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防灾博览》2014,(5):88-88
据报道,科学家已经制造出一种“远程遥控”的老鼠,使用电子植入技术赋予了瘫痪动物行走的能力。科学家声称,“这项研究或许能够帮助部分因脊椎损伤而瘫痪的人士进行康复治疗,使他们行走的更加自然。”进行试验的老鼠背部中间脊髓已经被切断,大脑信号传不到下部脊髓,但是却能通过神经外科植入物传送电流至脊髓神经,使它们能够在跑步机上行走。科学家可以通过改变电信号来控制老鼠的动作。实验中老鼠成功迈出一千步,并挑战了各种高度和长度的楼梯。  相似文献   

2.
近日,长沙理工大学丁美、贾传坤教授团队联合多家科研团队,自主研发设计出了世界首款液流电池电极材料大尺度生长设备,并开发出了一种大规模储能钒电池专用的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可显著提高钒电池功率密度、能量效率和循环寿命,有效降低钒电池成本.这一技术有望为大规模储能液流电池的商业化电极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从2008年第2期起,本刊开辟一个新的栏目《大家讲科普》,大家讲科普,就是大科学家来讲科普。今后将不定期地邀请一位大科学家做客本栏目。本期邀请到的是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著名地球化学、天体化学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  相似文献   

4.
1979年3月,美国海洋学家巴勒带领一批科学家对墨西哥西面北纬21°的太平洋进行了一次水下考察。当科学家们乘坐的深水潜艇“阿尔文”号渐渐接近海底时,透过潜艇的舷窗,他们看到了浓雾弥漫下的一根根高达六七米的粗大的烟囱般的石柱顶口喷发出的滚滚浓烟。“阿尔文”号向“浓烟”靠近,并将温度探测器伸进“浓烟”中。一看测试结果,科学家们不禁吓了一跳:原来这里的温度竟高达近千摄氏度。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浓烟”原来是一种金属热液“喷泉”,当它遇到寒冷的海水时,便立刻凝结出铜、铁、锌等  相似文献   

5.
盲人与听力     
《民防苑》2006,(3)
加拿大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先天性盲人或幼年失明者的脑部视觉区域能够发生某些微妙地“重组”,并因此而具有超常的辨别声音的能力。这一发现也为科学家争论已久的问题“盲人是否具有非凡的声音定位能力”提  相似文献   

6.
正科学家日前在《科学》上报告说,他们通过将菠菜的"捕光器"与9种不同生物体的酶结合起来,制造了人造叶绿体。这种叶绿体可在细胞外工作、收集阳光,并利用由此产生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富含能量的分子。研究人员希望他们制造的加强版光合作用系统,最终能将二氧化碳直接转化成有用的化学物质,或者使转基因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  相似文献   

7.
《民防苑》2006,(3)
1996年的一天,一群美国科学家正在佐治亚州的萨瓦纳河畔进行一项核辐射试验。位于萨瓦纳河畔的核试验基地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美国在与苏联进行氢弹研制的核竞赛中建立的。该基地拥有49个地下存储槽,存放了1.5亿升的放射性核废料。科学家们将一根金属棒伸入一座存  相似文献   

8.
《防灾博览》2006,(6):23-23
据悉,英国科学家将利用飞行器携带激光探测仪,寻找被森林及高山掩盖的地震断层。2005年,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并造成巨大的财产人员损失,正是由于地震带被茂密森林所掩盖,使人无法提前做出任何预报。目前,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自然》报道了第一条神经信号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解剖学通路。该研究由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祁海课题组、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胡霁课题组和清华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钟毅课题组合作完成。应激(压力)是动物或人因外界刺激处于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研究人员发现从小鼠大脑杏仁核和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神经元到脾脏  相似文献   

10.
<正>人们建造水坝和大型的涡轮机,将瀑布和潮汐的能量转化为电力。而为了实现更小规模的水流发电,中国复旦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纤维的轻型发电机,可以植入在静脉内部并从流动血液中产生电力。2011年,瑞士研究人员开发了微型涡轮机,理论上可以植入人类动脉当中,并通过血液流动进行发电。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的这种新型发电装置,其基于缠绕在聚合物核心上有序排列的碳纳米管,发电核心是由纤维状流体纳米器(FFNG)负责,电力来源于FFNG  相似文献   

