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BBR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采用塑料鲍尔环填料,在有氧情况下用于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该反应器能很好地创造缺氧微环境,载体生物膜具有吸附储碳能力,出现了良好的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现象.反应器中溶解氧浓度在较大的范围内(0.8~4.0 mg·L-1)能有效地实现同步硝化和反硝化.当溶解氧浓度大于4.0 mg·L-1后,TN容积去除率大幅下降,出水TN大幅上升.增加载体生物膜厚度有利于同步硝化和反硝化.进水浓度基本不影响脱氮的效率,但出水TN随进水浓度增加而升高,建议原水浓度高时可增加后续脱氮处理或减少进水量来满足出水要求.优化运行方法和参数后,SBBR连续运行的TN去除率可稳定在74%~82%.  相似文献   

2.
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内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BMBBR)内,对进水COD较低的条件下,模拟生活污水的亚硝化及脱氮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氧时间、进水COD、NH44 -N浓度、pH值以及溶解氧对亚硝化过程有明显影响.在进水COD为100mg·L-1NH4 4-N浓度为50mg·L-1时,调控溶解氧、pH,出水的亚硝化率可到99.7%,总氮去除率可达66.4%,表明系统中发生了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3.
序批式膜反应器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污水生物脱氮处理的效率和减少外加碳源,研究了序批式膜反应器(SBBR)在有氧情况下处理生活污水中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特性.试验表明,原水TN为80~110mg/L和溶解氧浓度为0.8~4.0mg/L情况下,出水TN小于15mg/L,NH3-N去除率达100%,TN去除率54%~77%,NH3-N容积负荷率为47~94mg/(L·d),TN容积负荷率为56~113mg/(L·d).TN的变化规律为在NH3-N降到零或最小之前,TN持续降低之后,TN有短时的上升后再缓慢降低.在较大的溶解氧浓度范围内,SBBR具有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能力,建议将NH3-N降解到零或最小值的时刻,作为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结束点.  相似文献   

4.
SBR反应器内短程硝化系统快速启动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快速启动自养短程硝化系统的方法,研究了溶解氧(DO)、pH、温度、外加有机碳源对自养短程消化系统的影响。以硝化污泥接种反应器(SBR),在纯自养条件下利用高浓度溶解氧1.0~1.6mg/L和中温(35±1)℃达到亚硝酸氮的快速积累。结果表明,在进水氨氮浓度为280~300mg/L,HRT为12h,控制pH值为7.5~8.5、温度在(28±1)℃、溶解氧浓度为0.8~1.2mg/L条件下,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亚硝酸氮积累率高达95%。试验证明投加有机碳源(COD)50mg/L左右时,不会对短程硝化系统产生影响,且能实现较高氨氮去除率和稳定的亚硝酸氮积累率。  相似文献   

5.
实验研究了影响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条件因素.结果表明在特殊的环境下,利用SBR 反应器,SND发生过程中总氮去除率可以达到95%,碳源和溶解氧浓度是反应过程的重要参数.以醋酸为外加碳源可以明显地提高SND系统的活性,同时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活性污泥絮状物大小对SND也有影响,在众多生化影响因素中添加了一个重要的物理因素.  相似文献   

6.
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耦合除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对人工配制的城市污水,通过控制泥龄成功实现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同时取得很好的生物除磷效果。实验结果显示:适宜的泥龄下,在控制适宜的COD及DO的条件下,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3%、99.6%、84.58%和99%。因此,利用排泥的方法控制反应器内适宜的泥龄,可以取得很好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自制生物膜反应器中接种精养鱼塘底泥进行富集培养,以期启动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富集过程中记录反应器进、出水DO、NH4+-N、NO2--N和NO3--N变化。经过179 d运行后,反应器NH4+-N去除率达80%以上,出水NO2--N浓度非常低,低至检测极限以下,且没有NO3-积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富集培养前后研究氨氧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密度和厌氧氨氧化细菌数量,发现反应器中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浓度分别增加了53.4倍和8.3倍,未检出厌氧氨氧化菌。综合上述结果判断生物膜反应器内启动了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温度及反硝化聚磷对SBMBBR脱氮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吴广华  张耀斌  全燮  赵雅芝 《环境科学》2007,28(11):2484-2487
实验在维持进水COD、PO3-4-P和NH+4-N浓度分别为450 mg/L 、10 mg/L和40 mg/L左右的条件下,考察了较低温度(14℃±1℃)和较高温度(24℃±1℃)对SBMBBR(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4℃±1℃和24℃±1℃下,PAOs(聚磷菌)的释磷量分别为54 .7 mg/L、19 .7 mg/L;除磷率分别为98 .3%、83 .4%;脱氮率分别为87 .8%、98 .4%.较低温度有利于PAOs的富集,但不利于硝化的进行;较高温度有利于硝化反硝化的进行,但PAOs不再是污泥系统的优势菌种.同时在经过较长时间(3个月)厌氧/好氧运行的污泥系统中进行了厌氧/缺氧反硝化除磷实验,该系统内反硝化聚磷除磷效果较好,反硝化吸磷占总吸磷量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9.
溶解氧对硝化反硝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媞  林铁 《贵州环保科技》2003,9(3):13-15,17
报道了“中日湖泊水质富营养化控制研究项目”在贵州化肥厂建立的示范工程——使用两台脱氮除磷设备(BR型间歇曝气式脱氮除磷净化槽及BS型序批式脱氮除磷净化槽)对厂内生活区部分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情况。对该厂人均用水量大,水中有机物浓度、碳氮比均低的条件下,反应器内溶解氧控制对硝化反硝化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控制C/N研究了15℃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低氨氮污水短程硝化工艺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性能.结果表明,启动运行60个周期C/N为1. 5时成功快速启动短程硝化,C/N为0和3时快速启动失败;荧光原位杂交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联用技术(FISH-CLSM)结果表明,生物膜载体在C/N为1. 5时成功富集氨氧化菌(AOB),C/N为0和3时,几乎没有AOB与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存在;启动成功的短程硝化在运行过程中可以不加入碳源,但投加适量的碳源可提升硝化性能,对短程硝化的稳定运行更有利.本实验在高溶解氧(DO)(约9 mg·L~(-1))下成功启动短程硝化,稳定运行过程中平均DO维持为6. 5 mg·L~(-1)左右,成功将实现短程硝化的DO值从低浓度解离出来.反应器内充足甚至过量的NH_4~+-N可以有效抑制NOB的生长,保证短程硝化的稳定运行. 15℃工况下,全量亚硝化工艺更适合处理高氨氮负荷的污水,而半量亚硝化更适合降解低氨氮污水.  相似文献   

