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环境化学     
X13 99013944一氯酚光化学反应过程中C一Cl键的断裂/郁志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8,19(5),一45~47 环信X一5 反应体系20mg/L4一氯酚在光照条件下,c-Cl键断裂,用离子色谱检测了a一浓度。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A13+加速C一Cl键断裂的作用较明显;在紫外光照射下,氯原子迅速从4一氯酚分子中苯环上断裂,A13+、Fe2+、Fe3+对该过程的影响很小。最后用Cl一浓度变化研究了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性质。图2表1参7氧化程度出发,研究易降解有机物对氯代物芳香化合物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易降解有机物…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模拟太阳光和紫外光作用下,4氯苯酚(4CP)的光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紫外光的作用更为显著.4CP的反应速率与4CP起始浓度、pH值,金属离子浓度、富里酸浓度等因素有关.通入空气,能够加速4CP降解.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模拟太阳光和紫外光作用下,4-氯苯酚的光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紫外光的作用更为显。4-CP的反应速率与4-CP起始浓度、pH值,金属离子浓度、富里酸浓度等因素有关,通入空气,能够加速4-CP降解。  相似文献   

4.
环境医学     
硒酸钠处理过的石棉,其所致DNA链断裂分别降低了38.3%、61.5%、30.1%,这表明,用上述3种化合物预处理温石棉,有可能减轻温石棉对人类的致癌危害性。图1表4参7X 189902789CdZ+、A13+对蚕豆胚根根尖细胞遗传学毒性效应研究/常学秀…(云南大学生物系)//农业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一1999,18(1)一1~3环信X一15 以蚕豆(品种为8363)为供试材料,以不同浓度单金属离子Cd2+、A13+为受检物质,探讨了金属离子对蚕豆胚根根尖的细胞遗传学毒性效应。结果如下:在低浓度Cdz+、A13+作用下,蚕豆胚根纽胞分裂有显著的加速现象。当CdZ+、A13+到一…  相似文献   

5.
纳米四氧化三铁对2,4-D的脱氯降解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方国东  司友斌 《环境科学》2010,31(6):1499-1505
采用纳米四氧化三铁(Fe3O4)降解水溶液中的2,4-二氯苯氧乙酸(2,4-D),考察了2,4-D初始浓度、纳米Fe3O4投加量、溶液pH和温度等因素对2,4-D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Fe3O4对2,4-D有显著的降解效果,初始浓度为10 mg/L的2,4-D, 48 h内降解率可达48%.纳米Fe3O4对2,4-D的降解是一个还原脱氯过程,反应体系中氯离子浓度随2,4-D浓度降低而升高.LC/MS分析表明,2,4-D降解的主要产物是苯酚,其他中间产物是2,4-二氯苯酚(2,4-DCP)、4-氯苯酚(4-CP)和2-氯苯酚(2-CP).溶液中2,4-D的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产物4-CP、2,4-DCP和苯酚的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0.0043、0.0026和0.0032 h -1.环境条件对降解效率有显著影响,2,4-D初始浓度在0~10 mg/L、纳米Fe3O4投加量0~300 mg/L的范围内,2,4-D降解率随初始浓度和纳米Fe3O4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pH对2,4-D的脱氯降解有显著影响,在pH为3.0时,纳米Fe3O4对2,4-D的还原脱氯效果最好;温度升高,可以提高脱氯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6.
载银TiO2催化剂上Aroclor1260的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载银TiO2为催化剂,以紫外光为激发光源,考察了溶液的pH值和溶液中Fe3+﹑Fe2+﹑Mn2+等金属离子浓度对Aroclor1260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条件更有利于Aroclor1260的光解作用,而且多数PCB单体在pH值为4时有最大的光解速率.所考察的3种金属离子对于Aroclor1260的光解作用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Aroclor1260的光催化降解速率随Fe3+离子浓度的变化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Fe2+和Mn2+的影响作用十分相似,并呈U型影响趋势,即低浓度的促进作用和高浓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般性问题     
类。介绍了含V〔犯废气的处理方法如直接燃烧法(火炬法)、热力撼烧法、催化燃烧法,着重介绍了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蓄热式燃烧法和蓄热式催化氧化法。图2表1参4X701 9902407飞灰浆液脱硫特性的初步研究/陆永琪…(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9,20(1),一15~18 环信X一5 对飞灰中铁等离子的浸出特性进行了正交试验,pH对其浸出量大小有显著影响,在试验pH下限Fe3+的浓度可达到3omg/L。Fe3+溶液和飞灰浸出液的脱硫试验表明,Fe3+的脱硫反应符合过滤催化氧化机理,对so:吸收量的最佳增强作用出现在州二2~3。在…  相似文献   

