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碳城市是一种实现低碳经济、进行低碳生产与消费、形成低碳生活、建设良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生态体系的城市模式。通过调控城市绿地系统、优化城市开放空间,有利于低碳城市理念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对低碳城市建设与城市绿地系统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对郑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借助AreGIS9.3软件分析了郑州市绿地服务区的影响范围;最后基于城市绿地系统优化原则提出四方面的优化建议——注重城市的生态设计;优化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实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实施适度的绿地容量限制;发展立体绿化与推广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周榕 《绿叶》2010,(8):48-51
“低碳乌托邦”很容易极端地片面强调“低碳”.这样往往就会忽视在城市里居住的人。低碳的理念很合理.规划得也特别科学.但反而越是这样整齐一致的“低碳规划”,就越可能削减城市生活里最有魅力的那一部分——偶然性,多样性,差异性与随机性。  相似文献   

3.
绿色增长的重点:传统产业绿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其仔 《绿叶》2010,(3):34-37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将继续处在大开发阶段.资源密集型产业仍将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展望“十二五”绿色产业发展.重点应放在传统产业的绿色化上.而不是抛开传统产业。低碳经济是产业绿色化的方向.在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上.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较小,应努力抢占制高点,构建创新链,做好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上线”一分类,垃圾变宝贝。这是落户青岛胶州市的青岛梦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制出的一种垃圾处理设备.可以将生活垃圾在运出中转站之前就实现“源头分类”和生化处理。据介绍,这条设备可将垃圾当作资源来“生产”,不仅适用于城市,还有望在乡镇、农村投入使用,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保产业》2022,(9):74-77
<正>安徽新媒正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徽新媒体集团和广州正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响应合肥市全力构建“国家科学中心”、打造“中国环境谷”的宏伟蓝图,以“立足物联网技术遏制餐饮油烟污染”,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持久战”为目标的融技术、产品、项目实施运营为一体的新型科技实体。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10,(10):58-58
本刊讯 近日,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北京公交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简称民促会)绿色出行基金在世贸天阶联合举办“少开一天车”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发行仪式,面向全市限量发行2万张低碳交通卡。  相似文献   

7.
薛艳艳 《绿叶》2010,(8):62-70
作为一个碳排放大国.中国已经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宣布了减排目标: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水平下降40%~45%。城市位于节能减碳目标分解的末端,这意味着城市应肩负着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责任,而世界城市的低碳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本文希望通过对几个国际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文件的追踪和分析.为中国城市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环保产业》2022,(8):20-21
<正>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日前在京举办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美丽城市建设研讨会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更好服务地方政府、服务地方绿色低碳转型、服务会员企业、服务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西省萍乡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政府、江苏省盐城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负责同志,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生态环保有限公司、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等十余家环保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郭承站主持。  相似文献   

9.
刘军红 《绿叶》2010,(8):58-61
日本社会其实并不低碳,只是看起来政策逼人。日本要求别人开放市场,自己却从不敢提出低碳城市的口号。低碳产业由政府主导.主动借减排转变发展方式.而非迫于国际压力的强行低碳.这是中国的优势,也是当下中国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低碳城市"在中国迅速升温,目前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但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看来,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已"脱靶".(12月1日<中国青年报>) 所谓"脱靶"是指脱离了低碳城市的"靶心".据专家说,国际公认的低碳城市标准,是将建筑、交通、工业这三大碳排放源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2,(6):4-4
第七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可持续发展市长论坛”目前举行。与会的47位中部城市市长发布联合宣言“低碳交通、绿色出行”,庄严承诺:深化城市间交流合作,完善低碳交通设施,构建低碳交通体系,助推城市交通方式转变i倡导以步行、自行车、城市公交为主的出行方式,让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成为公务用车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绿色视野》2012,(8):71-71
“JMC轻卡低碳中国行暨全国巡回节油体验营”系列公益活动日前启动。活动由中华环保联合会青少年环境友好行动委员会、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发起主办,以“绿动?心动?行动”为主题,在全国20个城市组织开展低碳环保系列公益活动。杭州是此次活动的首站,随后在哈尔滨等18个城市连续开展公益宣传和节油体验活动,最后在北京收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1,(6):4-4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成共识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节能环保协会日前在北京举办第四届世界环保大会新闻主题活动暨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论坛。论坛以“气候变化影响下城市转型发展的趋势与实践”为议题,关注我国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迈进,特别是我国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低碳城市发展正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全球共识和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重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即使气候变暖不严重,也要发展低碳经济,因为化石能源的耗尽是或早或迟的事情。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有机、生态、高效农业,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倡导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计划加市场,是低碳中国可行的好模式,千万不要舍近求远、弃中求洋。  相似文献   

15.
《青海环境》2011,(2):F0004-F0004
6月5日.我省围绕“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主题,在西宁市中心广场举行“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低碳环保社区巾帼志愿服务行动”、“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青药杯低碳45分钟绿色课堂讲义征集大赛”等省垣环保宣传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拉开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帷幕,省委常委、  相似文献   

16.
齐晔 《绿叶》2010,(8):34-37
低碳蓝图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导致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低碳城的试点工作是地方政府积极抢先的发展契机.先天不同.其结果自然各具千秋。低碳城建设也没有必要太迷信发达国家.完美的样板是没有的.所谓国际经验,对中国而言.局限性远大于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17.
汤伟 《绿叶》2013,(1):52-60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据前十年的发展格局.未来十年中国既面临巨大的环境挑战.同时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全球性趋势,也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机遇。美丽中国和全球生态安全是十八大生态文明的目标,无疑对环保事业的顶层设计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8.
杨志华 《绿叶》2010,(8):71-77
低碳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目的、内涵都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克服发展过程中碰到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都是发展新能源、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源头上做到节能减排。另外,低碳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都是城市.都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都必须作为整体一盘棋来考虑。对低碳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有助于推进这些事业.但也都要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9.
厉无畏 《绿叶》2010,(1):33-38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中.绿色经济的范围最广包含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绿色经济的两个分支,三者的内涵和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强调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一国发展绿色经济.很难;中国的绿色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和世界技术。在中国的绿色实践中,由于政策、市场不配套,以及观念、效益、规模、技术的制约.出现了“政府热、企业民众冷”。“中央热、地方冷”的局面。中国怎样才能更好地绿色发展?除了人的消费观念要低碳化外,更重要的是技术上要有突破,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20.
陈华 《绿叶》2010,(8):52-57
城市是人类建构的次生态环境,其理念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在城市与乡村逐步分离的现实中,提出“低碳”的主张.实质上是危机重重下的不得不为。城市的存在是为了保障人的价值、幸福与尊严,唯有如此的体量物力,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