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峡工程竣工后库区面临着移民安稳致富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压力,文化旅游业是化解这一难题的优势产业.在分析屈原故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有利因素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将秭归县整体建设成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生态富民型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区域旅游开发理论,研究了河口县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征,在分析该县旅游功能区划与旅游开发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3.
甘肃祁连山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祁连山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刘建泉,刘兴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张掖734000)杨建红(甘肃张掖市九龙江林场,张掖734000)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1993年旅游在世界贸易中居于首位,旅客人数突破5亿人次,全世...  相似文献   

4.
贵阳市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阐述了贵阳市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及主要景点,分析了该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旅游资源的开发设想及其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开发三峡库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许曦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16(3):186-187,138
运用旅游文化学理论 ,并结合三峡旅游的实际 ,对三峡库区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开发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性及其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揭示了贵州旅游资源的独特个性,深入探讨了贵州旅游业的形象定位--奇异秀美的喀斯特王国、神秘独特的地域文化旅游区,对贵州客源市场进行了细分和定位,并强调贵州近期应主抓普通兴趣旅游,但也要特别重视和扶持发展极有潜力的特殊兴趣旅游,最后提出了搞好贵州旅游开发营销的4点措施.  相似文献   

7.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草原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深度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通过分析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的特征和深度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开发理念、开发模式、区域合作和产品开发方面的设想,尤其基于资源的状况提出3种资源开发模式:依托市场模式、组合集聚模式和依托资源模式。  相似文献   

8.
南阳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阳市历史悠久,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在中原崛起的大形势下,走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之路,是南阳市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南阳市应统筹全局、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发料收集,针对南京市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在分析资源基础、市场需求、产品竞合等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南京市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重点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对于开发区域丰富的资源及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沙漠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国际上沙漠旅游正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积极开发沙漠旅游资源,既利于区域人地关系的和谐演进,又利于全面推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以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沙漠中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分析,探讨了沙漠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中的优势和劣势。最后对乌兰布和沙漠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区情,提出了开发的具体措施,目的在于全面推进乌兰布和沙漠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家界溶洞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昊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9):847-850,F0004
溶洞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发得当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否则便会造成不可逆的资源破坏。以张家界溶洞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对溶洞资源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溶洞的景观价值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溶洞开发措施,为张家界市溶洞旅游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宜宾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文化对旅游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功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已越来越被旅游业所重视。宜宾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对宜宾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分析宜宾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把宜宾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做大做强宜宾旅游美食文化产业提出了一些开发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经济强省.要真正把旅游业树立为四川省的支柱产业,就必须彻底扭转当前对旅游文化资源的粗放式经营管理局面.只有实现内涵式旅游开发,把未来旅游吸引力放在自然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方向上,四川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经济强省。要真正把旅游业作为四川省的支柱产业,就必须彻底扭转当前对旅游文化资源的粗放式经营和管理局面。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和云南省在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和宣传上的不同做法和和态度的比较,总结了云南成功经验,希望从中得到启示。总之,只有实现内涵式旅游开发,把未来旅游吸引力放在自然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方向上,四川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海岛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拥有3061个岛屿,约占中国海岛总数的2/5,海岛旅游产品正由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提升.分析了浙江省海岛旅游资源的区域比较优势和开发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海岛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是海口市的支柱产业,带动了整个城市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分析海口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发展定位、资源利用、旅游品牌、景观开发、城市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瓶颈,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为海口市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服务,助力于海口市经济、社会的全面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哈密地区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晓华  菊春燕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5):464-465,415,F0004
按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对哈密地区旅游资源进行普查,并结合前人所获得的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从资源的丰度、品质、空间结构和空间分布等方面评价了哈密地区旅游资源,总结出哈密地区旅游资源具有类型较丰富、分布不均衡、资源品质一般、特品级旅游资源缺乏;人文旅游资源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且特色明显,但自然旅游资源仍有较大开发潜力等主要特征。该分析与评价结果可为该地区决策的制定提供战略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旅游效率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关系,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运用DEA模型、熵值赋权法、阈值法、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和ArcGIS等方法对2009年、2014年、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旅游效率、旅游业发展水平,以及两者之间协调性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3个指标均随时间的发展而上升,具有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存在某些核心省份带动周围省份上升的现象。②协调度与旅游效率和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的线性关系,协调度越高,说明该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更高效、合理、健康,该区域旅游业更发达。  相似文献   

19.
大连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代表着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系统分析了大连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开发大连生态旅游资源应当采取的主要对策,并对大连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