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环境标准与环境法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环境标准与环境法的关系蔡守秋关于环境标准与环境法的关系,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一是认为环境标准就是环境法;二是认为环境标准不是环境法;三是认为环境标准与有关环境标准的法律规范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环境法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笔者倾向于最后一种观点。一、...  相似文献   

2.
仝川 《环境导报》1996,(5):29-31
分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日益重要的地位,阐述国际贸易中环境标准的内涵以及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认为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尽力合作,缩小认识上的差距。最后分析了环境标准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现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岩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2):115-117
环境标准是评价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定依据。标准体系的有效运作依赖于体系中标准的科学性和标准间的协调性,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环境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一些环境标准的宽严程度不适当;环境标准所覆盖的保护范围不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标准的制订缺乏连贯性,环境标准体系之间缺乏相互间的协调和统一,对环境标准体系的调整提出建议:探索制定标准的科学方法;建立健全产品的环境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制定发布机制和后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钟伟青 《环境》1997,(4):20-21
当今世界,环境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力度正在不断增强。由于各国执行的环境标准存在差异,因而环境标准最容易被用作贸易的“绿色壁垒”,以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在国际贸易中有关环境标准问题的争论也是引人注目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环境标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晏  汪劲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187-192
目前我国的环境标准制度存在诸多不足.环境标准本身科学性不强,存在着标准滞后、空白、总量控制标准少、确定和修改依据不明、缺少专门针对公众健康设定的指标以及针对同一环境要素数值交叉等问题,这同时也与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不明确、编制机构不中立、编制程序不完善、公众参与不足密切相关.而环境标准体系本身的不完善也带来环境标准适用上的困难和障碍.对此,需要从法律制度和政策选择上寻求突破,明确环境标准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建立环境标准制定和修改的规则,确立环境标准的适用原则和条件,从而进一步完善环境标准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裴晓菲 《环境保护》2016,(14):15-19
科学、协调、系统的环境标准体系对于支撑环境管理、提高环境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我国两级五类环保标准体系的现状与成效,分析了环境标准体系存在着国家标准制定(修订)滞后、地方环保标准发展缓慢、环境管理制度不匹配和标准科研与基础条件有待加强问题,提出加快国家重点环境标准的制修订、大力推进地方环保标准制定实施、完善环境标准相关配套制度与夯实环保标准工作基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杰 《世界环境》2005,(2):32-33
随着世界环保浪潮的不断兴起,国际贸易的“绿化”程度日益提高,这对国际贸易产生了较大影响。而环境标准是国际贸易“绿化”的关键因素。因此,认识影响国际贸易的环境标准,分析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很有必要。我国应当采取措施应对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根据WT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的报告,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环境标准主要是以下两类: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加强地方环境标准建设在弥补国家环境标准建设的不足、增强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为制定国家环境标准提供实践基础、提高地方执行和实施环境标准的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浙江省地方环境标准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明确了地方环境标准建设原则和主要内容,并从制定规划、完善地方环境标准管理制度、加强环境标准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浙江省地方环境标准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环境标准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美国环境标准的法律地位与作用以及大气环境标准、水环境标准、固体废物处理场标准,并分析了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根据有关法律和政策,在综合分析自然环境现状和现有控制环境污染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规定自然环境中污染因素的容许程度和污染源释放污染因素的允许程度及与此有关的技术规范等,这些技术规范称为环境标准。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政策的综合体现和执行环境法规政策的根本依据,是搞好环境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同时又是制订环境规划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环境标准具有法律效力,一经颁布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将受到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 1 环境标准的产生 环境标准是随着环境公害而产生的。早在100多年前,英国、美国、沙俄、德国等就对工厂排放大气污染物、污水排放量等作过有关规定。60年代后,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污染治理由起初的治表转为治本、由消极的治理公害转为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英、美等发达国家对已有的环境标准作了新的补充和完善,日本、法国、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波兰、西班牙、瑞典、南斯拉夫等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也相继制订了各种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11.
本介绍了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环境标准样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环境标准样品是保证监测质量,数据可靠性的基础,如何对环境标准样品有效管理,已经成为目前许多环境监测实验室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从所在实验室实际出发的,简要探讨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质量体系中的应用,及实验室标准样品的管理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3.
邹耀 《环境》2010,(Z1)
环境标准在贯彻法律法规、落实环保规划目标、促进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规范管理和执法行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开展地方环境标准工作的总结,整理出我省地方环境标准编制的相关经验,为日后更好地开展地方环境标准编制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王玫 《城市环境》2001,15(6):35-35,37
环境标准物质在环境监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应用范围很广,文章着重介绍了环境标准物质的具体应用以及在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完善中国恶臭环境标准体系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恶臭污染防治事业起步较晚,现仅有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恶臭测定方法标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恶臭环境标准体系。本文将在分析国外恶臭环境标准的基础上,针对中国恶臭污染形势和标准现状,提出完善中国恶臭环境标准体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从全国和苏州市的角度出发,分析并罗列了当前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存在的标准不配套、不协调、不完善等缺陷.  相似文献   

17.
建立适应新世纪初期环境标准体系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1999,(1):7-8
我国的环境标准是与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1973年我国发布第一个环境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以来,历经20余年时间,环境标准适应各个时期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经过数次清理和调整,到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环境标准体系,为环境标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现行的环境标准体系主要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组成,虽然体系形式上与产品质量标准相同,但各类标准的内涵及标准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与后者有本质的区别。国家标准主要由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测定方法标准、…  相似文献   

18.
环境标准物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标准物质对于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水环境标准物质的研制是困难的。本文就COD环境标准物质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境标准特点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境标准特点与建议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化的标志,环境标难是国家环境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是环境保护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依据,亦是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另外,环境标准在环境投资中还有明显的导向作用1我...  相似文献   

20.
六价铬湖水环境标准物质的研制吴晓荣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430072标准物质是测量成分或特性的一种计量标准,其目的在干保证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环境标准物质是指按规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确定了某些物质特性值或组分含量值,在相当长时间内具有可能被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