境研究、监测分析、环境评价、应用技术、生态保护、生物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报告、应用技术、监测分析、环境评价、论述。适合  相似文献   

9.
王玉洲  李金春 《地球与环境》2005,33(Z1):225-228
针对西气东输—陕京二线联络线工程山东枣庄—济南段岩溶区,采用高密度电法、探地雷达、面波及探井、钻探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野外勘察和分析评价,从岩溶区域分布特征阐述了管道沿线岩溶的基本环境类型,通过对其岩土工程条件的分析评价,提出了管道安全性评价结果及不同岩溶地质灾害管道宜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污水资源化政策的战略环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鹤  朱坦  吴婧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4):241-245,249
战略环境评价在我国刚刚起步,其评价过程、步骤、方法都在探讨之中,特别是缺乏战略环境评价的实例研究。文章提出了政策层次战略环境评价的管理程序和技术程序。按照所提出的技术程序,对天津市即将出台的污水资源化政策(草案)进行战略环境评价。获得了2项经验:(1)组织好公众参与,并将公众参与的意见纳入到政策草案之中:(2)在政策层次上开展SEA,从管理程序和技术程序上进行新的模式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改性硅藻土处理城市污水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分析了改性硅藻土处理城市污水的技术原理。指出改性硅藻土相对于一般的铝盐、铁盐等污水处理剂,具有效果稳定、二次污染少、可回收利用空间大、价格低廉等优点。提出了该技术的常规和改进的工艺流程,从理论上说明该技术的可行性。结合生产性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对CODcr和BODs的去除效率可分别达到70%和73%左右,对SS和TP的去除率分别大于94%和92%,从而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参照一般化学强化一级处理技术的经济费用,分析了该技术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钱林波  元妙新  陈宝梁 《环境科学》2012,33(5):1767-1776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典型有机污染物,绿色修复PAHs污染土壤已成为国内外环境和土壤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固定化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刚刚开始.本文重点评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修复原理、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的选择、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固定化方法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开展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石漠化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大生态顽疾,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大范围监测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要加强监测成果的应用和相互比较,就必须要有一套统一的行业标准和通用的提取方法来规范目前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喀斯特石漠化定义的演变,根据研究区域范围的不同,总结了石漠化的3种分类分级标准。石漠化的遥感监测技术呈现精确化、定量化的趋势,文中归纳了监督分类、综合分析、光谱分析、定量法四种从遥感图像提取石漠化信息的方法。最后讨论了在实际的遥感监测工作中需要克服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碱法蔗渣制浆黑液循环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碱法蔗渣制浆黑液良性循环处理技术路线及原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此技术路线可行 ,制浆黑液将被全部处理 ,同时实现了液体回用和回收两种实用价值好的产品目标。处理黑液所用的酸化剂转化为制浆药液成分回用于制浆蒸煮 ,得到的浆、纸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石油污染土壤的日益严重,生物修复技术也日益重要,对生物修复技术进行管理是利用生物技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基本需求。在此探讨了石油污染修复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包括修复方法的选择,技术管理,过程控制和风险管理。并提出了可以表征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成本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废旧电脑的综合处理与处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新兴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带给人们更多的方便和享受的同时,也使城市生活垃圾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废电池、废电冰箱、废电脑等家用电器及其废物的另类生活垃圾成为今天新的环境问题。从环境管理和绿色处理的角度,综合概述了国内外废旧电脑处理的现状,结合国外的发展经验从绿色处理的角度对废旧电脑的处理与处置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高毒性和低可降解性的特征,通过先进的生物修复技术来治理POPs污染正受到公众普遍的关注.而提高生物可利用性则可以突破原位生物修复的瓶颈;宏基因组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的降解基因资源;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可以大幅度提高降解菌的能力这3个方面是目前POPs生物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论文将底墒效应利用技术、土壤深松技术、秸秆覆盖技术、有限水分胁迫效应利用技术、喷施多功能防旱剂五项单项抗旱技术在冬小麦播前及各个发育阶段适时、适地综合集成,并给出了应用量化指标。于1998~2000年在河南、河北、山东省进行示范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冬小麦干旱综合防御集成技术是通过各单项抗旱技术触发和优化冬小麦找水、增水、保水、节水、控水的五种水分利用机制,发挥了植物生理生态、土壤理化性状、土壤水库、麦田小气候效应和化学制剂喷施等多种防旱抗旱的效能,时间贯穿于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可实现持续防旱抗旱。集成技术具有比各单项技术更显著的增产、节水效果。在两个典型大旱年的情况下,集成技术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6%~53.7%,平均提高27.7%;小麦增产7.0%~42.3%,平均增产16.6%;每公顷增加纯收入490~1200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产的发展,中国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尾矿重金属渗漏污染地下水尤引人注目,地下水和土壤相互作用,导致重金属离子发生迁移和再分配。电动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绿色技术,因其高效、节能、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具有很好发展前景。本文对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电动修复技术的原理、实际研究应用、技术优势及缺点进行论述,为进一步研究铅锌尾矿重金属渗漏污染地下水电动修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简述了废气治理技术的重要性及对现有除尘技术作了比较评述的基础上,文中选取水洗除尘技术作为基础,针对传统的下喷淋洗涤净化技术的基本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向上喷淋洗涤净化的理论及其液滴二次细化技术,使洗涤液滴在净化段的运行停留时间得以成倍提高。洗涤循环液的消耗量大幅度的降低,显著地提高了净化除尘效率和可靠性,又降低了循环泵的运行电耗.综合技术经济效益高。此技术已经被企业采用,与原有的除尘器相比。体积减少了87.2%。重量减轻了75%,设备费用减少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