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劳动保护工作要有法律保障。社会主义法制越健全、劳动保护立法越完善,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健康就越有保证。 建国30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制订了一系列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1949年全国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规定我国实行8-10小时工作制;“保护青工女工的特殊利益。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卫生和设备”。1954年宪法91条、92条规定“国家通过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逐步扩大劳动就业,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1978年新宪法48条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国家根据统筹兼顾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社会制度要求加强法制建设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要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法制建设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建国伊始,为了与经济建设同步,完善和健全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我国政府就着手法制建设,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先后颁布了《宪法》、《选举法》。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不同政治经济形势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影响一、自建国至1957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安全工作体制处于“行业管理、工会监督、劳动部门检查”的萌芽状态,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此间,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党和政府提出了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1956年5月25日,国务院颁  相似文献   

4.
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从无到有,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逐步发展起来的。1949年到1956年,为改变旧中国工人阶级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生命健康没有保障的状况,《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保护青工女工的特殊利益”,“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宪法》对改善劳动条件和建立工时休假制度也都有明确规定。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不断深入和有计划的经济建…  相似文献   

5.
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从无到有,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逐步发展起来的。  1949年到1956年,为改变旧中国工人阶级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生命健康没有保障的状况,《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保护青工女工的特殊利益”,“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宪法》对改善劳动条件和建立工时休假制度也都有明确规定。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不断深入和有计划…  相似文献   

6.
认真总结经验 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从无到有,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逐步发展起来的。1949~1956年,为改变旧中国工人阶级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生命健康没有保障的状况,《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保护青工女工的特殊利益”,“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宪法》对改善劳动条件和建立工时休假制度也都有明确规定。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不断深入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7.
一、禁止强迫劳动,曾三和保护劳动者的劳动自由权劳动者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是我国宪法赋与全体公民的一项权利。根据这一权利,劳动者有权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抵制各种侵犯自己劳动权益的非法强制劳动行为。我国《劳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处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上述规定不难看到,尊重劳动者的劳动自由权,绝对禁止各种侵犯劳动者劳动自由权的行为,是我国法律的基本立法精神。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法律规…  相似文献   

8.
1953年至1957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此间,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宪法》明确规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于是,“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就成为新中国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9.
颁布于十年前的《劳动法》以及后续颁布实施的有关劳动保障的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对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劳动争议的处理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为劳动关系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提供了切实保障。但是,权利的主张和实现是有条件的。申请的时限(也即法定的申请时间范围)就是其中的条件之一。笔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见过时限而憾失权利事件,特提醒广大劳动及企业主(含个体工商户)均应注意以下规定。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1991年7月25日,国务院以87号命令颁布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在这项由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的要求立即实施的《规定》中,对农民合同制工人的劳动保护作出明确规定。 《规定》第一条中指出,制定本规定是为了保障企业和农民合同制工人的合法权益。第四条规定,“农民工在企业工作期间,与所在企业其他职工享有同等权利。” 《规定》第五条规定招收录用的农民工必须是“年满16周岁,完成规定的义务教育,身体健康,能够适应本岗位工作。” 《规定》第十一条指出,“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有害身体健康的工种、岗…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第3号《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已经1996年10月4日劳动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以颁布,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部长李伯勇一九九六年十月十七日建...  相似文献   

12.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律保证。新宪法对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在保护劳动者这方面,新宪法把“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等用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充分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亲切关怀。认真贯彻执行宪法的这些条款,必将大大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更好地调动亿万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极积性。 执行新宪法,保护…  相似文献   

13.
1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制建设一直不曾间断.从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提出"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到1993年5月1日<矿山安全法>这部我国劳动安全领域的第一个基本法律的正式实施,从<宪法>、<刑法>等大法中涉及安全生产的有关条款,到2001年<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出台,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4.
一.1949—1959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同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共同纲领》规定:“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度”“保护青工女工的特殊利益”“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  相似文献   

15.
对劳动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的国家监督检查是俄罗斯劳动法最重要的一项法律制度,也是劳动者劳动权利保护的基本方式之一。《俄联邦劳动法典》于2002年2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期间几经修订。新《劳动法典》(《俄联邦劳动法典》在俄罗斯历史上是第四部法典式劳动法,因此,也可称为新《劳动法典》)是俄罗斯转制以来制定的第一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共分为14编,424条。法典第五部分第五十七章专章(第三百五十三条~第三百六十九条)规定了国家对劳动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6.
法规标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家庭工人体面劳动公约》2011年6月16日,出席国际劳工大会的代表以396票赞成、16票反对和63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家庭工人体面劳动公约》.该公约明确规定家庭工人应当享有正常的工作时间、产假、失业保险和年假等权利,以改善全球近1亿家庭工人的工作条件.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索马维亚表示,家庭工人应当有权利、有声音、有渠道享有体面的生活和工作权利,而现在许多家庭工人处于近乎被强迫劳动的境地.公约的通过对于家庭工人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他们再也不能够被看作二等劳动者.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的权利,接受职工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这些法定的权利是我国...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几项法案,其中包括一项国际公约,即《职业安全卫生和工作环境公约》。但这项国际公约的批准,没有像《物权法》那样被社会高度关注,甚至连媒体也将其冷落。其实,这项国际公约的批准与我们每一个人密切相关,她标志着中国政府以坚定的自信和强烈的责任感向世界承诺: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像其他缔约国一样,改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不断提高工人的职业安全卫生水平。并接受全世界的监督。《职业安全卫生和工作环境公约》经几个机构五年努力,终获批准,那么,她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劳动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人民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国际上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劳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劳动法》根据宪法全面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等。《劳动法》对劳动者应尽义务也做了明确规定,包括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等。对于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20.
论《劳动法》的监督职能最高人民检察院孙佩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一个重大成就。《劳动法》依据宪法全面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还规定了各项劳动标准。为了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