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97年7月21日,李鹏总理发布第225号国务院令,即日起施行《殡葬管理条例》。《条例》明确提出,“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约办丧事。”距今三四万年前,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和中国的周口店山顶洞人,都懂得埋葬死者,他们把红色矿粉撒在尸骸上,象征人死后还有鲜血和生命。此事同时出现在欧、亚两洲,殊非偶然,表明各民族的文明均须经历相同的阶段。从古至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风俗习惯,有各式各样的殡葬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即土葬、火葬…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角度,以翔实的调研资料,对各种殡葬模式进行了评价,并针对这些评价和我国殡葬改革工作步履维艰的状况,大胆的用发展的眼光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殡葬模式──《绿色土葬》,以期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经济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人类生存时有一个优美的环境,在死后能回归自然并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3.
从保护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角度阐述了殡葬改革的意义,并介绍了国外在殡葬方面的先进经验,如超低温冷冻粉碎法、国内绿色树葬法等环保的殡葬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合理地开展绿色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殡葬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绿色殡葬低碳化发展的方法,以期促进城市、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殡仪馆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公众和环保工作者的重视,其中以空气中存在的致病菌和遗体火化产生的废气为主.监测殡仪馆环境中存在的细菌总数以及遗体火化所排放的NOx,SO2,CO等污染物,并对采取控制措施前后的监测值进行对比,为治理殡仪馆环境污染,保护殡葬职工和死者家属的健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丧葬——人生旅途的终结。世界各地各民族,由于生活和信仰的不同,他们的丧葬习俗千奇百怪,土葬、火葬、天葬、树葬、罐葬等葬礼类型,以及各种礼仪活动,其内容复杂多样。地理环境对葬俗的影响,虽然微弱,但也给葬俗文化打下了一个个烙印。一、葬地对自然环境的途择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仅为活着的人提供生活生产的条件,吸引着人们的聚居,而且也成为死后的  相似文献   

7.
杨振威 《环境》2009,(7):32-32
目前各地都在大力推行殡葬改革,以避免土葬带来的“死人和活人争地”的困境。而云南镇雄县,一方面政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另一方面林地又在不停地被坟墓“蚕食”——圈占林地,建造坟墓,更有甚者还在林地里建起了“活人墓”。(5月31日《云南信息报》)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分析了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背景及战略意义,研究提出了"发展必绿色、绿色即发展"的两层本质内涵,阐释生态环保与绿色发展的辩证统一性。从本质内涵出发提出了强化内生发展机制、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明确自然资源价值、实现绿色富国绿色投资、促进绿色权责共享的绿色发展五个基本要义,并提出了优化生态环保和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9.
七里海湿地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之一。近几十年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本文借鉴众多湿地保护与开发经验,就七里海湿地生态恢复与绿色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依据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切实保护与管理,通过恢复河流生态补水、翻耕苇地、禁捕鸟类等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其生态功能,进而发展湿地绿色产业、开展项目建设环评等绿色开发活动发挥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土葬改革 刻不容缓──一项关于实行《绿色土葬》的建议周光敏,张全国生与死,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风雷交加、洪水猛兽,部族征战、生老病死,人类的祖先们突然意识到生的欢乐和死的恐怖。面对大自然的巨大威力,面对生与死的认识,他们意识到只有日、月、星辰和生存...  相似文献   

11.
为调查殡葬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801—2015)实施4年后火化烟气中二英(PCDD/Fs)的污染排放特征及其对行业的影响,在我国南方地区选取了32台火化炉,对其排放烟气中PCDD/Fs水平、影响因素、排放因子进行了研究,并评估标准实施4年后的效果. 结果表明:①火化烟气PCDD/Fs毒性当量浓度(以I-TEQ计,下同)为0.033~7.4 ng/m3,平均值为1.1 ng/m3,PCDD/Fs超标率为56.2%,其中拣灰炉和平板炉超标率分别为62.5%和50.0%. 与GB 13801—2015实施前相比,火化炉废气中PCDD/Fs排放浓度显著下降,说明PCDD/Fs污染减排成效明显,但排放水平和超标率仍较高. ②有无废气处理工艺、运行管理水平、随葬品数量与PCDD/Fs排放浓度密切相关. 废气处理设施缺失或无法正常运行时PCDD/Fs毒性当量浓度为0.32~7.4 ng/m3,平均值为2.5 ng/m3,超标率达75.0%;配备“活性炭吸附(ACI)+布袋除尘(BF)”工艺且运行正常时,PCDD/Fs毒性当量浓度范围为0.033~4.5 ng/m3,平均值为0.83 ng/m3,超标率为58.3%,可能与部分处理设施使用率低、运行不佳和维护不到位等原因有关. 指纹特征显示,无废气处理工艺时七氯代、八氯代同系物占比较高;配备“ACI+BF”处理设施时以四氯代、五氯代同系物为主,证实该工艺组合主要去除高氯代同系物. ③火化炉废气PCDD/Fs排放因子(以I-TEQ计,下同)为67.8~39 981 ng/具,平均值为4 217 ng/具,显著低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2005年发布的第1和第2级排放因子(分别为90和10 μg/具),但高于其优化控制措施的排放因子(0.4 μg/具). 研究显示,未来需加强对我国遗体火化PCDD/Fs减排的技术帮扶及排放因子的更新.   相似文献   

