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AUF的研制及其除油效果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尿素、甲醛为原料合成脲醛树脂,加入环氧氯丙烷对树脂进行改性,再加入三乙铵进行季胺化,得到改性脲醛树脂季铵盐絮凝剂AUF。在WEMCO浮选机上考察AUF的除油性能及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AUF投药量为10mg/L时,出水中油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当甲醛、尿素、环氧氯丙烷三者的摩尔比为2:1:0.5,季铵化温度为80~110C,反应时间为4~5h时,得到的絮凝剂AUF除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二甲胺、氯丙烯等为原料合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再与丙烯酰胺(AM)共聚生成共聚物。利用胶体滴定法测定共聚物的阳离子度、一点法测定特性粘数,并利用充气浮选法对阳离子共聚物进行浮选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当产品的阳离子度在30%~40%的范围内除油效果最好,其效果明显优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与复配的聚合铝加聚丙烯酰胺(PAC+PAM)相当。  相似文献   

3.
以聚砜超滤膜为支撑膜,分别采用1,6-己二胺、邻苯二胺和哌嗪为水相功能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油相功能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纳滤膜。通过过膜试验,比较了三种配方制得纳滤膜的水通量和脱盐效率;并对纳滤膜功能层聚哌嗪均苯三甲酰胺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哌嗪与TMC界面聚合反应的最佳胺氯比。实验结果表明,哌嗪与TMC界面聚合反应制得的纳滤膜性能优于其他两种配方,并且当两者的胺氯比约为10∶1时,所制得的复合膜具有最佳脱盐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甲基丙烯酸(MAA)和丙烯酸乙酯(EA)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类反相破乳剂P(EA-MAA)。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产物分子量、乳液粒径中值、聚合物凝胶残渣以及产物除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体总质量分数为10%、单体配比(EA-MAA)为1:1,单体加入顺序为先EA后MAA,反应温度70℃,引发剂用量为1‰(占单体总质量分数),反应时间为6h的条件下,制备的P(EA-MAA) 分子量大,粒径中值小,聚合物凝胶残渣少,除油率达到94.7%。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丙烯酸(MAA)和丙烯酸乙酯(EA)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类反相破乳剂P(EA-MAA)。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产物分子量、乳液粒径中值、聚合物凝胶残渣以及产物除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体总质量分数为10%、单体配比(EA﹕MAA)为1:1,单体加入顺序为先EA后MAA,反应温度70℃,引发剂用量为1‰(占单体总质量分数),反应时间为6h的条件下,制备的P(EA-MAA)分子量大,粒径中值小,聚合物凝胶残渣少,除油率达到94.7%。  相似文献   

6.
含油浮渣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铝盐系无机混凝剂(如硫酸铝、聚合铝)用于含油废水脱油净化处理而产生的含油浮渣,提出了一种使含油浮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无机酸直接酸化处理的工艺方法。本处理工艺的特点在于:①可以充分回收原油;②循环使用铝盐混凝剂;③免除对含油浮渣饼的焚烧处理过程。铝盐混凝剂经5次循环使用,仍保持很好的除油效果。  相似文献   

7.
浮选机从采油污水中除油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浮选机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已停用、报废,以至拆除。文中分析了各方面的因素,例如:机械方面的问题、液面高度失控问题、浮选除油的影响因素、以及浮选除油的附带作用等。总体来说,浮选机除油的效果是肯定的,通过改进其性能,处理效果还能提高,出现的问题都不难解决。所以,浮选机的应用还是一种值得考虑的除油方法。  相似文献   

