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依据2013年-2017年浙江省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浙江省城市声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并以省会城市杭州为代表,与国内其它省会及直辖市城市声环境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城市功能区夜间噪声超标外,城市区域声环境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总体满足国家标准,城市的主要环境噪声源是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2013年—2017年,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在55.1~55.7分贝之间,年际度变化幅度不大;各城市近5年功能区噪声夜间超标率较高,且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在67.3~68.1分贝之间,衢州、台州、丽水交通噪声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杭州市在区域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声环境昼间达标率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和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13年郑州市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对郑州市城市声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全市声环境质量呈现出生活噪声影响范围变大、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加剧、建筑施工噪声依然严重、工业噪声影响减少等特征.提出城市合理规划、加强联合执法等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减少各类噪声的排放,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2003年环境状况公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已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由解振华局长签发公布。《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度全国环境质量与上年比较变化不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占41.7%,较上年度增加7.9个百分点,但城市空气污染依然严重。酸雨区范围基本稳定,湖南、浙江和江西的部分区域污染进一步加重。主要水系水质与上年持平,其中海河、辽河和淮河污染程度略有减轻,松花江、珠江污染加重。黄海近岸海域污染加重;渤海和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有所改善,但污染仍重;南海近岸海域水质与上年持平。城市噪声基本得到控制,一半以上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近80%的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较好,但噪声污染仍是城市居民反映最为强烈的环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选取了沈阳市lO条主干道,通过实地调查监测与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主干道交通噪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车流量与车型是影响城市主干道交通噪声的重要因素,并提出控制城市主干道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改善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5.
连云港省主要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15年共获取29.8万个有关城市声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到城市交通噪声源的噪声范围较大。由于市政建设水平与先进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目前处于超标环境中面积率和人口率分别为54.2%和45.1%,超标路段率为35.8%,夜间居住区和混合区噪声污染还很严重。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加快,噪声在城市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随之增大,对市民的生活环境影响也在变大。本文根据贵州省2001—2010年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从城市区域、道路交通和功能区声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声环境质量趋势分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2001—2010年城市声环境质量逐年改善,"十一·五"期间与"十·五"期间相比有所好转;建议环境管理部门通过集中专项执法与长效管理的形式进一步加强城市噪声污染综合防治,对各类噪声污染源加大监控力度,促进城市声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7.
收集了2011—2015年云南省21个主要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监测点的数据,分析了云南省"十二五"期间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状况,结果显示,"十二五"期间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2年遵义市城市功能区声环境、城市区域声环境和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的数据为依据,阐明了全市声环境质量状况以及近五年的变化趋势。总体来看,遵义市城市声环境状况良好,但城市区域声环境一直处于轻度污染状况,需要进一步加大噪声科普知识宣传和噪声污染的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在校师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运用模糊矩阵法对该校园声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校园环境噪声普通存在超标现象,昼间超标率为14.36%,夜间超标率为22.67%.校园声环境隶属度可达0.34,属于中度污染.校内外交通和学生活动是校园主要噪声污染源,可采用增加校园绿化、加强校内交通管理与噪声管理等措施,改善校园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主要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15年来共获取29.8万个有关城市声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到该省主要城市交通噪声源的影响范围广且其声级较高而影响强度大,对城市声环境冲击较大、由于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声环境质量未随着车流量的增长继续恶化,污染水平得到控制,呈明显的减轻趋势以及大部分城市得到改善但是由于市政建设水平与先进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目前处于超标环境中的面积率和人口率分别为54.2%和45.1%,超标路段率为35.8%.夜间居住区和混合区噪声污染还很严重,  相似文献   

11.
张昌佳 《环境工程》2012,(Z1):19-20
声环境是居住物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城市居民对噪声问题的投诉始终高居不下,一方面源于城市环境声环境的持续恶化,另一方面则是与居住建筑隔声性能紧密相关。本文将在考察广东省近几年新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材料选择、构造做法基础上,评估其隔声性能。通过与建筑隔声的相关规定比对,分析这些居住建筑满足要求的情况,并对广东省绿色居住建筑的隔声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噪声污染有局部性特点,现阶段城市内噪声污染的根源主要集中于汽车噪音,在交通拥堵的环境下,对声音进行隔断降噪十分必要。不同环境下的噪声评价方法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任何噪声污染事件由噪声源、传声途径和接收者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在交通拥堵环境下对噪声源和传声途径两个角度对声音进行降噪是当前隔声降噪的主措施。因此,提出对车辆的组装结构和行车路线进行改进、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采用具有良好隔声、吸声效果的材料进行降噪。并结合实例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日趋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导致的噪声污染问题,对噪声进行了预测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新的隔声屏障降噪模式并进行仿真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大连水产学院校园环境噪声进行了实地监测,结合监测结果对大连水产学院校园声环境质量进行了详尽分析。结果表明:大连水产学院整体校园声环境较好,满足正常的教学、科研、居住等方面的要求,且所选各区域均符合国家标准值。最后就如何更好地改善校园声环境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隧道环境噪声调查与评价--以地质大学隧道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WA6218型噪声统计分析仪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隧道内的噪声进行了定点监测,每次连续监测10min。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隧道内噪声Leq值在71.1~80.6dB(A)之间变化,比距离入口5m处主道上的噪声平均高出5.85dB(A)。声音的反射叠加加重了隧道内的噪声污染,对隧道内噪声进行了质量评价。隧道内噪声明显超过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4类区域污染限值,为此提出了一些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城市声学环境质量,官渡区环境监测站在本区内设置了246个定期噪声监测点,并把监测的重点放在关上地区和金马地区这两个区域内,定期在两个区域内做了功能区噪声、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和其他选择项目的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官渡区范围内的噪声源主要来源于交通、施工和生活,与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82比较,其声学环境质量还是好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够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城市功能区声环境的质量状况,我们分别选择了四个类别的标准适用区四个监测点位,进行了连续的自动监测试验,获取了大量监测数据,对上面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功能区噪声变化的统计特征,可以很好地了解城市功能区噪声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6个主要城市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数据的分析,阐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市区域、道路交通和功能区噪声主要污染现状、时间分布及污染特征,并提出相关污染防治对策,为环境管理部门制定噪声污染防治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城市环境总体质量评价的特点,采用物元可拓理论和熵权法构建了城市环境总体质量综合评判模型,并对福州市环境总体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市2008年的环境综合质量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9.
结合案例分析交通噪声对临路高层建筑声环境的影响,随着楼层的变化,噪声贡献值呈现抛物线型变化。在第3层~第5层处噪声值达到最大,然后随着楼层增加噪声值逐渐减小;此外低楼层处夜间噪声超标严重。在隔声设计时应重视噪声最大值出现的位置及夜间时段的噪声影响,增加声屏障的高度对提高低楼层隔声效果有较明显作用。对于临路高层建筑,单一的声屏障措施的降噪效果有限且有众多限制因素,采取声屏障+隔声窗措施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