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地震、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集中在板块边缘附近。这种情况在大多数地质时期就可能如此。板块内部的大陆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普遍认为与大陆断裂有关,不过只有当断裂发展到横贯大陆断裂时,它们与板块边缘的关系才是明显的。本文有三个目的:第一,我们强调岩浆、构造和变质作用在大陆板块内部过去和现在都在活动,这些作用决不是只集中于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系统论为指导,在现有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史、构造-岩浆建造、板块运动等初步探讨了内生成矿作用的时空分布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位于华北地台和华南地台过渡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中生代具有华南地台陆缘区的特点。该区中生代不同成因类型侵入岩的时空分布、迁移规律、岩浆起源,演化方式及与之有关的成矿作用都有别于大陆边缘区的侵入岩而日益引起地质工作者的注意,特别对岩浆活动与板块运动和板内深断裂带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文试图探讨其中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构造沉积学资料为依据,论述了中国东南部的古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并根据基底构造格局和板块运动方式,提出了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大陆碰撞有内在联系的成因机制论,并认为岩浆活动的时空演化及岩浆系列与板块碰撞的方式和时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在研编《江西省区域地质志》、《江西省矿产地质志》与《江西省环境地质志》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研究江西省及邻区滨太平洋构造活动及其与地质资源环境的关系。研究认为:燕山运动时期,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并相对强烈左行扭动,东亚陆区处于活化造山环境,形成的新华夏构造体系是滨西太平洋构造活动至今的主体构造。在华南,燕山运动启动于中侏罗世,呈偏心状核幔式扩展。由于岩石圈活化与物质大规模调整,发生了岩浆成矿大爆发,并导致地壳热胀蠕散,形成了复杂的复合动力机制。晚白垩世进入燕山期造山后与喜马拉雅期强烈的伸展成山成盆时期,至古近纪末转变为弱造山活动,地壳趋于相对稳定,构成优越生态地质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6.
巴布亚新几内亚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结合部位。本文介绍了自晚白垩世以来巴布亚新几内亚经历的复杂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不同板块间的汇聚、碰撞、俯冲和拆离、扩张等地质作用形成了以区内南部克拉通、中部褶皱带及北部岛弧带为特点的地质构造单元,在区内形成了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特色的成矿系统,对寻找以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红土型镍矿为主要成矿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七十年代前期,从传统的“岩浆成因”观点出发,霍山饶钹寨岩体被认为是岩浆原地侵入、就地分异的产物。其实,N.L.鲍文早在1928年就对阿尔卑斯型超镁铁质岩的传统岩浆成因说提出了异议。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实验研究和野外地质工作的进展,深部地质资料的获得,以及板块理论的兴起,“固态冷侵入”的观点已得到更多资料的支持。用这种观点,能更合理地解释许多地质现象和地质问题。但当时我们并不十分确切了解上述这些进展,当然也就更谈不上用这一观点于实践,从而导致找矿勘探走  相似文献   

8.
板块俯冲带是岩浆活动和地震的频发地带。本文对与俯冲带有关的地幔矿物稳定性的实验研究进行介绍,并对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地幔部分熔融所需水的来源、深源地震成因等问题的解释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地幔对流理论是伴随着板块学说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地球内部积聚的能量(放射能、重力能等)是以怎样的方式传递到地球表面,从而驱使板块运动、造山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的产生呢?这是地球动力学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地幔对流假说为这种能量传递提供了解释机理。  相似文献   

10.
康西瓦构造带位于新疆西昆仑地区,是青藏高原西北缘一条重要的构造带。新藏公路沿线地质考察发现:构造带由多条长期活动的断裂带构成,沿断裂有糜棱岩带、角砾岩带和片理化带分布,同时发育韧性、脆性变形;构造带两侧的地层时代与沉积建造、变质程度、岩浆活动以及遥感图像和地貌形态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糜棱岩定向标本研究表明,构造带中韧性变形具有右行剪切特征;运动矢量及应力场模拟计算证实。构造带中脆性变形的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方式为主。综合这些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康西瓦构造带是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在板块边界形成的一条右行走滑构造带。  相似文献   