8.
以柠檬酸(CA)络合亚铁离子CA-Fe(II)为活化剂,活化过硫酸盐(S2O82-,PS)产生强氧化剂硫酸根自由基(SO4·-),进而催化氧化苯酚.从CA/Fe(II)物质的量比、Fe(II)浓度、过硫酸盐(PS)投加量和苯酚初始浓度4个因素来考察络合亚铁离子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去除苯酚的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PS投加量的增加,苯酚的去除率随之提高;但随着苯酚初始浓度的增加,去除率逐渐降低;CA/Fe(II)物质的量比为1/5时,能够保持水溶液中足量的亚铁离子,有利于苯酚的氧化去除;当PS/CA/Fe(II)/苯酚物质的量比为100/10/50/1时,苯酚的去除率最高,反应15min后去除率达到98%,此时,苯酚的氧化反应速率k也达到最高值0.430min-1.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去除苯酚的过程基本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在CA/Fe(II)/苯酚物质的量比为10/50/1条件下,苯酚氧化反应速率与过硫酸盐投加量呈线性正相关(R2 = 0.953).  相似文献   

9.
环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139603189动力学看,2步反应分别为〔二;s+WZs〕和〔二25+凡s〕反应,热力学上也是允许的。通过本项研究,试图提供一种不计算反应过渡态,将热力学分析和Woodward一Hoffmann规则相结合研究复杂反应的方法。图2表4参13大气臭氧损耗中双自由基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孙华斌(济南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环境一32~34,53 用量子化学自由基NH在3一21GCH 环信X一5RHF理论方法研究了单重态双CC12与大气臭氧03的反应机理。 9603190N,。3萃淋树脂吸萃汞(l)机理的研究/程德(杭州大学化学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6,17(2)一12…  相似文献   

10.
环境化学     
X132(X)l(X) 624三氯乙烯在Ti仇上光降解反应动力学/戴智铭(华东理工大学教育部超细材料反应工程开放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2000,20(4)一301一304环图X一58 设计了新型气固相间歇循环式光催化反应器,选取三氯乙烯为污染物的工作系统进行气固相光催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内循环气流量大于310mU而n时,消除了扩散的影响。当催化剂表面紫外光辐射强度小于 0.smw/c时和三氯乙烯浓度大于67拜mol时,反应处于光子传递控制,光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rov‘二1.08几。当催化剂表面紫外光辐射强度在0.5一2.omwlc扩和三氯乙…  相似文献   

11.
一般性问题     
X7012(X) 303296几种金属离子液相催化氧化低浓度玩S实验研究/张家忠(云南省国防工业学校)…//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么刃3,4(4)一l一3环图X一4 用液相催化氧化法对低浓度氏S净化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场S浓度在1 500-2 soom酬矽之间,氧含量为5%的珑S尾气,·Fez十、Znz十和MnZ+在液相中对玩s具有催化氧化作用,其催化性能大小顺序为Fez十>Znz十>MllZ十,且Fe:十催化性能远远大于其他两种离子;用Fez十作催化剂,溶液的净化效率可达卯%以上,且硫容量也较大,对低浓度姚S的净化相当有利。图6表l参7 马来…  相似文献   

