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南京市城区100户居民家庭生活垃圾进行了上门收集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9、10、11月份人均家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0.283k/人·天,其中10月份垃圾产生量最高约为0.329kr/人·天,11月份垃圾产生量最低约为0.249kg/人·天。日常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含量最高约占垃圾总量的66%左右;其次是塑料垃圾,约占垃圾总量的12%左右。通过采取适当的减量化干预措施后,居民家庭生活垃圾产生量可降低约1%-9%。  相似文献   

2.
利用水泥窑处置城市工业废弃物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项目的研究开发背景、主要意义、项目水平、应用范围 1.1开发背景 目前全国工业废弃物的年产生量已经超过10亿t,2005年全国的工业废物产生总量达到13.4亿t,历年累计的堆场面积已经超过0.1万km^2.工业废弃物的处理率约为50%.每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已经超过1.5亿t,200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粪便的年总产生量达到1.85亿t,无害化处理率约为50%,  相似文献   

3.
城市垃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城市垃圾的现状 1.我国城市垃圾的基本情况 全国289个城市调查结果表明,1982年垃圾量为736×10~5t,粪便73×10~6t,垃圾和粪便的利用率分别为50%、70%。据粗略估计,垃圾一年占地面积大约4×10~3亩,粪便大约22×10~2亩,所占土地多为农田。倘若考虑累积数,城市固体废弃物占地面积将以每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合肥市餐饮业现状,初步得出了合肥市餐饮行业餐饮有机垃圾的排放量、组成、性质。合肥市现有餐饮企业3350家,包括大中型连锁酒店、星级宾馆、集体食堂,每天产生餐饮有机垃圾500~700t。有机垃圾主要由蛋白质、淀粉、蔬菜、脂类以及无机盐组成,掺有少量餐巾纸、方便盒、塑料袋等杂物。有机垃圾的含水率为83.76%、有机物含量为83.23%、蛋白质含量为15.92%、脂肪含量16.77%、淀粉含量32.83%、pH值为6.13。针对合肥市餐饮业的结构和餐饮有机垃圾目前的处理状况,为合肥市餐饮有机垃圾的综合管理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专利资讯     
专利名称:从废锂电池中回收硫酸锂和氢氧化钴的方法 到目前全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2亿,其中使用锂电池的手机约占三分之二,如果按每个锂电池重为50g,按每部手机每年更换一次电池,每年就会产生666.7t/a电池垃圾,再加上其他电器的使用,全国所产生的废锂电池垃圾超过1000t/a,这些电池垃圾中含有碱、钴酸锂等物质。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生活垃圾成分分析及对应处理方式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北京市宣武区生活垃圾成分数据分析并结合北京市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用两种方法从理论上计算了该区生活垃圾适合堆肥、焚烧和填埋处理的垃圾成分所占垃圾总量的比例为43:13:44和40:19:41。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很不合理,三种处理方式所占比例为4.6:5.8:89.6,没有对生活垃圾真正做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根据这两种理论计算方法和马家楼转运站实际运行情况,对北京市今后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提出具体建议,并为我国其他地区在选择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应用中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急剧增加。大中城市人均日垃圾产生量约1Kg,井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至2005年底,生活垃圾清运量1.52亿t,垃圾的集中处理率约为51%。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一个需要迫切解决问题。解决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根本办法。一是建立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二是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建立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基础;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是降低生活垃圾无害化成本,节约资源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以东莞某花园小区为垃圾分类试点,试点采用简易的“干湿”分类法,以分出厨余垃圾为主要目的,通过实行实户制和奖惩制,促进垃圾分类的有序开展。研究表明:原始垃圾湿基低位热值5083.16kJ/kg,试点6个月以来,参与垃圾分类住户分类合格率为70%,厨余垃圾平均分出率达63.94%。  相似文献   

9.
一、能源供给不断增长 “十五”期间,天津市能源供给比例不断提高.2005年一次能源生产量2663.93万t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1.22倍,年均增长17.3%.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比例达64.7%.比2000年提高21.7个百分点。其中原油生产量为1782.88万t.比2000年增长1.33倍,年均增长18.5%,占一次能源生产量的95.6%;天然气生产量为8.79亿m^3.比2000年下降3.4%,占一次能源生产量的4.4%。另外,天津市发电、供热和燃烧用煤完全依靠外省市调入。2005年原煤调入量为3334万t,比2000年增长35.0%.年均增长6.2%,占能源消费量的57.9%。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中国北方某流域不同污染源的污染贡献,结果表明:COD贡献量点源为719.21 t,农业面源污染为7 488.02 t,农业面源污染是该流域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农业面源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总量为8 359.44×106 m3/a.不同污染源污染贡献比例:农田化肥占49.24%、畜禽养殖占35.10%、农村生活占14.69%、农作物秸秆仅占0.97%.污染物贡献量比例.TN占56.46%、TP占39.06%、COD仅占4.48%.  相似文献   

