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动态     
中核集团原子能院《安全文化六大原则》首次发布本刊讯12月9日,中核集团原子能院召开第七届核设施运行管理经验交流会。会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安全文化六大原则》首次发布。这是原子能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践行"三新一高"和推动中核集团安全核心价值观落地的重要举措,是原子能院在安全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取得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2.
原子能工业二十多年来发展很快。以核电站为例,到1979年全世界已有23个国家和地区建成核电站220多座,装机容量1亿2千多万千瓦。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10亿至19亿千瓦。 谈起原子能工业,有人常把它同原子弹联系起来,一想到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和爆炸的破坏,总觉得悚然可畏。其实原子能工业并不象有些人想的那么危险,从实际情况看安全生产是有保障的。 放射性危害怎么样 原子能工业从铀资源勘探、开采、冶炼、核原料加工到核能利用,都存在放射性物质的辐射照射问题。按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规定,原子能工业工作人员的职业性照射标准为5雷姆/年,超过标…  相似文献   

3.
1985年5、6月间,笔者曾列英国进行专业学习和煤矿安全技术考察。参观访问了米德兰矿区煤炭化验检测中心,曼斯菲尔德健康与安全化验中心,英国煤炭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院,以及参观了伯明翰第三届国际安全展览。现就英国煤矿通风安全和粉尘控制技术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4.
日本关东东北地区3月11日发生前所未见的9.0级大地震引发海啸,随后并发福岛第一核电厂6个机组和福岛第二核电厂在灾难后冷却系统失灵,历经数日抢救,情况已然失控,辐射严重外泄,已被国际原子能总署列为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事件相同的第七级危机.日本核灾爆发,唤醒各国已蒙尘的上世纪核灾记忆,重掀全球反核浪潮.  相似文献   

5.
<正>水环境监测主要包括水资源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它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水环境监测的主要监测对象是生活用水、地下水、地表水以及污染水等,水环境的监测主要是在化验室中进行,所以必不可少的会涉及到化验的环节,随之而来的就是会产生大量的化验室废液。妥善处理水环境监测化验室废液对于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水环境监测的顺利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讲述了水环境监测化验室废液处理的现状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更好的促进水环境监测化验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10月19~20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简称中广核)对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中核华兴)阳江核电项目部等主要参建单位进行国际安全标杆评审。评估组对3号核岛核辅助厂房等区域的整体布局、物料堆放、班组管理等要素进行了细致检查,同时结合管理标准化要求,对应急管理、风险评价与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等各类安全管理要素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并与项目部领导和现场一线员工进行访谈,对中核华兴安全管理理念、班组管理以及日常的工作流程进行检查验证等。经过为期2天的现场检查和管理审核,  相似文献   

7.
<正>经过两年努力,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沈阳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正式成立。此次中国特检沈阳研究中心的组建,建立在中国特检院与南京、宁波、广西等地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机构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将依托中国特检院品牌、人才,管理、信息和科研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沈阳特检院的区域优势和业务、人才、实验室等特点,有力地提高沈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的综合能力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取样到分析及其分析过程中仪器的操作、涉及的试剂、气瓶、用电、操作人等油品化验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因素的分析,就如何实现阿尔及利亚凝析油项目化验安全管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沈阳新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它建立在中国特检院与南京、宁波、广西等地特种设备检验研究机构深度合作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沈阳新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它建立在中国特检院与南京、宁波、广西等地特种设备检验研究机构深度合作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沈阳新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它建立在中国特检院与南京、宁波、广西等地特种设备检验研究机构深度合作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沈阳新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它建立在中国特检院与南京、宁波、广西等地特种设备检验研究机构深度合作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采用风险分类-要素分析-风险排序的思路,对北京市核与辐射恐怖事件风险进行分析。根据国际上1998—2006年该类恐怖事件的实例,从事件所涉及的材料、场所角度将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分为6大类。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进行涉核恐怖事件的要素分析,将北京市各类场所划分为4类敏感区并与5类涉核恐怖事件结合起来,得到北京市核与辐射恐怖事件风险构成图。通过风险分析,笔者认为北京市发生核与辐射恐怖事件风险最大的场所为核研究机构,最容易发生的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类型为涉及放射源的恐怖事件,结合分析结果对从阻止、探测、响应3个层次上提出了奥运核安保工作的反核恐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代职业安全》2008,(3):50-51
经国务院批准,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兼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主任王德学为团长的考察团一行6人,于2006年5月,赴俄罗斯、德国进行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考察访问。考察团先后访问了俄罗斯环保技术与原子能监督局、俄罗斯工业安全科技中心、俄罗斯煤矿救护公司;德国经济与技术部、北成州经济能源部、鲁尔集团公司等单位。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2月3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广州主持召开了由广州市机电院承担的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基于物联网的起重机金属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系统》(No.2012QK069)验收暨成果鉴定会。广东省质监局科技处梁远勤处长和市机电院王伟雄院长等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市光机电研究院、广东省特检院、广州港集团等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听取了完成单位的项目研究总结报告,审查了项目完成的技术文件、取得的成果和查新报告等资料,并进行了质询。  相似文献   

16.
使生化制剂失效的过程称为除剂或中和,2002年美国提出了核除剂武器的概念.从核除剂方法原理、核除剂武器的特点、美国核除剂效应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美国1991年提出了低当量核武器的概念,随后采用MCNP4A耦合中子-光子蒙特卡洛程序,分别计算了低当量核弹头和核拦截器产生的瞬发辐射和缓发裂变残留对不同存在方式的生化制剂的中和效果,同时美国军事放射生物研究所进行了辐照灭活生化制剂有效性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核除剂武器具有原位中和、致命性、彻底性和实战性等特点,也同样具有使用引起的附带毁伤效应大的弱点,同时有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多用于教学、科研、小试、分析化验、产品检验等,其特点是化学药品、试剂种类多,数量相对较少(相对于规模化生产),分析仪器较多,且涉及气体钢瓶,实验室中的危险化学品、仪器设备和压力容器是引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仪器设备、试剂使用环节是事故发生的主要环节,存在着多种风险因素,需要认真对待。实验室需要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做好风险防范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8.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现代化就是要不断推进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进程。当前,作为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之一的监督执法能力,其重要性愈来愈突出,如何促进监督执法能力建设这一现实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从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执法能力的理论基础出发,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执法能力建设的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最后指出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一等奖净化有害气体催化剂和催化燃烧装 置 北京市劳保科研所 二等奖新型吸附材料——活性碳纤维生产 及其应用技术 辽宁省劳动保护科研所桥式起重机安全装置 冶金部武汉安环院微穿孔消声学性能及应用研究 北京劳保科研所鄂城钢铁厂一炼钢危厂房可靠度评 价与安全监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冶金部武汉安环院劳动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劳动部信息中心 三等奖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劳动部锅炉局粉料装车机 冶金部安全环保院等三单位轻质油品静电安全技术标准及仪器的综合研究 中国石化总公司科研院等四单位防爆工具材料及产品系列研究 石家庄…  相似文献   

20.
刘彩霞 《中国安防》2011,(10):48-51
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发生的潜在危险时刻存在。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和轻轨)作为人流高度密集、运行环境复杂的公共交通运营系统,一旦发生恐怖事件,极易出现群死群伤等严重人员伤亡后果,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本文结合轨道交通实际环境,分析了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形式特征与可能后果,提出了加强放射源的安全控制与管理、巩固轨道交通环境现有安全防范措施和构建轨道交通环境辐射监测网络等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防范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