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催化氧化苯甲酸时TiO2中毒机理及再生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苯甲酸作为模型污染物,采用强制中毒的方法研究了TiO2在悬浮光催化氧化体系中的中毒过程,并通过对中毒TiO2进行IR、SPS及XPS表征,分析了中毒后TiO2的表面性质,揭示了苯甲酸光催化降解过程中TiO2光催化剂的中毒机理.采用高温焙烧、UV光照射及超声波振荡等方法对中毒TiO2进行再生,并考察再生效果.研究表明,实验条件下,催化剂反复使用20次后将完全中毒.引起TiO2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苯甲酸及其降解中间产物,如羟基苯甲酸、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等吸附、积累在TiO2表面,占据了TiO2的表面活性位置,使其光催化活性下降;TiO2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团聚现象也会导致其活性降低.比较了高温焙烧、UV光照及超声波清洗3种方法对中毒催化剂的再生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使中毒后TiO2的催化活性得到一定恢复,其中高温焙烧对中毒TiO2的再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V2O5-WO3/TiO2系SCR催化剂的钾中毒及再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钾为代表的碱金属元素会引发严重的SCR催化剂中毒现象.通过浸渍法和干混法使催化剂钾中毒,比较不同K2O负载量下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浸渍法使K2O的负载量达到1%时,催化剂的最大脱硝效率由100%下降到30%左右;而干混法负载1% K2O的催化剂样品的脱硝活性变化较小.对浸渍法负载1% K2O的催化剂样品的再生试验表明,水洗可以使中毒后催化剂的脱硝活性由30%升至70%以上;而使用1%的H2SO4溶液酸洗,则可以使350~500 ℃催化剂的脱硝活性高于中毒前.通过扫描电镜和抗压强度的对比分析发现,中毒与再生前后催化剂的微观形貌和机械性能均未发生很大改变.   相似文献   

3.
钒钛基SCR催化剂中毒及再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烟气脱硝系统中,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的中毒和再生是广泛关注的问题。文章介绍了钒钛基催化剂的碱金属中毒、碱土金属中毒、砷中毒和二氧化硫中毒,探讨其成因,并对中毒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避免催化剂中毒的措施以及中毒催化剂的再生技术。对碱金属中毒和碱土金属中毒催化剂的水洗再生和硫酸酸洗再生方法进行了实验评价。文章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以陶瓷颗粒为骨架的纳米负载型催化剂V2O5-WO3/TiO2(C)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酸洗再生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中毒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再生效果。在380~410℃温度范围内可使中毒催化剂的NO去除率恢复至90%以上。水洗再生对碱金属中毒催化剂无明显效果,而在380~410℃温度范围内可使碱土金属中毒催化剂的NO去除率达到80%以上。对V2O5-WO3/TiO2(C)抗SO2性能研究表明,以锐钛TiO2为载体的V2O5-WO3/TiO2(C)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SO2效果。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硫化氢是我国化学事故发生率最多的危险化学品之一,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国石油"12·3"井喷事故中,硫化氢中毒导致243人死亡,1万多人不同程度受伤.近几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生多起硫化氢中毒窒息事故,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西藏的环境氟水平与砖茶型氟中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进  赵燕  刘箭卫 《环境科学》2002,23(6):97-100
为探讨西藏儿童与砖茶型氟中毒的关系,以拉萨为中点,藏北那曲为北部点,定日县为南部点,对这3个地区的土壤、燃料、水源和主要食物进行了氟含量测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提出的<化学污染物的膳食摄入量研究指南>,进行了食物结构、饮茶习惯、儿童食物摄入量以及儿童每日总摄氟量的调查按美国国家牙科研究所Horowitz提出的标准进行了儿童氟斑牙检查.结果表明,3个调查点均属传统的低氟区,而儿童每日摄氟量高,那曲8.03mg,拉萨6.93mg,定日7.68mg.其原因来自含砖茶的食品酥油茶和糌粑(青稞粉拌砖茶水的食物).这2种食物占日总摄氟量的99.74%(那曲),98.70%(拉萨),99.60%(定日),砖茶氟摄入导致西藏儿童砖茶型氟中毒的流行.氟斑牙患病率分别达到82.66%(那曲),52.89%(拉萨),75.93%(定日),氟斑牙指数表明,那曲、定日属氟中毒重度流行区,拉萨属中度流行区.砖茶型氟中毒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氟病新类型,与饮水型、燃煤污染型比较,它具有覆盖面大、隐蔽性强、难以防治的特点,降低砖茶氟含量可能是防治砖茶型氟中毒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6.
碱土金属钙沉积对Mn-Ce/TiO2低温SCR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爱奕  毛华峰  盛重义  谭月  杨柳 《环境科学》2014,35(12):4745-4751
本研究采用浸渍法分别制备CaCl2、CaCO3和CaSO4这3种钙盐前驱体沉积的Mn-Ce/TiO2催化剂,通过分析催化剂活性与催化剂理化特性之间的关系,考察碱土金属钙沉积对Mn-Ce/TiO2低温SCR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的加入会导致催化剂中毒,且不同钙前驱体掺杂对催化剂中毒效应不同.CaCO3的沉积对Mn-Ce/TiO2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最小,而CaCl2沉积对催化剂活性抑制作用最为强烈.通过比表面积测试(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晶体衍射(XRD)、程序升温脱附(TPD)等方法对不同催化剂进行表征发现,催化剂的晶型变化、孔道结构破坏、表面活性元素及酸性点位的减少是催化剂中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氯碱工业是生产烧碱、氯气和氢气的基本化学工业,在氯碱企业多发事故中,氯气中毒事故最为严重.氯气为剧毒化学品,一旦泄漏,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氯气中毒事故的预防工作成为氯碱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对氯气中毒事故的原因及预防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化肥厂“八五”期间合成氨触媒中毒事故为例,找出中毒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三起职业性隐匿式砷化氢中毒事故,对三起中毒事故进行了病因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华 《沿海环境》1999,(5):21-21
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无机盐,进入人体可引起急性中毒,其主要症状是脸色发青、头昏乏力、呕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发生中毒后,如能及时送医院治疗,可很快治愈,但一些患者由于地处偏僻,或缺乏知识,往往贻误时间,治疗不及时导致循环衰竭而死亡.亚硝酸盐之所以能引起人体中毒,是由于它能与人体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起作用,将血红蛋  相似文献   

