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定义、特点、种类和危害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这些物质在全球自然界中存在的量和来源,阐述了POPs在区域或全球的迁移、循环模式以及POPs的预测模型,提出了对目前和将来POPs控制的研究对策和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及其归趋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介绍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定义、特性和来源 ,研究了它们的全球归趋并探讨了机理。提出了应加强国际合作来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并指出了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之所以成为当前全球环境保护的热点,正是由于其能够对野生动物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危害,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高毒性和低可降解性的特征,通过先进的生物修复技术来治理POPs污染正受到公众普遍的关注.而提高生物可利用性则可以突破原位生物修复的瓶颈;宏基因组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的降解基因资源;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可以大幅度提高降解菌的能力这3个方面是目前POPs生物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和长距离迁移的性质,广泛位于土壤、废水和污泥中。我国目前面临的POPs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由于超临界水修复技术具有快速、高效、无毒等优点,在POPs修复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从超临界水特性、国内外超临界水修复技术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超临界水修复的研究现状、超临界水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提出了超临界水修复关键技术及装备系统,以期为其发展和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淘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又称为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简称POPs),它是性质十分稳定,难于通过光降解的有机化合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第一类有机氯农药,例如滴滴涕(DDT)、狄氏剂、毒杀芬和氯丹等,以及若干工业化学产品或副产品,如多氯联苯(PCBs)、二恶英和呋喃等。它们往往以卤化物形式在,具有低水溶性和高脂溶性,因而易于通过食物链浓缩,往往在(动物)脂肪内积累,它们还具有半挥发性,能够在大气中远距离传输。  相似文献   

7.
以兰州市区为研究区域,以屈(Chrysene)和2,3,7,8-四氯二苯-p-二噁英(2,3,7,8-TCDD)两种典型持久性污染物为例,应用RAIDAR(Risk Assessment Identification And Ranking)模型对它们在研究区域环境中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模拟计算和评价,并根据LevelⅡ和LevelⅢ的计算结果对污染物按风险进行归类。模拟结果表明:以全部排放到大气计算,且以非生物介质中的阈值分析时,2,3,7,8-TCDD的RAF(Risk Assessment Factor)值是1940,归为A类化合物,CHr的RAF值为10.8,归为B类化合物。将RAIDAR模型用于污染物的风险评价,以筛选出那些急需进行评价的污染物作进一步的分析是很有研究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内容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完善环境环境监测机制,准确落实环境保护策略;提升污染物监测技术,严格管控污染物传播;强化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减少污染物产生数量等几方面重要策略.在对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的产生源头进行检测的同时,实现降低其排放量的环...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23日是我国签署《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公约四周年的纪念日。如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又一个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长距离传输潜力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aPL3模型模拟研究了鄱阳湖5种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长距离迁移潜力(LRTP)和总持久性(Pov),比较了不同污染物特征迁移距离(CTD)和Pov的大小,并以p,p’-DDT为例对关键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p,p’-DDT、γ-HCH、HCB、PCP和2,3,7,8-TCDD排放到大气中,特征迁移距离(CTDAir)在432 km(2,3,7,8-TCDD)~86479 km(HCB)之间,总持久性(PovAir)在85.6 d(PCP)~2231 d(HCB)之间,土壤相是POPs的主要归宿,约占72.0%;排放到水体中,特征迁移距离(CTDWater)在4207 km(PCP)~1.19×105km(γ-HCH)之间,总持久性(PovWater)在103 d(PCP)~2890 d(HCB)之间,沉积物相是POPs的主要归宿,约占52.5%.环境介质中的半衰期和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是影响污染物CTD和Pov的主要理化性质参数.与同类研究相比,相关POPs在鄱阳湖的CTDAir处于中间水平,但CTDWater偏高,这与鄱阳湖的水体深度和水体流速这两个对CTDWater影响显著的参数较其它研究区域高有关.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POPs的环境过程及环境风险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浅谈持久性有机物的特性、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久性污染物对人类的生存威胁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的是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具有很长的半衰期,且能通过食物网积聚,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有机化学物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公约中确定了首批禁止使用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详细介绍其分类、性质和危害,及中国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及环境的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为工业化的伴生物,对人类生存繁衍和可持续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并对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结构、特性及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及污染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能够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并能沉积回地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本文介绍了POPs的分类、特性、危害以及中国污染现状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钢铁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产生排放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控对策。