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动电位极化测量技术研究在一定氯离子存在下硝酸盐对LY12CZ硬铝合金点蚀发生、发展行为的影响。试验认为,硝酸盐在浓度较低时没有钝化作用.使铝合金电位从钝化区向活化区过渡.但它使再钝化电位提高,在一定的钝化条件下,可促进氧化膜的修复:当硝酸盐浓度大于某一数值时.铝的点蚀电位明显增加.能有效抑制点蚀发生。这一值的大小与介质中存在的氯离子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6061铝合金在高温流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室内海水浸泡试验、点蚀电位测试、流动海水模拟试验等方法研究了6061铝合金在80℃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表明,6061铝合金在常温海水中的腐蚀形貌为点蚀,在80℃海水中6061铝合金表面易形成钝化膜且腐蚀轻微.从80℃时的自腐蚀电位曲线可以看出,铝合金表面钝化-活化过程反复交替进行,钝化膜形成时其电位约为-0.60...  相似文献   

3.
温度和溶解氧对5083铝合金海水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采用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度和溶解氧对5083铝合金在海水中腐蚀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解氧浓度的降低,铝合金自腐蚀电位负移;随着温度的增加,铝合金点蚀电位负移,阴极过程受扩散控制。腐蚀微观形貌分析表明铝合金在高温高氧状态下主要以均匀腐蚀为主,而在低温低氧状态下发生了明显点蚀。  相似文献   

4.
5083铝合金在3%NaCl溶液中的微区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5083铝合金在海水环境下的腐蚀行为进行深入的探索。方法在3%Na Cl溶液条件下,通过扫描振动电极技术(SVET)对5083铝合金的微小区域进行了原位测量,得到表面区域电位梯度的变化情况,结合交流阻抗测试,以及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5083铝合金腐蚀的发生、发展机理。结果由于Zn和S等元素的偏析,腐蚀过程中,夹杂物等第二相周围优先溶解,致使铝合金基体裸露在溶液中。随着反应的持续形成点蚀,腐蚀电流使腐蚀区域的电位高于基体电位。浸泡3 h,最大电位差为15.72 m V,浸泡5 h,最大电位差达到20.06 m V。结论 5083铝合金在海水环境下夹杂物的周围优先溶解,然后是电位高于基体电位的第二相发生溶解,同时钝化膜破裂处也发生腐蚀,最终这些区域形成点蚀。  相似文献   

5.
pH值和溶解氧对低碳钢点蚀诱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了2种低碳结构钢,在除氧及不除氧的3%NaCl溶液中进行了不同pH值条件下的极化试验,测定了钢的点蚀电位,并利用eaq-探针分析了腐蚀形貌。结果表明,随溶液的pH值的升高,钢更容易钝化,点蚀诱发敏感性降低。在相同的pH值条件下,溶液中的溶解氧可促进钢的钝化,导致点蚀电位变正。溶解氧降低了pH值对点蚀电位测定的敏感程度,使钢的临界钝化pH值降低。  相似文献   

6.
5083铝合金电化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动电位扫描及循环伏安试验方法,研究了工作电极表面状态、Cl浓度、pH值等因素对5083铝合金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样表面进行抛光后,点蚀电位变正,点蚀保护电位正移。随着Cl-浓度的降低,点蚀电位磊明显正移;当Cl-浓度超过1%(质量分数)后,Cl-浓度对鼠的影响则不明显。溶液的pH值及其它阴离子的添加均会对5083铝合金点蚀电位及保护电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2205双相不锈钢在淡化海水中的点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2205双相不锈钢在一级反渗透(RO)淡化海水、海水及浓缩海水中的点蚀行为。方法运用开路电位、交流阻抗、阳极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频率调制技术研究2205双相不锈钢在不同温度(60~90℃)及不同海水(一级反渗透淡化海水、天然海水、1.6倍浓缩海水)中的点蚀行为。结果 2205双相不锈钢在一级RO淡化海水中,随温度升高,自腐蚀电位逐渐负移。在80℃的一级RO淡化海水中,在浸泡1 d时即有发生点蚀的倾向,在第28 d时已经发生了稳态蚀点。浸泡初期不锈钢的扰动电流为2μA/cm~2之内,浸泡41 d的扰动电流接近12μA/cm~2,且其值波动幅度更大。结论随着温度的升高钝化膜稳定性降低,2205不锈钢耐蚀性降低。钝化状态下,其在一级RO淡化海水中比在海水中腐蚀严重,点蚀敏感性随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NaCl溶液pH值对5083铝合金腐蚀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电化学试验方法,结合金相组织观察、SEM、腐蚀形貌观察等,研究了在不同pH值时3%(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5083铝合金的点蚀电位、自腐蚀电位及腐蚀质量损失.研究结果表明,5083铝合金点蚀电位基本接近,自腐蚀电位存在差异,而且在强酸、强碱溶液中会发生全面均匀的腐蚀溶解;在弱酸、弱碱或偏中性溶液中由于在夹杂物及基...  相似文献   

