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状况,对该保护区进行功能区划分,提出了该保护区的保护对策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湿地生态系统及其保护和利用——以鸭绿江口湿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鸭绿江口湿地为例,论述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并提出湿地保护和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外湿地保护法律制度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湿地保护面临面积急剧缩减、生态功能退化两大主要问题。而造成湿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不健全。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为了切实解决湿地问题,亟需加快健全我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并与我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进行对比,从建立湿地开发许可制度、完善湿地保护区制度、健全湿地公众参与制度三方面对我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提出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4.
扎龙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79年,是黑龙江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重要湿地,也是丹顶鹤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重要的繁殖栖息地;滨州铁路于1903年建成,铁路在保护区范围纵向24.4 km,横向线位离保护区北边界59 km,南边界28 km,由于铁路两侧地形和铁路分割等特点,多年来探索铁路运营与湿地保护协调发展,本次对铁路两侧保护区范围内典型植被进行了实地调查,为扎龙湿地保护区管理和规划以及铁路环境保护现状管理和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河南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黄河下游地区重要的湿地之一,本文针对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鸟类资源进行了叙述,对保护区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存在的湿地退化,土地管理权滞后,人为破坏严重等问题,提出了若干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在这个男性占有绝对优势的队伍里,有一位女人,她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重担,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只有为之甘心默默奉献的保护区事业,二十年来她心系湿地情牵湿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把一位女性所具有的吃苦耐劳、认真细致、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深深地镌刻在工作岗位上,同时也将这种精神传承和感染着周围的同志,她就是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为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严梅芳。严梅芳,女,196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97年开始  相似文献   

7.
为切实解决会泽黑颈鹤保护区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了该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划调整方案。从保护目标、对象和性质,对保护区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价值影响方面分析了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调整的适宜性,得出调整后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将明显增加,区划更为适宜,布局更显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松嫩平原西部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遥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松嫩平原西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MSS/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源,综合运用最小均方差、变异系数、景观指数、信息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景观发展强度指数,研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西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大致呈递减趋势;1987~2013年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的干扰强度不断增加,且与保护区保护有效性呈显著负相关;耕地和草地为湿地转出的主要类型,分别占总转出面积的63.71%和21.69%;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的降低是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变化是内因,而人为活动干扰,尤其是开垦造田和水利修建加速了湿地退化.最后,论文就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保护区管理建设中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分析加强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在总结当前管理能力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三江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机构能力建设;加强湿地环境监测和科研推广工作能力建设;加强合理开发保护区资金来源渠道和科学有效地监督资金使用的能力建设;加强湿地保护区管理人员参与流域综合规划设计过程;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参与技术培训与交流的能力建设五个方面的管理能力建设内容,并对其建设方法与途径进行了详细阐述.文中所提及的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观点、建设内容与途径对指导当前三江平原乃至全国湿地资源的恢复与保护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     
大丰沿海滩涂湿地保护区再获援助在北京举行的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上,江苏省大丰沿海滩涂湿地保护区再次被列入全球环境基金(GEF)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重点援助项目。大丰沿海滩涂湿地是我国四大典型湿地之一,自2000年执行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以来,保护区制定了《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建立了湿地保护GIS数据库,湿地面积已由原来的2668公顷扩大到78000公顷,生物种类由过去的1082种上升到1384种。(盐城市环保局供稿)江苏如皋市全力打造生态示范区,以现有的生态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将创建与项目建设结合,与城镇开发、建设、管理结合,建…  相似文献   