11.
张涛  白冬锐  孙煜璨  郭含文  杨婷  陈坦  王洪涛 《环境工程》2022,40(3):173-180+146
为掌握分类投放全面推广对城市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的影响,系统回顾了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行历程,从生命周期角度预测了不同分类水平下上海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的环境效应。上海垃圾分类经历了试点、推广、调整、强制推广4个阶段,指导思路从资源化主导转变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行,减量效果从调整阶段开始逐渐显现,其他垃圾热值提高。在模拟的8种场景中,当湿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混合投放并处置时,总环境影响潜值最高,达到1.22×10-13 PET2000/t;湿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分出量占比分别为30%、20%和50%时(上海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焚烧和回收的最大处理能力分别占总处理能力的25%、60%和15%),可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并获得最佳环境效益,环境影响潜值降为8.13×10-14 PET2000/t。从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角度看,分类投放是前提条件,配套适当的处理处置设施才能更好地显现环境效益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以厨余垃圾干湿压榨分离-水热炭化技术的工程应用为研究对象,评估工程的运行效能,分析单位厨余垃圾处理的能耗情况,核算厨余垃圾处理成本。结果表明:该厨余垃圾处理工程日均处理量为115.32 t/d,厨余垃圾平均减量化率达到60.31%。厨余垃圾经干湿压榨分离-水热炭化处理得到的产物为干垃圾和水热炭,含水量分别为68.41%和35.92%,低位热值分别为5029.61 J/g和14424.80 J/g,与未处理的厨余垃圾相比,其燃烧性能大幅提升。厨余垃圾处理的单位能耗为46.26 kW·h/t,其中压榨处理环节的能耗只占总能耗的10.54%,水热炭化处理环节能耗占比最高,达到了72.14%。每吨厨余垃圾的处理成本为386.56元,水热炭化处理的成本占总成本的41.69%。该工程有效地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处理产物在制备垃圾衍生燃料、吸附材料、生物碳基肥料以及土壤改良剂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城市厨余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提供提供了可靠的设计参考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玉溪市医疗危险废弃物的集中焚烧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溪市目前每年产生医疗危险废弃物2317.7t,建成集中垃圾焚烧厂后,每年可处理医疗危险废物1500t,其中的病原菌及各种微生物可全部杀死,废物减量90.3%以上,酚减少90.5%,做到残渣无害化。  相似文献   

