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清时期江浙地区海洋灾害频发,给灾民带来了严重损失。为探求此区灾害概况与社会应对机制,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晚清时期江浙地区海洋灾害的特点、危害及社会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晚清时期是江浙地区海洋灾害救济体制向近代转变的重要时期,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济促进了此区灾害救济体制的近代化。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灾害治理模式的创新日益弥补了传统救灾方式的缺陷,并为提高江浙地区海洋灾害的应对能力开辟新途。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不清,幼儿教育权利问题,幼儿园教师身份不明、权利与义务不清、队伍不稳定,管理职责不清,发展经费匮乏,各种社会力量办园有待规范等。这些问题是提出学前教育立法的直接原因,而学前教育立法则是学前教育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两宋自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起,经北宋(公元960~1127年)与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320年。该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期,各种疫情凸显,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宋代发生流行型疫病204次,12个种类,其中引起疫灾49次。无论从京城到地方,从皇室、军队到百姓,还是从正史、名著到野史,不乏有关瘟疫的记载。随着当时政治经济中心从开封向临安迁移,瘟疫灾害的重灾区从开封迁移到杭州,受灾次数从东南向西南逐渐减少。孝宗时期至宁宗(1163~1223年)瘟疫发生频率最高,理宗时期至宋亡(1224年~1279年)发生频率最低。夏秋季节,各种疾疫尤为流行。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海洋灾害对沿海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应对发生的灾害,社会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救灾的主体。通过考察社会动员的主体、途径、力量等方面,探讨近代我国应对海洋灾害的社会动员机制,为我国未来应对突发性的海洋灾害提供历史借鉴,丰富应对措施与经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历史时期瘟疫的研究对现代瘟疫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陕西省为研究区域,在大量收集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初步考察了康熙三十至三十一年(1691—1692年)陕西瘟疫发生的情况,并着重分析了这次瘟疫爆发的相关原因。结果表明,干旱灾害、社会风俗、治疫政策等是瘟疫爆发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6.
在晚清中外不平等条约中,以西方文字为条约文本法定文字的条款,向来被看作是清朝政府建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人才的动因,但这只是京师同文馆建立的表层原因。除了这类条款,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还包括了有关中外往来公函用词的条款及有关中国语言学习的条款。这三类条款的提出均与清代来华西方人的满语、汉语等中国语言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这样认为,晚清时期,一批精通中国语言的西方人在谈判桌上,以其驾轻就熟的语言能力延续并扩大了西方列强在军事战场上的战果,使清朝政府在遭受军事上的巨大失败之后,再一次遭受了精神上的羞辱与折磨,这才是建立京师同文馆不可言说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应对突发性海洋灾害的社会动员机制方面存在着参与救灾的社会力量过于弱小,政府动员不足,应急动员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信息沟通机制缺乏等问题,为此,需要加大对民间组织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动员,加强应急社会动员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提高公民的灾害应对能力等,以此来完善社会动员机制,以寻求有效的防灾减灾对策,构筑新型社会动员氛围。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要做好自然灾害应对工作必须统筹兼顾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自然灾害应对的法规、组织等层面上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参与的作用,集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自然灾害应对。努力形成组织规范、运转协调的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的自然灾害应对模式,切实提高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组织在突发性海洋灾害应对中存在着参与水平不高、有效配合不足的问题,这与"强国家-弱社会"的传统格局、社会组织相关立法不健全、志愿者动员不充分因素有关。因此,需要通过整合社会组织内部资源,强化自身力量;优化权责分配,建立健全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应对的机制;强化公民参与的主体意识,提高公民参与能力等途径,来加强社会组织应对突发性海洋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各国都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我国于2018年正式实现了环保“费改税”的改革,本文以排污费、环保税、外部性、税收效应等相关知识为基础,结合目前排污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深入分析研究。文章从排污费与环保税的差别来研究排污企业所面临的制度变化,进一步分析该项制度对排污企业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合理的应对策略,为企业实现经济转型、节能减排以及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贡献了思路,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1.
