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疫情,成千上万的医疗、警务、铁路等不同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同气连枝、心手同向,义无反顾坚守岗位,奋战在人员流动密集的抗疫一线,他们,是平凡的"逆行者"。他们,为我们的平安幸福保驾护航。他们,用责任和担当,奏出了"逆行者"的最美旋律。致敬"逆行者"!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直面苦难的力量。面对疫情,每个个体都会显得弱小、无力,但他们仍然选择逆行而上。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自救,热爱生命;我们互救,珍惜生命。提起疏散演练,有很多人纯粹只把这当作是玩,并且玩得不亦乐乎。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但我知道,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一定会后悔的。除此之外,我还有些讨厌他们,对自己生命如此轻视的人,他们还将重视什么呢?没有了生命,他们又能重视什么?  相似文献   

3.
《民防苑》2003,(3)
在都市的某地,有一支身着“橄榄绿”的特种兵。他们脚踏陆战靴,手执防暴器材及狙击步枪,个个身怀绝技,武艺超群。是城市“反恐”、处置突发事件和抢险排难的先锋。他们用生命和智慧谱写出一曲“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壮丽诗篇。这支神秘的特种兵就是武警上海总队某部特勤中队。  相似文献   

4.
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因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药品安全、动植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历史上看,全球众多国家及地区曾经多次遭遇过公共卫生重大疫情的侵害。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各地遭遇公共卫生重大疫情更加频繁。如1997年禽流感暴发,2001年美国炭疽攻击,2003年SARS,2004年禽流感席卷美国和亚洲部分国家,2009年从美国和墨西哥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病毒暴发等,这些灾难均给当地人民造成生命、健康及财产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遭遇的最严重的一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疫情防控的各类棘手问题中,"如何高效地梳理与传达错综复杂的疫情数据"这一问题,完全可以用信息可视化设计进行有效的解决.从我国抗击疫情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看,信息可视化设计可以帮助民众与社会各界快速了解新冠肺炎相关知...  相似文献   

6.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疫情,除了关心与关注外,无数的人都发出这样的疑问,我能做什么?我可以做些什么?不论是"在家宅",还是用自己的一己之力为抗战疫情出把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抗击疫情的"急先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作为普通民众,我们能为疫情防控做些什么呢?尽量呆在家中,保持室内通风春节期间,疫情严峻。专家建议,尽量待在家中,不要外出拜访亲友,减少出门次数。冬日虽然严寒,我们在家也要扛起责任,保持自家门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接连发生的印度洋海啸、美国卡特里那飓风、孟加拉强热带风暴等一系列与洪水有关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说明当今世界低海拔地区的洪灾脆弱性。系统回顾了目前洪灾生命损失评估采用的经验统计法与GIS分带法,发现这些研究方法忽视了造成洪灾生命损失的过程与机理,计算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根据洪灾发生的过程及其生命损失的机理构建了一种新的洪灾生命损失评估模型框架。首先采用"人口吸引动态空间化GIS模型"模拟洪水期间典型时段的人口动态空间分布;其次用基于DEM和GIS网格的"环形"洪水淹没算法进行洪水演进过程的数值模拟,获得水深-流速的洪水过程时空场;接着用GIS网络分析和线性规划方法计算灾区成功转移与转移失败的人口数量及空间分布;然后用避难场所人口空间再分配模型,计算成功避难与避难失败的人口数量及空间分布;最后用建筑物倒塌和个体水中不稳的生命损失评估模型,计算用作避难场所的高层建筑物倒塌和困于水中人员的潜在生命损失。  相似文献   

8.
民防伴我行     
正"世界上最脆弱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它是脆弱的……——题记2008年5月12日,一个令人一辈子也无法忘记的日子,一个让人每每想到就会忍不住流泪的噩梦,一个至今让人心痛、让人无法置信的事实,死神在瞬间夺走了几万条鲜活的生命,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换学生的生命,父母用自己的身躯换儿女的平安……生命很美丽,也很脆弱;平安很贴近,也很遥远。生命像一根透明的丝线,一端系着昨天的眼泪和欢笑,另一端又连接着明天的希望与成功。站在两端之间,我们才知道"生命"是多么珍贵,需要我们时时珍惜。  相似文献   