11.
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仪,设计多种进气工况的单吸附/共吸附实验,并结合SO_2中毒前后的BET、XRD、XRF表征和性能实验,研究了V_2O_5-WO_3/TiO_2-ZrO_2催化剂的SO_2中毒机理。原位漫反射红外实验表明NH_3和SO_2都可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产生竞争吸附,且两者的竞争吸附能力不相上下;NO在催化剂表面无吸附,SO_2和NO不存在竞争吸附;不论气相中是否有O_2,催化剂表面都不会有吸附态的SO_3出现。BET的结果显示,催化剂在SO_2中毒前后的孔径分布结果基本相同,表明SO_2对于催化剂孔隙结构的影响较小。XRD的结果显示,催化剂在SO_2中毒前后的谱图基本相同,表明SO_2对于催化剂晶体结构的影响较小。XRF的结果显示,当催化剂在SO_2中毒后,催化剂表面会有极少量的S元素检出,表明SO_2的存在确实会导致金属氧化物的硫酸盐化。性能实验的结果显示,随着SO_2含量逐渐增加,催化剂的脱硝率逐渐降低。这些研究说明催化剂的SO_2中毒主要体现在SO_2与NH_3的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因其脱硝效率高、运行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等企业的烟气脱硝。催化剂是SCR技术的核心,SCR催化剂的中毒失活导致废SCR催化剂的产生量越发增多,而碱(土)金属是引起SCR催化剂中毒失活的主要因素。详细总结了碱金属(K、Na)和碱土金属(Ca、Mg)导致SCR催化剂中毒的机理及其各相应化合物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提高新鲜催化剂抗碱(土)金属中毒的措施和碱金属中毒催化剂的改性再生,为延长SCR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进而减少废SCR催化剂的产生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石油化学工业属高危险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面较广[2],由此引发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时有发生。而石化企业普遍存在应急药品数量不足、低层次重复储备、缺乏实践和实用性指导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1现行应急药品储备系统存在的问题1.1化学中毒救治基地运转滞后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卫生部下发《关于化学中毒和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卫办规财发(2005)80号],要求建立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环境氟的安全阈值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概述了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的4个流行区域及其环境特征,揭示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与地球化学环境密切相关,研究了不同氟中毒病区氟从外环境到人体的传输途径及其剂量-效应关系.选择氟斑牙检出率5%作为病区划分标准,确定了不同病区环境氟的安全阈值,为氟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CO中毒的环境气象因子分析及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6年9月~2007年3月全国CO中毒病例资料,选取日发病人数为8人以上的CO中毒事件发生日作为样本,对CO中毒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微风或者静风、大气层结稳定的气象条件不利于CO气体的扩散,同时,气温变幅较小、气压下降、云量多和气体湿度大也可能间接导致CO中毒事件的发生.用风速、大气稳定度、24h变温、24h变压、总云量和相对湿度作为预报因子,利用阈值加权平均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区域性CO中毒气象潜势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6.
陕西紫阳氟中毒症根源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紫阳地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基岩、煤炭、水、土壤和部分作物中氟含量以及与氟中毒症发病率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的氟中毒症的发病率与煤层地质、煤质、燃煤量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油气田开发与炼化企业硫化氢危害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油田开发和炼油化工生产过程中H2S的分布区域、特点及危害.通过对66起H2S中毒事故的分析,指出在设备及管线的吹扫、堵漏、拆卸、安装作业过程中较易发生H2S中毒事故;事故主要是由于违章及误操作以及对H2S的毒害认识不够、安全意识差引起的.从管理措施、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应急救援等方面提出了预防H2S中毒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O-MOx/TiO2 (M=W,Zr,La)催化剂用于NH3选择性催化氧化(NH3-SCO),同时探究了SO2中毒对NH3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添加使Cu/TiO2催化剂NH3转化率降低,但显著提高N2选择性.其中,W03具有最好的促进效果,在300℃下催化剂N2选择性提高了36%.通过H2-TPR和NH3-TPD表征发现,WO3的添加增加了Cu/TiO2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点的数量,促进NH3的吸附,但降低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抑制NH3氧化为NOx.经SO2中毒处理后,CuO-MOx/TiO2催化剂N2选择性进...  相似文献   

19.
由于国内没有早期慢性镉中毒的诊断标准,以致一直未能对镉污染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作出评价.作者根据镉对人体的早期损伤行为,认为应从长期触镉史、体内镉负荷和肾近曲小管受损情况三方面综合考虑,方能诊断.  相似文献   

20.
丙烯酰胺的聚合物或共聚物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纺织、轻工等行业.中毒患者主要见于生产和使用丙烯酰胺单体的作业,以及丙烯酰胺聚合作业的操作工.我们曾收治4例丙烯酰胺中毒后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