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静 《劳动保护》2012,(1):54-56
在安全领域,有一个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即300∶29∶1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其中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即使一些工业伤害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则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产生也是由于人的缺点、错误造成的.因而,海因里希理论把工业事故的责任归因于人.  相似文献   

2.
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通过统计55万件机械事故,提出了一个的300∶29∶1法则,即“海因里希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初,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通过统计55万件机械事故,提出了一个的300∶29∶1法则,即"海因里希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虽然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生产过程,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法则说明了,在进  相似文献   

5.
<正>1941年,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安全理论",即300∶29∶1的比例法则。由于该比例类似于大海中漂浮的冰山,故常被称为"冰山安全理论"。简而言之,该理论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不安全行为或违章,必然引起29起轻伤或故障,然后必然发生1起重伤以上事故。冰山安全理论使人们对安全的认识有了理论基础,从而便于人们用理论指导实践,消除隐患、防范事故。但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产与经济行为的增多,冰山安全理论由于系统化不够,结构没有分解与量化,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亟需创新和完善。因此,笔者尝试对冰山安  相似文献   

6.
<正>事故往往带来惨痛的后果,不仅给企业造成有形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财产的损失,更会损害企业形象,带来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损失。事故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事故发生后企业一切照旧,没有建立相应的事故数据库,制定事故预防措施和事故应急应对机制,以致后果更严重的事故再次发生。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了"300∶29∶1"的海因里希法则,其涵义是,当一个企业有300个安全隐患或作业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设备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对55万余起工伤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严重伤害事故、轻微伤害事故和非伤害事故发生的比例关系是1:29:300。其中,发生频次最高的非伤害事故,也被称为未遂事故。大量的未遂事故是构成作业现场危险的真实写照.也是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诱因之一.许多事故就是在这一起起未遂事故的容忍和忽视中发生的。因此,要杜绝安全事故,必须避免未遂事故的发生,必须高度重视对未遂事故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去年,全国发生多起危险化学品相关事故,特别是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反映出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工作不到位的问题。根据海因里希法则,1件重大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事故,还有300件潜在隐患,其中任1项潜在隐患都可能酿成重大事故。若企业隐患排查工作不到位,或许小的隐患暂时不会导致事  相似文献   

9.
正行为安全观点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W.Heinrich)研究发现,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呈现1∶29∶300的"伤害金字塔"原理,并认为88%的伤害是不安全行为造成的。美国杜邦公司(Du Pont)在1956年通过对伤害事故统计验证了海因里希伤害金字塔原理,但认为96%的伤害是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工程师爱德华·墨菲得出的著名论断——墨菲定律,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是指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墨菲法则在技术界很快得以传播,因为它道出了技术风险能够由可能性变为突发性的事实。墨非定律对安全管理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不管这种可能性多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比如,只要有职工违章操作,无论之前违章几次没有发生,最终一定会发生事故,此时避免事故发生的唯一办法就是纠正此种违  相似文献   

11.
《广东安全生产》2020,(4):58-59
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在其事故法则基础上又深入研究,提出了“事故致因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第一要因,存在着“88:10:2”的规律,即在100起事故中,有88起是纯属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有10起是由于人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2起是人难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当一个企业有300起隐患或违章时,非常可能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另外还有一起重伤、死亡事故"。由此可见,在施工现场,为实现管理目标,避免事故发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隐患。但目前由于大多数承包商HSE管理水平低、工人作业活动风险高、从事作业的人员技能水平差,导致现场隐患重重,尤其是在高处作业、起重吊装、坍塌、临时用电、机械防护等方面存在大量不符合项,导致建筑行业事故频发。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一系列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都是事故责任单位及有关责任人由于"意想不到"的问题所导致。对于这个说法,笔者持反对意见。正如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所揭示的:在一件重大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隐患。事故是一种不经常发生和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这些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较小,就是人们所称的小概率事件。由于这些小概率事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发生,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产生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这恰恰是  相似文献   

14.
事故的种类很多,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也是不定的。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利希(Heirich's)从55万件事故调查统计资料中总结出这样的规律:死亡事故,重伤、轻伤、微伤事故,无伤害事故三者之比为1:29:300。即330件事故中,有1件发生死亡,29件发生伤害,300件不发生伤害。这就是著名的海因利希法则。这一法则告诉我们,绝大部分事故没有造成人体伤害,造成人体伤害的事故只占全部事故中很少一部分,事故是否造成人体伤害及伤害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常受偶然因素的支配。因此,要预防330件事故中的死亡(1件)、受伤(29件)事故,必须预防全部的330件事故。安全目标管理是在确定安全目标(包括  相似文献   

15.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也就是说,要想消除这一起严重事故,就必须把这1000起事故隐患控制住。“海恩法则”的实质是指明了每一起安全生产事故,都是在隐患面前的自我麻木和责任缺失造成的,几乎所有的灾难都是多个漏洞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正>油田生产作业过程具有生产规模宏大、设备设施种类繁多、技术构造复杂、现场风险性大的特点,各类事故如机械伤害、触电、中毒、高处坠落等时有发生,通过分析各类事故案例,事故往往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以人为因素为主。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第一要因,存在着“88∶10∶2”的规律,即在100起事故中,有88起是纯属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有10起是由于人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2起是人难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一、海恩法则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海恩提出1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每1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该结论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当1件重大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对同类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处理,防止再次发生重大事故。二、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海恩法则"多被用于安全管理中。许多企业往往忽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  相似文献   

18.
正在企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轻微事故或未遂事故。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事故先兆,以及1 000起事故隐患。这些轻微事故和未遂事故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可能最终会酿成大祸。这类事件和事故不必向安全监管部门上报,由企业内部安全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但有的企业在进行内部事故调查处理时,存在敷衍了事、走过场的情况,导致事故隐患未能及时排除。  相似文献   

19.
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不可预知性,墨菲定律揭示了这一规律,也影响了人们对事故预防的可能性判断。从安全事故发生机制分析墨菲定律的客观性,介绍了影响墨菲定律发生的关键条件——经济性,论证了在解除经济性限制条件限制下,墨菲定律是可以破解的,并在经济性条件限制下对安全管理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所谓差错,即包括未遂事故、非伤害事故和违章指挥及违章作业事件。美国安全管理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伤亡事故发生规律为 死亡重伤事故;重伤事故:无伤事故=1:29:300,推而广之,未遂事故多于“真实”事故。由于对差错心中无数,因而“小题大做”、“防微杜渐”等等就无从谈起。 为了加强对差错的管理,把工作做在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