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质量评价中隶属函数白化函数概念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物理意义上探讨了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的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灰色系统的白化函数,指出这两种函数均无法体现级别区间内的变化特征。为了更为精细,准确地刻划某样本所属级别,文中对这两种函数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与之配套的评价方法,发现该方法较其它评价方法更具适应性,可用于质量评价实际。  相似文献   

2.
水质判别是一个多参数多级别的模糊概念,基础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存在局限性,对基础模糊数学法中隶属度函数及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改进,建立一种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太湖流域水质判别为实例验证了此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更有效,且适合在太湖流域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取得一些进展。但是,如许多报导中所指 出,该方法存在着几方面的不足:①在建立单因素隶属函数时,需要同时对每一个级别诸一建立隶属函数,过程较繁;②复合过程的基本运算规则是取小取大,强调极值的作用,造成丢失信息较多;③评价结果主要受控于个别项目,往往出现误判。笔者认为,采用模糊数学中的另一种方法,欧几里德(Euclid)贴近度评价法,可以有效地弥补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上述不足。  相似文献   

4.
用灰色聚类法对荔湾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灰色聚类法把湖泊系统当作一个灰色系统来研究,将灰色聚类理论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中,以广州市荔湾湖为例,建立不同的聚类指标所拥有的隶属函数,确定聚类权重值,求得最大聚类系数及聚类结果,得出用灰色聚类法进行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既能体现水质等级界线的模糊性,又能充分利用信息,避免了模糊数学法的不合理之处。因而,灰色聚类法是一种简便、客观、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秦淮新河雨花段位于南京市城区,根据1990~1995年该段两个监测段面的监测结果,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其水质状况。1 评价方法 建立单因素隶属函数。根据秦淮新河雨花段的功能及污染源分布情况,选择下列9项水质指标作为评价参数:溶解氧、化学耗氧量、高锰酸盐指数、非离子氨、石油类、挥发酚、总氰、总砷、六价铬,建立包括上述9项指标的集合。  相似文献   

6.
针对指数法在评价密闭环境空气质量中存在评价因素单一,不能反映多种污染物对空气环境质量的综合影响等缺点,结合模糊数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密闭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赋权,按最大隶属原则,通过模糊数学模型对某密闭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较科学地反映了空气质量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7.
沿海污染源的评价是一个多要素、多因子的评价,其排放量的大小、污染程度等都是一些模糊概念,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沿海污染源是较为科学的,因而有人用最大矩阵元法评价了辽宁省渤海沿岸10条入海河流对渤海水质的污染状况.由于文献[1]的评价模式只能评价出主要污染河流(主要污染源),尚未评价出主要污染物,并且没有独立提出解决两个最大简并值的排序问题,仍沿用等标排放率法加以区别之.可以看出,该模式显然是不完善的.对此,本文试用模糊数学进一步对中国沿海污染源评价出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以期建立起评价沿海污染源的较完整的模糊数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把 1 6次浓度测定值与亚硝酸盐氮原始浓度值 ( 1 0 0μg/ml)作为一组测定值 ,用狄克逊检验法检验该组数值中最小值 0 .98μg/ml和最大值1 .0 2μg/ml是否为离群值。经检验 ,最小值0 .98μg/ml和最大值 1 .0 2μg/ml均为正常值。显然 ,该溶液放置 1 1 0 0天后的浓度测定值 0 .99μg/ml也为正常值。因此 ,在常温下 ,用普通去离子水配制的每毫升含 1 .0 0μg亚硝酸盐氮标准溶液非常稳定 ,至少可稳定三年 ,无需现用现配。每毫升含1.00μg亚硝酸盐氮标准溶液的稳定性实验@陈智勇$通州市环境监测站!江苏通州226300…  相似文献   