12.
VUV/Fe3+体系对水中全氟辛酸(PFOA)脱氟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VUV/Fe3+光催化体系对全氟辛酸(PFOA)进行脱氟处理,考察了PFOA初始浓度、Fe3+浓度、体系pH值对体系脱氟的影响,并运用响应面正交法(RSM)优化分析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VUV/Fe3+体系对PFOA具有明显的脱氟作用.PFOA浓度与Fe3+浓度比为1.8∶1~1.2∶1和pH为3~4时,有利于体系的脱氟.基于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各影响因子显著性排序为pH>Fe3+投加量>PFOA初始浓度,pH值和Fe3+投加量交互作用显著.模型回归性良好,最佳运行条件组合为:pH=3.41,Fe3+投加量为30μmol·L-1和PFOA初始浓度为38.6μmol·L-1(16mg·L-1)条件下,反应4h的脱氟率达到54.13%,与预测值相比偏差为0.36%.在VUV体系引入Fe3+提高了PFOA及中间产物对紫外光利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EDTA对Pd/Fe体系还原脱氯2,4-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Pd/Fe体系对含氯有机物催化还原脱氯过程中,零价铁易腐蚀并在颗粒表面形成钝化层,阻碍目标污染物的进一步脱氯去除,本研究利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与Fe2+和Fe3+的络合作用,消除Pd/Fe颗粒表面的钝化层,使还原脱氯过程得到持续进行.实验考察了EDTA的投加方式和投加量、p H、钯负载率、温度等因素对2,4-二氯苯氧乙酸(2,4-D)还原脱氯的影响.结果表明:1EDTA浓度为25.0 mmol·L-1、投加速率为20 m L·h-1时,苯氧乙酸(PA)生成率在20 min达到了90.7%.而未加EDTA的反应体系,反应210 min后,PA的生成率仅为74.5%;2EDTA可以络合Pd/Fe体系在催化脱氯过程中生成的Fe2+和Fe3+,防止或减缓了Pd/Fe颗粒表面钝化层的形成,提高了反应活性;3适宜的2,4-D催化脱氯条件为:浓度25.0mmol·L-1的EDTA溶液,投加速率20 m L·h-1、初始p H为4.2、钯负载率0.050%、温度30.0℃、搅拌速率200 r·min-1,反应210 min,20.0 mg·L-1的2,4-D几乎可完全转化为PA;42,4-D催化脱氯的中间产物主要是2-氯苯氧乙酸及微量的4-氯苯氧乙酸,最终产物为苯氧乙酸.  相似文献   

14.
环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8,xg(3)一46~49 环信X一5X13 9900028N,N一二(1一甲基一庚基)乙酞胺萃取苯酚的动力学研究/杨竹仙…(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8,17(3)一271~275环信X一87 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N,N一二(1一甲基一庚基)乙酞胺(DMHAA,Nso3)萃取苯酚的动力学。试验表明,萃取速率随水相苯酚浓度、有机相N503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当水相pH值》10.5时,萃取速率明显下降,萃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4‘3kJ.mol一‘。萃取过程属扩散控制,水相中苯酚向两相界面…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中广泛存在的氯离子(Cl?)会在自由基作用下生成氯活性物质,进而与污染物反应可能引发新的环境风险. 为研究Cl?影响过硫酸盐(PS)高级氧化技术修复苯酚污染地下水的效果及机理,采用热活化PS氧化体系考察温度、PS浓度、初始pH及Cl?浓度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合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查明苯酚降解过程中体系的光谱特征,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识别氯代有毒副产物的数量及种类,并揭示其降解机理. 结果表明:①反应温度的升高和PS浓度的增加均可促进苯酚的降解,且降解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 ②Cl?的存在会加速热活化PS对苯酚的降解,其降解效率随Cl?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当Cl?浓度为10、25和50 mmol/L时,反应5 h后苯酚降解率为100%. ③苯酚降解过程中反应体系的荧光特征可分为4种荧光组分(C1、C2、C3和C4),Cl?存在时,C1和C2组分的荧光强度降幅更大,C3和C4组分主要为苯酚降解产物的光谱特征,其中C3组分的荧光强度随反应时间延长呈先增强后降低趋势. ④根据质谱测试结果,推断出Cl?存在时苯酚降解的可能机理,主要包括羟基化/氧化和氯化作用,其中生成的氯代有毒副产物包括2-氯苯酚、4-氯苯酚、2,4-二氯苯酚、氯氢醌、3,5-二氯儿茶酚、2,3-二氯-2-甲基丁烷和2-氯-4-甲基-2-戊醇. 研究显示,Cl?会提升热活化PS对苯酚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率,但也会因氯化作用生成氯代有毒副产物.   相似文献   

