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看好中国     
王小东 《绿叶》2010,(1):17-26
左派右派都是意识形态先行.不看事实.夸大西方的力量.夸大中国的问题.根本无助于认清中国和世界的走势。中国经济发展得很好,这是中国的底气所在。中国外交在进步,这得益于漫长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中国政治的改善.不大可能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社会剧烈的变动来实现.自上而下的改良是惟一可行的道路。中国的文化建设,要反对逆向种族主义.回归先秦:质朴、尚武、追求效率、做工细致;同时也要学习西方的古典和近代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而不是颓废的缺乏创造力的现代派、后现代派。  相似文献   

2.
王小东 《绿叶》2011,(1):82-90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通过实现工业化来一雪耻辱的决心是无比强烈举世罕匹的,再得益于祖先的遗产,这令我们拥有了完成工业化的最核心的财富:全球最多的高素质劳动力。高于西方的是,中国还要且能够让全世界不如中国的国家也享受到工业化的成果。与西方不同,我们要让工业化惠及地球上每一个人,这就是中国的普世价值,就是我们现阶段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既是一个抵抗西方的运动,同时又是一个学习西方的运动。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但"五四"的中国不是简单地"接轨"西方,因此民族主义在成为中国现代的历史主题的同时,并没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历史赋予中国的使命是如何在追求现代的过程中超越和克服现代,21世纪中国崛起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克服西方带给我们的民族主义疾病的过程,从中可创造出具有全人类意义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4.
彭小瑜 《绿叶》2008,(1):96-100
长期以来妨碍中国社会进步的一大弊病,就是在西方先进文明面前顽固的轻视的傲慢态度。"全盘西化"在中国根本没有过,是个伪命题。高校和研究机构西学学科设置的薄弱,只重民主、科学,不谙基督教文明,暴露出我们对西方文明的了解极其有限且相当肤浅,充满着片面的理解和阐释。如果我们想获得实实在在的自尊和自信,需要谦卑地学习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5.
张捷 《绿叶》2010,(4):18-26
与印度相比,中国占得了先发优势,走上了良性循环的正轨.将人口红利、资源获取、高积累率结合在一起,得以成就未来中国的财富。这绝非印度可轻易模仿的。当前.中国全社会的共识或底线应该是:决不能中断这一循环,让中国陷入动荡!各方都要为达成这个共识而妥协,都要为此做出克制与牺牲。为此,要学习印度的妥协艺术。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为避免气候变化造成的最严峻后果,改革现有能源体系是惟一的出路。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尤其巨大。中国目前受到严重的本土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危机,这要求中国的能源规划要特别具有前瞻性,相对于现有的西方发展模式而言,需要实现某种程度的"跳跃"。  相似文献   

7.
徐友渔 《绿叶》2008,(1):68-74
中国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是缺少诚信,这表明我们社会在基本道德上出了问题。重物质轻精神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中国也不例外。但具体到当代中国道德和精神文化上的缺少,相比起轻中华重西方、轻传统重现代这些所谓的成因,政治价值以及制度的缺位更为重要。相比回归传统道统,更为重要更为基本的是要树立起多元的政治价值,并加强制度建设。在此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应秉承批判精神,做普世价值和永恒价值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8.
肖耿 《绿叶》2008,(2):79-87
在追赶西方的过程中,我们在环保、医疗、教育等方面出现了问题,这不是什么道德迷失带来的,也不可怕,英国、美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也都出现过类似问题。有了我们这个时代日新的技术、我们国家日增的国力这个背景,若能建成监管、投资、市场配套机制,进行法制约束,将有无限的潜力来应对这些问题。拥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丢不了,临时丢了也可捡回来。相比之下,对西方的学习才进行了一半,一知半解下强调回归,这是民族主义,很可怕。中国内地若能复制融中西文明于一体的香港模式,中华民族会有远大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张文木 《绿叶》2008,(9):69-82
中国人重经验(重实践),中国的方法论讲究"格物致知"、"实事求是",中国文化是一种属于精神层面的知识体系,要高于西方物理层面的知识体系。西方文明模式带来的人类发展已不可持续:技术问题上升到人的问题,经济问题上升到政治问题,历史从物的世界转入人的世界、从物理世界转入精神世界。人们将发现,中国经验型的综合思维更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愚蠢的进步     
正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国家首脑来北京,看到如潮水般的自行车洪流万分感慨:多么好的生活方式,多么好的环境。这些首脑告诫当时中国领导人,千万不要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可中国人认为这是别有用心,是想让我们永远落后下去。中国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每年的石油消费量连西欧的一个小国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开始接受西方的环境伦理观念的。中国之所以接受这一观念并日益重视这一观念的研究和宣传,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也遇到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历史、文化、社会管理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在现代交汇,构成了我们环境伦理观念的现状,我国环境伦理观念的普及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2.
绿色的祝福     
本世纪八十年代初,世界上出现了关于地球问题的两大科学流派──灾难派、繁荣派。他们经常就世界是趋于灭亡还是走向昌盛辩论不休。这是两种关于地球的极限负荷,以及人类命运的观点的大较量。灾难派痛心疾首于工业废水渗入地下,热带雨林惨遭毁灭;繁荣派则额手称庆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更多地享受到了快乐和富裕。灾难派看到人口增长是未来世界最大的罪恶;繁荣派则认为人口的增长会为未来世界奉献出更多的创意,人类会无限制地进步。无论是灾难派还是繁荣派都无法回避这样的现实:发达的科学技术确实为人类带来了物资丰富,但全球性…  相似文献   

