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加拿大多伦多市最近召开的第三次北美化学品会议上,两位科学家宣称,采用测定正常的植物与受到臭氧影响的植物之间硬度、韧度和破碎强度的差异,可以在明显地观察到植物结构或产量变化之前,通过试验即能说明臭氧对植物的危害程度,从而估算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例如,牧草在臭氧含量为15ppm  相似文献   

2.
国外动态     
·臭氧对植物的危害·当汽车排出的废气及含氮氧化物、烃等工业排出物与阳光发生光化反应时,就会产生臭氧。这种臭氧对植物的危害比酸雨还大。植物叶子一旦受到臭氧的污染,就会早衰、变色、甚至死亡。据美国植物病理学家的统计,自1980年以来,美国由臭氧造成的植物损失,每年可达10亿美元左右。经研究发现,当臭氧浓度为0.05ppm时,谷物和蜀黍类植物可损失1.5%,大豆和花生将损失12%;当臭氧浓  相似文献   

3.
冯兆忠 《环境保护》2020,48(15):20-22
本文梳理了臭氧污染对我国粮食产量、食品安全和森林生态功能的严重影响,提出减缓臭氧危害的生态修复措施,建议加强传统育种筛选和现代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达到精准、快速地提高植物臭氧抗性的目的;加强化学保护剂和新型纳米材料的研发,完善水肥一体化等相关田间精准管理措施,发展减少大气臭氧(O_3)污染的生态之路。  相似文献   

4.
前言臭氧的用途很广泛。目前,许多国家把它作为一种高效漂白剂应用于木材加工、造纸、纺织品工业中,亦有用作消毒杀菌剂及公共场所的空气净化剂等。但是,臭氧对人类、动物、植物也有很大的危害,这方面已有许多报导。在0.1 ppm 的臭氧中会使人咳嗽、咽炎、呼吸困难。经常接触浓度为0.2 ppm 的臭氧会导致人  相似文献   

5.
臭氧污染治理是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臭氧污染带来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且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鉴于此,有必要加强对大气臭氧污染问题的研究,明确其危害、来源、特征以及有效治理措施,从而提高对大气臭氧污染的治理水平.现对大气臭氧污染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及其来源、特征、治理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温室条件下将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Saranac”)暴露在pH值为5.6和3.0的模拟酸雨中,每周1—2次。加或不加臭氧(范围为98—294ug/m~37小时/每日)每周一次。据报导对斑豆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杀虫剂—二嗪农(0.0—二乙基—0—(2—异丙基—6—甲基—4—嘧啶基)硫逐磷酸酯)首次在这些试验中使用,但是没有观察到它对臭氧危害的保护作用。每周一次模拟雨和臭氧连续两个月以上,单就苜蓿的收获量上看,未发现产量减少的现象。每周经两次模拟酸雨处理,且连续进行两个收获期以上,其收获量并未因酸度增加而明显减少。在全部试验中暴露在酸雨和臭氧下的植物干重百分比或是增加或是无影响。与对照植物相比较,经pH 值为3.0的酸雨处理的植物,其饲料质量指标:N 百分比减少了18—37%,这一数据揭示了模拟酸雨和臭氧对苜蓿的产量和质量没有联合影响。  相似文献   

7.
臭氧引起植物落叶及生长物质防护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臭氧除了伤害植物叶片外,还能引起叶等器官的脱落。臭氧熏气后3—4天脱落达到高潮,以后逐渐趋于常值(对照)。这一变化趋势,与离区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呈正相关。利用NAA、2,4-D、IAA等生长物质在熏气前喷洒或涂抹,可以相对降低离区纤维素酶活力,从而抑制了因臭氧引起器官脱落的效应。故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物质可作为抗臭氧危害的保护剂。  相似文献   

8.
臭氧是一种存在于地球臭氧层和近地面的气体,它对人类和环境是否有益取决于大气中存在的位置。高空臭氧层使人类免受紫外线伤害,而近地面臭氧是光化学烟雾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损害农作物、树木和其他植物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诱发儿童哮喘等疾病。本文结合2013年8月12日常州市出现的臭氧污染天气,利用气象和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对污染过程、变化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连续高温、太阳辐射强度大、风速低、大气扩散条件差等气象因素和臭氧前体物(NMHC)较高等不利条件下,易形成臭氧污染天气,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三种植物对UV-B辐射和臭氧污染的电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仙人掌、芦荟和假明镜对紫外线UV-B辐射和臭氧胁迫的电生理响应。不同植物在不同胁迫下电生理响应不同,反映了植物对UV-B辐射和臭氧胁迫的敏感程度和耐受性存在差异。对UV-B辐射胁迫的耐受性从弱到强依次为假明镜、芦荟和仙人掌。对臭氧胁迫的耐受性从弱到强依次为仙人掌、假明镜和芦荟。植物电生理的测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物对胁迫的敏感性和耐受性。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可望通过研究植物的电信号响应来筛选监测环境变化的指示生物,还有望用来预测全球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下植物群落结构的演替趋势。  相似文献   

