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锌对厌氧体系的影响及5种重金属离子抑制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在混合式厌氧消化器中锌离子对厌氧生物的抑制作用和不同的日加入量对厌氧体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日加入锌低于40mg/L,对体系无影响;日加入量为70mg/L和高于109mg/L时,对体系分别造成轻微抑制和严重抑制。同时,以体系中溶解态金属离子的浓度(mol/L)与体系中污泥含量(kgVS/L)的比值为依据,比较了5种金属离子对体系的抑制性强弱,其顺序为:Pb>Cu>Ni>Cr(Ⅵ)>Cr(Ⅲ)  相似文献   

2.
镍对厌氧消化过程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合式厌氧反应器,以酒糟废水为基质,在相同条件的不同反应器中每日加入不同浓度的镍离子(以硝酸镍形式加入),研究不同浓度的镍离子对厌氧体系的抑制作用,以及体系中溶解态的镍离子含量与抑制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日加入镍量低于36.4mg/L时,对体系无影响;在40-60mg/L时,产生轻微的抑制;超过80mg/L时,对体系造成严重的抑制。当体系中溶解态镍离子浓度低于2.5mg/L时,体系不受影响。厌  相似文献   

3.
硫酸盐和氯离子对厌氧生物过程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混合式厌氧反应器,以酒槽废水为基质,在厌氧体系中投加不同浓度的SO-和Cl-,研究盐离子日加入量和累积量与厌氧体系抑制程度的关系,得出维持厌氧体系正常运行所允许的日加入量(SO-低于144mg/L,Cl低于3195mg/L)和累积浓度(SO-低于300mg/L,Cl-低于20000mg/L);研究了污泥对SO-和Cl-的负荷,在SO-/VS浓度为5.55g/kg和Cl-/VS为58.6g/kg时,对厌氧体系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混合式厌氧反应器,以酒槽废水为基质,在厌氧体系中投加不同的浓度的SO^2-3,和Cl^-,研究盐离子日加入量和累积量与厌氧体系抑制程度的关系,得出维持厌氧体系正常运行把允许的日加入量(SO^2-4,低于144mg/L,Cl^-低于3195mg/L)和累积浓度(SO^2-4,低于300mg/L,Cl^-低于20000mg/L),研究了污泥对SO^2-4,和Cl^-的负荷,在SO^2-4/VS浓度  相似文献   

5.
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微污染原水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姚江水质为pH6.8~7.4、浊度9~20NTU、色度25~37度、NH+4-N1.0~9.0mg/L、NO-2-N0.075~0.25mg/L和CODMn8~18.9mg/L的条件下,进行了生物接触氧化法预处理微污染原水的除污染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化池进水处填料层生物膜厚度为0.3~0.5mm,出水处填料层膜厚为0.1~0.3mm,仅为污水处理中普通生物膜厚的1/10左右.当水中溶解氧控制在7~9mg/L时,填料上生物膜全是好气层,无厌氧层存在.生物接触氧化法净水过程是一个高度综合、高度好氧的生物作用过程,包括生物膜吸附,生物絮凝,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及氨氮的显著硝化等作用.生物膜上的细菌主要是高好氧贫营养性微生物  相似文献   

6.
水葫芦强化预处理后再进行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其平均产量气量可达134L/kg鲜水葫芦,较之单纯两相厌氧处理,产气量提高40%;气体中甲烷含量为75.1%左右,系统出水CODcr320mg/L左右,SS在40mg/L左右,在系统稳定运行过程中,产酸相处于酸化状态。  相似文献   

7.
采用半连续实验方法,研究了中温条件下不同硫酸盐负荷在两种不同实验基质中对厌氧体系产生的影响和抑制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两种基质中硫酸盐对厌氧体系的抑制作用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在一定COD负荷下,SO4^2-负荷小于0.10-0.30g/(L·d),对厌氧体系产生轻度抑制;SO4^2-负荷大于1.5g/(L·d)时,会产生重度抑制作用;当COD/SO4^2-≥1,体系中SO4^2-累积浓度大于8000  相似文献   