李兴  勾芒芒 《环境工程》2010,28(6):28-30
内蒙古乌梁素海分别于2008年5月和2009年5月连续2年暴发了"黄苔"事件,已不断丧失湖泊固有的养殖、灌溉、旅游等功能,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乌梁素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已引起国务院领导和各界学者的关注。根据乌梁素海试验站实际监测的数据,对"黄苔"暴发期前后的水质、水文、气象等因素进行分析,以揭示影响"黄苔"暴发的环境、营养盐、水动力等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乌梁素海"黄苔"的暴发主要是水体长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和适宜"黄苔"生长的各种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系统科学地研究"黄苔"暴发的原因能够为乌梁素海"黄苔"暴发的预警、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一个充满未知、变数、电影里表征凶兆的年份,人类将再次聚焦里约.我们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出路在何方? 科学、政治和经济是形塑现代社会的三种核心力量,在“里约+20”峰会召开之际,我们应对之反思,希望理性的微光能照亮我们前面的路.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流行对人类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同时也考验着世界各国公共卫生系统应对大型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对历史传染病疫情暴发和流行的环境与气候特征进行总结,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科学研究及防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果表明:①历史上人际传播的冠状病毒科、正粘病毒科传染病多暴发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及冬春季节,而黄病毒科传染病多暴发在热带地区及高温多雨的夏秋季节.②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催生影响传染病的暴发及传播.③人类对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迫使病毒宿主栖息地迁移和不同病毒宿主聚集,增加病毒变异概率和传染病暴发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认为适宜的气候因素可能利于疫情的暴发与流行,而热带国家疫情的暴发则说明需要重新审视气候、环境条件及生态因素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未来传染病疫情的预测及阻断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全球环境治理快速发展,国际社会设立了负责全球环境事务的相关机构和机制,开展了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无数会议和谈判,制定了众多环境公约、协定和规则,建立了相应的资金机制,针对各种全球环境问题以国家为主体实施了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行动,以联合国框架为主体的全球环境治理结构逐步建立和发展。然而,从国际社会设定的环境目标的实现程度看,多数情况是进展甚微。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着全球环境规则的执行力不足、联合国系统的效率不高、全球发展不平衡和传统的发展模式尚未改变、全球层面缺乏环境与发展的统筹协调、对国际竞争的顾虑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瓶颈、全球环境治理缺乏推动力量等挑战。本文建议,全球环境治理的进一步改善,需要加强全球层面环境与发展的统筹协调,探索不影响全球市场公平竞争的资金和技术援助机制,建立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推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经步入水污染密集暴发期.近年来频频暴发的恶性水环境污染事件--松花江水污染,渤海湾、东海赤潮,太湖、巢湖、滇池蓝藻污染……一次次为人们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16.
综合治理不应理解成各种污染物质综合在一起治理。综合治理是采用综合的办法治理污染。综合的方式可以是各种单项技术联合;治理污染与生产结合;以废治废;在不同行业之间及社会上进行综合。单项技术是综合治理的基础,能够削减污染负荷,应当组织力量,从事踏踏实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浅水型湖泊蓝藻水华预警监测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浅水型湖泊的富营养化进程不断加快,呈现出蓝藻水华暴发现象是逐年增加的。太湖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浅水型湖泊更因近年来蓝藻水华频发的态势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确保太湖地区饮水安全,提高政府应对蓝藻水华的能力,对太湖蓝藻水华进行预警监测是判断其发展趋势以及制定相应对策的重要手段。着力分析和总结了太湖蓝藻水华预警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从预警监测工作的统筹、预警监测体系的建立、技术分析、预警监测的启动、分级与评价、预警信息的发布、预警监测的终止到预警监测的保障机制等,以利于同行们更好地应对浅水型湖泊蓝藻水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一、本刊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多样化、复杂化、加速化的特点的需求。对各种信息将按比例进行选择刊登。包括社会信息(环保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和各种物质信息。其中物质信息有:区域动态信息(一次信息);宏观系统信息(二次信息,以现代系统科技理论模式为基础);微观系统信息(三次信息,以现代系统科技理论模式的实施方案为基础);宏观和中观管理信息(反馈、搜集和输出系统);综合再生信息(某一生产力系统过程终结后派生出的众多的信息,既有成功的又有失败的);  相似文献   

19.
要闻     
《环境保护》2014,(11):6
正5月14日,全国重点地区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出席会议并讲话。吴晓青指出,"底数不清、机理不明、技术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颈之一。大气污染物来源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环保系统、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模拟消落带水华暴发行为的数值沙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近年来水华污染的现场资料为例,通过氮磷浓度、水温、流速和光照等实测数据构建了消落带开放水域环境体系的数值沙堆模型,描述了藻类生长及水华暴发的动力学机制;利用数值沙堆系统崩塌行为反映出的频率-尺度幂律关系作为判断消落带水域是否暴发水华以及规模大小的依据,采用有限尺度标度分析从不同侧面验证了水华暴发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并揭示出各种拟合参数与水华暴发规模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沙堆模型如果存在良好的幂律关系,相应的消落带水域将暴发水华,且幂律指数越大,水华污染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