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应用抽样调查的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数与数据精度、监测费用的关系,并根据阜新市的噪声监测资料,分别计算出绝对误差要求不同情况下环境噪声功能区监测需要的最少监测点位数。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城市声学环境质量,官渡区环境监测站在本区内设置了246个定期噪声监测点,并把监测的重点放在关上地区和金马地区这两个区域内,定期在两个区域内做了功能区噪声、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和其他选择项目的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官渡区范围内的噪声源主要来源于交通、施工和生活,与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82比较,其声学环境质量还是好的。  相似文献   

3.
为逐步摸清大理州各县环境噪声情况,1990年我站对州属宾川、洱源、巍山、漾濞四县城区的功能区、区域环境、道路交通三种噪声进行了监测。监测情况如下: 工作方法 1、监测点设置 (1)功能区噪声,四个县各设3个监测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口数量增多,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建成区的扩大和功能区类型的改变,"十二五"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的调整、优化是必然趋势.本文结合浙江省"十二五"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优化布设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优化布点原则、方法等进行了阐述.以"十一五"声环境监测点位布设现状为基础,结合功能区环境噪声的普查数据,对优化选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选出具有空间分布适当,可以保证设备安全,方便操作,并且数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的测点.优化调整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有效网格覆盖面积增加了80.8%,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总路长增加了67.0%,功能区定点噪声测点数量增加了129.2%,优化调整后的监测点位更能客观反映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噪声自动监测是我国噪声监测的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噪声自动监测技术规范,噪声自动监测技术处于小规模试点初级探讨阶段。文章讲述了东莞市噪声自动监测技术的研究状况和工作进展,通过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的比对试验,验证噪声自动监测替代手工监测的方法是可行的。同时,对东莞市城市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点位布设进行研究,找出9个满足优化布点的原则和要求的测点,作为东莞市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点位。并对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前 言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可为环境质量评价、城市噪声控制以及城市防噪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区域噪声监测时间一般分为白天(06:00—22:00)和夜间(22:00—6:00)两部分,而白天测量一般选在上午 8:00至12:00,下午2:00—6:00;夜间测量一般选在晚上10:00至清晨5:00,在此期间测得的每个网格噪声,即代表该网格白天和夜间噪声水平。对每个监测点通常要求连续读出100个数据(当噪声涨落较大时应取  相似文献   

7.
目前 ,我国在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方面的研究尚不多 ,本文在借鉴国内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噪声污染特征 ,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本研究以网格布点实测数据为基础 ,利用功能区分层抽样方法确定最优测点数 ,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和综合评判选取最佳点位。经验证 ,优化结果具有代表性和足够的精度 ,表明该方法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在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方面的研究尚不多,本文在借签国内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噪声污染特征,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本研究以网格布点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功能区分层抽样方法确定最优测点数,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和综合评判选取最佳点位。经验证,优化结果具有代表性和足够的精度,表明该方法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9.
城市环境噪声的测量一般都是采用网格布点法,这种大面积多测点的监测方法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故不易经常开展.如何能用少量数目的噪声监测点来反映整个城市噪声水平,是目前需要探讨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抽样理论,以1986年秦皇岛市按网格布点法所取得的环境噪声监测数据为样本,对秦皇岛市环境噪声监测点的数目进行了优化。一、分功能区进行抽样  相似文献   

10.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的要求,我厂环保监测站每季对我厂生活区进行环境噪声检测。六个监测点,早、中、晚三次共得到数据300个。将每次的100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序,求出噪声声级值L90、L50、L10、σ、Leq值。由于白天和晚上噪声的大小不同,况且噪声在晚上对人的影响更大些,每天还要求出L_(DN)值。这300个数据若用人工来计算,一天恐怕也难完成。  相似文献   

11.
认为现行的网格法在达标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中存在的一定的弊端,倡导采用了“以噪声污染源调查为基础的优化布点”方法,并对这一新的优化布点方法的原则和要求提出了见解和意见。同时还期望制优化布点技术规范,以减轻环境监测人员的实际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3年黑龙江省10个省辖城市噪声监测情况,介绍了噪声源构成,道路交通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和功能区噪声的现状,分析了年际变化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噪声监测布点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论述。为确保环境监测的质量,在进行噪声监测布点时,要合理选择监测点。在选择时,选择符合程度较高的监测点,合理设置监测装置,保障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中声源调查为实例,提供了声源调查及声源状况分析的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取较为准确的值息,并能充分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得出的结论完整、明晰且正确。  相似文献   

15.
采用网格化布点监测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及相互结合的方法,以重庆主城区和贵阳市为例,对典型山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和优化进行了研究,提出相应的点位布设及优化方案。通过总结归纳提出了山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相关程序。  相似文献   

16.
对乌海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进行了划分,以乌海市2011年城区环境噪声监测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乌海市暴露在不同等效声级下的城区面积分布状况和达标情况。  相似文献   

17.
环境监测     
X830.l 9402425消州市区域环境噪声监侧优化布点/吴江·“ 一77一(四川省沪州市环境监测站)11重庆环境科学/重庆市环保局一1993,15(6)一29一32 环情X一70 利用数理统计中有关数学工具进行监测布点的优化工作。把沪州市区城环境噪声普查的294个监侧点优化为67个。经验证,该优化布点方法合理、科学。文中介绍了优化布点的原则、方法及优化布点的结果和检验等。表7参lX830.l‘94()2426模糊数学在城市大气监测布点优化中的应用/毛洪钧一(锦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l/环境工程/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一1 993,11(6)一53一57 环情X一26继宗…(北京市劳保…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2010年全年瑶湖水质监测指标的月分析数据,利用物元分析法和动态贴近度法对瑶湖监测点的布设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对瑶湖监测点布设优化后,将原有的14个监测点减至9个监测点,且2种方法优化后所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这为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具有较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大气环境监测点优化布设并没有考虑大气环境质量随季节的变化,为此,本文应用动态贴近度法分析季节因素对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影响。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的信息,并通过最近贴近度的计算提高聚类效果。一个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点优化布设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过程中,可以忽略季度变化因素。  相似文献   

20.
罗志泉 《环境》2005,(Z1):169
本文简述肇庆市城市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优化布点的原则和方法,根据监测数据均值偏差最小原则,并考虑空间分布和操作可行性,优化城市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布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