8.
含油污水浮选剂的评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目前炼油厂以聚合铝(PAC)作浮选剂时所出现的试剂用量大、浮选效果差、浮渣量多、除油率低、出水水质差等问题,用江汉油田石油化工厂含油污水为样品,在实验室和现场模拟试验的条件下,评选出能降低出水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复配优化配方,并对此配方的经济实用性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淀粉接枝改性是将淀粉与某种特殊性能的单体聚合在一起,提高淀粉使用价值的一种方法。实验以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对豌豆淀粉进行改性,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钠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尿素为抗交联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抗阻聚剂,以水溶液聚合法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絮凝剂,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分析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原料配比对产物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引发剂为5.00mL和原料配比为2.25时絮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DTC型采出水净化剂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硫代胺基甲酸盐(DTC)是一种高效、多功能采出水净化剂,它由二硫化碳与伯胺或仲胺反应生成二硫代胺基甲酸,然后再与碱反应而制备。其作用机理是与采出水中的铁或其它溶解金属反应形成絮体,絮体迅速聚结形成网状而包裹油,从而使油去除。DTC具有净化作用快,除油功效高,适用于分离、重力沉降和浮选等水处理过程。目前,国外DTC型冷水剂已发展到第三代。  相似文献   

11.
介绍复合高分子絮凝剂CM─3的研制。CM─3是以无机高分子聚合铝(PAC)、有机高分子改性聚丙烯酰胺(APAM)为主,添加少量的硫酸根离子及破乳剂复配而成的。经室内实验研究确定了适合的PAM分子量、改性PAM的胺甲基化度、PAM与PAC的比例以及其他组分的添加量,并与PAC比较进行了室内及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CM─3投药量为20~30mg/L时,炼油厂含油污水处理后的水质符合GB8978─88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CW-O1反相破乳剂在油田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采出水量急剧增加,污水脱油处理难度加大。本文介绍了CW─01反相破乳剂脱油性能的评价方法及其与国内外样品除油性能的对比结果,并举例介绍了该破乳剂在油田和炼厂含油污水处理中应用的显著效果,说明CW─01反相破乳剂是用于含油污水处理的高效脱油剂。  相似文献   

13.
无机聚合硅铝混凝剂的合成及其在含油污水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价廉、来源广的水玻璃及硫酸和硫酸铝(简称AS)为原料,制备无机聚合硅铝混凝剂(简称PSA)。对影响PSA产品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讨论;考察了PSA在含油污水混凝脱油净化中的应用性能;并与聚氯化铝(简称PAC)及AS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SA是一种高效的含油污水脱油净化用混凝剂,可以使含油污水的处理费用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针对石油天然气勘探钻井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用水问题,运用水平衡测试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节约用水措施,健全了用水管理制度,使钻井生产耗水量降低到合理值,有效地控制了废水的产生量。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法和微生物生态法作为生物治理方案的两大类型,已日益受到环保工作者的重视。这两种类型的治理方法各有特点,各有利弊。如何选择使用?主要取决于污染场所中污染形成的时间长短、污染程度、污染物浓度、污染物中是否含有污水、是否需要快速治理等。应明确指出的是,采用生物治理法虽可在多种情况下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浓度,但从长远来看,还不能单纯依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而是应从低浓度污染物对人和环境产生的长期影响着眼,制定出一套治理标准,这样才能准确评价生物治理技术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沙漠油田开发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是一个内陆封闭盆地,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它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正在积极开发中。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必须做环境影响评价,文中介绍了沙漠环境及生态状况,在沙漠区域必须以水域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评价结果应提出固沙、防沙和保护自然生态等一系列防治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气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气田开采会对地层造成破坏,引起地面下沉甚至诱发地震灾害;钻井液会对土壤、农作物、地下水造成危害;井下作业废液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气田水会对农作物、水生生物、地下水、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含硫的天然气净化过程排出的二氧化硫对树木、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本文以四川气田及国外油气田为实例对上述危害逐一论述,这些对油气田环境保护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石油开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黄官屯、前枣园和马台子的自然条件,比较传统农业经济指标、现代农业经济指标及农村经济构成,指出石油开采地区(黄官屯和前枣园)比非石油开采地区(马台子)经济发展迅速,人民也比较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