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日前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 ,公布新建的 1 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 1 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在全国 1 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分别是 :内蒙古自治区的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省的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省的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西省的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北省的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省的永州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瑶山国家级保护区和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重庆市的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  相似文献   

2.
李清治 《环境》2001,(9):11-11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公布新建的1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16个保护区是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经国务院审定的,它们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省成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省虎伯寮国家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并据此原则,研究制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标准。该标准将中国自然保护区定义和划分为3个类别9个类型。即: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与海岸等5个生态系统类型;2。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两个类型;3.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包括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两个类型。同时,还对其分类体系结构、自然保护区范畴以及本标准的可行性等有关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2005年11月1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了7个破坏自然保护区的典型违法案件.分别是:内蒙古九峰山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内众多采煤企业违法生产、破坏生态环境案件;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非法大面积种植速生丰产林案件;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非法开展水产品养殖活动案件;海南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非法开发建设小水电站案件;云南绿春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非法建设水电站案件;内蒙古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内非法建设空中索道和旱地滑道等旅游设施案件;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违法建设交通设施案件.这些典型案件提醒我们,抢救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已经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影响评价: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日益成为学术界、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关注的一个焦点。近年来,生态旅游的发展和管理已经成为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因此,研究旅游发展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标准或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自然保护区管理理论的完善和管理实践的科学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阐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的相关方法与主要进展,认为保护区内生态旅游的实际效果与理论期望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从而在实践中引发了种种问题,对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在中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快速增长和旅游发展热情高涨的形势下,应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①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②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规划、管理和监测;③强化生态旅游的经济贡献。  相似文献   

6.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切实做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于HJ 913-2017《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规范》对长江经济带12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状况进行评分.以评估结果为基础,评价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的建议.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状况总体较好,平均得分为81.41分.从分布地区来看,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状况相对较好;从建立时间看,评估总得分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时长呈正相关;从规模看,评估总得分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小呈负相关;从自然保护区类型看,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的管理状况要优于野生动物类型.②从管理基础、管理措施、管理保障、管理成效、负面影响5项评估内容来看,管理基础得分相对较高,管理保障得分相对较低.③从全部指标的评分情况来看,保护对象变化和资源调查2项指标的得分相对较高;开发建设活动影响、专业技术能力、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动态监测4项指标的得分相对较低.④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与评估总得分显著相关的指标为巡护执法、日常管护、专业技术能力、管护设施.研究显示,当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机构设置、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监测体系和开发建设活动影响是制约其管理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公布新建的1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1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在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自1956年建立第一处自然保护区以来,已经走过了60个年头,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自然保护区已初步形成布局基本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体系,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2740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46处,总面积97万平方公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2294处,总面积50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1956年开始建立自然保护区,经过60年的发展历程,自然保护区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林业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主体,林业部门在60年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发端、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历史与现状(一)自然保护区的初建1956年10月,原林业部发布了《天然森林禁伐区  相似文献   

