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风暴潮灾害自然等级预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风暴潮灾害为重大海洋灾害之一,灾害发生的频繁性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准确的灾前预报成为风暴潮灾害管理的关键。文章首先参照国家制定的《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响应标准》制定出超警戒水位和浪高相结合的风暴潮自然等级划分标准,运用多指标分级方法将风暴潮自然等级强度划分为超警戒水位强度和浪高强度两个方面,并依据超警戒水位强度和浪高强度建立风暴潮等级预报联立方程。最后对比分析了基于国家划分标准和本文划分标准的风暴潮自然等级与灾情等级结果,以此验证风暴潮等级划分标准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所辖海域海洋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率高,给山东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压力。介绍了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山东省海洋预报台)基于山东省立体海洋观测网、海洋精细化预报系统和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构建的山东省海洋灾害观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在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为山东省港口安全生产、渔船海上作业、石油开发及应急指挥决策、风暴潮灾害辅助决策、沉船及落水人员搜救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风暴潮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风暴潮为研究对象,从风暴潮灾害数值模拟预报技术、风暴潮灾害致灾机理、风暴潮灾害损失评估、风暴潮灾害损失监测预警、风暴潮灾害损失应急管理等五个方面回顾分析国内外有关风暴潮灾害研究的进展情况,揭示目前国内风暴潮灾害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风暴潮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风暴潮数值模型预报结果在小尺度区域往往存在弱于或强于实况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该风暴潮灾害模拟方法融合数值模型预报结果为特征要素,使用一种基于多要素MOS(Model Output Statistics)风暴潮灾害过程模拟方法来实现对风暴潮灾害的预报。该模拟方法是将低维的特征向量映射到高维的隐含层中进行支持向量机(SVM)学习训练并控制输出相对误差,其特点在于MOS风暴潮灾害过程模拟中融入数值模型预报结果,并通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最小化不敏感损失函数的逐渐优化逼近实测值来实现。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风暴潮灾害过程减增水切换时期,数值模型预报的水位增水峰值为0.95 m,低于水位实际增水峰值1.1 m,历时5 h,预报曲线表现较为平滑,而MOS风暴潮模型在此期间模拟得到历时2 h就达到水位增水峰值1.14 m,模拟曲线爬升明显较快,这与实际风暴潮灾害过程的特征更加吻合;从预报结果的均方误差(RMSS值)和相关系数(CORR值)来看,MOS风暴潮模型预报结果的RMSE值和CORR值分别为0.165 m和0.945,相比数值模型的0.190 m和0.912都有所提高,可为后期精细化风暴潮预报工作提供一种新的过程模拟思路。  相似文献   

5.
黄冬梅  廖娟 《海洋环境科学》2012,(5):746-749,754
在现有风暴潮灾害研究基础上,结合风暴潮数据库特点,提出基于斜率分段过滤的相似匹配算法,定义了风暴潮辅助决策、风暴潮序列以及应用于风暴潮序列的相似匹配度量模型。由于海洋数据具有海量等特性,本文先用基于斜率特征向量分段算法进行过滤,再用风暴潮相似度量模型提取相似序列,依据提取的序列在风暴潮数据库中的记录信息,进行风暴潮辅助决策,为风暴潮灾害乃至整个海洋数据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1950~2009年汕头沿岸的热带气旋和1953~2009年汕头风暴潮增水资料,确定汕头地区的增水影响区,并对进入影响区的热带气旋频度、源地、路径、登陆点等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分析了影响汕头增水的热带气旋的空间、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防御风暴潮灾害重点在7~9月,尤其是7月;热带气旋进入影响区以后的路径和登陆地点的不同引发汕头风暴潮增水强度不同,东南-西北行的路径引发增水次数最多,强度最强,西登型和正面登陆型热带气旋较其他登陆类型容易引发较强增水等。所得出的结论,对风暴潮预报具有指导意义,利于开展海洋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7.