8.
杀灭菊酯的微生物降解及酶促降解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测定了降解菌YF11及其胞内酶对杀灭菊酯的降解特性,在纯培养系统中,菌量为OD415nm0.20时,YF11对大于30mg/L的杀灭菊酯的降解呈零级动力学特征,浓度为30 ̄100mg/L时,降解速率为1.876-2.124mg/(L·h);浓度大于200mg/L的杀灭菊酯对降解菌YF11的降解产生抑制作用,降解速率与菌量近似成正比关系,10mg/L杀灭菊酯的降解曲线呈一级动力学特征。从YF11提取  相似文献   

9.
水葫芦强化预处理-两相厌氧生物处置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葫芦强比预处理后再进行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其平均产气量可达134L/kg鲜水葫芦,较之单纯两相厌氧处理,产气量提高40%;气体中甲烷含量为75.1%左右;系统出水CODCr320mg/L左右,SS在40mg/L左右.在系统稳定运行过程中,产酸相处于酸化状态.  相似文献   

10.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含五氯酚废水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岳溪  张寒霜  郝丽芳 《环境科学》1998,19(4):33-35,39
研究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UASB)在中温条件下处理含五氯酚(PCP)模拟废水时工艺特点及PCP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处理啤酒废水的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物(VSS接种量约15g/L),运行温度为35±1℃,水力停留时间20-24h,进水COD浓度为2500-2800ml/L;进水PCP浓度岂1.0mg/L上各至8.0mg/L条件下,120d左右完成启动,PCP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4%及86%以上,高  相似文献   

11.
铬对厌氧生物处理过程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研究了重金属铬离子(Cr~(3+)和Cr~(6+))对厌氧生物处理过程抑制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Cr~(3+)日引入量分别在低于20mg/L,36—109mg/L和高于145mg/L时,厌氧体系分别受到轻度、中度和重度抑制(即引起产气率下降分别为低于20%、20—40%和大于40%);日引入Cr~(6+)浓度小于14mg/L,无抑制作用;36mg/L或高于70mg/L时,厌氧体系分别受到中度或重度抑制.单位污泥干重所允许承受Cr~(3+)和Cr~(6+)日引入量分别为低于0.1%(62.6 mg-N/kg)和0.04%(44.4mg-N/kg).在引入Cr~(3+)的情况下,维持厌氧体系正常运行的溶解态铬离子浓度应小于0.5mg/L,超过2.5mg/L时,体系受到重度抑制;在引入Cr~(6+)的情况下,允许浓度为 0.4 mg/L,超过2.8 mg/L为重度抑制.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对2-氯酚厌氧降解及微生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Cu2+、Cd2+、Ni2+对2-氯酚(2-CP)厌氧降解及其微生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冲击对连续流厌氧系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为Cu2+>Ni2+>Cd2+;300mg/L重金属冲击使系统降解率低于30%,需驯化40d左右才能恢复,其中受Ni冲击的体系恢复较快;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2-CP间歇降解系统的抑制作用同样为Cu2+>Niv2+>Cd2+;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驯化能提高污泥对重金属的抗性,驯化后300mg/Lcu2+和Ni2+对降解速率的抑制均降低了45%左右.重金属对厌氧体系的抑制作用和对厌氧污泥微生态结构的影响之间具有很大相关性,厌氧微生态结构受Cu2+冲击后影响最大,受Ni2+影响后恢复最快.  相似文献   