11.
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特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杨帅  杨凤林  付志敏 《环境科学》2009,30(3):803-808
采用挂膜填料代替传统膜生物反应器(MBR)的活性污泥,构建一种新型的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 (MBMBR),考察其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效果及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特性.结果表明,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运行67 d,对模拟生活污水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有机物及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力.进水COD浓度为573.5~997.7 mg/L时,膜出水COD去除率为88.3%~99.2%.进水氨氮浓度为45.5~99.2 mg/L时,膜出水氨氮去除率为72.1%~99.8%,总氮去除率为62.0%~96.3%.批式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膜去除总氮的最佳溶解氧浓度为1 mg/L,其中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100%和60%.生物膜系统内可能存在好氧反硝化现象.DO为3 mg/L且有机碳源充足时,生物膜总氮去除率为99.0%,SND率达到99.8%.扫描电镜对生物膜的观察发现生物膜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孔隙,有利于溶解氧和有机基质从外界向生物膜内部传递.  相似文献   

12.
MBR中影响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生态因子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研究了DO、C/N、pH等生态因子对膜生物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在各生态因子保持得当的条件下,同步硝化反硝化才能顺利地进行.DO为1mg/L左右、C/N比为30左右、进水pH值约7.2左右时COD、NH4+、TN的去除率分别为96%、95%和92%.  相似文献   

13.
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宏观环境理论、微环境理论、微生物理论三个方面阐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的作用机理,并结合目前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了其影响因素,同时介绍了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了该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废水处理工艺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与传统脱氮工艺相比,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工艺由于具有可降低能耗,减少基建费用等明显的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广泛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工作,从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发生的机理及工艺控制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并简要介绍了这一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指出反应器溶氧不均、活性污泥絮凝颗粒中缺氯微环境的形成以及某些好氯反硝化菌和异养硝化菌的存在是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亚硝酸盐的积累现象,部分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很可能是通过亚硝酸盐途径进行的。对于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工艺控制,目前主要通过控镧碳源、活性污泥絮凝颗粒的大小、溶解氯、以及氯化还原电极电位(ORP)进行的。反应中可溶性COD(SCOD)的含量对于反硝化过程的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碳源投加方式的改变,可改善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效果。絮凝颗粒的密度,尺寸与溶解氯的水平共同影响了絮体内部缺氧微环境的形成:同时在工艺过程中,控制溶解氯水平的变化可以取得较好的脱氮效果。对于氯化还原电极电位(ORP)控制的范围往往取决于污水的性质,同时也可结合其他一些指标(如pH、释放气体中NO浓度)作为综合的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5.
MBR同步硝化反硝化及异养硝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以限制混合液溶解氧浓度方式运行的M BR反应器中,通过改变进水COD/TKN、混合液DO浓度等工艺参数,研究了对系统中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的影响因素。根据试验结果探讨了M BR系统中所实现的SND机理,同时对系统中存在的异养硝化细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对其硝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系统SND的主要因素是进水COD/TKN和反应器中控制的混合液DO浓度。系统中存在一定量的异养硝化菌。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镇污水中碳源不足、C/N比低导致脱氮性能不佳的问题,建立了A2/O中试装置,通过调整系统缺氧/好氧分区比例及好氧区溶解氧水平,探究亚硝氮积累率及氮类污染物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DO为2. 0~2. 5 mg·L~(-1)条件下,改变缺氧/好氧分区比例对系统的影响较小,难以实现短程硝化;当控制DO为0. 5~0. 8 mg·L~(-1)、V_缺∶V_好=1∶1时为系统最优工况,此时系统好氧区末端亚硝氮积累率稳定在62%以上,出水总氮降至9. 0 mg·L~(-1),能够实现深度脱氮的目标.分析硝化菌表观活性可知,最优工况下SAOR与SNOR分别(以N/VSS计)为0. 14 g·(g·d)~(-1)和0. 04 g·(g·d)~(-1),二者差值较试验其他阶段更为明显,即NOB活性受到更高程度抑制是提高亚硝氮积累率的直接原因. Illumina MiSeq测序结果表明,该阶段NOB数量显著低于其他阶段.通过间歇OUR法分析缺氧区进出口碳源组成情况,结果表明最优工况下系统通过短程硝化节约碳源27. 3%,可生化性COD在缺氧区消耗63. 6%,远高于其他阶段,是低C/N比城市污水实现深度脱氮的碳源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同步硝化反硝化实现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分别介绍了各因素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两种实现途径—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和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指出了目前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改良SBR工艺处理人工模拟生活废水,研究不同的C/N,DO和好氧区与缺氧厌氧区体积比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N为12,ρ(DO)为1.0~2.0mg·L-1、好氧区与缺氧厌氧区体积比为1∶1时,反应器内高效稳定地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  相似文献   

19.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脱氮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宏观环境理论、微环境理论和微生物学理论方面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SND的控制因素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