9.
《灾害学》2021,(3)
重大传染病风险评估是国家制定卫生安全战略的参考依据。通过构建我国重大传染病疫情风险指标体系,从潜在威胁、社会脆弱性、疫情后果三个维度并采用熵权法对各省区进行风险评价,研究发现:(1)三个分维度中,社会脆弱性对疫情风险影响作用最大,疫情后果其次、潜在威胁最小;(2)我国重大传染病疫情风险空间差异显著,具体表现在地区间差异和地区内不平衡性,其中潜在威胁差异最凸出,社会脆弱性差异最不明显;(3)各分维指数存在空间格局差异,潜在威胁、疫情后果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相关联。研究认为,应加快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提高疫情抵御能力;既要对高风险地区重点防控,也要平衡区内风险;疫情防控需因地制宜和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逐步推进、疫情境外输入压力不断增大、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解除,以及无症状感染者存在一定传播风险等情况,对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一时间节点,重新审视前期疫情防控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极为重要,也给下一阶段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工作以启示。  相似文献   

11.
《灾害学》2016,(3)
疫情发生时间、地点、采取的控制措施、疑似染疫动物的种类、数量、同群的数量、免疫情况、病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是养殖户发现禽流感疫情时,需要依法上报的10个重要信息。疫情防控效果取决于养殖户上报信息的充分性。为规范养殖户上报疫情行为,通过收集全国331个肉鸡养殖户的调查问卷发现,平均每个养殖户上报6个疫情信息,但愿意上报全部信息的养殖户仅27.79%。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影响养殖户愿意上报疫情信息数量的因素很多,但养殖规模、防疫信息渠道、禽流感联防联控系统参与意愿正向且显著的影响因素。与预期不同的是,北方养殖户有意向上报更多的疫情信息。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4年秋天,对于四川省华蓥市天池镇打锣湾村和观音溪镇李子垭村的杨瑞春、杨瑞国等217户计830位村民来说,是值得高兴的日子,因为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从此脱离了地质灾害的威胁,生命和财产有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灾后的自我心理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地震改变了数以万计的人的人生轨迹。灾难带给人们的不仅仅只是生命上的劫难,更是精神上的摧毁。面对灾难,他们会恐惧、会焦虑、会夜不能寐、也会出现一些幻觉,但这一切都还没有到了影响他们正常理智的地步,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节把自己慢慢带离灾难心理状态。首先,这时候的人一定不能离群,尽可能的多跟大伙在一起交流,多说话,甚至抱头痛哭也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4月9日,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主持召开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直属机关党委和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落实地震系统疫情防控和防震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5.
《民防苑》2003,(1)
人类总希望延长自己的寿命甚至达到永生,如果你也这么想,不妨随日本记者走访一下神秘的美国“生命延续基金会”“第五星”生命延续基金会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它是美国最大的人体冷冻机构,它们希望通过超低温来保护死者,使之在科技发达的将来得以再生。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首先参观了被他们称为“病房”的人体保存室。推开门,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暗淡的灯光下是一排排银白色  相似文献   

16.
《民防苑》2009,(10)
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梁万年9月11日指出,当前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形势呈现三个新变化,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防控禽流感     
当前,一些国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严重,我国的疫情也十分严峻。充分估计防控禽流感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才能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好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科  张森  张萌 《灾害学》2021,(4):175-180
新冠疫情呈现出散点多发及不可预见性等特征,针对城市社区制定合理高效的预防与管控措施尤为重要。结合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对武汉市265个疫情社区的空间特征与感染率分析,发现疫情社区的感染率与社区建成年代要素、规模要素及管控特征要素存在较强线性关系,与社区周边公共设施要素、空间布局要素、人口要素线性关系较弱。基于此,提出社区潜在疫情风险评价模型,从社区潜在风险识别评价、防疫圈划分及防疫管控机制三个方面,制定社区“防疫圈层”规划策略,构建多级共享的“社区-生活圈-城市”防疫体系,满足管控状态下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提升社区应对突发疫情的抵御能力,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底至今,新冠肺炎疫情以前所未有的迅猛之势席卷了世界各地。截至2020年8月8日,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已致病近1950万人,累计死亡病例逾72.2万,而全球确诊病例数每天仍在大幅攀升。位于南半球偏安一隅的新西兰,在这次疫情中也未能幸免,尽管新西兰政府在应对疫情上功过参半,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2020年初,在武汉被发现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席卷中华大地。今年的春节,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变得沉重而紧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数字迅速上升,除湖北武汉外,各省市也纷纷出现的疫情病例让人心痛和焦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作为普通民众,我们能为疫情防控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