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岸海域赤潮灾害是目前我国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总结了国内、国际上对近岸海域赤潮发生机制研究的主要理论与研究方法,探讨了近岸赤潮发生的控制原理与技术手段。同时提出,在加强近岸水体赤潮发生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要将流域、河口与近岸海域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并且,考虑近岸海域水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生态系统演进的不确定性,不仅要加强近岸海域生态治理修复,还需注意加强近岸水体水质的监控,预防赤潮的暴发。  相似文献   

2.
北部湾海域赤潮演变趋势及防控思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北部湾赤潮呈发生频次在增加、持续时间在变长、有害赤潮种类在增加、规模和范围在扩大、赤潮影响和危害在加大的演变趋势。文章通过分析赤潮演变趋势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北部湾赤潮防控的思路:一是加强北部湾入海流域及沿海地区污染防治和近岸海域环境保护;二是加强赤潮预警监控体系建设;三是加强赤潮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提升赤潮科学研究能力;四是相关部门加大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和赤潮问题的关注,多方面防范赤潮危害。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深圳近岸海域(大鹏湾北部和东部沿岸、大亚湾西部沿岸、深圳湾西北部沿岸及珠江口东南部沿岸)四个海区氮磷营养盐近30 a变化趋势,统计了各海区历年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总面积,并对氮磷营养盐含量和赤潮发生次数、累计总面积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深圳近岸海域氮磷营养盐污染状况为东优西劣的趋势,东部海域水体均未达到富营养化水平,而西部海域水体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部分年份为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赤潮发生次数以大鹏湾最高,深圳湾次之,累计总面积以深圳湾最大,珠江口次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IN、PO4-P与四个海区赤潮发生次数、累计总面积均无显著相关性,而NH4-N、NO3-N分别与大鹏湾和珠江口海域赤潮暴发次数、累计总面积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国赤潮监控工作的成效以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国家海洋环境监视监测系统资料论述了中国近岸海域赤潮发生概况,并且较全面阐述了2002年以后赤潮的特点。即: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呈上升势头,且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赤潮发生重点时段为每年的5~6月;赤潮发生重点区域为浙江近海、渤海和珠江口海域;有毒、有害赤潮发生频率和面积持续大幅度增加;赤潮主要优势种类为:具齿原甲藻、米氏凯伦藻、中肋骨条藻、夜光藻和球形棕囊藻。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赤潮监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近岸海域溶解无机磷时空分布及富营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6年枯水季、丰水季和平水季海南岛近岸海域表层海水现场调查资料,对该海域表层海水中溶解无机磷(DIP)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评价其污染水平和营养盐结构,分析该海域富营养化程度,并探讨了研究区域DIP的主要来源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南岛近岸海域表层海水DIP的平均浓度为(0.008±0.006)mg/L,浓度范围为0.000~0.062mg/L,万宁小海海域是3个水季的主要污染区域;平水季研究海域DIP污染水平高于枯水季与丰水季;富营养化指数变化范围为0.00~3.94,平均为(0.21±0.46),总体上海南岛近岸表层海水富营养化程度较低,但局部海域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6.
营养物质输入对赤潮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18  
以国内外7个典型海湾为例,分析了营养物质输入对赤潮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陆源污染物排人及海水养殖业自身污染是是近岸海域营养物质输入的主要来源。水体富营养化的不断加剧是赤潮频发的重要原因,而富营养化程度降低的海域发生赤潮的风险也会下降,营养盐比例的改变是浮游植物种类的重要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7.
