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养花植木可以美化家庭环境,同时也会给你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现在许多家庭都住楼房,阳台成为家庭养花的主要场地,也是美化家庭环境的重要一角。由于阳台的朝向不同,所养花的品种也应各异。如果阳台是朝南的,光照时间长,可以养些喜欢阳光的花草,如米兰、茉莉、扶桑、月季等,夏秋季节,鲜花怒放,满台生香。开花期间移  相似文献   

2.
张玲 《环境教育》2001,(5):40-41
人类未来的环境状况最终取决于我们后代的努力,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每个家庭应尽的责任。为此,我们以幼儿园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附,构建了“家园互动”环境教育模式。家园互动的思路:协调环境教育双轨运行家园双轨运行是指幼儿园环境教育和家庭环境教育相互结合,同步进行。先对全体教师培训,提升环保素质,转变教育观念。许多教师参与了环保课题研究后,思想上有了飞跃,行动上有很大转变。教师自身的环保意识潜移默化感染了幼儿;其次我们组织全园360名幼儿家长进行培训,召开家长会,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只要你留意,时时处处都可以接受环境教育。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知识,不仅在中小学课本中有,在家庭教育中有,在社会教育中也有。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中小学生的环境素养,将影响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已经成为提升学生环境素养的重要途径。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家庭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提升中小学生的环境素养。  相似文献   

4.
以学校少先队为龙头的家庭、社区三结合的互动环境教育模式的目的是动员广大少先队员小手拉大手,带动身边的家庭成员,影响社区成员,使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到改善周围生活环境的行动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校内教育,遵循原则学校少先队环境教育重在遵循主体参与、综合渗透、合作讨论、创新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倪璧芬 《环境教育》2000,(2):20-20,22
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社会工程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校环境教育的成果 ,发挥学校在环境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我们开展了“让绿色行动进入家庭走向社会”的活动 ,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学校影响社区 ,使绿色行动进入千家万户 ,为促进我市环境保护上一个新的台阶作出贡献。绿色行动进入家庭学生是家庭中有重要影响的成员 ,我们利用学生与家庭、学校的密切联系 ,通过学生将环保行为带入家庭 ,与家庭成员一起实施家庭环保计划 ,使每个学生家庭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更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减少生活污染 ,改善环境质量。我们在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环境署总部将199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一个地球,一个家庭”.家庭是环境的组成因子,环境是我们的,地球是全人类的.地球生态的变化与每一个家庭都息息相关,现就家庭、环境与地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下述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环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所谓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  相似文献   

7.
一、韩国环境教育的现状60年代以来,韩国以发展经济为首要目标,其结果给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环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随着韩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直至80年代环境教育终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进人90年代以后,环境教育开始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领域普...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环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序和逐步深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知识的积累,环保行为的强化,体现从低到高,由浅人深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进行环境教育时,以环境知识渗透和环保行为规范训练为基础,各年级各有侧重点又相互贯通的进行环境教育。一、环境教育内容的层次性由于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环境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根据我们的摸索和研究,制定了一至六年级的环境教育和活动内容。一年级:初步认识学校、家庭和邻近地区的环境。1.居住环境:我们的生活环境;家庭周围的环境;家庭居室环境Z日…  相似文献   

9.
以学校少先队为龙头的家庭、社区三结合的互动环境教育模式的目的是动员广大少先队员小手拉大手,带动身边的家庭成员,影响社区成员,使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到改善周围生活环境的行动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相似文献   

10.
张冠秀 《环境教育》2010,(10):56-58
随着低碳生活系列活动的开展,而且带动了家庭以及周围市民,低碳生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她已经上升为公民环境道德的教育,不仅让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更完善了学生们的个性,增强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中小学环境教育是整个环境教育的基础工程,中小学环境教育成效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小学环境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环境教育工作要重视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对象的基础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提高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让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小学环境教育是整个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通过中小学环境教育进而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环境教育体系,形成全民教育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2.
正学校会通过家访、电访每位入学儿童的家庭,与父母长辈沟通,尝试去了解幼儿在最早期的家庭教育环境,了解并总结关于孩子的生活模式,进而制定适合他(她)的环境教育策略。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简而言之,环境教育就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正>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指示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是彰显学校环境教育特色的具体体现,是提升学生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的内在需求,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环境素养的有效载体,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2019年年初,学校专门成立了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办公室和校园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项目组,各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幼儿的环境教育活动虽然直接面对的是孩子,但是,通过幼儿的环境教育,使整个社会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5.
<正>学校生态环境教育秉承"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理念,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与方法。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倡导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可以使中小学校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开展渗透教育;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可以不断提升师生的环境素养。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08,(10):25-25
作为唯一的国家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试点省,黑龙江省开展全民环境教育工作以来,在学校环境教育、社区环境教育、企业环境教育、乡村环境教育、家庭环境教育等方面探索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各级政府和全民环境教育指导委员会密切配合,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涌现出众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新疆环科院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分别被环境保护部、教育部及自治区科协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及"2016-2020年度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环境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环境保护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共同创造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以全国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实践基地"为平台,完善环境科普教育基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全国中小学生环境教  相似文献   

18.
正学校环境教育,是环保宣传与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当下,社会及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办学成果的评判,还是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学校也主要以学科成绩作为对师生考核的指标。学科成绩是鲜花,其他教育是绿叶、是应景、是点缀。学校环境教育与学科成绩提高的关系,还存在一定的争论,社会、家庭、学校认识还不统一,这影响了学校环境教育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不能搞一阵风,要形成长效机制,学校把环境教育纳入正常教学,保证课时比例,实现了环境教育的长期有效。激发了热爱家乡的自豪感,使得环境教育有了实体依托。首都最大的湿地野鸭湖畔,芦苇、蒲草一望无际,一群学生在观察野生鸟类,美丽的野鸭、天鹅、大雁,他们都是第一次看到,同学们鸦雀无声地远眺,害怕自己发出声响,打扰了水鸟们的平静生活。原来这是延庆一小学生到社会大课堂进行环保参  相似文献   

20.
正学校基础环境教育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并立足实际,补齐短板。近年来,随着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进,环境教育越来越受到中小学校的重视。学校基础环境教育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着诸如教师环境教育思想认识、教材研制开发、家庭环境教育和校园绿化等方面的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并立足实际,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