13.
余谋昌 《绿叶》2010,(10):85-85,87-92
中国环境伦理学只有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形成自己的环境伦理理论和实践,才能够真正对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作用。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的建构不能像西方一样走不同学派争论的路,而应朝建立统一、开放、完整的环境伦理学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要对西方不同学派的理论进行整合。实践是环境伦理学的精华。我们需要通过对社会不同角色、不同阶层人的伦理态度、伦理行为的研究,来制定一套比较和谐的、符合我们社会实际情况的环境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4.
邵洁 《环境教育》2006,(3):37-39
企业家能否也为环保事业做些工作,这在中国是一个较新的课题,西方国家如英国等已相继出现了社会企业家,他们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企业也兼有公益事业和慈善机构的性质。中国的某些企业家对此也已经开始有了觉醒、认识和行动。本期“公众参与”让我们一同来探讨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5.
《绿色视野》2015,(2):15-16
春节是中华民族极为醒目的文化符号。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一个个古老的习俗,构成了春节浓浓的年味儿。相比较于西方,中国"年文化"源远流长,更有味道。西方人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中国的新年则是从甜甜的一碗腊八粥时就微微地听到了年的脚步,直到转年的正月十五闹元宵之后几天,才在狂热中慢慢画上句号。腊月二十三(有的地方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家里的卫生,称为打扬尘。传说扬尘惹火,蜘蛛丝网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中的中国人,容易有错觉:我们和西方大佬快成哥们了。私宅游泳池在美国司空见惯,反映了东西方生活的巨大差距。游泳池安在家,方便了,麻烦事也接踵而至,要养一大帮子人保障安全,浪费巨大。中国没有这样的烦恼,愁的却是公共游泳场太少。  相似文献   

17.
走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社会主义道路,不单要对生产力变革,还要对社会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即对整个生产方式进行变革。这种变革不是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改良,而是要超越,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超越传统的工业文明和现代化的方式,在超越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8.
黄纪苏 《绿叶》2008,(5):1-6
建设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的时候,要有一个为我所用、容纳万流的气度胸襟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试验态度。传统的东西不能简单放弃,西方的东西不能简单否定。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得具体地、一样一样地复兴,没有细节和片断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国未来的文化艺术形态的生长,需要一种健康的公民社会的支撑,这里产生的艺术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在神州大地上,西方文化正以绵绵不绝的态势,浸染着中国人的心灵和意识,改变着中国人的社会习俗和文化结构。这种惟西方文化马首是瞻的现象,被人噱称为是中国人的“香蕉化”——除了皮肤是黄色的之外,内心和本质上都已经是“白色”的了。“香蕉人”开口就是H i、Ok、Bye,动辄就是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满眼都是美国大片。“西洋无限好,惟恨皮肤黄”。黄色的皮肤自然不好剥掉换成白色的,但染染头发,描描眉目,却是可以接近金发碧眼的。尤其是那些源于西方而在中国却大行其道的洋节日到来时,比如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母…  相似文献   

20.
正画家以德养志、以情观物,在山水之间寄托情思,在云蒸霞蔚中抒发情志。传统美学资源主要来自西方,在美学的"西方中心论"者的眼里,中国古典美学被视为"没有达到上升为思辨理论的地步",基本排斥在美学建设之外。这在当代"全球化"的思想浪潮面前,未免有失偏颇,以偏盖全。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催发了美学的转型,特别是中国古代美学资源将重放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