首先,阐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定义并进行来源和特征分析;其次,从钢铁行业产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三个主要工艺(焦化、电弧炉冶炼和烧结)分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产生原理、过程及产生量;最后,提出钢铁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控手段,包括源头预防、电弧炉冶炼和烧结等工艺过程控制,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终端治理方法三个方面,并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控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偏远地区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小萍  龚平  姚檀栋 《环境科学》2008,29(2):273-28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偏远地区大气中的分布与迁移已经成为大气POPs研究的热点.基于被动采样技术的大尺度POPs监测网络已经应用于偏远地区大气POPs的研究之中.其研究成果显示,最近50~60年以来,大气中POPs浓度的最大峰值出现在80年代左右,而80年代之后大气中POPs的浓度日趋减小.这说明各国陆续禁用POPs之后,大气中POPs的浓度有显著降低的趋势.受温度和季节性使用的影响,大气POPs的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有机氯农药的浓度主要表现为夏季高而冬季低;多环芳烃的浓度则主要表现为冬季高而夏季低.基于POPs高挥发性和长距离大气传输的特点,POPs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而高海拔地区由于气温较低,使其相对于低海拔地区成为了POPs的"接收器".大气POPs分布和迁移受温度、降水、气候事件的影响.而且POPs在大气与不同下垫面之间的界面交换的方向、速度和通量也主要受环境温度和POPs的挥发能力的制约.综合大气POPs迁移与气候因素、界面特点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多介质、大尺度的大气POPs归趋模型.模型的建立和POPs来源的明确使大气POPs传输机制的研究逐渐深入.此外还讨论了目前大气POPs研究中存在着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检测方法,指明了研究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必要性.将国内最常用的两种提取方法--索式提取和超声波提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了索式提取的方法更适合从土壤中提取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提取剂和洗脱剂可选比例1:1的丙酮和石油醚,回收率可在70%~90%之间;而超声波提取的方法比较适合从土壤中提取个别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op′-DDT 和pp′-DDT,节省实验时间,试剂使用量少,回收率也可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张嘉雯  魏健  吕一凡  段亮  刘利  王俭  孟淑锦 《环境科学》2020,41(3):1357-1367
在衡水湖布设11个点位,于2018年8月和2019年3月开展两次采样,对衡水湖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溴联苯醚(PBDEs)这3类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进行污染特征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①8月和3月衡水湖沉积物中∑PAHs平均值分别为875.49 ng·g-1和1 010.17 ng·g-1,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等污染水平,∑PAHs空间分布存在差异,但是季节变化差异不明显; PAHs污染来源复杂,最主要为木材和煤燃烧,其次为石油污染; PAHs生态风险处于较低水平,建议加强对芴的防控.②8月和3月衡水湖沉积物中∑OCPs平均值分别为35.57 ng·g-1和38.39 ng·g-1,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等污染水平,∑OCPs空间差异较小,季节差异变化显著;沉积物中DDTs含量主要受土壤中长期分化残留的DDTs和新DDTs源输入的影响,HCHs含量同时受工业历史使用和农业林丹的输入的影响; OCPs总体生态风险处于中等水平,需加强对DDT...  相似文献   

18.
白洋淀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白洋淀表层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溴联苯醚(PBDEs)三类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污染特征进行综合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①白洋淀水体中PAHs、OCPs和PBDEs浓度范围分别是71.32~228.27、2.62~6.13和0~6.5 ng·L-1;沉积物中PAHs、OCPs和PBDEs含量范围分别是163.20~861.43 ng·g-1、2.25~6.07 ng·g-1和230.96~1224.13 pg·g-1.与历史数据相比,白洋淀沉积物PAHs和OCPs含量均有明显下降;与国内外湖泊相比,白洋淀沉积物中PBDEs含量处于较低水平.②水体和沉积物PAHs污染来自于油类排放和木材、煤炭燃烧的共同作用;白洋淀水体和沉积物中OCPs组成均以HCHs为主(93.76%和63.10%),水体中HCHs主要来源于工业HCHs的降解,部分地区来源于大气的远距离传输和林丹的使用,DDTs则主要来源于历史残留.沉积物中HCHs主要来源于新的林丹使用,也有少量工业HCHs的输入,DDTs则以历史残留为主,可能部分地区存在新的DDTs输入;白洋淀水体中PBDEs组成以BDE-2为主(65.80%),可能主要来源于大气远距离传输和高溴代联苯醚的降解,沉积物中PBDEs组成以BDE-209为主(63.82%),主要来源为商用的十溴联苯醚.③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尚无明显生态风险,但部分采样点存在生态风险的可能性,应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19.
由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自身的特性以及管理制度的局限性,目前在POPs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困难.本文从对传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风险管理的内容和遇到的困难出发,探讨了在预警原则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风险管理的意义与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预警原则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风险管理还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卢晓霞  张姝  陈超琪  侯珍  杨君君 《环境科学》2012,33(10):3426-3433
从天津滨海地区不同地表水表层沉积物取样,测定4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即多环芳烃(PAHs)、有机氯农药(OCPs)、多氯联苯(PCBs)和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目的是了解该区4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含量特征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天津滨海地区10个沉积物采样点中16种优先控制的PAHs均有检出,PAHs总含量范围为274.06~2 656.65μg.kg-1、平均为1 198.51μg.kg-1.化石燃料(例如煤和汽油)的燃烧是该区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主要来源,个别地方混有石油类产品的输入.在大沽排污河采样点,22种OCPs总含量为3 103.36μg.kg-1,35种PCBs和14种PBDEs的总含量分别为87.31μg.kg-1和13.88μg.kg-1.其它采样点OCPs、PCBs和PBDEs的含量均较低.该区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含量与PAHs的相关性很好,但与OCPs、PCBs和PBDEs的相关性较差,这可能与PAHs主要来自面源污染而其它污染物主要来自点源污染有关.沉积物中PAHs(尤其是低分子量PAHs)的风险较大,在多个采样点中,萘和/或苊的含量超过可能效应浓度,极有可能对底栖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在大沽排污河,七氯环氧化物和林丹(gamma-BHC)超过可能效应浓度,极有可能对底栖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其它采样点OCPs的生态风险较小.整体上,PCBs和PBDEs的生态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