11.
河滩湿地是湿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社区居民对滩区湿地保护的认知及利用诉求,是探索兼顾社区利益的河滩湿地生态保护模式的基础。以黄河孟津湿地扣马段为例对滩区周边社区居民开展了意愿调查,结果表明:71.96%的被调查居民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但是严格划地保护、禁止开垦利用而伤害到其根本利益是无法接受的,这种矛盾正是目前自然保护区保护措施和效果无法得到保证的根本原因。90.53%的被调查居民认为保护区对当地社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土地减少和鸟类啄食造成作物减产,绝大多数居民认为政府理应给予补偿。对于湿地用途的期望,受访者意见非常分散。只要处理好保护区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关系,多数居民是能够理解并参与湿地保护工作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后半叶,三江平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虽然为国家粮食供应做出了贡献,但大片湿地遭到破坏。现在为拯救中国这块唯一保持原始面貌的淡水湿地,当地政府制定了具体的三江平原湿地保护条例。建立了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三江平原湿地终于纳入了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为了加深人们对保护三江平原湿地意义的认识,本文从分析三江平原湿地的自然状况、三江湿地开发对当地生态和经济的影响入手,论述了三江平原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人类活动强烈干扰,河口湿地的生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对湿地生态安全的评价研究应遵循"人—湿地"复合系统思想,文章坚持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时空观念,突出人为因素,兼顾自然因素,评价了双台河口湿地生态安全的空间状况,具体探讨了湿地核心地带生态安全的演化机理。结果表明:辽河三角洲地区生态安全水平空间差异较大,西市区、站前区为极不安全,鲅鱼圈区为不安全区,盘山县、双台子区、兴隆台区为临界安全区,老边区、大洼县为较安全区。双台河口湿地核心区所在的大洼地区,近7年来生态安全演变态势较好,由生态临界安全上升为较安全,但仍未达到理想安全状态,与周边县区生态安全等级不高有密切关系。最后提出了双台河口湿地生态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湿地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是人类干预较少的生境之一;湿地具有重要而又独特的环境功能,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复杂的自然条件构成厂多样化的湿地类型,使之成为复杂的生态系统的有机部分;湿地蕴含着多样性的生物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国际意义。湿地破坏是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引起的,因此湿地保护必须首先注意合理地开发利用,建立持续发展战略,将湿地保护纳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强化湿地保护的法律监督,兴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有关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建立有利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保护机制,努力提高人们的湿地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利用恢复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构建人工替代栖息地是恢复和重建生物栖息地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用于滨海河口区修复或重建滩涂湿地等栖息地的一种替代方法。人工替代栖息地构建出了接近自然原貌的人工系统,创造一种湿地植被和湿地动物可以协调共存的生境,不仅可以为鸟类资源和渔业资源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其中多样化组合的植被群落在滨水景观、水质净化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长江口自然湿地的恢复和自然保护区的动态管理具有不可忽视的补充作用。在迁徙鸟类重要中转驿站,珍稀或者经济鱼类的洄游通道,特殊价值的重要湿地景观格局以及水资源战略储备区域中布局人工替代栖息地,可以发挥其对长江口湿地的补充作用,使高度开放而又极为敏感的长江河口地区循着生态健康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滨海河口湿地,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生态系统先天脆弱性和敏感性,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保护当地自然植被、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当地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论文以当地一种典型植被类型——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群落为例,以广义加法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s)作为分析、模拟的手段,探索黄河三角洲典型植被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模拟其潜在分布区,以期为当地生态恢复提供参考。植被分布以及土壤数据通过野外调查获取,共计获取641个植物群落样方、964个土壤样品,并测定了土壤有机质、全磷、全盐和可溶性钾等理化指标。另外还收集了黄河三角洲的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和DEM等数据。基于收集的植被与环境因子数据,采用广义加法模型分析了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全盐含量、地表高程和土壤全磷含量对翅碱蓬群落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翅碱蓬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基于建立的植被-环境关系模型,对翅碱蓬群落在更广阔范围内(植被受损区)的分布进行了预测,并生成翅碱蓬群落潜在分布区概率图,通过该图可以看出,翅碱蓬群落在地面高程较小、土壤含盐量较大的区域出现的概率较大。最后采用基于ROC曲线的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交叉验证和单一验证的ROC曲线的AUC值都超过了0.8,模型诊断结果达到良好水平,并有很好的稳定性,模拟的结果可以为黄河三角洲的植被恢复提供较为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卧龙湖湿地是辽宁省最大的内陆湿地,也是沈阳市第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本文借助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利用多个时期不同平台的卫星影像数据,结合实地调查,建立解译标志。然后,运用AreGIS8.3进行矢量化和空间数据分析。此外,还分析了卧龙湖地区的气象资料,以及近年来的人类干扰活动。研究表明:从1993年~2004年,卧龙湖地区的湿地面积逐渐萎缩,最后完全干涸。年降水量与湿地面积之间存在一定的同步关系,年降水量减少是卧龙湖湿地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合理的人为开发活动和农业生产方式进一步促使了卧龙湖湿地快速消亡。  相似文献   

18.
七里海湿地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之一。近几十年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本文借鉴众多湿地保护与开发经验,就七里海湿地生态恢复与绿色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依据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切实保护与管理,通过恢复河流生态补水、翻耕苇地、禁捕鸟类等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其生态功能,进而发展湿地绿色产业、开展项目建设环评等绿色开发活动发挥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庆龙凤湿地是除香港外国内唯一的城区中的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建成自然保护区,并设立保护区管理处,但湿地资源仍受到破坏。剖析大庆龙凤湿地环境管理中问题的产生原因,研究湿地的保护措施及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中外大河河口湿地保护与利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研究河口湿地形成与演变、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 ,对中外大河河口湿地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 ,以期为中国河口湿地保护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