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近年来,洞藏酒以其柔顺、醇和的独特风味,越来越受到高端白酒市场的欢迎,但由于符合白酒储存条件的天然洞穴极难寻得,许多白酒企业开始建造采用陶坛等陶制容器储存白酒的人工地下洞穴,即人工洞白酒库。GB 50694—2011《酒厂设计防火规范》中要求"除人工洞白酒库、葡萄酒陈酿库外,酒厂的其他甲、乙类生产、储存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除葡萄酒  相似文献   

2.
王铭珍 《安全》2007,28(6):49-51
北京现有高层建筑5000多幢,每幢高层建筑都有地下室.对于地下室的利用,有用作停车库或物资库的,有用作超市的,有用作旅店的,有用作出租给外地民工居住的.这些地下室,大多是按原来的设计使用的.如近年新建的高层住宅楼,都设计有地下停车库,停车库都有较高的耐火等级,里面设有较完善的消防设施和良好的防火分隔.但有的高层住宅楼地下停车库是和楼上直接连通的,没有防火、防烟分隔.万一停车库发生火灾时,其火焰和毒气会很快窜到楼上各层,将会导致众多居者的伤亡.……  相似文献   

3.
<正>人防工程是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免受或减轻空袭杀伤破坏而专门建造的防护建筑。通常有:地下指挥所、地下物资库、地下医院、地下通信站等。建设人防工程的根本用途是为战时掩蔽人员、物资提供安全的场所,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护标准要求进行建设,保证战时的使用效能。同时,在和平时期应当充分开发利用人防工程,为经济建设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4.
汽车运输企业的油库中,小型库比较多。这些库采用地下、半地下储油方式居多。因建库时间较长,加上修建时条件所限,防火、防雷击、防毒等辅助设施不完善,火灾隐患严重,应予以高度重视。油库的危险区域主要是地下油品储罐及入孔井,还有排气管口、加油机周围。油罐用来储存油料,入孔井是油库每天卸油作业、计量操作的场所,这两个地区偶有油品洒冒,油气易于积聚,发生火灾的概率很大,应作为重点防火部位。加油机每天要进行上百次车辆加油作业,难免油品滴漏,加上车辆进出频繁,不安全隐患多,加油机附近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也较大。上述三个区域是…  相似文献   

5.
油库,特别是汽油贮存库,因其贮存物挥发性大、闪点低,所以在油库的周围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只要遇到一个0.15mJ 的电火花,就会引起整个油库的燃烧和爆炸。许多地下、半地下油库产生爆炸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雷电引起的。因此,油库的防雷电问题,已为广大设计工作者所关注。本文就地下油库电气设计中有关雷电防护的问题,谈谈个人的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1999年9月10日,笔者参加江西省宜春地区煤炭行业组织的民用爆炸物品专项安全检查,在宜丰县新庄镇邓家村煤矿发现炸药库存放的是岩石乳化炸药。无独有偶,接着在宜春市洪圹乡煤矿又发现炸药库存放的是岩石铵梯炸药。笔者以往在安全检查中,也多次发现过一些煤矿井下使用岩石炸药,这种现象应引起煤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根据工业炸药使用条件分类:岩石炸药适用于无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的地下矿山和其他场所;露天炸药只能用于露天矿山和其他露天爆破工程;安全炸药适用于有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的地下矿山和其他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在很多矿井…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是解决城市人口、环境、资源三大难题的重大举措.地下空间的大面积开发利用,最引起人们关注的当属消防安全问题,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其潜在的危险因素远远多于地面建筑,尤其是地下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由于避难和扑救的难度远大于地面,造成的损失也将大大高于地面.因此,深入分折地下空间火灾的特性、成因,研究防火对策,是目前加强地下空间消防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每到夏季,毒品库(如存放苯、乙醚、酸类、氰化物等仓库)往往容易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不少厂矿的毒品库是地下或半地下仓库,雨季来临,容易进水,浸泡毒品。如不及时排水,夏季气温高,含有毒物的水迅速蒸发,就会使仓库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浓度增高。还有些毒品能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工人进入库房工作,不加防护,就容易发生中毒事故。有一年夏季,某厂的溶剂库进水。领导组织工人入库舀水。由、于工人既没戴口罩,也不穿长筒靴,赤着脚,站在水里干,没过半小时,就有人头晕、恶心、呕吐。后来弄清原来是苯中毒。 二是毒品库通风不…  相似文献   

9.
李昕哲 《安全》2004,25(6):36-36
烟花、爆竹仓库按其生产、贮存销售的环节分为药品库、烟火药库、半成品库、成品库. 1对于各类仓库储存保管应做到 (1)对于化学药品、烟火药、半成品、成品,必须根据它们的性质分类、分库堆放.对性质和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严禁同库储存.  相似文献   

