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是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污染源监测的系统平台,全面控管辖区内重点污染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制止环境违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监察效能,必须采用自动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科技手段,建设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平台,为节能减排、环境统计、排污申报、排污收费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实现对重点监控企业的动态监控,《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要求所有重点监控企业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同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考核规程》中要求环境监测站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定期进行比对监测,在每季度进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同时,采用标准方法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比对监测,并根据监测的结果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的有效性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污染源废水在线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勤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6):369-370,374
为提高现场监督水平和环境管理手段,及时监控企业排放状态、运用自动监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GIS等多项先进和成熟的信息技术,集成开发了上海市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实时监控分析系统。在市、区监察队和企业分设三级在线监控中心,市级监控中心主要负责对市级重点污染的在线监控,并根据环境管理部门的需求,在监控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文章着重在介绍该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门市加大了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对污染源的监控能力,让信息化介入环境保护事业中。相对于传统的环境监测方式,污染源在线监控作为一种先进技术,其数据在提高监督执法效率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但因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运营和管理的问题,目前江门市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结合江门市的实际状况,可从监督管理、第三方运营和计量检定等方面解决改善现状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发挥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气中的VOCs和NOx在发生光化学反应后不易沉降,易造成大气能见度差等现象.“十二五”期间中国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开展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工作,依据环境管理的需求,天津市开展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制定与污染源在线监控技术研发,建立VOCs综合控制指标和苯系物单项控制指标,覆盖全部工业VOCs排放行业,推行VOCs在线监测与无组织泄漏检测,研发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低成本、安全性高且易推广的VOCs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6.
环境在线监控平台是由视频监控系统、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组成.系统集成后可以实现实时、直观、动态、可视化的监控.环境在线监控平台启用后,-旦发现污染事故,监控中心警报将立刻报警,监控中心马上调用污染源图像,环保部门能在最短时间内对污染源进行正确判断,给处置环境污染事故工作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依据.本文介绍了深圳环境在线监控平台的建设以及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提高环保工作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是提高环保工作水平的技术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对污染源进行实时在线监控,达到防止污染、应对污染事故发生和环境执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白惠峰 《环境保护》2007,(4B):65-68
采用信息技术实现工业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并形成有效的监控网络,将各个监测数据可靠地传送至监管部门的污染源监控中心,是环境监测在新时期发展的方向。太原中绿环保技术有限公司采用信息技术为太原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所研制开发和安装的工业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通过近年来的运行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数据传输及时、可靠,实现了对重点大气污染源和工业废水污染源的连续在线监测,为及时了解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提供了科学、便利的条件,加强了环境监管力度,提高了监督效率。该系统受到表彰,在2004年被认定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为实现太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企业达标升级、蓝天、碧水、生态、净化”五大环保工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汪绪柱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4):115-117,125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基于B/S模式作为整体系统的架构,主要是用GPS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空间定位,以ArcG IS Server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和决策基础,利用GPRS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将工业监测仪的分析数据实时传送到数据中心,利用监控系统的分析功能对数据进行切割抽取,自动生成监控曲线和监控图形,并结合视频监控,实现对污染源的立体性监控和管理,实时掌握各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SCADA系统在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污染源治污工况在线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系统以西门子成熟S7—200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为在线监测设备,基于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技术,以WINCC为监控平台,实现了自治区内重点污染源企业治污工况的远程监测、污染物排放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重点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建设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是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基础和数据源,云南省已经于2003年开始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通过对云南省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现场端建设的调查和分析,掌握了现场端建设的基本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对进一步完善污染源现场端在线监控监测系统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是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基础和数据源,云南省已经于2003年开始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通过对云南省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现场端建设的调查和分析,掌握了现场端建设的基本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对进一步完善污染源现场端在线监控监测系统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加强对污染源的执法监管,加大对污染源的监控力度,进一步促进企业达标排放和节能减排,推动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许多城市都在企业普及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要保证在线监控系统的运行效果,关键在于通过合理的方法,严把验收关,科学进行监控系统的性能测试以及在线监控数据与人工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和验证,以确保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在线监控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加强在线监控系统维护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性能测试和对比试验分析,能够确保在线监测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是一套软、硬件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集数据采集、数据传榆、数据应用、有机反控、信息发布的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系统利用GPRS无线网络实现现场数据实时采集,主站基于Web Service结构,利用GIS系统进行界面展现.系统集水、气、声等污染因子的监控于一体,支持南京市污染源管理业务的全过程,提高了环境监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环境监察的水平与针对性,强化了对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环境在线监控一体化平台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基于物联网、云计算以及GIS的技术对在线监控一体化平台系统进行技术支撑。首先整合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其次形成基于GIS进行展示的监测监控平台,实现新增点位数据的对接。最后实现在线监测监控平台系统一体化,利用环境监测数据和各种模型进行环境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统计分析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控平台的流量、水质、运行状态等在线数据,探讨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现场核查,充分发挥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在环境监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艳梅 《环境保护》2011,(17):53-54
甘肃省环境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自2007年实施以来,现已全面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在线监控系统作为环境管理的新力量、新手段,在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信息化、自动化发展上存在着很大的扩展空间,特别是在线监控数据用于排污费征收,将搭建起  相似文献   

18.
污染源在线监控是保护环境与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长治市已经在一些重点污染源上实施了在线监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根据长治市重点污染在线监控工作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提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预警体系构建相关建议,以期为充分发挥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在环境保护管理中的作用,为污染源精确监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获取真实有效的监测数据。研究自动在线监测设备监测数据质量保证系统是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系统科学判断和分析环境问题的前提。软件系统是数据采集、记录和存储、传输、统计分析、自我识别、形成报表和报告的集成,也是监测数据质量保证的有效手段,通过设定“阈值”和“条件”.实现了监测数的自动甄别、纠错和报警。  相似文献   

20.
正从在线监控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在环境管理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几年来,我国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系统(以下简称在线监控)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在环境管理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尽管社会对在线监控仍有诸多争议,在线监控本身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线监控的推广是环境管理工作的大势所趋,随着在线监控系统的日渐成熟,它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也将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