9.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环境空气质量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针对原有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不足 ,以及无法在同一等级环境空气质量下对空气质量优劣作出评判 ,提出可通过对评价标准的细分和比较欧氏距离最小值的隶属度 ,来确定在同一环境空气质量等级下的环境空气质量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国内外区域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中,一般采用指数方法。虽然该方法简单、易于理解,但在进行计算和指数评判上,缺乏科学性。采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价,不但可克服原有评价方法的缺点,而且能够客观地反映评价参数与评价标准之间的自然隶属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昆明2018-2021年O_(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ρ(O_(3)-8 h)]和气象要素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中的平滑样条函数拟合单要素、交互项的平滑回归函数拟合多要素与ρ(O_(3)-8 h)的影响关系。引入相对危险度概念,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气象要素和ρ(O_(3)-8 h)的滞后效应。构造滞后项和交互项的GAM模型,进行ρ(O_(3)-8 h)拟合预测。结果表明:当地面气压>818 hPa或平均风速<2.0 m/s时,ρ(O_(3)-8 h)出现1~3 d的滞后效应;GAM模型的交互项平滑回归函数优于单要素平滑样条函数的效果;干冷、湿热、低压大风、高压小风天气以及适当的气温和适中的水汽压有利于ρ(O_(3)-8 h)的增加;纳入交互项(包含滞后项)的GAM模型的拟合效果好于其他模型。该模型的判定系数达到0.672,广义交叉验证得分为352,拟合误差为13.7μg/m^(3),准确率达71.1%,特别在拟合因变量峰值和谷值时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空气滤膜颗粒物中多种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空气滤膜采集悬浮颗粒物中的多种元素,样品不需要前处理,不使用试剂,测量1个样品中40余种元素约耗时1 h。重复测量10次NIST SRM 2783空气滤膜标准样品,多数元素的测量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测量值的标准偏差较小;测量20个空气滤膜实际样品,并与ICP-MS法作比对,大多数元素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较小,测量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1.基本术语和符号假设抽取样本的总体呈正态分布,其真实均值为μ且等于0,标准差(δ)等于1.所有低于方法已知检测限(X。)的样本是非定量的,其样本数量为n_c.大于或等于检测限的样本称为可定量样本,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表示为(Xn_(c+1),Xn_(c+2)……Xn).  相似文献   

14.
GC-MS/MS法测定石油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1)提取石油污染土壤样品中10种典型多环芳烃,用GC-MS/MS法测定。通过优化前处理和测定条件,使方法在0.100 mg/L~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5.00μg/kg~15.8μg/kg。土壤样品加标回收试验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0.1%~16.6%,加标回收率为43.1%~109%。将该方法用于测定湖南某石化项目周边的实际土壤,结果表明该地区不同点位土壤中多环芳烃测定值为未检出~300μg/kg,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Euclid贴近度评价法及其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综合评判法能够比较合理地解决环境污染评价中所具有的模糊性。但是,这种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往往分辨性较差,为了探讨既能较好地反映出环境质量评价分级过程中所具有的模糊性和中间过渡性;又能适当提高评价结果的分辨性。本文提出一种用模糊数学中欧几里德(Euclid)距离(或称帖近度)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结论 :当 t在 1 0~ 30℃时 ,CF- 每变化 1 0倍 ,电极的电位值改变 5 8± 2 m V(实测测定时电位值只能读出整数部分 )。结论 :可计算出不同温度下电极 (校准曲线 )的斜率 ,计算公式为 b=2 .30 3RT/F。虽然曲线所取标准溶液浓度跨度较大 (换算成质量由 5 .0μg到 5 0 0 .0μg)  相似文献   

17.
用模糊线性加权变换法进行水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已有报导.常用的方法是模糊综合评价法,当算子均匀分布在模糊关系矩阵R时,此法较准确.由于环境水质中大多数污染物浓度较低,且接近于第Ⅰ级水质标准,在对第Ⅰ级水质隶属度评估时,算子损失太多,从而影响到整个评价结果.本文应用的模糊线性加权变换法是基于模糊关系矩阵R,并综合模糊变换和线性  相似文献   

18.
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有机磷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样品用正己烷-丙酮(体积比为1∶1)混合溶液提取,配合硅胶小柱净化,用乙酸乙酯洗脱,再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法测定待测液中1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方法在0.100 mg/L~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当取样量为10 g时,方法检出限为1.3μg/kg~2.3μg/kg。用该方法测定有机磷的有证标准溶液,结果均在保证值范围内,RSD为2.2%~6.7%。实际土壤样品的13种有机磷农药加标回收率为59.2%~125%(敌百虫除外),敌百虫回收率为0,说明目标物在测定过程中被降解,该方法不适用于敌百虫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氢化物发生(HG)-原子荧光光谱(AFS)联用技术分析地表水及废水中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方法。样品经二氯甲烷萃取,再以半胱氨酸+乙酸铵溶液反萃取富集,并进入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经形态分析预处理装置后,借助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在优化分离条件下,甲基汞和乙基汞在1~50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对于标准水样、地表水和废水实际水样,加标平均回收率均为80%~110%。平行进样7次1μg/L的汞混合标准溶液,甲基汞和乙基汞的色谱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2%和3.9%,检出限则分别为0.4 ng/L和0.7 ng/L。该检测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稳定、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检出限低、杂质干扰少、监测费用低,便于在普通实验室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ICP-MS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18种金属元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115In-103Rh为双内标校正系统,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铜、锌、硒、砷、汞、镉、铅、铁、锰、钼、钴、铍、锑、镍、钡、钒、钛、铊等18种金属元素,优化了测量同位素、内标元素等试验条件。18种金属元素在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06μg/L~0.123μg/L,标准样品的测定值均在保证值范围内,平行测定的RSD为1.7%~4.2%,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89.0%~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