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风水"是文化?是科学?是迷信?暂且将争议搁置一边,不容争辩的事实是,如今"风水学"正大行其道。从故弄玄虚的巫婆神汉,到名噪一时的大学教授,从头脑精明的房地产商到头戴乌纱的禄俸官员,从鼓吹周易玄学的学者到普通寻常的百姓人家,越来越多的人公开对风水表达溢美之词。正是因为"风水"的大行其道,"风水学"进大学课堂才引来了诸多热烈的关注,其中不乏口诛笔伐的声讨。近期武汉科技大学分校"建筑与风水"选修课引发的激辩热潮尚未退去,安徽大学社会学系的"风水"选修课却在低调地保持一贯的课程进度。去年年初,这里曾是"风水"进大学课堂激辩热潮的引爆点。自1996年东南大学推出"建筑风水"课程至今,"风水学"步入国内高校已有十几年了。其间,争议之声不绝于耳。风水课备受争议,恰恰折射出"风水学"当下的尴尬地位。  相似文献   

2.
灵魂的城市     
哲夫 《环境教育》2013,(9):88-89
几乎中国所有城市的风水都坏了,只能说,风水曾经堪夸!美大西洋月刊披露:中国经济大发展的20年里,环境极度恶化!空气、食品、土地、河流全部遭到严重污染破坏!1.城市的生命城市是个生命体。绝不只是高层建筑钢筋水泥的存在,它是一个有氧呼吸,有血脉流动,有吸收和排泄系统,有鲜活生命的完整存在。中国人的祖先过去是很讲风水的,什么是风水,  相似文献   

3.
韩智勇  刘丹  李启彬  芦垒 《四川环境》2008,27(1):116-119
通过对风水理论中关于选址要素的科学阐述,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风水选址和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共通与不同之处,并根据风水理论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提出了在填埋场选址过程中,应该融入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整体系统;以人为本,和谐构建等原则。  相似文献   

4.
灵魂的城市     
哲夫 《环境教育》2013,(7):80-81
几乎中国所有城市的风水都坏了,只能说,风水曾经堪夸!美国《大西洋》月刊披露:中国经济大发展的20年里,环境极度恶化!空气、食品、土地、河流全部遭到严重污染破坏!1.城市的生命城市是个生命体。绝不只是高层建筑钢筋水泥的存在,它是一个有氧呼吸,有血脉流动,有吸收和排泄系统,有鲜活生命的完整存在。中国人的祖先过去是很讲风水的,什么是风水,初步认识似乎有迷信的一面,深入认识便具有了科学的一面。人首先要生存,生存前提满足后还要自保,所以说,城市是抵御外族侵略和  相似文献   

5.
风水与灾祸     
“风水”之说。似乎是源于旧中国的一种迷信,意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其实,“风水”的说法不仅中国有,东欧、非洲和南美的某些国家也流行,不过都不同程度地蒙着某种玄而又玄的神秘色彩罢了。据说,波兰华沙市有一条街道,它以交通事故频频而著称,几乎成了华沙的“百慕大”。司机一进入这条街,就会感到不适,精力分散,失去控制。说这条街“风水”不好,似乎是一种迷信,但原因又何在呢?经专家考察,发现这条  相似文献   

6.
说起风水,总让我们将之与迷信联系起来,然而事实并不如此。在国外,东方的风水学正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并得到了发展,科学家正试图从科学上重新解释“新兴风水学”。现代风水学是一门综合科学,它与医学、建筑学、环境科学等息息相关。简要地说,它就是一门教你如何科学生活的学科。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是环境监管执法由"督企"到"督政"转变的关键一年,"环保约谈"风暴引发各界关注。事实上,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这种转变就在悄然进行了。截至2015年年底,已经有20多个城市或单位因为环境问题被约谈。2016年年初,新成立的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北,省委书记、省长首次因为环境问题被约谈,环保约谈再次升级,彰显了中央对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决心。环境执法监督是环境管理最基本、最基础的支  相似文献   

8.
风水与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的基本思想是“天人合一”,它重视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崇尚自然,尊重环境。本文旨在通过现代科学的阐述,从环境学的角度来看待风水与人的关系,挖掘风水中的科学精髓,让其能更好的为时所用。  相似文献   

9.
学校简介: 江西省南城县二中,是一所 创建于1970年的完全中学。校园 占地面积77亩,建筑面积2万多 平方米,全校初、高中六个年级 共49个教学班,3012名学生,213 名教职工。该校是抚州市唯一的 一所"市重点中学",2000年被 授予"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 学校",2002年被列入"江西省 重点建设学校"行列,同年被评 为市级文明单位,2004年被评为 省文明单位、"市级绿色学校"。  相似文献   