10.
使用模拟的地下油料储存库装置,对地下油料储存库火灾初期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合油料地下储存库火灾防治和安全性要求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拟油料地下储存库起火后,火灾初期模式与实验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装置结构直接相关.在一定条件下,模拟油料地下储存库内出现爆燃向爆轰的转变;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火灾的模式不同;油料地下储存库内火灾的发展,油料的持续燃烧及发生燃烧的部位受通气条件和洞内复杂的烟气流向等条件控制.  相似文献   

11.
92.为什么导爆索燃烧比工业炸药燃烧易转为爆炸?答:工业炸药由燃烧转为爆炸的条件,一般认为是炸药中有雷管或燃烧区有可能形成高温高压状态。没有雷管一般是不易发生爆炸的。我国曾多次发生井下临时炸药库或地下药室(3吨炸药以上)中的工业炸药燃烧事故,均未发生爆炸。然而,在有导爆索的情况下,由于导爆索的药芯是高威力的黑索金(或太安),它的热感度、机械感度、  相似文献   

12.
路世昌  叶超  黄益良 《安全》2021,42(10):48-52
为解决地下人行通道防火设计存在的无相关消防技术标准可依据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地下人行通道防火设计面临的难点问题;然后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相关规范要求,针对单一市政功能、与商业等设施连通等4类地下人行通道提出相应的防火设计要求.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地下人行通道采用相应的防火设计,可有效提升消防安全水平,可对地下人行通道及地下空间防火设计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期我国正在积极筹建原油地下水封洞库,由于目前我国尚无原油地下水封洞库设计规范,笔者结合原油地下水封洞库的特点,同设计单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消防设计对策.本文介绍了原油地下水封洞库的储油原理、构造以及消防设计,供同行和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城市集中供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城市供热需求的增加,供热地下管线长度迅速增长,供热地下管线事故时有发生,城市供热地下管线安全问题已成为市政地下管线安全研究的重点问题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事故致因论的角度和事故树的方法对供热地下管线系统的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合理有效的预防对策,有效消除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对确保城市供热管网安全、稳定、正常供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庹云富  刘海燕 《安全》2006,27(1):31-31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生命线工程,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城市高效率、高质量运转的保证.地下管线的损坏会导致停电、停水、停气和通讯中断.2006年1月3日凌晨1时许,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路京广桥下的东南辅路突然塌陷造成的地下污水管线断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人口饱和、建筑空间拥挤、交通阻塞……这一系列问题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而降临.这时,人类将目光投向了地下.巨大、幽暗的地下空间被开发成了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场所,地铁也在黑暗中从城市的一端穿行到另一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地下水电站洞室群火灾风险研究为国家地下水电站防火设计规范的修编提供依据.通过故障树分析找出引发地下式水电站火灾事故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级指标对上级指标的影响权重,并根据专家评分法确定最底层指标.结合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地下水电站的火灾风险.结果表明,地下式水电站的火灾风险级别为中.本研究也为其他类型水电站的火灾风险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控制地下综合体深基坑施工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觉模糊集(IFS)-动态加权的风险评价方法.从地质条件、建筑环境、岩土设计、施工方案和偶然风险5个方面分析地下综合体深基坑施工风险因素,构建了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取施工风险5级划分方法,利用IFS理论确定指标风险;以偏大型正态加权函数确定指标权重,得到系统综合风险.以西安市某地下综合体深基坑施工实际为背景,进行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西安市地下综合体深基坑施工系统风险等级为显著风险.其中,指标"邻近建筑""地下管网"的风险等级为高度风险,"道路交通""基坑边坡稳定性""降排水实施"为显著风险,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南岩溶区表层风化沉积的红黏土是地下水污染的天然防渗材料之一.近年来,云南大量水电铝项目的实施对地下水造成极大的氟化物污染风险.因此,研究氟在红黏土中的运移机制对于岩溶区水电铝项目危废渣库的安全运营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生产实际意义.以云南省岩溶区红黏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柱试验研究初始含水率对非饱和红黏土中氟运移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红黏土的初始含水率控制着氟的出流和穿透的时间、弥散系数、阻滞系数以及氟的垂直分布特征.这些参数对西南岩溶区不同季节不同含水率的红黏土地区土壤和地下水氟污染风险管控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证城市地下交通枢纽中人员财产的安全,有必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在多种评价方法中,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识别地下交通枢纽安全水平.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构建了地下多层交通枢纽多灾种安全等级的评估模型.进而,针对北京市西直门地下多层交通枢纽的多灾种安全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在评价过程中,建立了适用于地下交通枢纽的火灾、炸弹和生化恐怖袭击、水灾、地震灾害等4种主要火害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获得了体系中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判断矩阵和指标权重得到了指标的隶属度,最终确定了该交通枢纽的灾害风险评价等级,从而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