深圳近岸海域环境状况近10a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深圳市2000~2011年《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分析了深圳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赤潮发生情况和沉积物质量。结果表明,深圳近岸海域污染状况总体有加重迹象;赤潮发生先降后升,最近几年变化平缓,发生区域以大鹏湾居多。赤潮引发种以甲藻居多,并逐年增加;沉积物东部海域优于西部,质量同样有下降趋势。深圳近10 a来快速增长的经济带来的大量陆源污染可能是深圳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基于1950—2020年的赤潮公报等数据,采用GIS方法分析了中国近岸海域赤潮的时空分布规律与赤潮优势种演变.结果表明,过去70年中国近岸海域赤潮事件共发生1701次,累计赤潮面积超过25万km2,整体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赤潮高发期主要在4—8月,其中5月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累计面积最大.赤潮发生月份由南到北呈季节性变化趋势,南部海域赤潮发生月份要早于北方.赤潮事件主要以180 km2以内的小面积赤潮为主,大部分在11 d以内.赤潮高发区集中在河口、海湾、港湾及污染排放量较大的海域.诱发赤潮次数较多的赤潮优势种包括夜光藻、中肋骨条藻、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等.其中,夜光藻、中肋骨条藻和米氏凯伦藻在中国近岸海域均有分布,而东海原甲藻均发生在东海海域.夜光藻和中肋骨条藻一年四季均具备生长条件,米氏凯伦藻和东海原甲藻则在5—6月最为频繁.海水水质状况分析表明,中国近岸海域赤潮发生次数与海水水质污染程度密切相关;赤潮优势种的发生月份也与温度和盐度相关,赤潮优势种的季节性生长和空间分布可直接影响中国近岸海域的赤潮发生规模.  相似文献   

9.
温州市近岸海域具齿原甲藻密度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4年5月温州市洞头列岛附近海域赤潮发生过程相关监测数据的深入分析,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COD、PO4-P和Chl-a的温州市近岸海域赤潮优势种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密度线性预测模型,并以2003年该赤潮监控区相关监测数据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和可靠性,预测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6.90%、最小仅为2.10%.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梳理杭州湾区的近岸海域水文特征、水质状况以及陆源入海状况,对杭州湾区近岸海域进行污染状况及问题分析。结果发现湾区近岸海域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仍有较大程度的超标,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严重。其特殊的地形水文环境、湾区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暂未制定健全有效的湾区治理体系,是导致近岸海域水质常年为劣Ⅳ类海水的主要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了治理对策建议:建立以管理体系、科研体系、督查体系3个部分组成的湾区污染防治工作体系;建立湾区防治应急响应和统筹应用机制,成立湾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组;加强源头治理,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及时开展湾区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沿岸海域藻华发生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收集了1980—2017年广东省沿岸藻华发生数据,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藻华发生区域主要集中于珠江口附近、大鹏湾和大亚湾水域,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不同区域的藻华种类差异明显,广东西部多发硅藻藻华,广东中部多发甲藻藻华,广东东部多发金藻藻华。且各地区主要藻华种类的发生也呈现出不同的年际和季节差异,广东沿岸中部地区每年几乎都有藻华出现,其中大鹏湾海域在2000年以后无硅藻藻华发生,大亚湾海域在2002年之前以硅藻藻华为主,2002年以后以甲藻藻华为主;而东部和西部在2000年以前几乎无藻华发生,直到2000年以后才开始频繁出现藻华。西部地区(湛江海域)夏季多发硅藻藻华,中部地区的珠江口春季多发有毒藻华,大鹏湾春季多发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藻华,大亚湾夏秋季节多发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藻华,广东东部的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藻华可在全年出现。综上,广东省藻华原因种类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和季节特征,因此需要对不同地区的藻华发生情况和可能诱因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和研究,采取区域化的管理,以期能够更合理高效地利用和保护广东省的海洋资源。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四周以自然岸线为主,其中砂质岸线占岸线总长度的43.1%,极易遭受侵蚀,海岸侵蚀造成的海岸坍塌、岸线后退造成的大片土地资源及滩涂流失、海防林损毁等在海南岛四周沿岸均有发生。