11.
<正> 东天山系指新疆哈密以东至甘肃、新疆交界处的星星峡一带。在这一地区,以往从未报道过有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存在。自1977年开始,中国科学院西北富铁科研小分队和新疆冶金地质704队合作,对东天山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经四年多的野外及室内工作结果,根据有关资料,认为在东天山存在有燕山期的岩浆活动,从而为本区的基础地质研究和找矿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12.
<正> 一特定的成矿作用与岩石一定的交代蚀变作用有密切联系。在地壳某一限定区域内,构造作用、岩浆活动及其衍生热液的形成和作用是互相联系的地质过程。热液对围岩和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发生化学反应,使它们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产生一系列的交代蚀变岩。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必然要伴有相应的岩石蚀变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东湾金矿矿区的地质概况、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得出东湾金矿是岩浆热液形成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时代属燕山晚期,燕山期岩浆活动不仅提供强大的热动力条件,而且还从矿源层中携带大量的成矿物质,在构造有利部位,尤其是NNE向断裂构造部位沉淀富集成矿,总结出了找矿标志和预测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银山里铅锌银多金属矿区在大地构造上隶属于华南褶皱带,地处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带的南部.矿体主要赋存于下侏罗统海陆交互相碎屑岩与岩浆岩的接触带上.本文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入手,着重研究了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总结了矿化富集规律,提出了找矿标志.作为一个与侵入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本文旨在通过对其成矿地质环境的深入分析,提出矿床的成矿模式,为粤东地区该类矿床的寻找提供理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地质概况 东天山在古生代分别属于塔里木板块及其南缘活动带(南天山弧后盆地、中天山岛弧带、阿齐山-雅满苏岛弧带)、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洋壳板块(哈尔里克岛弧带)、西伯利亚板块及其南缘活动带(麦钦乌拉岛弧海沟系)。研究区花岗岩类从北向南分别属于哈尔里克岛  相似文献   

16.
以洛南-栾川断裂、商丹板块缝合带和勉略板块缝合带为界,从北到南将研究区依次划分为:华北板块南缘构造岩浆区(简称SC岩区)、北秦岭构造岩浆区(简称NQ岩区)、南秦岭构造岩浆区(简称SQ岩区)、西秦岭构造岩浆区(简称WQ岩区)。依据各构造岩浆区内碰撞及碰撞后侵入岩的化学成分及出露面积,估算了各构造岩浆区及整个研究区碰撞及碰撞后侵入岩的平均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各构造岩浆区碰撞及碰撞后侵入岩的平均化学成分相当于花岗岩;由南向北碰撞及碰撞后侵入岩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类似于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变化规律.从早到晚.从西向东碰撞及碰撞后侵入岩岩浆朝着富硅、富碱方向演化,逐渐显示出A型花岗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南部浙闽粤沿海地带中、新生代火山岩区,是我国重要的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本研究的重点是对该矿带的浙江天台一瞬县地区火山岩型资金属矿床(大岭口矿床和毫石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探讨。1区域地质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位于中国大陆板块的东南缘,属大陆边缘火山带,主要出露上林罗统、白圣系火山(沉积)碎屑岩和熔岩,并有前震旦系陈蔡群变质岩少量分布。陈蔡群为本区基底地层,中、新生代火山岩不整合覆盖其上,构成了具有双层结构特征的变质岩一火山岩系。本区岩浆活动较强烈,侵入岩的分布受区域深大断裂构造制约,…  相似文献   

18.
<正> 过去人们一般把天山地槽分为三个二级构造带,即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中天山结晶轴和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和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在沉积建造、岩浆活动、生物群类型和地质构造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何在?过去一直用“中天山结晶轴”长期隆起把这两个地区分隔开来解释。笔者于1977—1978年对该地区进行了两次登山地质考察后认为,南北天山地质构造之所以不同,并不是所谓“中天山结晶轴”长期隆起的结果,而是由于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板块所致。前人所称的“中天山结晶轴”,实际上是地缝合线及其两侧的变质带。其根据  相似文献   

19.
铜-钼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 库兹涅茨克山、东外贝加尔和中亚的铜-钼矿床都具有特殊的地质环境,如同酸性和中性的次火山岩浆活动有关,岩浆作用多次出现、有热液活动、爆发角砾岩广泛发育以及热液蚀变发育,等等。某些热液蚀变岩相(钾长质、硅质)在矿床中普遍出现,而  相似文献   

20.
<正> 1981年8~9月间,中国科学院花岗岩和有色金属矿床代表团对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地质考察。 首先,我们参加了8月24日在首都勘培拉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质系主持的“澳大利亚东南加里东岩浆活动”学术报告会;接着对澳东南Lachlan活动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