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恒液位推流式改良S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工程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恒液位推流式改良SBR工艺在降低工程成本和减少设备量的同时能较好的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COD去除率可达85%~93%;TP的去除率可达84%;TN的去除率可达82%。  相似文献   

2.
针对碳氮比小于7的污水,其碳源不能满足硝化与反硝化的要求这一问题,通过改变SBR工艺的运行方式、调解工艺参数等技术手段,使其能够达标处理此类工业废水,并通过某淀粉厂的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采用改良的SBR工艺可以对低碳高氮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单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SBR单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检验该工艺处理实际污水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并与传统厌氧/好氧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进水磷浓度为2~10mg/L时,SBR单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能高效去除污水中的磷,经过长期运行去除效果稳定,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最高可达98.6%.该工艺对污水中的氨氮、TN、COD等污染物也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在92%、87%、90%以上,并可实现同步脱氮除磷.SBR单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无厌氧段实现强化生物除磷,与传统厌氧/好氧工艺相比,除磷能力相当,但运行成本较低,经济性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区生活污水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污染源。笔者以一个小区生活污水为例,应用SBR法工艺处理,对SBR工艺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应用探讨,处理处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SBR工艺及其在养猪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SBR工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各种改进型的SBR法相继出现,为污水的处理应用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SBR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生化反应动力大,处理效果好.用SBR工艺处理养猪场废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已成为污染的一项重要污染源,笔者对SBR工艺从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特点进行了介绍,并以一个小区生活污水为例,运用SBR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某市政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SBR工艺,在调试期间,由于除磷效果差,出水不能达到国家标准。通过监测实际进出水水质,调节SBR及除磷的运行工艺参数,最终找到稳定运行的最优参数,使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8.
海绵铁复合填料强化SBR工艺处理城镇污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城镇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固定化生物铁填料法对SBR工艺的强化对比试验,考察了海绵铁复合填料应用于污水处理脱氮除磷的优越性。结果表明,装填有海绵铁复合载体填料的微生物固定化体系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好于普通的SBR反应器: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提高了4%~6%;出水TN浓度值降低了10~20mg/L,且系统稳定效果更好;除磷效率高达92.7%,相比提高了70%以上。同时还设计了海绵铁投加量单因素影响试验对该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海绵铁的投加量为120 g/L时,此生物固定化体系对城镇污水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处理医院污水常用的工艺有A2/O工艺和AB工艺,以上两种工艺存在磷酸盐及氨氮去除与水温等工艺条件相关因素有关,而造成处理效果不稳定,经试验采用生物酶改良剂+SBR反应器处理医院污水,加入生物酶原液为50 000 mg/L加入一定数量,按SBR工艺条件控制,经处理后,COD去除率达90%以上,出水中磷酸盐及氨氮浓度达到综合废水一级排放标准。在SBR反应器中,当生物酶与医院污水比例为0.1/10 000-1/10000时,对COD的去除率显著提高,在处理医院污水时,曝气时间4 h,此时COD去除率小于90%。能加速聚磷菌对磷的释放和吸收,可使出水达到或接近一级排放标准,同时在好氧段生物酶能显著提高NH3-N的硝化速度,能将硝化时间缩短2h,从而降低了医院污水的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
SBR法处理化粪池出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经实验运行得到SBR工艺处理化粪池出水的合理的操作模式,能获得90%以上稳定的COD_(cr)去除率及更好的BOD_5去除效果,NH_3-N去除率大于75%,TN去除率大于45%.并考察了污泥浓度、泥龄、污泥负荷与处理效果的关系,以及闲置期对反应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BR工艺对处理水质、水量负荷变化很大的化粪池出水,是一种理想的工艺选择.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宝鸡市污水处理厂SBR工艺投产运行以来,进水水质受地理环境、季节性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变化特点,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该厂SBR工艺特点较高水准的运行管理经验,使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对于优化和完善SBR工艺运行管理,提高污水处理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顺德区甘竹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二期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400吨/日,该工程采用上升流水解(酸化)-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新工艺,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效果优良、处理后水质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7-92)一级排放标准要求。