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稳定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污泥接种、回灌前对渗滤液进行加热、不同的渗滤液回灌频率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稳定进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污泥接种、回灌前对渗滤液进行加热、较高的环境温度均有利于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快速稳定,垃圾填埋前期较低的渗滤液回灌频率有助于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快速进入产甲烷阶段,后期较高的渗滤液回灌频率则有利于填埋垃圾较快稳定。  相似文献   

2.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及其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渗滤液回灌分为表面灌溉、竖式井、水平井、喷灌和针注四种方法,本文概括了渗滤液回灌的依据、工艺流程和每种方法的操作方式及其优缺点,渗滤液间灌对填埋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与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处理试验研究。当渗滤液CODCr为1491~2965mg/L,该组合工艺对CODCr、BOD5、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3%、98.3%和61.7%。文中还对渗滤液CODCr的降解性能、厌氧-好氧工艺的合理组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进展并分析,阐述了其优特点,提出了新型的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SHMBR)以及用于污水处理和回用的工艺,从水处理工艺学,流体力学,水微生物学方面论述了其所具的特点,说明了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高效,低耗,资源化的污水生物反应器,指出了今后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城市垃圾处理与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4  
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等17个城市垃圾的调查,结果表明,近10年,上述城市垃圾总量的增长城市化关系密切,城市垃圾的组分受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消费行为方式的影响,地域差异显著;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欠完善,管理体制不合理,急需通过市场化动作国吧改善。  相似文献   

6.
垃圾填埋场是重要的甲烷释放源,其有效管理是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环节.通过硝化渗滤液回灌模拟垃圾填埋柱,研究硝化渗滤液在新鲜垃圾和老龄垃圾填埋柱中的脱氮及对垃圾稳定化和产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灌的硝化渗滤液在不同填埋龄垃圾柱中,均可实现总氧化态氮(Total oxidation nitroge,TON)完全还原.当回灌TON负荷分别达到14.19 g t-1(TS)d-1和10.45 g t-1(TS)d-1时,新、老垃圾柱中甲烷产生开始受到抑制.实验后期,回灌TON负荷增至38.78 g t-1(TS)d-1和30.62 g t-1(TS)d-1时,新、老垃圾填埋柱产甲烷相对抑制率分别达54.10%和95.77%.同时,回灌反硝化对新、老垃圾柱中垃圾降解贡献率(Rd)分别达85%和93%,能有效促进垃圾稳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相萃取前处理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多环芳烃的总去除效率超过80%;大部分三环、四环和五环的芳烃可在处理过程中被厌氧降解.多环芳烃的主要降解反应发生在厌氧滤池工艺段,然而SCOD(溶解性化学耗氧量),BOD和TOC的主要去除工艺段则是膜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8.
以探究全球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技术实践,展示人类面向21世纪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新视点,并对我国垃圾对策视点的调整及垃圾产业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流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垃圾渗滤液回流处理后,CODcr去除率最高达95%,在半好氧状态下NH3-N质量浓度降低至10mg/L几以下,渗滤液水质得到改善;渗滤液回流增加了湿度,使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加快;渗滤液同流处产甲烷速率是不回流处产甲烷速率的2倍多:渗滤液回流处的总沉降幅度可达填埋场深度的20%,而不回流处仅为8%。回流处理技术分为直接回流至垃圾层、表面喷灌或浇灌至填埋场表面、地表下回流或内层回流技术。在填埋场处于产酸阶段早期,回流的渗滤液量宜少不宜多:在产气阶段则可逐渐增加。应将稳定化程度高的垃圾层区(产甲烷区)排出的渗滤液回流至新填人的垃圾层(产酸区),将新垃圾层所产生的渗滤液回流至老的稳定化区。通过控制垃圾的组成、回流的时间、渗滤液的pH值等手段可改善回流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天津滨海新区某非正规填埋场治理工程为例,通过有机质、气体成分等参数,分析了好氧加速降解技术在北方海滨地区填埋场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好氧加速降解运行24个月,堆体中有机质降解率为27.6%,有机质平均含量从22.1%降低至16.0%;堆体沉降率为6.62%,平均沉降量为53 cm;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水质稳定。该治理修复案例可为同类非正规垃圾场好氧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固体废弃物渗滤液组分动态变化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渗滤液(Leachate)是城市固体废物填埋场(MSWLF)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掌握其水质变化规律是研究填埋场对环境污染的首要问题。渗滤液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使用垃圾淋滤的方法模拟大气降水,利用实验结果建立模拟模型,揭示了渗滤液组分随降水的变化规律。可以预测垃圾填埋后渗滤液污染组分的浓度变化。为研究填埋场渗滤液组分变化及确定其处理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模化有机垃圾,在炉膛内径为0.5米,有中心转轴翅片推动垃圾前进的焚烧炉中,对焚烧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了影响焚烧炉中NOx、SOx生成和燃烬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焚烧炉在控制NOx、SOx的前提下稳定操作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城市垃圾管理综合体系改革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漳州为例,分析我国城市垃圾政策体系,管理体制、资金状况、产业市场调控机制的现状,提出城市垃圾管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应以“谁污染谁治理”为原则,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应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在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负担性、社会可接受性的基础上,以清洁生产、最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为指导思想,加强立法和政策制定;按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垃圾管理新体制;依靠市场和政府双重动力,全方位、全过程、开放垃圾产业;建立多元化项目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固体厌氧消化法处理城市垃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垃圾处理方法──高固体厌氧消化法的概念、优缺点、发展历史、现状及国内外几种典型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市固体废弃物的预处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前进行有效的预处理,不仅可以减少处理量,提高处理的效果,而且可以回收部分资源性物质。由于垃圾的特性多变及处理方式的不同,统一的处理系统不仅难以达到处理垃圾的要求,而且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文章针对垃圾焚的需求以及垃圾的特点,分析了垃圾焚烧炉预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设计设备参数的确定,并介绍了与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配套的预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大中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方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为“社会公害”之一的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而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的关键是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详细分析了实施分类收集的6个前提条件。此外,还研究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方法和实施程序。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设计方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章简要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工艺参数、炉型结构、烟气处理、用地面积、设备配置、环境保护、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等内容的选择原则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