10.
腐植酸作为水体中天然有机物的代表性物质的危害大,传统的处理工艺对其处理效果不理想。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通过直接反应氧化水中有机物,也可以通过离解产生的·OH自由基氧化降解有机物。通过静态试验,对比了四种不同臭氧化工艺对腐殖酸的去除效果,分析了臭氧化降解原理、紫外光降解及催化臭氧化原理、活性炭吸附及催化臭氧化原理,探讨了臭氧、紫外线、活性炭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简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国内外现阶段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的物理方法(通风、吸附、过滤,紫外线,臭氧,静电技术等),化学方法(光催化技术、化学试剂法,化学吸附法,离子法),生物净化技术以及植物净化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臭氧对植物的影响及防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即使在很稀浓度下,对植物也都有毒害作用。五十年代,北美农林业中出现一些莫明其妙的病害。例如烟草的“气候斑病”、葡萄叶的“点彩病”、洋葱的“枯顶病”、松叶的“烧尖病”和“X病”等,追查其原因,是由光化学烟雾特别是臭氧引起的。这就引起了人们研究臭氧对植物影响的兴趣,研究的范围几乎涉及到植物学科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3.
臭氧对倒挂金钟和蚕豆呼吸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较低浓度臭氧作用下,植物的呼吸受到刺激,在一定时间内,这种影响不易消除;在高浓度臭氧作用下,植物的呼吸受到抑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后逐渐恢复,分析讨论了臭氧影响植物呼吸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省4类制药工艺8家大型制药企业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基础,通过国际公认的臭氧产生潜力和健康风险评价指标对制药行业排放VOCs所产生的环境与健康危害进行了初步的评估.结果表明,制药行业排放VOCs的臭氧产生最大潜力介于16.1~79.2 mL.m-3之间,主要贡献物为乙酸乙酯、丙酮、甲苯、二甲苯等9种物质,其中4种为VOCs排放特征中的主要污染物.另外,VOCs产生的健康危害主要是苯、环氧乙烷、甲醛及二氯甲烷这4种致癌物造成,占非致癌风险评估值的69%以上,占致癌风险值的100%.此外,通过对排放特征、臭氧产生潜力及健康风险评价比较发现,在制定VOCs排放标准时,特别是控制因子的筛选中不能忽视VOCs所产生的环境与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5.
钼是动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过去人们侧重于研究它对作物的增产作用,而对于它对植物可能产生的有害影响研究得较少。由于铝在某些粉煤灰中含有较高的量,为农田安全施用粉煤灰,为防止土壤中加入过量钼对植物产生危害或在植物体内积累过量钼而生产对动物有毒的饲料,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6.
美国柯奈尔(Cornell)大学植物资源研究所,在最近两年连续的研究中,将冬小麦曝露在只有氧气或臭气或二氧化硫单独存在,以及在后二者共同存在的大气环境中,分别评定了冬小麦的产量在这些不同条件下所受到的影响。试验的结果证明:曝露在有臭氧的条件下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冬小麦产  相似文献   

17.
臭氧/活性炭协同作用去除二级出水中D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氮(DON)的去除机制,首先测定二级出水DON、溶解性有机炭(DOC)、UV254、pH值等指标.接着通过臭氧氧化试验和活性炭吸附试验来考察二级出水中DON、DOC和UV254变化,以及DON分子量分布和DON亲疏水性变化,并应用三维荧光光谱对二级出水中DON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8mg/L,DON的去除率大约为33.9%,DOC和UV254去除率约21.2%、66.7%;当活性炭投加量为2.0g/L,DON、DOC和UV254的去除率大约为43.4%、27.6%、92.2%;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组合试验时,对DON的去除率大约为83.3%和81.5%;臭氧氧化提高小分子量( 20kDa)的DON所占比例;活性炭吸附降低小分子量( 20kDa)DON所占比例为;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都提高亲水性DON所占比例,而降低疏水性和过渡性DON所占比例;三维荧光光谱证实,二级出水中DON变化与3个主要峰有关,分别代表物质为色氨酸类蛋白质、芳香族类蛋白质和富里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18.
王曙光  宫文亮  王效科  刁晓君 《环境科学》2011,32(10):3033-3039
在模拟的大气臭氧浓度升高环境中,用磷脂脂肪酸方法(PLFA)分析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和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臭氧敏感性不同的2种基因型矮菜豆(臭氧敏感性:S156;臭氧耐受性:R123)根际和菌丝际微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旨在明确大气臭氧浓度变化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为全面评价臭氧浓度升高对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提供生物稳定饮用水的最佳工艺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研究由预处理、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组合而成的 7种不同工艺对饮用水源水中可生物同化有机碳 ( AOC)的去除效果 .试验表明 :生物陶粒预处理对 AOC具有较高的去除率 ,达到 45%左右 ,如果在它之前先经过预臭氧化 ,生物处理的去除率可增大到 58.4% ;常规处理对 AOC的去除非常有限 ,去除率平均在 2 0 %左右 ;新活性炭单元因其吸附作用对 AOC的去除效果稳定在30 %左右 ,如和臭氧氧化连用 ,去除效果能提高到 50 %以上 ;包括了常规处理、生物预处理、预臭氧和臭氧活性炭的组合工艺对AOC的去除效果最好 ,达到 86% .因此臭氧氧化、生物炭和生物处理是提高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并以本试验结果为依据提出了对于不同的水源水所采用的最佳工艺 .  相似文献   

20.
当前臭氧已成为仅次于PM2.5的影响中国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夏季已经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臭氧污染不仅能对人体呼吸道、肺、心血管以及免疫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还能与人体表面皮脂、建材表面、室内化合物反应引发室内空气二次污染。由于现代人平均9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活动,室内臭氧污染暴露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室外臭氧污染暴露,但同时室外臭氧又会对室内臭氧污染产生影响,因此掌握室外大气污染影响下的室内臭氧污染特征是控制室内臭氧污染的重要前提。为此,该文研究了五大气候区共20个典型城市的室内臭氧浓度特点,并进一步基于室外大气污染影响和I/O比预测分析了在开窗时间、换气次数和臭氧沉积速度影响下的室内臭氧污染水平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开窗时间和换气次数与室内臭氧浓度呈正相关,臭氧沉积速度与室内臭氧浓度呈负相关。此外,寒冷地区室内臭氧污染最严重,温和地区室内臭氧污染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