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和多年监测资料,选出七处典型侵蚀岸段,对各岸段海岸侵蚀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海南岛不同岸段的侵蚀主导因素各不相同,主要为河口冲刷侵蚀型、热带气旋浪潮影响侵蚀型、人工构筑物影响侵蚀型和自然水动力与地形配合侵蚀型四种类型,同时根据监测资料对各岸段海岸侵蚀强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海洋大气环境下氯离子在Q235钢表面的沉积分布规律。方法 使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试Q235钢在海南岛不同地点大气环境暴露后的表面氯离子沉积,然后采用插值算法绘制氯离子在Q235钢表面沉积分布图和海南岛不同地点氯离子在Q235钢表面平均沉积量分布图,并根据氯离子沉积分布图分析氯离子在Q235钢表面的沉积量分布规律。结果 氯离子在Q235钢表面呈不均匀分布特征。在环境暴露试验前6个月,Q235钢表面氯离子含量逐渐增加;暴露6~12个月,Q235钢表面的氯离子含量总体变化不大。从整个海南岛看,内陆地区氯离子在Q235钢表面的沉积量低,而在沿海环岛区域的沉积量高。在海南岛沿海地区,Q235钢表面氯离子沉积量随季风风向的变化而变化。结论 氯离子在Q235钢表面呈不均匀沉积分布,Q235钢表面氯离子沉积量在海南岛不同地点呈“中间低、两边高”的沉积分布规律,内陆地区沉积量低,而沿海环岛区域沉积量高,并且沿海地区的氯离子沉积易受季风风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遥感技术的近30 a海南岛海岸线时空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了解海岸线变化对海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基于遥感技术与GIS技术,提取了海南岛1980、1990、2000、2010年4个时期的海岸线,并对其30 a来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海岸线变化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近30 a来其长度增加了55.4 km;海岸线时空变化显著,变化比较剧烈的岸段多分布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南部地区,以养殖开发、工业用地、城镇与港口建设用地为主。研究认为,海南岛海岸线的变化,将有可能导致诸如岸线侵蚀等环境问题,应注意合理开发,利用海岸线资源。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沿海牡蛎体中PAHs的时空分布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4年对海南岛沿岸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体中16种PAHs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及趋势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沿岸牡蛎体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范围为289~2426ng/g d.w.,平均值为856.7ng/g d.w..与国内外相比,海南岛牡蛎体PAHs含量处于中等水平.海南岛牡蛎体PAHs含量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八所港>榆林港>马袅港>东寨港. Mann-Kendall检验结果显示,八所港牡蛎体中PAHs含量有显著上升趋势(P0.05).组分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岛牡蛎主要以2~3环的低分子量PAHs为主(62.3%~92.5%).来源分析表明牡蛎体PAHs主要为石油源和油类燃烧源.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八所港牡蛎的PAHs致癌风险超过最大可接受致癌风险(10-5),但尚未达到严重的致癌风险(10-4),而其他站点牡蛎均处于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本研究建议居民对八所港牡蛎和海南其它牡蛎的日均消费量分别不超过56g和 67g.  相似文献   

16.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易富集于河豚鱼和螺类体内,在我国沿海食用螺类中毒事件常有发生。在我国近海采集螺类及河豚鱼样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河豚毒素。2018年,在浙江和江苏近海织纹螺(Nassarius spp.)体内多检出河豚毒素,在福建宁德东风螺(Babylonia sp.)体内含量最高,为5.35 mg/kg。我国螺类河豚毒素污染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和江苏近岸海域,且春、夏季是毒素污染高发期;在山东近海偶有检出;在辽宁、广东、广西和海南近海未检出。天津和辽宁近海河豚鱼体内河豚毒素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我国典型湿热海洋大气环境特征,以Q235钢为标杆材料,评估并可视化展示海南湿热海洋大气环境严酷度。方法 以海南岛为典型湿热海洋地区,基于分布全岛全域的13个站点开展自然大气环境试验,采集各站点大气环境数据与Q235钢材料性能数据。通过分析表观形貌、腐蚀质量损失等性能,探究Q235钢在海南大气环境的腐蚀行为规律及其在全岛不同区域的腐蚀程度差异。基于大气环境因素与Q235钢腐蚀行为间相关性研究,筛选腐蚀敏感环境因素,构建“腐蚀质量损失-敏感环境因素”映射模型。基于Q235钢海南各地区腐蚀质量损失数据,通过Griddata插值,计算绘制腐蚀质量损失分布地图。结果 掌握了Q235钢在海南各地区腐蚀行为差异,可视化展示了海南大气腐蚀严酷度。结论 影响Q235钢海南地区腐蚀的敏感环境因素为离海距离及湿度大于80%的时间。海南地区沿海岸及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腐蚀严酷度高,中部及西部地区严酷度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