风暴潮是青岛沿海地区危害较重的海洋灾害。加强对风暴潮的预测与发布,提高对风暴潮灾害的防御能力,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通过对风暴潮的形成特点以及历年来所造成灾害的原因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些防御风暴潮灾害的对策和措施,供今后的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8.
郑慧  赵昕 《海洋环境科学》2012,31(4):552-554,560
频发的海洋灾害给人类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总结日本灾后重建经验,本文认为提高居民防灾减灾能力、建立海洋灾害保险机制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有限的海洋灾害风险统计数据会降低传统的参数估计方法在海洋灾害保险费率厘定中的有效性,故本文引入非参数模型中的核密度估计方法对海洋灾害风险损失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相应的期望损失,并以此为基础厘定海洋灾害保险的纯保费;在考虑风险附加后,文章对海洋灾害保险的费率进行了校正,以风暴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完成海洋灾害保险纯保费的厘定,并针对如何提高我国海洋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BAS-BP模型的风暴潮灾害损失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暴潮灾害是中国沿海地区最严重的灾害之一,近年来由其带来的经济损失均占海洋灾害总损失的90%以上,因此构建一个简单准确的损失预估模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现有风暴潮灾害研究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天牛须搜索(beetle antennae search)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将其应用到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预评估中。本文收集了福建省1994~2016年记录比较完善的29个风暴潮灾害损失数据,建立风暴潮灾害损失预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对指标因子进行预处理,消除数据冗余信息对预测的影响。对模型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与标准BP神经网络相比新模型有效避免了网络陷入局部极小值的可能,且与常规优化算法相比,克服了训练时间长、收敛速度慢的缺点,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直观地展示海洋灾害致灾因子信息和辅助海洋灾害预警分析,应用SKYLINE三维地理信息技术构建界面布局和人机交互界面,基于时空同步监视的理念和数据综合管理的思维采用数据同步技术将台风信息与渔场、渔船、海浪、潮位、增水数据等在同一界面进行综合集成和实时叠加展示分析,建立了人机交互式三维海洋灾害预警辅助分析系统。系统具有信息查询、致灾因子同步监视分析、实时预报信息叠加分析、渔船安全管理辅助等功能,实现了对海洋海浪和风暴潮预警具有较好的辅助分析。实际应用表明,系统能够直观展示致灾要素,为防御海洋灾害提供了一个形象的会商协同平台,有助于提高海洋灾害预警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技术的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以台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郜志超  于淼  丁照东 《海洋环境科学》2012,31(3):439-442,447
分析了台州市台风风暴潮灾害特征,根据台州市沿海区域的地理、水文、社会经济等特点,在台风风暴潮数值模型模拟基础上,实现了基于格网和GIS技术的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价。通过构建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台州市区沿海地区的台风风暴潮灾害危险度、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进行了分析,在GIS平台上进行淹没分析、叠置分析、以及格网拟合计算,最后绘制出了台州市台风风暴潮灾害高分辨率风险区划图,以期为我国风暴潮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冯倩  刘强 《海洋环境科学》2017,36(4):615-621
风暴潮灾害是影响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损失的预评估对防灾减灾有重要作用。本文选用2002~2014年的40组风暴潮历史灾情资料进行试验,首先建立风暴潮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并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筛选,然后采用最优权重组合将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进行组合预测分别对风暴潮直接经济损失和受灾人口数进行预测,并与单一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发现组合预测方法可以降低误差,提高损失预测的准确性,建立风暴潮灾害损失预评估模型,为决策者进行预警信息的发布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3.