9.
船用铝合金点蚀及阴极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极化试验、循环伏安试验及外加恒电位阴极保护下的腐蚀失重试验,并结合腐蚀形貌观察,研究了5083铝合金在人造海水中的极化及腐蚀特性,并探讨了其阴极保护电位范围。研究表明,50834g@金在人造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由于表面生成钝化膜而提高了点蚀电位;但若阴极保护电位过负,表面会发生析氢反应,且表面局部因碱性过强而造成溶解,因此其合理的阴极保护电位范围为-0.9~-1.10V。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钢筋混凝土在实际海洋环境中的腐蚀行为。方法记录浸泡在青岛水域1 a时间内钢筋混凝土表面生物的附着情况,并通过XRD等测试手段分析海洋环境中的污损生物对混凝土基体表面组分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测试氯离子含量,监测钢筋在实际海洋环境下的临界氯离子含量,同时通过动电位极化,比较钢筋在海水中腐蚀1 a的点蚀电位和极化电阻等电化学参数,通过SEM观察钢筋表面腐蚀形貌,监测钢筋的腐蚀情况。结果海洋污损生物导致重金属元素在混凝土表层富集,钢筋混凝土在实际海洋环境下的临界氯离子含量为0.375%,钢筋混凝土在实际海洋环境下180 d钝化状态消失,产生局部腐蚀。结论海水中的生物主要是对混凝土表层的物质产生了影响,但并未对钢筋的腐蚀产生影响。导致钢筋产生腐蚀的主要因素在于氯离子的渗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2A12铝合金在EXCO溶液中腐蚀损伤形貌的演化规律。方法开展实验室内2A12铝合金的加速腐蚀实验。为实现表面粗糙度与腐蚀损伤相关性的定量研究,首先采用3D扫描成像仪对实验样品进行扫描,取得样品微观几何特征,实现表面粗糙度值的数字化定量表征。观察样品在EXCO溶液中腐蚀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腐蚀形貌的演化过程,测量腐蚀样品蚀坑深度,并分析表面粗糙度对样品腐蚀损伤的影响。结果当腐蚀时间不超过6 h时,2A12铝合金样品在EXCO溶液中的腐蚀类型主要为点蚀,随着时间的延长,将向全面腐蚀发展。粗糙度值高的试件表面有打磨时形成的较深表面纹理,这些纹理制约了点蚀坑的扩展,使蚀坑沿纹理的方向发展,有演化为微裂纹的可能性,蚀坑边界的不规则处也会萌生微裂纹。粗糙度值较小的样品,腐蚀损伤也较小,但粗糙度对腐蚀损伤的影响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结论常温下,2A12铝合金在EXCO溶液中首先发生点蚀,由于蚀坑向四周扩展的速度快于深度方向,使腐蚀类型从点蚀向全面腐蚀演变。表面粗糙度对2A12铝合金样品腐蚀损伤形貌的演化有重要影响,表面微观几何特征通过制约蚀坑扩展方向的方式来改变样品的腐蚀行为,并造成腐蚀损伤的明显差异。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材料逐渐失去其原有表面微观几何特征,表面粗糙度对腐蚀行为的影响下降。  相似文献   

12.
5083铝合金在模拟淡海水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循环极化、动电位极化研究了不同盐度的海水对5083铝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腐蚀电位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开始迅速负移,60 d后趋于稳定;循环极化显示击破电位随盐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保护电位随盐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盐度为1.5%(质量分数)处达到最小值;腐蚀形貌显示5083铝合金在盐度为1.5%(质量分数)的海水中点蚀最严重;不同盐度下5083铝合金的阴极保护电位区间约在-0.90~-1.05 V之间。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循环极化、动电位极化研究了不同盐度的海水对5083铝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腐蚀电位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开始迅速负移,60d后趋于稳定;循环极化显示击破电位随盐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保护电位随盐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盐度为1.5%(质量分数)处达到最小值;腐蚀形貌显示5083铝合金在盐度为1.5%(质量分数)的海水中点蚀最严重;不同盐度下5083铝合金的阴极保护电位区间约在-0.90~-1.05V之间。  相似文献   