本文按工艺流程介绍了系统中各构的设计参数、设备配置情况及半年来的运行体会,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感潮河段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受纳水体产生一定影响,利用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以COD、NH3-N、TP为污染因子,分别以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两种条件,模拟江苏南部某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分析江段大小潮时污染物浓度增量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正常排放,尾水对排放口附近江段保护区水质影响小;事故排放,尾水对保护区水质无影响,但长江水体影响范围增大,沿岸污染物浓度增高,且小潮周期影响作用强于大潮周期,污水处理厂应加强管理,尤其在小潮时应避免污水事故排放。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加工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是高浓度有机废水,本文研究了通过采用气浮分离/UASB/SBR处理工艺处理此废水。经处理后,各污染物指标达到《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1-2010)表2间接排放限值后排放城市污水处理厂。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不同于城镇生活污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排放点分散、有机物和氮磷含量高和水质水量波动大。一体化生物处理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包括2个方面,即传统的单一工艺的一体化生物处理反应器,如SBR反应器、一体化OCO反应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等;各种工艺组合的一体化生物处理反应器,包括活性污泥法与厌氧/缺氧工艺的结合、生物膜法与厌氧/缺氧工艺的结合。建议应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一体化生物处理反应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污水排放规模为10万m3/d,COD浓度为50 mg/L的情况下,计算并分析了24 h连续排放、高潮时至落急、高潮时至低潮时3种排污时段下分别位于-4 m、-6 m、-8 m和-10 m 4个水深位置的不同污水排海方式情况下,污染物输移扩散对南通通州湾海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水动力条件的不同,不同位置排放口的绝对影响范围也产生变化,且随着水深的增加,水交换能力越强,污染物影响范围越小;在排放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时段排放时,污染物影响范围也不同,24 h连续排放对水环境影响最小,高潮时到落急、高潮时至低潮时时段排放时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高浓度污染物扩散对近海海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农村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因此针对水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至关重要。针对中国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浓度高的特征,介绍了适宜于中国农村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生物滤池技术、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生物转盘技术、吸附生物降解技术、SBR、人工湿地技术等的技术要点、优缺点、适用范围等,为中国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我国农村地区水污染现状、排放特征、主要处理工艺及其优缺点,在对人工快渗系统工艺原理和污染物去除机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人工快渗工艺的技术经济优势,并结合技术的工艺改进和完善,探讨了人工快渗技术的适用性。然后结合深圳市白花洞村、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及北京昌平区农村工程实践,分析了人工快渗技术在村级分散型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实际运行效果。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均表明:人工快渗技术及其改进工艺组合系统具有工艺简单、建设运行成本低、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水效果好等特点,可有效地解决目前农村地区因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限制造成的污水处理能力低的问题,是一项十分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排放及环境治理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形势依然严峻.利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分析了我国2017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并基于熵值法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从技术效率、经济效率两个角度对治理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我国农村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约占生活源排放总量的50.8%,NH3-N、TN和TP排放量分别占生活源排放总量的35.0%、30.5%、38.7%,污水及污染物排放去向以直排入水体、直排入农田和其他途径为主,三者占80%以上.②我国沿海用水量较大地区的水冲式厕所比例超过80%,且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比例仅为11.0%,导致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技术效率仅为8.6%,且区域差异较大,其中有23个省份小于10%,技术效率普遍较低.③相比浙江省、上海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等地(经济效率均为1),我国其他省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经济效率有很大改善空间.农村生活污水中人均COD排放强度、人均NH3-N排放强度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均呈一定的倒“U”型关系,人均TN排放强度、人均TP排放强度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EKC则均呈“N”型特征,有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显示,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与城镇相比,农村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应以源头减量、分类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加强统筹规划,梯次推进,加快提升我国农村污水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