11.
土地电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电极电位。本文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电极成分,溶液成分,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等因素对电极电位影响的数量级为10~1—10~2毫伏。  相似文献   

12.
去年年底,印度洋的一次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给人类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这是大自然造成的灾难。但人类自身研制的核武器,若不加以控制,同样会给人类带来恐怖的灾难。最近数年来,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对核爆炸所产生的后果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后,描绘出了大规模核战争将使地球出现“核冬天”的可怕景象。这些科学家们认为,大规模的核爆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使验血的过程更便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技术,只要将血液流过一个装置内添加了化合物的微细管道,再以低频声波振动,将血液细胞分离.就可供不同的检验之用。科学家在装置的管道内,放入加有碘克沙醇的液体,配以声波振动,令液体形成不同密度的"阶梯"。血液细胞进入管道时,就会往管道旁边移动,在靠近与它们密度相近的阶梯就会停下来,研究人员就可以从中分类出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白血球细胞。  相似文献   

14.
时尚科技     
嘉仪 《防灾博览》2010,(1):88-89
<正>破解"斑马人"成为可能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首次发现老虎身上的条纹、美洲豹身上的斑点和家猫身上的纹理至少和3种基因有关。发表在2010年《遗传学》杂志1月刊上的研究报告称,科学家们研究了具有不同条纹和斑点的家猫,并跟踪其后代的皮肤斑纹。利用称  相似文献   

15.
《民防苑》2006,(3)
美国一所大学里的一只5岁的老鼠死了,这相当于人类200岁的寿命。科学家还使软体昆虫的生命延长了一倍,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把果蝇的寿命延长到71天,它们通常只能活37天。全世界人的平均年龄至今还未超越70岁这个界线。为何科学家不能找到使青春永驻的秘方呢?俄罗斯科学家就此对几个青春永驻的神话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6.
吕春 《防灾博览》2010,(2):38-40
<正>树木与地震可谓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然而,科学家却从树木年轮的变化中,揭开了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地震秘密。为我们了解过去的地震灾害事件积累了许多珍贵的资料……美国加州圣安德烈斯断层曾发生了伤亡严重的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并至今仍然威胁着  相似文献   

17.
《防灾博览》2017,(6):88-89
正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研究人员在檀香山举行的IEEE国际微波会议上展示了一款起搏器,与传统的起搏器不同,这款产品已经抛开了传统电池设计,采用身体外部的微波发射器为其提供动力。传统心脏起搏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这  相似文献   

18.
《灾害学》1995,(2)
2020年长生不老公式将问世从1971年起日本科学家开始编辑有关人类未来的集体报告。不久前他们又发表了例行报告。他们预测人类长生不死之谜将在2020年被人类发现。同时对下一世纪进行了某些预测:2003年——氧将直接从水中得到。2004年——消防、建筑...  相似文献   

19.
《防灾博览》2011,(1):86-87
北美洲曾有过长着15个角的恐龙 华丽角龙(学名Kosmoceratops)生活在7600万年前,体重5500磅(约2500公斤).柄息于现在的美国犹他州,巨大的头部上长有15个角。其实这种恐龙早在2007年犹他州大学的一次科学考察时就被发现了,但直到2010年9月科学家才正式描述这种恐龙并命名。化石分析结果让科学家感到吃惊。  相似文献   

20.
地震中大多数悲剧是由于墙壁倒塌压在人身上而造成的。如果墙壁造得能抵挡地震波的震动,这就意味着战斗打赢了一半。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日本和美国易受地震袭击的地区,在研究抗震建筑物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在地震多发的旧金山,人们将分层的钢板和橡胶块体置于建筑物下面,充作减震器。在日本,科学家创造了“聪明建筑物”,它们配备传感器来探测和对付地震震动。墙脚下的传感器检测到震动并立即将信息传送到一台计算机里,然后由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