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疫情,除了关心与关注外,无数的人都发出这样的疑问,我能做什么?我可以做些什么?不论是"在家宅",还是用自己的一己之力为抗战疫情出把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抗击疫情的"急先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作为普通民众,我们能为疫情防控做些什么呢?尽量呆在家中,保持室内通风春节期间,疫情严峻。专家建议,尽量待在家中,不要外出拜访亲友,减少出门次数。冬日虽然严寒,我们在家也要扛起责任,保持自家门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相似文献   

2.
正一、前言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下,各级政府果断行动,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举措,成功遏制了疫情蔓延的势头。然而,从2020年2月中旬开始,疫情转而又横扫欧美,肆虐全球。2月26日,海外日新增确诊病例首度超过国内,3月11日,世卫组织将新冠肺炎定性为"全球大流行病",标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的抗疫勇士在危难时刻纷纷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这个艰难时期的重大社会责任,奋力抗击疫情。他们用生命呵护生命,全力守望家园,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伟大的行业使命。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敬!  相似文献   

4.
正溅着血泪的生存与毁灭的悲壮史诗石破天惊的大自然与人类命运的交响曲!(接上期)第四章血祭唐山10.夏日的闪电与命运的沉浮我们瞪大双眼苦苦寻觅,为什么却遭到震魔的突然袭击?面对大地震洗劫后的残垣断壁,面对唐山人惊魂未定的满腔悲愤,我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诅咒者还是被诅咒者。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的地震工作者们每每谈及这场大劫难,都痛惋不已,仿佛那是烙在他们心灵深处一块伤口,一辈子都很难愈合了。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4月5日10时,四川省地震局对外正式发布《"4·1"石渠5.6级地震烈度图》,这标志着此次石渠地震应急处置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在仍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面对前往的甘孜州是四川除省会成都外疫情最重、确诊病例最多的特殊地区,四川省地震局是如何高效有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连续行车十余个小时、长途跋涉近千公里、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地区奋战30  相似文献   

6.
正有这样一群肩负特殊使命的逆行"战士",它们被我们亲切地称作"无言的队友"。在那些最危险的地震灾害现场,你总能看到它们勇敢前行的身影。这些小小的身躯好似蕴含着大大的能量,它们一次次地钻入震后的断壁残垣,穿梭在各种恶劣环境中,用敏锐的嗅觉捕捉细小的生命气息,展开一次次搜救行动。  相似文献   

7.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遭遇的最严重的一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疫情防控的各类棘手问题中,"如何高效地梳理与传达错综复杂的疫情数据"这一问题,完全可以用信息可视化设计进行有效的解决.从我国抗击疫情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看,信息可视化设计可以帮助民众与社会各界快速了解新冠肺炎相关知...  相似文献   

8.
2010年2月20日傍晚,山西省晋中、太原、吕梁、长治、阳泉等地相继出现市民顶着寒风走上街头"等地震"的事件,起因则是源于一条网络上流传当地要发生地震的谣言。透过此事我们不难看出谣言只是导火索,公众对于地震和地震预报缺乏科学的认识,以及近年来世界各地频发的大地震给老百姓心中留下的阴影,恐怕才是这场闹剧真正的"炸药包"。近期我们就此事件特别采访了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高建国研究员以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孙士鋐研究员,请他们谈谈透过"山西地震谣言"看地震预报与近期地震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面对突如其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广大民众除了少出门,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以外,同时,还要增强卫生健康意识,养成早睡早起,不熬夜等良好生活习惯。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适量的体育运动,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最好的防护。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运动适合在家里进行。  相似文献   

10.
《防灾博览》2020,(1):66-67
近期,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平日里大家觉得不起眼的口罩一时间成为各地市民的抢手货,因为它是能够守护呼吸道的屏障。但是,您知道各种口罩的种类和用途,以及正确使用口罩的方法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口罩"的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11.
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在口记中写道:"北京城不会得‘感冒',但总有一天它的交通会得‘心脏病'。"如今,不只是北、上、广这样的大都会,全国600多座城市大多出现交通拥堵现象,高峰时"发病"早已司空见惯。"堵",只是城市病的一种。穿梭于高楼大厦间,置身于霓虹光影里,我们一边感叹城市的摩登繁华,一边不得不面对诸如环境污染、房价虚高、水源短缺、管理粗放、应急滞后之类的现实。从1978年到2014年,城镇常住人口由1.7  相似文献   

12.
"大灾之后必定有大疫"。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过后,往往在灾区会出现传染病的流行或爆发。然而,普洱地震后,在灾区宁洱却没有出现任何疫情的爆发和流行,疾病的发病率和以往同时期保持相同稳定的水平,这是多了不起的成绩呀。卫生防疫人员用辛勤和汗水换来灾区老百姓  相似文献   

13.
正警铃毫无预兆地响起,"呜——呜——"的声音刺激着耳膜。此刻的上海只是被定格在民防逃生演练时分,而此刻正遭受战乱的国家,恐怕连"演练"的机会都没有了。那里的人们哭泣着,惶恐不安又狼狈不堪地奔跑在祖国的土地上,他们没有安全,只有蓬头垢面,并且不知下一秒自己是死是活。那里可怜的人们不需要"演练",因为他们每天都在逃生!我们竟还在为警铃的声音而烦躁,却不曾想过自己身处这片天地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民防苑》2014,(2)
正H7N9禽流感的初次发现是在2013年的3月,这种来势凶猛的病毒却在当年入夏后又似乎消失得无影无踪。2014年伊始,当浙江、江苏、上海等地连续报道H7N9的出现时,所有人都明白,这种流感病毒又卷土重来了。面对一种新出现的病毒,人类对其危害知之甚少。所以它的出现,总是会引起恐慌。应对公共疫情危机,是采取强制手段隐瞒下去,还是将疫情信息准确快速地予以公开?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疫情发生后,各行各业都积极投入到这场战"疫"中去,文化领城也奋勇向前,充分发辉其在知识科普、宣传教育、凝心聚力、安抚心灵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开辟了异彩纷呈的文化抗"疫"战场。"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淡""在家待着别乱串,电视WIFI来相伴"……最近一段时间,各地农村一条条硬核抗"疫"标语、口号被  相似文献   

16.
照片上女孩悲伤的神情,把我们似乎又带回30年前唐山大地震的悲惨现场。今天,当我们再次面对频发的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及人为灾害时,我们自问,能否从容对待?应急对策是否已成竹在胸?是否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什么是冠状病毒?有什么症状?如何有效防护?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科学家分离出来,因为长得像皇冠一样,由此得名"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劣迹斑斑",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几次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都由冠状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18.
正"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自从文字悄无声息地走进我的心里,那种潮水涌动的情感便再也无法释怀,成为我心灵的依靠,成为忧伤的甜蜜,伴我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庚子鼠年,农历新年才刚刚开始,我们国家就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无情肆虐。"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战"疫"中,公安机关全警全力,冲锋在前,涌现出了一大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英雄模范人物。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4月9日,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主持召开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直属机关党委和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落实地震系统疫情防控和防震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20.
灾后的自我心理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地震改变了数以万计的人的人生轨迹。灾难带给人们的不仅仅只是生命上的劫难,更是精神上的摧毁。面对灾难,他们会恐惧、会焦虑、会夜不能寐、也会出现一些幻觉,但这一切都还没有到了影响他们正常理智的地步,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节把自己慢慢带离灾难心理状态。首先,这时候的人一定不能离群,尽可能的多跟大伙在一起交流,多说话,甚至抱头痛哭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