14.
航空高强度LY12CZ铝合金腐蚀剩余强度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研究LY12CZ铝合金在腐蚀环境下的强度退化规律。方法按ASTM标准对常温下的LY12CZ铝合金进行预腐蚀,测量腐蚀坑的深度,统计腐蚀坑数目,进行数理统计,获得其几何尺寸的分布。利用MTS880试验机进行静拉伸试验。建立腐蚀坑的物理模型,基于腐蚀坑平均特征参数和最大特征参数,利用AFGROW软件进行剩余强度预测。结果剩余强度随着腐蚀损伤加深而逐步减小。结论与实验值对比的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Places, where intensive row crop irrigated farming is practiced, are experiencing nitrate contamination of groundwater. The farmers are increasingly becoming aware of high nitrate concentrations in the groundwater. As a result, farmers have started to test their groundwater for nitrate concentrations and take account of this concentration in their crop nitrogen budget. If a farmer utilizes an unlined reuse pit and groundwater nitrate concentration to base his nitrogen fertilizer budget on, he may underestimate his nitrogen fertilizer requirement for a given yield goal because of nitrate loss out of the reuse pi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ute: (1) nitrate loss from the irrigation reuse pit during an irrigation season, 1 July to 31 August; and (2) the potential corn yield reduction for a field receiving irrigation water from the reuse pit. A computer program based on the Green–Ampt equation was written to simulate these losses and yield reductions. Use of the Green–Ampt infiltration equation allows for a two-layer reuse pit, which may have a clay liner on top of the native soil material. To conceptualize the magnitude of water loss volumes and mass of nitrate leached, the reuse pit was assumed to serve a 32.4-hectare field. The results show that lining the pit with cla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nitrate leaching from a reuse pit and cut yield losses.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e importance of a lined reuse pit in sandy sub-soils. Budgeting for crop nitrogen needs assuming irrigation water from the pit with a substantial nitrate concentration could result in crop nitrogen stress. If ponding were also considered in the reuse pit, it would increase the nitrate and yield losses from the reuse pit.  相似文献   

16.
加速腐蚀环境下LD2CS铝合金腐蚀损伤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LD2CS铝合金腐蚀损伤数据的分析方法。方法针对LD2CS铝合金腐蚀坑深度值,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BP人工神经网络和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等3种模型进行回归和预测分析。对比总结各种模型在小样本递增时间序列下的应用特点。结果对于LD2CS铝合金腐蚀坑深度值预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回归和预测上都有较高的精度。结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最适合LD2CS铝合金的腐蚀坑深度值预测。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常用金属的大气腐蚀行为及其防护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综述了变电站常用金属的腐蚀类型及研究现状。对于不锈钢、铝及铝合金,海洋大气中的Cl~-引起钝化膜破裂,当其浓度超过临界浓度[Cl~-]_(pit),发生点蚀。对于铜及铜合金,工业大气中的SO~2腐蚀作用极为明显。对于锌及锌合金,Cl~-增强表面薄液膜的导电性从而加剧其腐蚀。因此,高润湿时间和高Cl~-是滨海变电站大气腐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LD2铝合金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LD2铝合金广泛应用于直升机结构中。铝合金构件在服役过程中会承受环境所造成的疲劳损伤,从而大大降低其服役寿命,因此必须要研究该材料的腐蚀行为。利用SEM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对铝合金腐蚀损伤行为进行了高精度微尺度研究,并在疲劳断口上发现腐蚀坑底部的“隧道”,该腐蚀隧道会使腐蚀损伤评定过于保守,为结构寿命预测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预腐蚀铝合金材料裂纹萌生寿命评估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铝合金在航空工业中广泛应用,因此对于铝合金构件的寿命评估很重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位观测技术,研究了预腐蚀铝合金试件在循环应力作用下的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行为。结果表明腐蚀坑对于裂纹萌生扩展行为具有强烈的影响。基于局部应变法,提出了一种预测带有腐蚀损伤的铝合金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评估公式。  相似文献   

20.
飞机用7B04铝合金缝隙腐蚀试验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开展飞机用7B04铝合金缝隙腐蚀仿真研究,理解缝隙腐蚀机理,找出影响缝隙腐蚀的关键因素。方法分析缝隙腐蚀类型,开展缝隙腐蚀试验,建立缝隙腐蚀数学模型,选择合适的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法进行仿真计算。结果缝隙内pH值分布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值一致,缝隙口与外部液体/大气连接时,缝隙内溶液分别呈酸性或碱性。缝隙口溶液电势较低,缝隙口附近的铝合金腐蚀较快,含Al腐蚀产物多集中在缝隙口附近。缝隙宽度在0.1~0.3 mm范围内变化不影响铝合金腐蚀速率;缝隙深度增加,缝隙口与底部溶液电势差增大,铝合金腐蚀面积增大,但铝合金最大腐蚀电流密度不变。电位升高,缝隙内铝合金的腐蚀加剧,电位提高10 m V,腐蚀24 h后缝隙内铝合金界面的腐蚀电流密度增加59倍,Al(OH)_2Cl的最大浓度为自然电位下的30倍。结论缝隙腐蚀主要受缝隙外部阴极还原反应影响,电位对铝合金缝隙腐蚀的影响最大,飞机结构中应避免高电位材料同铝合金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