10.
大庆市共有14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469.0249平方千米.通过调查大庆市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分布情况,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即保护区级别低,区域分布不平衡;投资力度小,管理体制不完善;科技力量薄弱,研究工作滞后等,为此提出要加强大庆市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就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统一组织协调,明确管理体制、设置管理机构,多元筹划资金、争取优惠政策,开展科学研究、增加科技含量,开发生态旅游、促进可持续发展等七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政     
《环境》2017,(8)
<正>遥感监测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7月20日,环境保护部印发了《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及核查处理办法(试行)》,规定环保部负责组织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结果进行实地核查。对监测发现的人类活动点位逐一进行核查和处理。对于违反《自然保护区条例》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对于生态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 70年代末期。 1 979年 4月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缙云山自然保护区 ,到 1 997年重庆直辖以前共建了 8个自然保护区 ,面积为 2 91 42公顷 ,占重庆幅员面积的 0 .35%。重庆直辖后 ,加快了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 ,在三年的时间里 ,又新建了 1 0个自然保护区 ,到 2 0 0 0年 6月底止 ,共建成 1 8个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 2 52 973公顷 ,占全市总面积的 3.0 7%。其中 :国家级 1个 ,面积 41 85公顷 ;省级 4个 ,面积 1 0 50 .0 3公顷 ;县级 1 3个 ,面积 1 0 61 2公顷。 2 0 0 0年 6月与 1 997年 6月相比 ,自然保护区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新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周边社区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本文以环境社会学为基础,通过田野调研、文献研究和人类社会学及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从保护区的破坏历史、破坏现状入手,系统分析了保护区现有管理机制和政策存在的问题,揭示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的根源,提出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策建议,包括构建自然保护区综合执法局;构建社区公共机制;构建生态扶贫模式,健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以"生态民"改变生态移民思路;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实施独立的监测评估;开展有特色的自然教育。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正>要闻2014年12月17—19日,2014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议在北京举行,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评委会主任委员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李干杰表示,近期应重点做好强化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活动监督管理、严格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立法、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四项工作。2014年12月22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作了说明。周生贤重点介绍了草案主要修改和增加的内容:一是关于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二是关于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三是关于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四是关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五是关于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和应对;六是关于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2000年至2019年的卫星影像数据,分析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开发干扰指数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如下: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明显,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等土地利用面积下降,而建设用地(城乡居民点、工矿用地)和水域湿地等面积增加。变化面积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7.0%,减少的草地和耕地等主要转为建设用地、水域湿地,主要表现为实验区内盐田和养殖塘面积的增加。2000年以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开发干扰指数逐年增大,2005年之前人类活动干扰相对轻微;2005年至2016年人类活动干扰剧烈,自然保护区开发干扰指数增加迅速,以盐田和养殖塘的开发为主要影响因素;2016年后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大,开发干扰指数趋于稳定。人类活动干扰呈现从轻微到剧烈再到稳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最近,经国务院批准,在天津市蓟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地质自然保护区——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自然保护区。这个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填补了我国这类自然保护区的一项空白;它对今后进一步开展地质和古生物进化的科学研究,对开展旅游、进行科学普及教育和生产高级装饰建筑材料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这是我国地质界的大事,也是自然保护事业进一步发展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共管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陈传明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10):1674-1684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有效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当前自然保护区决策者、社区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利用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和利益相关者分析法等,对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从公共管理框架设计和模式选择等方面探讨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公共管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和外围层,其中核心层的利益相关者为政府、当地社区、非政府组织、企业与旅游公司,对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具有高影响力、低利益/高公益,追求生态效益;当地社区为高影响力、高利益,追求经济效益;非政府组织具有低影响力、高公益,追求社会效益;企业与旅游公司具有低影响力、高利益,追求经济效益。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围绕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共管理的框架设计和模式选择。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的管理采取政府主导型,社会效益的管理采取政府指导下的非政府组织管理型,经济效益的管理采取政府指导下的企业与旅游公司管理型以及社区共同管理型。  相似文献   

18.
搜索     
《环境》2007,(6)
广东广东又一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近期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7〕20号文发布了19处新晋升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广东省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此,广东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10个,分别是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内伶仃福田自然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空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重要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主要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方式,具有重大的经济、生态、文化、科学以及美学和娱乐价值。根据实地调查和资料汇总,截至2007年12月,湖北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58个,总面积108.01万hm2,占湖北省国土面积的5.79%。文章在分析已建自然保护区基础上,研究了自然保护区类型、物种多样性、区域体系布局等方面存在的空缺,提出了调整现有自然保护区(主要方式为合并、升级、扩区)和新建自然保护区(小区、点)的建议,包括合并堵河源和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麋鹿自然保护区的扩区,新建三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火烧坪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等一批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议,为湖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龙耀 《环境保护》2014,(17):54-56
【案例来源】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案例类型】评价类【主要违法行为】自然保护区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所属类型】资源开发与保护【违法企业所属行业】林业、矿产、水利、环保、土地、农业【案例概要】案例1:2010年3月,某采矿企业未经林业行政部门同意,在其主管的自然保护区内开采砂石矿产。林业局对该企业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但该企业不服,双方僵持不下;案例2:为解决某森林类自然保护区村民收入减少问题,主管该自然保护区的当地林业行政部门利用林木采伐审批权力,通过"生态改造"的形式,直接批准村民采伐林木,造成自然保护区生态价值损失;案例3:面对旅游开发活动利益驱使,某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将本来禁止开发的自然保护区缓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