14.
废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已成为铅酸电池行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废铅酸电池回收制取铅合金技术及末端污染控制全过程的环境影响,并与废铅酸电池回收制铅锭再制电池材料和利用原生材料生产电池材料的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论表明废铅酸电池回收直接制取铅合金过程中铅膏熔炼和合金配制环节在各环境影响指标中的贡献较大(其中全球变暖潜值中占60%和33%,酸化潜值中占33%和54%,人体毒性潜值中占28%和57%),主要为辅助材料及能源动力带来的间接影响;利用原生材料生产电池材料过程的环境影响相对另两个过程更大,归一化的环境影响指标结果中人体毒性潜值、富营养化潜值及酸化潜值最大(分别为2.42×10~(-11)、1.26×10~(-11)和1.08×10~(-11)),其中铅原料生产的贡献比例占绝大部分.废电池回收直接制取再生铅合金与废电池回收制铅锭再制电池材料相比,环境影响表现更优,有利于形成电池生产企业的闭环循环过程,值得应用推广.未来应鼓励以废铅酸电池回收代替相应原生材料生产新电池,同时进一步减少回收过程中使用的资源能源环境影响,以带来更大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构建了基于建筑面积和产废系数的城市建筑废物产量估算方法体系,进而在二次曲线回归、指数趋势模型、灰色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4种单项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预测有效度为准则的变权重组合模型,以揭示城市建筑废物未来变化趋势。以海南省为例计算和预测了2001-2020年城市建筑废物产量,结果显示:(1)2001-2010年海南省建筑废物总量从219.1万t增加到813.5万t,年平均增长率为12.7%,拆除建筑废物约占建筑废物总产量的70%;(2)2015年海南省建筑废物总量将达到1 621万t,2020年较之增加71.4%,将达到2 769万t;(3)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预测有效度好、精度高、误差小,优于4种单项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将为海南省建筑废物的处理处置、资源化和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危险化学品运输槽罐车在清洗过程中会产生洗车废水、含油废水、有机废水以及甲醇、苯乙烯等废气。废气经过吸附处理和等离子氧化的方法处理后,其浓度和TVOC指标分别达到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和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洗车废水采用混凝-斜板沉淀-过滤工艺处理,含油废水采用平流斜板隔油池-气浮池-砂滤柱组合工艺处理,上述两类废水经处理后的相关指标均达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可直接回用于车辆清洗;有机废水采用白土活性污泥法-厌氧滤池-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出水COD去除率达90.7%,符合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随着安徽省正式加入长三角地区,化学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工业危险废物种类和数量均有显著增加.依据2011年-2014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的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和综合利用量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安徽省工业危险废物类别及产业分布特点,并建立GM模型对未来几年危险废物产生的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同时分析了安徽省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系统揭示生活垃圾分类和末端处置匹配对全过程管理环境效益的改善,按照张家港市日均生活垃圾产量1850 t计,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和实测垃圾组分数据,通过测算污染物排放的直接总环境影响潜值和电能回收量折算后的总环境影响潜值,分析和预测了垃圾分类典型情况和不同末端处置能力匹配情景下的张家港市生活垃圾处置环境效益.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的平均厨余组分质量占比(厨余垃圾纯度,95%)较未分类小区(66%)提高了29个百分点,其他垃圾中的厨余组分质量占比(41%)则降低了25个百分点.末端处置能力现状情景下,厨余垃圾分出量为150 t·d-1时,直接总环境影响潜值随厨余垃圾纯度提高逐渐降低,较垃圾未分类时(3.41×10-10,以PET2000计,下同)减少约10%;厨余垃圾分出量大于150 t·d-1时,厨余垃圾分出量和纯度不断提高,分流厨余垃圾的填埋处置将导致污染排放增多,直接总环境影响潜值逐渐增加.生活垃圾处置环境效益的提升不仅依靠分类效果的改善,也依靠末端处置能力的匹配.末端处置能力规划情景下,生活垃圾分类后直接总环境影响潜值(1.73×10-10~2.40×10-10)均低于末端处置能力现状情景.厨余垃圾处置能力充足,相同厨余垃圾纯度下,直接总环境影响潜值随厨余垃圾分出量增加而降低.末端处置能力现状情景下电能回收量折算后的总环境影响潜值为-0.89×10-10~-0.39×10-10,高于末端处置能力规划情景(-2.13×10-10~-1.82×10-10).结果表明,末端处置能力按规划扩建后,垃圾分类效果持续提升利于提高全过程管理的环境效益.从全过程角度协同提升垃圾分类效果与末端处置能力匹配程度,能有力改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生活垃圾堆肥设施耗能、排污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北京市5座生活垃圾堆肥设施(南宫、顺义、阿苏卫、燕山、沃绿洁)开展耗能、排污研究,实地调查获取5座设施2009—2011年的耗能、排污指标数据,并分析垃圾发酵、恶臭控制、渗滤液处理3个工艺的耗能排污特征,总结各工艺及设施层次耗能排污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5座设施发酵工艺年耗水量(y,103t)与年垃圾处理量(x,103t)呈线性关系,有y=0.0551x+3.0627;隧道堆肥发酵工艺的单位(t)垃圾耗电、渗滤液及残渣产量均低于间歇式动态堆肥;隧道堆肥恶臭控制工艺耗水量占厂区总耗水量的5.92%,用电量占厂区总耗电量的23.78%;渗滤液处理工艺的耗电量与ρ(CODCr)呈正相关(P<0.05,R=0.981),但与渗滤液处理量相关性不强. 垃圾组成及性质、工艺差别、污染物特性影响工艺耗电量及恶臭、渗滤液产生量. 完善堆肥设施各个工艺环节并进行中水回用,有利于削减设施耗能排污.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垃圾填埋工艺存在分区作业时间长、填埋气引发臭气污染等问题,结合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实际情况,采用单元包封密闭式填埋工艺,利用旱季垃圾堤坝进行分区填埋操作、渗滤液导排盲沟作为填埋单元分隔、构建填埋气及渗滤液收集系统等技术措施,有效地实现了雨污分流. 实施单元包封密闭式填埋工艺后,2010年填埋场渗滤液产生总量减少了约76 000 t,比前4 a平均产生量减少了35%;填埋气收集量增加了12×106 m3,收集总量比前4 a平均值增加了139%;臭气排放指标达到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该工艺的实施可以使填埋场运行管理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