16.
利用改性纳米Fe/Ni双金属还原降解2,4-二氯酚(2,4-DCP),考察了p H对Fe/Ni还原降解2,4-DCP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 H=5.5,反应时间为120 h时,由于吸附及还原2种作用,Fe/Ni对水中2,4-DCP的去除率接近100%,且47.0%的2,4-DCP被脱氯还原为苯酚。p H5.5时,Fe0被腐蚀消耗较多,且H+会与2,4-DCP争夺电子,不利于还原反应的进行;p H5.5时,因参与脱氯还原的H+不足及铁氢氧化物沉淀覆盖活性位点,导致还原降解效率随着p H升高而降低。通过分析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浓度变化,明确了2,4-DCP的还原降解途径:(1)2,4-DCP被Fe/Ni还原脱去一个氯生成2-氯酚或4-氯酚,然后继续脱氯生成苯酚;(2)2,4-DCP直接被脱去2个氯生成苯酚。  相似文献   

17.
环境化学     
以及光化学反应三方面,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图3表6参87X 13 9802497有机化合物动态定量结构一一生物降解关系(QSBR)模型研究/戴树桂…(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8,6(1)一1~10环信X一4 通过分析一般QSBR模型应用的特点、不足和影响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基本因素,指出QSBR模型应综合反映影响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四个方面(以氯代芳香化合物为例):氯代苯系物的摄入、氯代苯系物的诱导作用、毒性物质的形成和基础酶的缺乏。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动态QSBR的概念模式及方法学基础。图2表2参44X 1 3…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Cu2+、Cd2+、Ni2+、Fe2+4种重金属离子对2-氯酚(2-CP)厌氧降解速率的影响,并通过描述金属离子抑制作用的修正方程对实验进行拟合,研究了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0~500mg/L投加浓度范围内,Fe2+对2-CP的厌氧降解过程基本不抑制,Ni2+、Cu2+、Cd2+则存在明显抑制,抑制程度Cu2+﹥Ni2+﹥Cd2+.相同的抑制强度下,抑制浓度CIP-Cu﹤CIP-Ni﹤CIP-Cd.修正方程能较好地表征金属离子的抑制作用与该离子对降解速率的最大抑制浓度(I*)以及投加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由该方程拟合结果可得到Cu2+、Cd2+、Ni2+对25mg/L 2-CP降解的I*值分别为458.7,1693.5,1528.5mg/L,I*及指数m值的大小表明金属离子对2-CP厌氧降解的抑制Cu2+﹥Ni2+﹥Cd2+.  相似文献   

19.
紫外光-氯联用污水消毒削弱拖尾程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紫外光-氯联用消毒工艺削弱二级出水氯消毒拖尾程度.考察了紫外光-氯使用顺序、pH、氯投量、紫外光剂量等因素对氯消毒大肠杆菌动力学曲线的影响.SS浓度对"拖尾现象"有显著影响,降低SS浓度能够有效提高拖尾区灭活率.紫外光-氯联用消毒能提高一级反应区的灭活速率1.08~1.25倍,并将拖尾区灭活率提高2~2.5个对数级,二者存在明显协同作用.UV/HOCl方式效果优于HOCl/UV方式.降低pH,提高氯投量将加快一级反应区消毒速度而更快进入拖尾区.紫外光剂量变化对拖尾区开始时间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环境化学     
3参3X1312(X)3(XXX)3品红的深度氧化机理研究/孙卫明…(复旦大学环科所)//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犯,21(4)一344一348环图X一87 选用253 .7nln的紫外光为激发光源,对品红/过氧化氢体系中的紫外光解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中品红的解离近似为表观一级反应。解离反应的速率常数为0.038 675一‘。品红水溶液的脉冲瞬态光谱结果表明,品红主要与OH自由基反应而导致脱色,其在540lun处的脱色与340nm处的瞬态吸收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品红在5粼)nIn处脱色为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8 .ro xl护s一‘,340lun处新的瞬态物种生成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