13.
含重金属硫酸盐废水是我国工业水污染的突出问题,利用硫酸盐还原菌的生物去除重金属的方法具有投资少、成本低、能耗少、去除率高,没有二次污染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以混合培混养物作为接种污泥,考察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Cu2+、Cd2+、Ni2+、Hg2+)对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10 mg/L的Cu2+、Cd2+和20 mg/L的Hg2+对SRB还原硫酸盐的影响较小,硫酸盐最大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4.1%、94.6%、91.3%,与空白(93.9%)相近;20 mg/L的Cu2+对SRB的抑制最为强烈,硫酸盐最大还原率仅为48.2%,剩余金属离子(Cd2+、Ni2+、Hg2+)都分别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对SRB的抑制作用增强;相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对SRB的抑制顺序为Ni2+>Cu2+>Cd2+>Hg2+,抑制浓度分别为10、20、30、60 mg/L。最后阐述了各个反应器中硫酸盐还原率最大时,(WCOD/WSO42-)与硫酸盐还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高盐条件下染料酸性橙7的生物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偶氮染料废水厌氧-好氧生物处理中的高盐度抑制生物活性和芳香胺自氧化问题,通过多种强化策略,考察了NaCl为100g/L时酸性橙7(AO7)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加入葡萄糖(0.5g/L)、蛋白胨(1g/L)和酵母粉(0.5g/L)有利于高盐条件下AO7的生物降解.进水中加入酸性红B对AO7的脱色有加速作用.耐盐污泥中加入蒽醌形成的蒽醌-污泥自固定化体系可以促进AO7脱色,当蒽醌浓度为100mg/L时,AO7最大脱色率约为92%.以活性炭毡作为生物载体,厌氧和好氧体系均可实现稳定运行,且体系污泥沉降性良好,脱色速率达26.67mg/(L×h),且可有效抑制脱色中间产物1-氨基-2-萘酚的好氧自氧化,使COD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金剑  李晓东  池涌  严建华 《环境科学》2010,31(4):1101-1107
研究了水热-碳酸钠法对医疗废物焚烧炉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及稳定化机制.结果表明,在水热条件下,碳酸钠能有效地降低飞灰中重金属的渗滤毒性,并且飞灰经水热处理后产生的废水中重金属的浓度也较低,避免了二次污染.原始飞灰中7种重金属的渗滤毒性为:Cd1.97mg/L,Cr1.56mg/L,Cu2.56mg/L,Mn17.30mg/L,Ni1.65mg/L,Pb1.56mg/L和Zn189.00mg/L,选择最佳工况对飞灰进行水热处理后(碳酸钠/干灰投加量:5/20,反应时间:8h,液固比:10/1),重金属渗滤毒性大为降低,Cd、Cr、Cu、Mn、Ni、Pb渗滤浓度均小于0.02mg/L,Zn的渗滤浓度为0.05mg/L,符合国家标准GB5085.3-2007,水热反应后废水重金属浓度均低于0.8mg/L.水热反应后飞灰重金属渗滤毒性和反应产生废水中重金属浓度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反应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硅铝酸盐的结晶与老化,使重金属在硅铝酸盐晶体中位置发生迁移,形成重金属稳定性很强的结构.重金属稳定化机制主要是由于硅铝酸盐胶体形成,结晶、老化过程中对重金属离子共沉淀与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湿地系统具有投资运行费用低、设备少、管理简单、处理效果稳定、便于就地回用等特点。在上向流人工湿地的基础上增加曝气装置,通过厌氧和好氧处理的结合,推动了系统对COD的去除作用以及氨氮的硝化作用。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326 mg/L、NH4+-N为32 mg/L的条件下,其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0 mg/L、4 mg/L,达到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沿人工湿地床层分布的氧化还原电位趋势线表明由附加曝气所产生的厌氧区和好氧区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半连续实验方法,研究了中温厌氧条件下硫酸盐的还原行为及产生抑制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SO_4~(2-)在厌氧体系中被硫酸盐还原菌(SRB)全部或部分还原为硫化物,其还原率与SO_4~(2-)累积加入浓度有关.还原产物的形态与体系中pH值有关,较高的pH值(7.6—8.4)使体系中H_3S含量下降.SO_4~(2-)对厌氧体系的抑制与SO_4~(2-)还原过程中SRB与产甲烷菌(MRB)的底物竞争及还原产物的毒性相关.前者受COD/SO_4~(2-)比值的影响,比值大于7,对厌氧体系只产生轻度抑制作用.而后者与沼气中H_2S含量有直接关系,沼气中H_3S含量小于40mg/L时,基本不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