风暴潮灾害社会经济损失评估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在介绍风暴潮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基于风暴潮灾害损失的组成构建了风暴潮灾害社会经济损失的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建立了风暴潮社会经济损失的分类评价模型,同时通过2005~2009年广东省的七次典型风暴潮实例介绍了风暴潮灾害社会经济损失评估技术的具体应用,为今后开展更加精细的风暴潮灾害损失统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导致风暴潮灾害频发,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灾害性损失。科学测算风暴潮灾害的风险价值,对于度量风暴潮灾害风险、估计风暴潮灾害损失、指导灾害风险有效分散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国风暴潮灾害损失数据鲜明的频率低、厚尾性特征,本文引入极值理论的POT模型完成风暴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分布拟合,测算出不同置信水平下的风险价值,并通过了Kupiec失败频率检验。研究表明,运用POT模型测算不同置信水平下的风险价值可以作为今后中国风暴潮灾害风险科学度量以及单次灾害最大可能损失合理估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完备的防灾减灾机制的构建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以典型海洋风暴潮灾害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1990年以来沿海地区政府防灾减灾财政支出和风暴潮经济损失数据,构建衡量政府灾害防御能力的协调度指标。利用傅里叶变换对政府补贴灾害的协调度进行检验,发现其存在突变特征并依据非线性平稳性检验对补贴协调度进行动态拟合。测度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防灾减灾总支出灾害协调度,科技教育支出灾害协调度、城市建设灾害协调度、社会福利灾害协调度均显著上升,指出降低对政府支出过度依赖、探索多元的防灾减灾机制是提高我国灾害应急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线程技术的中国海风暴潮数值预报可视化程序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海的风暴潮及灾害情况,对杭州湾一带的风暴潮进行了重点阐述。在风暴潮二维数值模型FBM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可视化界面的数值计算程序,能直观的显示风暴潮发展时历,包括风暴潮最大增水、台风风向和移速。采用了多线程技术,可节省时间,程序具有Windows风格的人机交互界面,操作方便。通过几个算例测试,本程序计算结果符合工程预报需要,可为同类研究做一些参考,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际先进的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ROMS)模式,采用四重网格嵌套和地波雷达数据同化技术,以青岛、石岛湾、羊口港和鲅鱼圈港附近海域等4个海域为示范区建立黄、渤海近岸三维温盐流精细化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包括系统自动控制子系统、数据预处理子系统、温盐流预报子系统和预报产品后处理子系统。青岛近海的预报系统业务化运行持续6年,其他示范区预报系统持续3年。业务化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温度和海流预报精度高和运行时间短,满足业务化预报要求。该预报系统为黄渤海近岸防灾减灾、军事活动、海上运动、交通运输等提供了及时的精细化海洋环境预报服务,特别是绿潮、溢油、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前,风暴潮灾害的数值模拟给出的海量数据结果往往使得研究者难以理解,阻碍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同时从应用角度也不能满足对灾害进行实时可视化的需求.因此,本文针对风暴潮灾害数值模拟的计算格式和结果数据特点,探讨了Web Service技术和可视化处理技术基础上为研究人员提供实时的风暴潮灾害数值模拟以及水位、流场的时空分布可...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机载LIDAR技术的海岸带防风暴潮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载LiDAR技术具备快速、精确获取地面高程信息的特点,在海岸带风暴潮灾害防御能力评估方面可以发挥重大作用。本文以惠东县盐洲岛为研究区,基于机载LiDAR点云数据和航空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的路堤、海岛高程,土地开发利用等信息,利用DEM模拟风暴潮淹没范围,评估研究区路堤建设情况及其面临风暴潮灾害的防护能力。实验表明:盐洲岛12.54%的路堤缺乏防御风暴潮灾害能力;在水位达到3.5 m、4.4 m、4.6 m时,分别有71.38%、83.17%、84.18%的海岛范围面临遭受风暴潮灾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依据福建省滑坡灾害和降雨量历史资料,分析福建省滑坡灾害的分布特征;选取降雨因子作为气象因子,24h预报雨量R24和前期累积雨量∑R作为预报因子,将预报因子分别划为5和7个等级;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雨量级别下滑坡灾害发生的频次进行统计,结合预警等级,初步制作了福建省滑坡灾害气象预警判据表,从而对福建省滑坡灾害的气象预警预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滑坡灾害分布广泛但不均匀,年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8月份,与降雨量年内分布特征基本一致;福建省滑坡灾害气象预警可划为五级,各等级运用相应的方式向用户提供信息或发布通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