10.
苏光麒  龙炳清  宗浩  李俊涛  张滔  崔伟 《四川环境》2004,23(6):91-93,117
风水是人们追求理想生存环境的一门学科,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极大,其理论中体现了许多现代环境学的先进思想。通过对风水学的再研究,发现在很早以前的风水学中就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本文从科学的角度对风水学中的“气”,“脉”,“形”进行重新诠释,并叙述了风水与生态环境保护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自然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气候变暖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重大问题?国际社会普遍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范式并被我国所接受,我国则首先提出并推广了"生态文明"范式并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可。这两种范式的精神实质是共同的,但话语体系是不同的。实际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化早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基因之中,探寻先哲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12.
赵溪 《环境教育》2014,(3):59-60
正"蚯蚓的故事"就是针对城市中环保教育的重点问题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设计,作为一个合格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要有明确的目标;二是要有设计理念;三是在权衡中得到折中方案;四是需要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作为一个城市人,我们始终认为自己走在文明的前沿。自然为我所改变,被我所改造,以我所改善。于是山川被凿开矿洞,供我们开采矿产资源;于是河流被拦截,供我们水力发电;于是森林被砍伐,供我们铺设地板。如果这一切都是我亲眼所见,  相似文献   

13.
廖晓义 《绿叶》2011,(3):9-19
15年的求索让我们意识到,环保不只是狭义的保护资源、减少污染的问题,而是最基本的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从倡导"5R"绿色生活,到将生活环保拓展到生命与心灵,地球村逐渐探索出了以东方智慧为内涵的"乐和"理论。我们把以天人合一为目标、以文明转型为内容的环保称为中国式环保;"乐和",则是中国式环保的通俗表达,它既是一种生活状态,被称为乐和人生,又是一种文明形态,被叫做乐和家园。倡行乐和理念,建设乐和家园,地球村的15年,是知行合一,一步步回归乐和,探寻中国式环保的路程。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民间流传着"水果分公母,母的比公的好吃"的说法,还有"歪瓜裂枣更甜"的传言。这一民间鉴别方法涵盖了苹果、梨、橘子、橙子、西瓜等常见水果。水果真得分公母吗?这一民间鉴定方法是,水果底部的"肚脐"凹进去的是母的,凸出来的是公的。例如苹果果蒂大、皮薄的被认为是母苹果,反之是公的。梨底部凹进去比较深、个大光滑的被认为是母梨,而公梨底部是凸出来的,而且形状不规则。橘子和橙子脐部圆圈较大、个大皮薄是母的,公的则脐部较小呈椭圆形、皮厚个小。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导读     
《绿叶》2016,(8)
正从"督企"到"督政"再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中国历史上最严格的环境治理层层递进、不断深化。日前,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为期一个月的现场督察阶段基本结束,在这个不长的时间里,被督察的8个省区均经历了治污问责的洗礼:百余人因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被刑事拘留,罚款额或可过亿;一些党政部门的2千余人被问责,多数被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这一组数字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天人关系,是自古以来人们思考的一个哲学基本问题。这个哲学基本问题的答案有两个,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天人分裂",这是根本对立的两种自然观。生态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具体要求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修复自然、再造自然。工匠精神与生态意识相关,工匠精神蕴含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7.
<正>所谓红顶中介,就是一种腐败现象,指政府官员通过形形色色的手续、关卡、资质、认证,蚕食行政审批权红利。2014年第三轮巡视13个巡视点的巡视问题账单全部晒出之后发现,作为中央巡视点的环保部,被点出的问题是"有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与红顶中介相对应的现实是,最近几年环评过关的企业污染事故频发,民间对环评机构出具的环评报告  相似文献   

18.
正环境教育的目的是解决环境问题,环境教育怎么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环境问题是一个邪恶的问题英语里有一个词wicked-problem,用来形容那些由于不完整、相互矛盾或需要的环境发展变化了但未被发现,而使得解决这一类问题成为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这个词通常被翻译成"邪恶问题"或"棘手问题"。环境问题被认为是一个邪恶的问题,很难通过短期、简单或"一招鲜"的方法来解决。人们对它  相似文献   

19.
小记者证号:HJZJ0070我爸爸是个"低碳生活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家现在之所以这么节约,全是被爸爸给带动起来的。连我和妈妈这两个"老顽固"也被爸爸慢慢改变了,也变得节约起来。现在就讲讲爸爸的低碳生活吧!乘公交上班有一天,习惯早起练功的爸爸起床却睡过了头,起来后一连伸了好几个懒腰,朝闹钟无精打采地一瞧,立刻大呼小叫起来:"快,董芳快帮我拿衣服,上班快迟到了!"我妈妈一边手  相似文献   

20.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明清皇家陵寝的典型代表,它完美地将中国古代皇家陵寝建筑与风水理念结合起来,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随着遗产地旅游的持续升温,文化遗产地面临着旅游承载力危机、遗产保护与杜区居民的矛盾、遗产完整性遭到破坏等诸多问题的困扰.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控制旅游人数、合理规划、整体性保护、多元式开发等策略,以进一步推动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