12.
国际湿地保护政策及形式的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丧失与退化已被公认为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本文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国际湿地政策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湿地开发期,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间的政策转型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湿地全面保护期。湿地被围垦、转换为农地是湿地开发期最主要的特质,是导致湿地大量丧失与退化的主要肇因;《湿地公约》的签署标志着国际湿地政策进入转型期阶段,倡导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而美国政府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湿地“零净损失”政策目标,成为继《湿地公约》签署后推动全球湿地政策发生深刻改变的最主要驱动力之一,标志着国际湿地政策进入全面保护期阶段。  相似文献   

13.
以三江平原各县(市)为研究基本单元,运用生态综合指数法对其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各县(市)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各县(市)生态环境状况分为"优"、"良"和"一般"三个级别。"优"类的县(市)共3个,占全区面积的15.96%;"良"类的县(市)共19个,占全区面积的82.36%;"一般"类的县(市)1个,占全区面积的1.68%。  相似文献   

14.
温东亮  潘鸿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8):124-126,96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项目都纷纷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和研究体系,例如美国的LTERN、英国的ECN、IGBP、联合国环境署(UNEP)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科联(ICSU)建立的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观测体系(GTOS)等等。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能够有效覆盖寒地黑土全区域生态与环境动态监测体系,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论文阐述了构建寒地黑土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原则及思路,认为寒地黑土区域内生态环境治理监测预警体系应包括生态环境治理动态监测体系、诊断分析监测体系和对策措施体系,重点对诊断分析监测体系的指标构成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以滇中经济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了滇中经济区目前的土地石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矿业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的生态环境现状,并从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从水土保持、石漠化的治理和开发、科技推广力度、生态环境建设的执法力度以及环保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滇中经济区生态环境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1997年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创模")活动,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随着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综合布局,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国模")称号的地区必须进一步巩固"创模"成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工业园区管理,完善属地管理制度、强化部门协调作战,从而实现由"创建模范城市"到"巩固模范城市"的战略转变;必须构建"后创模时代"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生态城市创建,从而实现由"环保模范城市"到"生态示范城市"的战略提升。  相似文献   

17.
The unrestrained decomposition of a corpse involves the consecutive processes of autolysis, putrefaction and decay. Ideally, decomposition is completed within the regular resting time (15–25 years) and leads to the entire skeletalisation of the corpse. Adipocere, a greyish fatty substance formed during decomposition, is regarded as a spontaneous inhibition of post-mortem changes; it makes the corpse almost entirely resistant to decomposition and makes it impossible to use the same graves again. This creates problems for local governments with regard to the generally growing demand for burial ground.Apart from corpse-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e.g. sex, age, physique, cause of death), method of burial (e.g. material of the coffin, depth of grave, individual or mass grave, clothing) and time of burial, the conditions of the resting place (geology, topography, soil properties and frequency of use, air, water, and heat budget), in particular, have a special impact on adipocere formation. This study summarises the present knowledge on this phenomenon, combining results gained both in forensic medicine and in geosciences.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解决因城市发展而带来的自然水体(如城市湖泊)污染及其治理问题是一项耗资巨大而又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就中国的经济实力而言,污水处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往往是选择方案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且处理后的出水排入水体后仍将引起"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而人工湿地具有投资省,处理效果较好的优势,因而是一种非常值得探索和尝试的全新的处理方法。以该湖泊的人工湿地处理前后的水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今后相似的城市湖泊的生态治理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探讨了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提出将生态脆弱度指数、生态弹性度指数和生态压力度指数作为生态脆弱性评价的基本判定指标,构建了“敏感-弹性-压力”的评价模型,其评价体系包括总目标层、分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4个层次,形成了综合指数方法、层次分析法和RS/GIS相结合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以川西滇北农林牧交错带为例,根据区域特征选取17个评价指标进行案例研究,定量评价了该区域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分析了生态脆弱度的空间差异和不同区域生态脆弱性的主导成因.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该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对于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景观生态学方法,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通过对我院及相关环评单位所做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生态评价在区域生态扣线型生态评价的实例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推荐的景观生态学方法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