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建筑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应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空气环境,以满足人体舒适和人体健康的要求。目前公共建筑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正日益引起人们广泛重视。引起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室内污染、室外环境因素以及暖通空调系统3个方面,其产生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在分析产生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措施及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1994-2006年国内外对我国农村室内空气污染干预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了改炉改灶、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社会动员等4项干预措施.其中,使用改良炉灶和清洁能源可直接而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与社会动员通过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达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目的,这些措施在我国农村室内空气污染干预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议结合我国各地实际,采用综合干预措施控制农村室内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3.
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的定义、特点以及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并提出了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室内装修用到的各种板材中往往含有大量甲醛,甲醛的释放会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特别当室内甲醛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时,这一损害现象尤为严重。因此对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做一个定量的预测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存在形式和扩散模式,按照质量平衡关系,结合国内一些学者对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提出的模型,建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来模拟室内甲醛释放的实际情况,对一段时间后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进行预测,给出关于室内空气质量安全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以前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多采用客观评价方法,显然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集对分析是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新的系统理论方法.利用该理论,以室内空气质量为评价因子,提出了民用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新的评价方法.经过验证,该方法既充分考虑了人的主观感受,又兼顾了客观评价,是一种更加理想的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住宅室内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武汉城市住宅室内装修情况及室内空气质量的调查,反映了武汉城市住宅室内装修的总体特征及室内空气质量的现状,探讨了室内装修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某办公场所采用独立新风换气系统,通风情况良好,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在各污染物指标中仍占重要地位。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室内空气质量属于清洁等级,办公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新鲜 ,瑞典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室内空气质量提醒器 ,能够准确地测量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质量浓度 ,并且能够将所测质量浓度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分别显示。质量浓度低于 0 .8g/m3是绿灯亮 ,质量浓度在 0 .8~1.2 g/m3 之间时 ,黄灯亮 ,表示室内空气的质量已不太好 ,氧气不充足 ,需要采取措施 ;质量浓度在1.2 g/m3以上时 ,红灯亮 ,表示此时室内已严重缺氧 ,需要打开通风系统 ,以驱除浑浊空气。空气质量提醒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择室内空气浮游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针对室内空气中浮游微生物的存在情况,简要介绍浮游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形态及特性。分析浮游微生物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以及某些致病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室内空气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燕娣  胡玢  王栋  赵寿堂 《安全》2002,23(5):43-44
国外大规模出现装修热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装修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远远早于我国,在以后的几十年中逐渐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室内空气污染研究体系.我国对于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的研究要晚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国内外建筑内环境污染研究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室内公共场所苯并[a]芘污染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沈阳市大型商场、超市、候车室、家具城等典型公共场所18处共66个采样点进行室内空气中苯并[a]芘(BaP)的监测和来源分析,发现大型商场室内空气中无BaP污染,而大型超市、家具城、候车室等公共场所室内空气BaP超标较严重;通过SPSS13.0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各场所之间的污染不具有明显的同源性,有其各自特殊污染源;室内BaP主要来源于现场烹饪、吸烟、书籍印刷等原因,此外还受到采样时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生物对联苯菊酯对映体残余量及对映体降解动态的影响,本实验选择以土壤、活性污泥、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不同介质中的微生物对联苯菊酯对映体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外消旋体的降解率为活性污泥植物未灭菌土(表层)未灭菌土(下层)灭菌土(表层)≥灭菌土(下层);对映体的降解率差为植物活性污泥未灭菌土(下层)未灭菌土(表层)。  相似文献   

13.
周俐峻 《安防科技》2006,(1):36-37,7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的装修已成为人民群众的消费热点之一,而由装修引发的室内空气污染已对越来越多人群的健康造成威胁.鉴于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及普遍性,室内空气质量已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室内装修空气污染的预防和控制也很快提到环保的议事日程上来,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形式简洁、计算简便和普适的室内、外空气质量评价的指数公式,基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适当设置室内空气各指标"参照值"及指标值的规范变换式,并对各指标的标准值进行规范变换,使室内空气15项指标的各级标准规范值的变化范围与室外空气7项指标的同级标准规范值的变化范围一致。因此,基于规范对称性原理,用免疫进化猴王遗传算法优化得出的适用于7项指标规范值的室外空气质量评价的6个普适指数公式也同样适用于15项指标规范值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以邯郸居民区和广州公共场所2个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为实例,对6个指数公式的实用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6个指数公式的评价结果是彼此和谐和一致的,也与传统的指数公式法的评价结果相符合。6个指数公式是目前室内、外空气质量评价中最简化、规范、普适和统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改善农村室内空气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文宏  刘凡  金银龙 《安全》2005,26(3):14-16,30
我国农民室内空气质量与室外环境质量有关,但是,更主要的是受炊事、取暖等消费生活能源活动的影响.使用不同种类能源、不同灶具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不同.长期以来,我国农民使用的是老式的传统灶,直接燃烧农作物秸秆、薪柴和煤炭.存在着:热效率低,燃料消耗量大;二是强度低,火力弱,性能差;三是操作条件差,费时、费力;特别是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有害物并散发到室内,造成室内空气质量恶劣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6.
苯系物指苯及苯的同系物,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本文介绍了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来源以及对人体的危害作用,讨论了目前室内苯系物的治理措施,为苯系物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当今,国际上一些环保专家已将"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列为继"煤烟型污染"、"光化学烟雾型"污染之后的第三代空气污染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居住环境、办公环境的美观舒适的同时,各种各样的装修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据有关资料报道,人们有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老人儿童在室内的时间则大于90%。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工作质量的影响远远超过室外环境。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过滤技术、吸附技术、静电技术、催化技术、等离子体技术等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净化颗粒及有害气体效果的研究进展,并统计分析了北京市主流市场上国内外知名空气净化器应用各类净化技术的净化效果.同时,说明了各类技术在实际应用时的不足.最后展望了各类净化技术应用于室内空气净化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典型温和地区昆明为代表,采用量化监测和主观问卷的方法,综合主客观评价,分析温和地区地下超市室内空气品质.分别统计分析周末和工作日人流量与CO2、TVOC浓度之间的变化规律、不同功能区各污染物浓度的对比、单项污染物的逐时变化规律以及超市内不适症状情况.在此基础提出改善温和地区地下超市室内空气品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各种活动中(生产活动、生活活动、社会活动),约有80%的时间是处在室内环境中。故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高,装修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时髦的话题。办公室要装修,买到的新房要装修。然而,多数人只知道沉浸在装修后新居的浪漫中,却不知您的身边可能危机四伏。最近,中国室内环境检测治理中心经常接到有关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的咨询电话,很多人在入住新装修的住宅或写字楼后,就感到头痛、头晕、恶心、嗓子干疼、全身无力、疲劳、记忆力下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楼宇综合症”。一、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